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他们提了什么条件?”颜彦好奇了。
真要分家,颜家应该给颜艾一份家当的。
杨伊摇摇头,“三婶说他们这些年自己也有一点积蓄,也跟着大姐做了点小生意,还说我们大有大的难处,他们不要什么了,连房子他们都自己去看过,想要自己买,公爹没答应。”
颜彦听了心里略略安慰了些,还好,自己这些年没有看错陈滢,这样的人品的确值得她帮一把。
“没事的,搬就搬吧,三婶是个要强的人,她是怕你们不自在,也怕别人说闲话。”颜彦并不打算去劝陈滢。
将心比心,谁不喜欢在自己家里住着?谁不想过单纯的日子?
杨伊听了正要再解释几句,门外响起了青麦的声音,颜彦一听,忙命她进来,因为这次出门她并没有带上青麦,显然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她急着赶来报信的。
果然,青麦说宫里来人送信了,说是太后病倒了。
太后病倒了?
颜彦心忽悠了一下,宫里能来给她送信,太后显然病得不轻,这冰天雪地的?
“大姐,你别光发傻啊,赶紧进宫去看看吧。”杨伊推了下颜彦,她也猜到事情肯定不好。
颜彦点点头,也顾不得说别的,忙套上大衣,命青麦几个先把孩子送回去,她和陆呦上了马车。
颜彦赶到慈宁宫时,慈宁宫里静悄悄的,就连门口的太监见到她也不是往常那样开口通报,而是摆了摆手,转身掀了门帘进去,不一会又出来,向颜彦示意一下,让她进去。
太后并没有在往常见客的东边主屋,但主屋站了一堆人,除了那些公主郡主和王妃们,还有七八个嫔妃,颜彦没有看到皇后,只看到了太子妃。
太子妃上前拉住了她,把她送到东次间门口,低声说道:“太后想你了,说你好长时间没有来看她,你看见她别说是我们找你来的,就说是你自己来的。”
颜彦点点头,此时她已经站在东次间的门槛前,正好看见炕上躺着的那个一脸病容没有多少生机的老人,眼泪刷一下就落下来了,待回过神来,忙用手背一擦,脱下外面的大毛衣服,轻手轻脚地往里走去。
彼时太后正闭目养神,隔着两三丈远颜彦都能听见她粗重的喘气声,说来也是怪,颜彦刚往炕沿前一站,太后顿时把眼睛睁开了,看见颜彦,眼睛一亮,随后又眨眨眼,有点不太确定地问了一句,“彦儿?”
“太后,彦儿来看您了。”颜彦坐了过去,彼时皇后已经起身把地方让出来了。
“是她们叫你来的吧?我这病。。。”后面的话太后没有说下去。
“太后,我跟您讲,这天冷了人是容易生病,不过这场雪下的好,我听说这大雪一下,这些病菌,就是这些让人生病的病源也会被冻死的,所以您啊,安心养两天,肯定会没事的。”颜彦笑着说。
老人家听了这番话,眼睛里有了点神采,笑了笑,“嗯,我也觉得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些想你了,以前你没事就进宫来开导我,这一年不来,我还怪惦记你的,孩子,你没事吧?那伤好了没有?还有衿娘呢,带来了没?”
