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没有父母疼爱的孩子就是比别人敏感,因而,咬了咬嘴唇,陆袓抬起头鼓起勇气问道:“大娘,我娘当年是不是就因为奢求我爹,所以才做了这么多错事?”

    这个问题颜彦从没有和陆袓陆袂说过,也没有和自家的几个孩子提过,因而,她一时有些愣神了,主要是她不知该如何去向一个才刚九岁的孩子解释当年的那些事情。

    当然了,她也没有刻意敲打陆袓的意思,她只是想教会大家一个道理,是对所有的孩子,并非针对陆袓和陆袂两个人。

    正犹疑时,只见陆衿推了推她,“娘,二婶当年做错了什么?”

    原来,陆衿一直很好奇母亲和陆家本家的关系不近,尤其是和二叔二婶那,不说相见如冰也差不了多少,还有,年节时也不见他们去本家那边一起聚会,这太不正常了。

    为此,她平时也没少拉着家里的丫鬟打听,可丫鬟们的嘴一个个都很紧,这次好容易见陆袓说出来,机会难得,陆衿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顾不得母亲高兴不高兴了。

    颜彦正要训斥女儿两句,可一看陆袓正怯怯地望着自己,那些训斥的话她说不出口了。

    其实,陆袓所知也不多,因着她年龄小,颜彰几个也不好把当年的详情都告诉她,可又怕她也犯当年她母亲同样的错,不得已便警告了她们几句。

    但她从陆家那些下人们嘴里倒是听到不少关于她父母的传闻,而下人们嘴里的话多半是带了贬义的,尤其是母亲和弟弟没了之后,父亲忙,顾不上她们姐妹,那些下人们说话更没有什么顾忌了。

    这也是她们姐妹不愿意在陆家待着的一个重要缘由,只是这些话她们没法向别人求证,也没法跟跟别人述说,方才也是凑巧,颜彦和陆衿那番话触动了她的心思,让她鼓起勇气问了出来,可问过之后,她又害怕了,怕听到什么关于母亲不好的传闻。

    颜彦看出了陆袓眼睛里的紧张和敏感,自然不会把当年的事情向几个孩子合盘托出,毕竟她也是当事人之一,说出来的话肯定是站在她自己的立场,难免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因而这件事只能等颜彰去向这对姐妹解释了。

    不过因着朱氏的死,颜彦也没有心情去给孩子们上课,又怕陆端那边打发人过来接陆袓和陆袂,因而她命人把这对姐妹早早送回了颜家。

    接下来几天陆袓和陆袂没有来上课,颜彰打发人来说,两个孩子到底还是被陆端接到乡下去了,说是要代替陆鸣尽孝,帮着守灵哭灵什么的,不独她们两个,那几个庶出也去了,否则,怕场面太冷清朱家面子上过不去。

    因是夏天,偏陆鸣又没有这么快赶回来,因此朱氏的灵柩只能用冰围住,饶是如此,时间长了仍是放不住,因而,依陆端的本意是想尽早下葬,可朱家不答应。

    两边僵持了半个月,接到飞鸽传书的陆鸣总算快马加鞭地赶了回来。

    丧事办完之后,不知是两个孩子和陆鸣说了什么还是陆鸣知晓李熙每天下午也会来明园听课,他主动接过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说是这两年多时间他需在乡间度日,闲来无事,正好可以给他的几个孩子授课。

    一开始颜彦也没多想,是陆鸣特地打发人给颜彦送来一份谢礼,说是为这半年时间对两个孩子的用心教导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也为他母亲再次对颜彦造成的伤害致歉,因着这份谢礼中夹杂了一个陆袓给颜彦做的荷包,荷包上绣的是当年颜彦送颜彧的那条丝帕上的梅花图案,荷包里有一张陆袓写给颜彦的纸条,说什么“一饮一啄,莫不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只是往事不可追,只能寄希望于来日。”

