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夫人又折兵,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说不定还会给对手有机可乘呢,与其如此,还不如留着辽国,维持目前这种小打小闹的现状。

    李琮一听左右丞相说的话竟然有一大部分和颜彦契合了,心下既惊又喜,要知道左右丞相做到这个高位是经历了好几十年的官场洗礼,见识和阅历比颜彦一个不出门的年轻小姑娘不知强多少倍,可颜彦看问题居然站在了他们的同一高度,实在是难得了。

    “其实,朕昨天也听到一个人劝朕留着辽国和西夏,说辽国和西夏联姻不会对我大周构成威胁,他们是为了对抗蒙古和金人才不得不联手,朕一开始只觉得她这番话很是幼稚可笑,可细细一分析,竟然有几分道理,她说辽国和我们和平共处了几十年,若有异心,早该在太祖皇帝南下收拾后唐时就该发兵了。”

    “回禀皇上,这个观点臣不敢苟同,彼时辽国没有野心,不代表几十年后也没有,因为现在的辽国皇帝换人了。”陆端站了出来。

    “是啊,皇上,万一辽国和金人联手对付我们大周呢?”镇北侯宋烨站了出来。

    “还有蒙古,蒙古最近也成了草原一霸,如果北边的这几个小国联手的话,则我大周的北部防线危矣。”护国公吴起站了出来。

    “可若是他们不联手呢?若是辽国和金人开战呢?”颜芃站了出来。

    不知为什么,他还是比较信服自己的侄女。

    “既如此,我们何不静观其变,等战事明朗后再说?”孟诺站了出来。

    他倒不知这个观点是颜彦的,只是他委实不赞成大周这么快就站队。

    “各位爱卿稍安勿躁,朕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朕今日向你们说这番话,不是现在就要一个答案,而是感慨一个足不出户的十五岁小姑娘,竟然也有这种远见和忧虑,着实不简单啊,可见天分这种东西是做不得假的,就是可惜,若是个男儿身就好了,说不定也会像她父亲一样,为朕分忧。”李琮故意把颜彦推出来,他就是想看看陆端的反应。

    “什么?十五岁的小姑娘?”大殿里很快响起了嗡嗡声。

    其中有不少人猜到了是颜彦,因为他们清楚,昨日太后在慈宁宫宴请了颜府女眷,说是给颜彦送嫁。

    十五岁的小姑娘颜府倒是有两个,可皇上说能为他分忧的显然不是颜芃,而是那个死去的颜芮,也就是说,皇上口中的小姑娘是颜彦,那个死而复生的颜家大小姐。

    陆端确实大吃了一惊。

    其实,从他妻子亲自上门去赔礼被拒绝并提出要他妻子在太后寿宴上当众认错后,他觉得这个小姑娘不简单了。

    再后来,听了妻子叙说那天在太后寿宴上两人的那番对话,他就有点后悔了。

    这门亲事,是陆家错过了,是他儿子没有这福分。

    后来的事情更是印证了这一点,比如说,颜彦不接礼书,反而提出请太后过目,结果,太后直接点明了最关键的两个庄子和两间铺子。

    再后来,颜彦出手救了皇长孙李熙,皇上答应赐一座宅第当陪嫁,明摆着是要为她撑腰。

    多好的一个小姑娘,多好的官场助力,可惜偏偏说给他这个庶子了,偏偏这个庶子还是一个百无一用的哑巴。

    因此,陆端委实后悔这件事陆家处理得太过了。

    可惜,世上没有早知道,要怪只能怪他儿子有眼无珠。


………………………………

第八十五章、共勉

?    陆端正感慨自己儿子有眼无珠时,偏李琮又说起颜彦关于经商的那番论调。

    “朕问你们,你们觉得经商的目的是什么?”李琮先卖了一个关子。

    “回皇上,自然是挣钱。”温文山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是主管尚书省的左相,相当尚书令,下设六部,是总理百政的百官之长,所以想当然地认为这个问题他最有资格回答。

    “还有不同看法吗?”李琮看着大殿上的官员问道。

    “回皇上,让国库充实,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王实修补充了两点。

    他是主管中书省的右相,相当于中书令,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和诏令,因而对税赋这一块比较了解,本朝商人的税赋比较重。

    “嗯,有点意思,那丫头和王相的想法很相似,只不过这一次她没有你说的这么高屋建瓴,她说经商也等于做善事,也是一件功德事。”

    “回皇上,请恕臣愚钝,自古商人哪有不逐利的,既逐利,又何来的积德行善?”这话是镇北侯宋烨问出来的。

    “对啊,否则怎么叫无商不奸呢?那些商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哪个不是坑蒙拐骗的?”这次开口的是刑部尚书董为斌。

    他经常接到一些商人的案件,都是关于坑蒙拐骗的,因而他对商人也没有好印象。

    “正因着这些商人一有钱就把社会风气带坏了,所以现在百姓们安心在乡下种地的也越来越少了,致使京城附近的流民越来越多了。”这一次开口的是京兆尹吕椆。

    “可若是没有商人,户部的税赋收不上来,拿什么支撑整个大周?”户部尚书石存裕问。

    “你们说的虽有一定道理,但太片面了。颜姑娘说世间万物都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比如说她想开一间糕点铺子,一方面是为挣钱,另一方面则是为行善。因为做生意需要雇人,雇人就相当于养活别人,养活别人难道不是一件善事?尤其是对那种没有任何进账的家庭,这点微薄的收入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回皇上,那也只是杯水车薪,若果真是为行善,何不直接施舍对方?干嘛非要开铺子,说白了不还是为了挣钱吗?”平西候朱晋收到陆端的示意,站了出来。

    “这不一样,老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孟诺站了出来驳道。

    “对对对,正是这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靠施舍来行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不如教给他们一种生存的方式。”颜芃见孟诺站出来了,他也站出来了。

    皇上都点颜家的名了,他还用避讳什么?

