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媳妇今天回娘家了,家里一切还好吧?”

    “都好,有劳母亲惦记。说到这,我有一事向祖母和母亲禀明,我三婶定了三日后回北地,我想后日带着夫君在自家馆子里为她一家饯行,还有我二叔一家也去。”

    “大冬天冰天雪地的,你三婶这时候急着回去?”陆老太太问道。

    “说是年底了,她要赶回去和我三叔团聚。”颜彦撒了个小谎,主要是她怕吓到老太太。

    “哦,那就去吧,应该的,人家大老远跑来送你出阁,也是不易。”说完,陆老太太对朱氏说:“从库房挑几样东西给亲家婶子当程仪吧。”

    “不必如此麻烦,孙媳已经给三婶凑了两箱程仪。”颜彦拒绝了,她不想领这份情。

    “傻孩子,你送是你送的,我们陆家送是陆家送的。”朱氏代为回答了。

    “既如此,我替我三婶多谢祖母和母亲了。”颜彦说完顿了一下,“祖母,母亲,若是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回去了,我怕夫君等久了会不耐烦。”

    老太太一听满口含笑,“去吧,去吧,那孩子现在黏你黏得厉害,可见你平日里没少对他用心。”

    “哦,大郎媳妇,你们平日里都做些什么?”陆端一听这话来兴致了。

    主要是平时他公务繁忙,即便有空在家,过问的也是家中大事,哪有闲情去过问一个庶子的日常,且还是个不能示人的哑巴庶子。

    可如今不一样了,这个庶子娶了个侯府嫡女,且这个嫡女还是太后、皇上和太子的心头好,陆家就不能再向之前那样忽略这个庶子了。

    “早上我来祖母这请安后,会和夫君一起去后花园走几圈,再练小半个时辰的拳脚,上午的时间多半用来看书和练习说话,午间会歇息一个时辰,下午继续看书和练习说话,有时也会写字作画。”颜彦把两人的日常简单交代了下。

    “可有进展?”陆端脸上一喜,忙问道。

    “他会用一两个字来回答我的问题,有时也能说三个字,四个字的典故也成。”

    “这么说,他有希望成为一个正常人?”陆端再次问道。

    “这个儿媳不敢保证,儿媳和夫君说过,凡事尽力而为,不管成与不成,努力了就不会后悔。”颜彦微微一笑。

    “今日我总算明白皇上为何会对你赞不绝口,儿媳果然是个有大智慧的女子。”陆端看向颜彦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赏,随后又瞪了眼陆鸣,心下再次为陆鸣的错过倍觉遗憾。

    “父亲谬赞了,儿媳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说完,颜彦转着圈子向众人行了个礼,转身出来了。


………………………………

第一百三十一章、不是良配

    颜彦出去后,屋子里关于她的话题并没有结束,有说她聪明的,有说她善良的,也有说她能干的。

    “能干?”陆端对这个词有了疑虑。

    因为颜彦进家刚一个月,又不当家又不管家的,这能干是从何得出的结论。

    “最近这孩子一直在研究什么糕点,前几天六殿下奉太子殿下来看望她,除了送一堆吃的用的,还送了她一间铺子,说是让她早些把糕点铺子开起来,六殿下不是一般的爱吃。”老太太说道。

    陆端听了这话瞪了一眼朱氏,“六殿下进府这么大的事情为何瞒着我?”

    “老爷这几日公务繁忙,妾身也忙着为二郎挑选亲事,哪能时时刻刻记着这些事情?”朱氏也很冤啊。

    她确实不是不想说,而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说,不是她自己忘了就是丈夫没在身边。

    “大哥,大嫂这些日子确实忙得团团转,快冬至了,家中琐事也多。”黄氏起身为朱氏说了句公道话。

    “母亲,大哥大嫂,我们也该回去歇息了。”陆伫起身告辞,这种时候他们委实不适合留下来。

    二房走后,陆吉陆合也忙跟着起身离开,很快,老太太的屋子里只剩下四个人。

    陆鸣自然知道父亲为何生气,见屋子里没有外人了,起身说道:“父亲不必迁怒于母亲,更无需替儿子可惜,颜姑娘固然聪明,有她为人称道之处,可她对儿子来说未必是良配,儿子是断然不会喜欢一个满身铜臭的女子的。”

    “满身铜臭?这话又从何说起?”陆老太太和陆端同时问道。

    陆鸣便把他发现那两个铺子关门一事说了,“一个嫁进来不足一月的新妇如此迫不及待地把婆家的聘礼收归己用,美其名曰是奉太后的旨意开什么糕点铺子,可她连饭庄一并改建了,并把之前的旧人全部撵走,说白了不就是不信任我们陆家,不就是想自己掌控这两间铺子,不就是想追求那些黄白之物?”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陆端又一次被蒙在鼓里了,再次看向了朱氏。

    “应该就是五天前,铺子里的管事来找我,我才知道她把铺子关门了。”朱氏的语气里也有着不忿。

    陆端听出了妻子和儿子语气里的不忿和不以为然,斟酌了一下,说道:“不管怎么说,大郎不懂俗务,这些事情也只能她自己出面了,说起来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一个刚十五岁的闺阁女子有这种魄力,绝对是一件大幸事。二郎你也别小瞧这些俗务,偌大的一个国公府,靠风花雪月吟诗作赋是填不饱肚子的,你现在还年轻,体会不到这些。”

    “好了,老爷,大郎媳妇千好万好她如今也跟二郎无缘了,咱们该做的是抓紧从这些世家里挑一个比大郎媳妇更爱好的世家女,这样才能撑起整个国公府。”朱氏说道。

    她冷眼看了这一个月,也不是没看出颜彦的好,可越是这样,她心里越是不舒服,只是这种事情也无处后悔去。

    既然回不了头了,那就只能往前看,她就不信找不出一个比颜彦强的来。

    “还挑什么?你们不是看好了颜家二姑娘吗?这事进展到哪一步了?”老太太问。

    “回母亲,据说昨日太后召定南侯夫人进宫了,今日颜家又打发人把大郎媳妇接回去,想必也是和此事有关,只是方才人多,儿媳没法向大郎媳妇打听一二。”朱氏回道。

    老太太听了低头沉吟起来,过了好一会才抬头问陆端:“最近北边有什么动静没?”