    这几句话显然不是八九岁的孩子能说的出来的,因而颜彦断定准是陆鸣把当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女儿,一方面是想防患于未然,生怕孩子也生出不该有的奢望,对李熙生出觊觎之心;另一方面估计是想借孩子的口再向颜彦致谢和致歉,想劝她放下过往。

    事实也是如此,这些年的经历告诉陆鸣,一个人面对外界的诱惑很难守住自己的本心,他是如此,颜彧也是如此,因此,还不如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远离这种诱惑,人性是最经不住考验的东西,孩子们没有比较,也就不会生出奢望,没有奢望也就没有痛苦。

    可这么做真的是为孩子们好吗?

    颜彦自己也说不好,她总觉得让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背负父母的恩怨过往未免太过残忍些,陆袓今后还能有明媚的笑颜吗?

    陆初和陆帙毕竟还小,又是男孩,因而对陆袓和陆袂的缺席并没有很放心上,可陆衿就不行了,她已经十岁了,早就看出大人之间那些不睦,因而她没少拉着颜彦追问理由,小孩子有自己的判断了,她才不相信是陆鸣有闲暇了所以想亲自教导自己的孩子,因为之前陆鸣在乡下为陆老太太守孝期间也没有管过自己的孩子。

    颜彦低估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心,陆衿从颜彦这得不到答案,竟然跑去追问了李熙,可巧李熙近日也觉得皇祖父和父王有点古怪,总是追问他颜彦每天都教他什么,还不止一次追问他和陆衿之间的相处细节,同时也告诫他,说什么男子汉大丈夫绝不能被一个女人拿住,一定要让对方听他的,他不能太过依赖对方等等。

    因着这两件事,李熙找自己的侍卫去偷偷打听了一下,颜彦和陆鸣之间的恩怨当年人尽皆知,所以李熙很轻易就得到了陆衿想要的消息。

    可惜,他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倒是一无所获。


………………………………

第七百九十一章、正视

    因着这次打探,李熙还得知了朱氏散布的那些谣言。

    李熙自是不信这些,他见过颜彦和陆呦之间的相处,一个眼神双方就能知晓彼此的心意,更别说那些不经意间的牵手和拥抱,因而李熙绝对相信,这两人绝对是深爱彼此的,也是甘愿为彼此付出生命的。否则,陆呦也不会在颜彦生陆帙难产时冲进产房说什么“你活我才活,你死我也死”之类的话,据悉那些话传出来,多少闺阁女子为之落泪。

    还有,陆呦因为颜彦都没有纳妾,家里也没有什么庶子庶女,惹得京城多少女子为之羡艳又有多少家庭为此吵架?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陆呦和颜彦之间的感情就像是《诗经》里描写的那样美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背叛对方呢?

    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陆衿的眉眼和陆呦很酷似,这是连父王母妃还有皇祖母都认可的事情,若陆衿果真是父王的女儿,怎么不见他们有任何相似之处?

    所以李熙也猜到朱氏的传言是为一己私利散布出来的,为的是想阻止陆衿嫁给他,怕将来对陆鸣不利。

    这些话李熙没有瞒着陆衿,别的陆衿倒还没太在意,可一听朱氏造谣说她不是陆呦的女儿,当即瞪大了眼睛怒斥:“胡说,我爹最疼我了,我怎么可能不是我爹的女儿?”

    “我都说了是谣言,是你那个前祖母造谣生事,她是怕将来你嫁给我了,我会帮着你娘对付你二叔,夺了你二叔的爵位什么的。”李熙拉着陆衿的手劝道。

    这话陆衿听懂了,一激动忙甩开了李熙的手,改抓着李熙的肩膀问:“你的意思是你可以把我二叔的爵位夺了?”