“放心,早好了。对了,刚才我去看颜彰媳妇了,她显怀了,说是能吃着呢,且还爱吃酸的,我猜多半是会生男孩,我问陆祑,陆祑也说舅娘肚子里是弟弟。”颜彦拣了些对方爱听的说。
因为她听对方说话还行,就是喘气不均,应该就是普通的感冒,或许还引发了哮喘,倒不至于会危及性命,可对方毕竟是这么大岁数的老人,所以一生病难免会悲观起来。
………………………………
第七百七十章、去心病
颜彦正仔细回想自己看过的医书里有没有方子治疗哮喘时,皇后在一旁陪笑说道:“这事说起来也怪我,早知您老人家这么想彦儿,我陪您去一趟明园就是了,还能借机尝尝我们彦儿的手艺。”
“正好,我今儿来了,太后您有什么想吃的,我给您做,我跟您说,这些日子在家闲着,也没琢磨别的,就光顾着吃了,您瞧瞧,我是不是又胖了一圈?”颜彦说完还特地配合自己的话捏了捏自己的圆脸。
太后信以为真,果真对着她细细打量起来,看着看着,忽然流出了两行眼泪,这下可把颜彦吓一跳,忙看了眼皇后,皇后摇摇头。
两人正摸不着头脑时,只见太后幽幽地说出了一句话:“可惜,要是彧儿还能活着该有多好。”
这个问题颜彦就不好回答了。
没想到颜彧都去世两年了,太后还有这么重的心结,说实在的,她委实有点不太理解,因为后宫里的皇子和公主也不是个顶个地能长大,他们可都是太后嫡亲的孙子孙女,颜彦也没见太后有这么伤心挂怀过。
当然了,对方没有当着颜彦的面说起这些,并这不代表人家背后不伤心不难过,可颜彧不一样,颜彧是她的妹妹,且颜彧的死多少和她有点关联,因而太后才会多次在她面前提起颜彧。
想到这,颜彦只得劝道:“回太后,二妹妹这会兴许已经重新投胎托生了,您想啊,这一世她没有嫁一个好男人,好容易有个儿子偏生还是个不健全的,所以活着对她来说肯定苦痛多于快乐,阎王爷见她这一世吃了这么苦,因此,再次投胎时肯定会照顾她一二,所以死对她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太后听了这话破涕为笑,“这孩子,可真是能胡诌。”
“母后,儿媳觉得彦儿未必是胡诌,母后想啊,彦儿是因为阎王爷觉得她冤枉所以才格外开恩送回来的,这说明啊,阎王爷是位公正且有人情味的神灵,所以颜彧下辈子肯定能托生在一户好人家,最重要的是还能嫁位好良人。”皇后跟着开解道。
“好好好,被你们这一闹,我这病也觉得轻巧了些,倒是真有些饿了。”太后心里明镜似的,知道皇后和颜彦都是在开解她,因而,也就不忍心再悲观下去。
但有一点,颜彦的话确实让她去了几分心病,卸下了几分对颜彧的愧疚,同时对死亡也不再那么畏惧。
而颜彦和皇后一听老人家喊饿,自是欢喜,忙问对方想吃什么,太后琢磨了一会,才说道:“往日里曾听我那大曾孙子念叨过,说是他一生病就想吃彦儿做的鱼片粥,不如你也给我来一碗鱼片粥吧。”
“好,我这就给您做去。”颜彦笑着应下来了,转身却泪如雨下,因为她想起陆老太太临终前陆靖喂她参汤的情形,心里顿时有些酸楚起来。
从东次间出来,太子妃拉住了颜彦,说是已经命人去准备食材了,很快就能送来,随后,她拉着颜彦进了慈宁宫的小灶房,待屋子里的人都下去后,太子妃问颜彦:“是不是不好?”
“御医怎么说?”颜彦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一件事,,貌似太后身边方才并无御医,除了容姑姑只有一个皇后,倒是外面屋子里站了一堆人。
“御医说不好,我们这才想着把你叫来,还没敢叫云老爷子,怕太后多心。”
“可我怎么觉得她好像没到那地步,虽然有点气喘,可说话还是挺轻松的。”颜彦问出了自己的怀疑。
事实上,那年宫里发生瘟疫时,太后的病比这还严重呢,不也挺了过来?