    “真是什么也瞒不过母亲,确实出了状况。”陆端说完把北边的形势简单介绍了一下,“朝堂上倒是有人提出了我们可以趁机插一脚,把燕云十六州收回来,可具体如何,皇上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父亲,我们可以联合女真人一并把契丹灭了,这样燕云十六州不就回到我们大周了吗?”陆鸣插了句嘴,脸上隐隐有兴奋之意。

    因为大周若是和辽国开战,他作为镇国公府的世子肯定是要上战场的,换句话说,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他就不信,他若是有了战功,皇上还能小瞧他,还能偏向那个哑巴。

    “糊涂,你以为战场是儿戏?若像你说的这般轻松,皇上还至于掂掇来掂掇去没个主意?”陆端喝住了自己儿子。

    他可不希望发生战事,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上战场,因为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就是粉身碎骨。

    “老爷,儿子也是为了你为了咱们国公府着想,素日你没少教他,他承继的不仅是国公府的荣耀,还有责任。”朱氏帮着说了句话。

    这话倒有几分道理,陆端的脸上和缓了些,“我没有不让他讨论政事,我只是想告诫他,战争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自己想当然,因为一个不慎,赔进去的不仅是千千万万士兵的性命,还极有可能是自己的性命。”

    陆鸣听了这话忙站好了,“父亲放心,儿子不是心里没有成算的人。”

    “是啊,老爷,咱们儿子再不济,不比大郎媳妇强?大郎媳妇都能在皇上面前妄议朝政,为此皇上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褒奖了她。我们二郎从小文武兼修,见识不比一个闺阁女子强多了?”朱氏对丈夫的话有些不以为然。

    当然了,她针对的是丈夫的态度,而不是丈夫的告诫。

    “不一样,大郎媳妇提出的观点是留着辽国可以作为一道屏障抵抗女真和蒙古。因为辽国和大周这些年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事。”陆端说道。

    尽管这话出自一个十五岁的闺阁女子之口,但陆端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

    可目前又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陆端自是不想错失,只是这仗该怎么打,他委实还没有盘算好,他还得等皇上的旨意。

    “父亲,一个足不出户的闺阁女子那懂这些?留着辽国燕云十六州能回来?留着辽国等着辽国腾出手来再反咬我们一口?”陆鸣对颜彦的观点很是嗤之以鼻。


………………………………

第一百三十二章、开弓没有回头箭

    陆老太太一看这对父子因为颜彦起了争执,忙开口打岔道:“好了,你们别争这些了,还是先说说二郎的亲事吧,成家立业,得先成家再立业。”

    老太太一听孙子要上战场,更想早点让孙子成亲。

    “母亲可有什么好主意?”陆端问。

    “我的意思是你不妨去求求皇上,皇上正当用人之际,我们二郎不早点成亲生子以后怎么上战场?”老太太真出了个主意。

    朱氏一听满口含笑,“还是母亲有法子。”

    “儿子试试吧。”陆端倒没有太大把握。

    上次颜彦的亲事他就惹恼了皇上,让皇上吃了一个闷亏,这次再去求娶颜彧,皇上还不得以为当初是陆鸣相中了颜彧所以才出此计策退亲,皇上能给他好脸色?

    还有颜芃,至今看到他仍是不假辞色,他能甘心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进来?

    想到这,陆端抬头,“非颜家不可吗?”

    “老爷莫非有更合适的人选?”朱氏问。

    陆端摇摇头,捋着自己的胡须沉思起来。

    “父亲,儿子曾经在颜府做过几次私塾先生,颜家二姑娘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女子,父亲若是不信的话,问问母亲便知,颜家二姑娘曾经夺过两次花魁,大郎媳妇一次也没有拿过。”陆鸣见父亲动摇,忙道。

    “可不是这话,太后也曾不止一次夸过颜家二小姐聪明。”朱氏附和道。

    陆端抬头看了看这对母子,冷笑道:“你懂什么,大郎媳妇那是藏拙,她要没点真本事能得到皇上和太子的维护?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少看点那些没用的诗词歌赋,你是镇国公府的世子,不是什么文人骚客。”

    “孩儿谨记父亲教诲。”陆鸣起身恭恭敬敬地回道,不敢再分辩下去。

    “我且问你,颜家二姑娘除了吟诗作赋还会什么?”陆端想趁机了解颜彧一二。

    “回父亲,儿子也是之前在颜府做先生时读过她两首诗,别的也不了解,只是听母亲说她拿过两次花魁,很得太后喜欢。”陆鸣斟酌着说道。

    “老爷这话问的,大郎媳妇和颜家二姑娘都是定南侯夫人一手调教出来的,难不成她会对自己女儿藏私?”朱氏瞋了丈夫一眼,说道。

    “这可未必,大郎二郎还都是我的儿子呢,你看他们两个有可比性吗?”陆端举了个例子。

    “那能比?二郎是我肚子里出来的。”朱氏驳道。

    “好了,怎么又争执起来了?依我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件事已然求到太后那了,二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