    “启禀皇上,臣愿闻其详,莫不是颜姑娘打算把做糕点的方式教会别人?”朱晋被驳,正觉没面子,听了这话又站出来了。

    他虽然没吃过那糕点,可也听闻了那糕点不是一般的喧软可口,试想,能得到太后和几位长公主赞不绝口的点心味道能差了?

    “非也,颜姑娘说,做糕点要用大量鸡蛋,所以她打算自己买荒山雇人去养鸡,这样又能养活一部分人,本着物尽其用人尽其责的道理,她还说养鸡的同时可以用这些肥料去种菜种地,还能养活一部分人。为此,她求太后给她写了一副墨宝当牌匾,说是希望生意能红火,这样她就可以挣更多的钱来养活更多的人。对了,她还说要建一个大同的庄子,收留些鳏寡孤独。”太子李稷回道。

    “启禀皇上,启禀太子殿下,这与微臣说的可以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是殊途同归,只是微臣没有想到,颜姑娘这么小的年龄便就有此修为,实在是可喜可贺。”王实修回道。

    “是啊,这次在山上修行,这孩子真吃了些苦头,天天跟着师傅们下地劳作,同时也接触了些穷人,这才有了这番感触,想用手中的闲钱去帮助这些穷人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至于能做到哪一步,她也说尽力而为就不会后悔。说到这,镇国公,彦儿那孩子还有一句话,朕觉得可以和你共勉,她说前些日子虽然遭遇了些挫折,也受了些委屈,但总的来说还是心怀感激,因为她懂得了亲情的可贵和生命的不易,因而她会倍加珍惜现有的一切。”李琮说完特地看了一眼台下站着的陆端。

    陆端见皇上点他名了,只得站出来,“启禀皇上,犬子让颜姑娘受委屈了,经过这些事,犬子也向臣承诺过,一定会善待并珍惜颜姑娘,不会再让她受任何委屈。”

    “那就好,朕希望你们陆家能信守承诺。朕说过,朕和鹏程亲如兄弟,他的女儿就如同朕的女儿一般。”李琮特地点出“陆家”而不是“陆呦”,用意也是不言而喻的。

    “臣谨遵圣旨。”陆端跪了下去。

    李琮见自己目的达到了,又换了一个话题,说起西北的干旱来。

    这些就和颜彦没有关系,因此,颜芃也就把话收住了。

    “你是说皇上又在朝堂上申诫了陆家?”马氏吸了口气,问道。

    “可不是,皇上估计也是担心彦儿嫁过去被陆家人看低了,所以才特地提出申诫。”颜芃没有意识到妻子的不对劲。

    但颜彦却发现了马氏的脸上再次闪过一丝忧色,而马氏见颜彦打量她,忙讪讪一笑,“孩子,我是担心是物极必反,皇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你出头撑腰,可内宅的事情哪里是外人好伸手的?”

    “婶子既然说到这了,我想起一件事了,分家另居的事情你们怎么谈的?”颜彦问。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分家她怕更没有好日子过了。

    “陆夫人倒是愿意你们留在陆家,说是刚成亲就把你们分出去,外面的人不知情还以为是她容不下这个庶子,再有,陆家就这两个儿子,老太太也不愿意看着你们分出去,但她说了,你若是实在感觉不便的时候可以搬出去住几天散散心,但年节时候必须回陆家。”

    “理应如此,这是规矩。”颜芃点点头。

    颜彦听了没再反驳。


………………………………

第八十六章、抱不平

?    接下来几天,颜彦去孟家和云家以及马氏的娘家各吃了顿送嫁饭,除了孟家,剩下的两家是马氏带着颜彦颜彧几个一起去的。

    这几家的饭一吃完,颜家就陆陆续续来客人,先是颜彦那个在北地的叔叔颜艾,打发了他妻子陈滢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也给颜彦送了一份添妆礼,十匹衣料以及几十张上等动物皮子,外加压箱底的金子六十两。

    紧接着来的是远嫁金陵的姑姑颜苾带着她的两个儿子回来了,而嫁在洛阳的另一个姑姑颜芕则以家中诸事繁杂走不开身没有亲来,倒也打发了下人送来一份贺礼,几件衣料和一套纯金首饰。

    颜苾和颜芕也都是庶出的,但据颜苾自己说,她和颜彦父亲很是亲厚,故而见到颜彦先搂着颜彦哭了一通,从她的哭诉中,颜彦知道她清楚颜彦要嫁的不是陆鸣而是陆呦了,因而一个劲地说颜彦命苦说她可怜之类的话,继而又问当时的情形。

    “姑母,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事情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然没有退路了,这门亲事不嫁也得嫁。”颜彦不想再重复这个话题。

    主要是她知道颜苾一个庶出的女儿回娘家也不会有太大的话语权,真把马氏得罪了,万一夫家出点状况,娘家不给力怎么办?

    不过她和陈滢能大老远赶来参加她的婚礼,她着实有点感动,更别说,颜苾的贺礼也不轻,给了她一百两压箱子的金子,还嘱咐她不要说出去,大概是颜家还有这么一大堆堂弟堂妹吧。

    颜彦这边刚和这些姑姑婶婶以及堂弟堂妹和表弟表妹们厮见完毕,颜彰也从书院回来了。

    因而,这天晚上,颜家在上房吃了顿团圆饭,热热闹闹的,足足有三大桌。

    初八日一早,颜府大门内外全都装饰一新,大门和院门都挂上了大红的灯笼,从大门到正房的甬道全都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