    这下李熙为难了,摇摇头,“好像不是这么容易,否则陆家做错了这么多事情,皇祖父也只是把朱氏关进牢房。”

    “这个女人最坏了,难怪她死了我娘都不带我们去拜祭她,可惜了二妹妹和三妹妹就没法逃脱。”

    说到陆袓,陆衿忽然想起了二叔二婶一家和母亲的恩怨,歪着脑袋看了李熙许久,李熙被看得有些发毛,“怎么啦?”

    “我在想,若是我二妹妹也像我二婶那样看中了你,你是不是也会像我二叔那样喜欢上她?”陆衿问。

    话音刚落,陆衿脑门上被敲了一下,“胡扯什么呢?我是那种心志不坚定的人?”

    “那可没准,我娘和我二叔都订亲五年,不也照样变心了?”陆衿撇了撇嘴。

    说完,陆衿似想到了什么,又上下打量起李熙来。

    “又怎么了?”李熙再次感觉有点毛毛的。

    “我想着,将来你会是像我二叔一样,娶一堆姨娘侍妾什么的,生一堆孩子,还是就像我爹一样,只要我娘一个。”陆衿问道。

    她之所以有这个困扰,是因为陆袓不止一次跟她说,家里这么多弟弟妹妹,都是父亲和别的女人生的,彼此之间不亲近不说,还得互相防备。

    这话可真把李熙问住了。

    之前他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皇祖父身边有一堆女人,也有一堆孩子,父王身边同样有一堆女人,也同样有不少别的女人生的孩子,因此,一个男人有许多女人和孩子不是很正常的吗?

    直到这次因着朱氏的那些流言,他才第一次意识到陆呦和颜彦这对夫妻跟别个的不同,也发现明园的家庭氛围和东宫的不同,陆衿姐弟三个之间的亲密和睦自然也有别于他和家里的那些庶弟庶妹。

    可这么说似乎也不对,父王和那几位王叔彼此之间也很亲睦,他们总是结伴来彦姑姑家吃饭,也有说有笑的,不像他和东宫的那些庶弟庶妹们。

    十三岁的李熙第一次语迟了,也困惑了,他不知该如何向陆衿解释,也不知自己该听谁的话,因为陆衿问的和皇祖父说的不一致,且二者是矛盾的。

    但有一点他很确定,他喜欢陆衿,也向往陆呦和颜彦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情感,所以他将来肯定是要娶陆衿的,其他女人谁也不如陆衿重要。

    不过李熙毕竟是经过特殊培养出来的皇室继承人,很快他想到了一个解决之法,“衿娘,这些事情离我们还挺远的,你才十岁,我也才十三岁,等你长大了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

    这话陆衿听进去了,倒不仅仅因为李熙的承诺,她也有自己的骄傲,“那也得他们欺负得了我,我可告诉你,真把我惹急了,我连你一块收拾了。”

    “小臭屁样。”李熙信了陆衿这话,笑了。

    不过笑过之后,他很快陷入了沉思,因为陆衿的话令他想起了一些旧事。

    母妃曾经告诉过他,说他小时候没少遭遇父王身边那些女人的暗算,最严重的一次差点失去性命,幸好是颜彦出现并救了他。

    彼时他很不了解,问母妃,为何明知这些女人心术不正却不把她们撵走,母妃露出了一个比苦还难看的笑容,随后把他紧紧地搂在了怀里。

    再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多少明白些宫里这些藏在暗处的刀光剑影,可即便他再小心行事,也吃过几次或大或小的暗亏。

    彼时的他虽然年少,可也清楚这些人是冲什么对他下手的,但有一个问题他从来没有思考过,既然这些女人们一个个的都不肯安分,为何还要把她们留在宫中?

    可此时,陆衿的话令他正视这个问题了。

    倘若陆衿进宫后,也遭遇母妃所遭遇的一切,他们的孩子将来也重复着他的老路,他应该怎么做?

    别看陆衿聪明,小计谋小点子什么的也多,可她秉性纯良,对人性的阴暗没有足够的认知,因此,这种人是很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