这个问题太子妃也回答不了她,因为她想到了一个词,回光返照,可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
颜彦一看对方的神情,倒是也想到了这个词,同样的,她也没说出来,一是怕犯忌,二是觉得应该没到这地步。
正沉默时,太监把食材送来了,颜彦也不多言,忙先处理鱼,而另一边,太子妃也亲自动手用砂锅把粥熬上了。
半个时辰后,颜彦端着两碗粥和太子妃进了东次间,李琮正坐在炕沿上和太后说着话,听到动静,李琮回头看了颜彦一眼,“你来了?你有多久没有进宫了?”
“回皇上,我也想来,可规矩在这摆着。这不,今儿没事了,我赶紧过来看看太后。”颜彦记住了太子妃的话,没敢说成是太子妃找她来的。
李琮一听,也想起来颜彦在守孝,听颜彦的意思,是出了孝期了。
于是,他很快想到了另一件事,“明儿那小子总算可以上朝了?”
“皇上,这冰天雪地的,您就不能再开开恩,他说等雪化了要去一趟乡下。”颜彦苦着脸问。
她是心疼陆呦,这大雪天的,天没大亮就得起来去上朝,偏那会正是最冷的时候,而陆呦已经一年没上朝了,只怕更不适应了。
不过她说的也是实话,一周年了,肯定得去一趟乡下。
“还开恩?不知道我正缺人呢?”李琮瞪了颜彦一眼。
“好吧,你是皇上你说了算,不过这会能不能让我先喂太后吃点东西。”颜彦把托盘放到了炕几上。
托盘里是两碗碧莹莹的大米粥,白色的鱼肉片,红色的枸杞粒,上面撒了点翠绿的葱花,也滴了一滴芝麻油,色香味俱全,李琮也有几分食欲了。
“母后,儿子也想吃了,还是母后这边的小灶好,做的东西就是比我那香。”李琮故意说道。
他当然猜到这是颜彦的手艺,可为了哄老人家开心,他撒了个小谎。
太后一看儿子像个小孩似的馋了起来,顿时想起了儿子小时候的样子,伸出手去想摸摸儿子的头,可惜有些费劲,李琮见此忙把脑袋凑了过去,颜彦也帮着把太后的手抬了起来放到李琮头上。
太后摸了摸儿子的脑袋,很快又把手放到了儿子脸上摩挲起来,摸着摸着,太后的眼泪出来了,皇上的眼泪也落了下来。
………………………………
第七百七十一章、执念
李琮记不清有多少时日没有这样感受母后的抚摸,也有多少时日没有这样安静地陪着母后说话,还有多少时日没有陪母后一起吃顿饭了。
可是话说回来,这些时日他的确是忙,北边南边都不省心,再加上今年年景不好,南边大涝北边大旱,西边还有山体滑坡,为此,他书房里的奏折都快堆满了一书桌。
更恼火的是,火炮厂那边前些时日失踪了两个人,至今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李琮怀疑是被敌国人掳走了,忙命皇城司的人追查。
因此,李琮即便来慈宁宫,也不像往常那样有闲情逸致陪母后聊天说笑,大多时候,他是匆匆来看一眼,见母后安好,他便安心地回南书房批阅奏折或是接见大臣。
哪知老人家会突然一下病倒,且病的还不轻,李琮后悔了,后悔之前没有多陪陪母后,老人家这辈子也不易,青年守寡,带着刚牙牙学语的他,孤儿寡母的想在宫里立住脚都难,更别说要把大周的江山坐稳。
从这点来说,李琮的确很感激母后,他没有亲政前,一直是母后把持朝政,尽管处理政务的大多是颜彦的祖父和曾祖父,但政权是在母后手里把着。
他亲政之初,也是母后一点一点地教他处理政务,也就是近十几年,母后才彻底不过问政事的。
想到母后这操劳的一生,李琮脸上也扯出了几分笑容,
“母后,粥快凉了,不如儿子来喂母后吃,母后吃好了儿子再吃。”
颜彦一听这话忙把手里的粥碗递到了皇上手里,随后自己退了两步,把位置让给皇后。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