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射之后是抢凳子的环节,这个游戏仍是陆衿和李然带着几个小的先玩,考验的是一个人敏捷度,第一批上场的人有十个,场上有九个凳子,淘汰一个人的同时也搬走一个凳子,最后玩到剩两个人时游戏结束,陆衿和李然在第五个人之后先后被淘汰了,赢的是一位小公主和孟家的第四代。

    这个游戏十岁以上的女孩子倒也玩了一次,只是大多放不开,扭扭捏捏的,放不开身段去抢这个位置,三轮过后才逐步放开了些。

    接下来的游戏是接力送水,颜彦命人在地上用生石灰画了几道直线,青玉青云把这些小姑娘以抽签的形式分成了四组,每组四个人,一边两个,用一个托盘端着两杯茶,走动的过程中茶水不能洒出来,洒出来就算输。

    其实,这一项游戏对这些大家闺秀来说倒是不难,一来是此时的女子并未实行缠足,人人都是一双天足,二来是她们从小就接受礼仪培训,走路不但要抬头挺胸,且身子决不能左右晃动,因而,正常情形下走路她们托盘里的东西是绝对不会洒出来的。

    可在这种竞争条件下就未必了,毕竟都是十几岁的小姑娘,哪有不想赢不想出风头的?

    要知道,走路端庄大方也是一个加分项目啊,谁不想给大家留个好印象?

    可问题是,越想赢就越容易出乱子,再加上旁边还有不少小看客们跟着起哄,一个劲地喊:“快点,快点,要被追上了。”或是“快点快点,快追上去。”等之类的话,所以也有那心浮气躁的人把托盘里的水洒了出来,如此一来,场上就更热闹了,互相起哄,互相拆台的都有。

    因而,从这个游戏里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来,表现依旧抢眼的是杨伊、徐如蓝以及两位公主。

    总之,这几个游戏下来,颜彩和陆家的陆喜陆善都乏善可陈,一开始,颜彦以为是家世、出身的缘故,可后来一想,杨伊的出身也不高,一开始她父亲只是一个匠人,后来是因为立了几次功被皇上额外开恩赏了一个员外郎,这次也是因为火炮研究擢升的右侍郎。

    说是侍郎,其实他仍不分管工部的具体事务,大多数时候依旧埋头钻研他的技艺,说白了,这个右侍郎一职是专门为他设定的,倒也不完全是虚职,至少这些工匠什么的都归他负责。

    接下来的游戏更多的是考验一个人的学识,墙上的字画不是和一首诗相关就是和一句古文相关,众人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字画去猜,不但要猜出诗文,也要注明出处,第一个猜中的,可以获得一双袜子或是一个荷包的奖励,也有的画作可以直接送人。

    当然了,为免落下私相授受的嫌疑,送人的字画都是颜彦自己的作品,且为免后续麻烦,颜彦最后还得在画上注明是“某年某月于明园临水轩赠予某某小姐”等语。

    这个过程出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其中有一幅画是颜彦根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来创作的,因此,画面上是一个背影站在岸边,岸下是隐约的芦苇,芦苇过去是一片浩瀚的略带点波纹的水面,一轮明月挂在当空。

    这个背影颜彦是为了突出主题“对月望怀”画上去的,可偏偏有人忽略了这个背影,着重点落在了这芦苇上,非说这幅画也切合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理由是江边才有芦苇,海边哪来的芦苇?

    于是,有人因为这幅画起了争执,以徐如蓝和九公主为首的《春江花月夜》派和以杨伊、刘欣为首的“对月望怀”派,且杨伊还提出了佐证,说她见过海边的芦苇,她老家是海边的。

    最后,李稚拉着这三人来找颜彦求证了。


………………………………

第七百零一章、无心插柳

    说是求证,可杨伊怕颜彦为难,特地向颜彦解释说,她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告诉大家,海边也有芦苇,百惠郡主没有画错,至于这猜中的奖励,她可以不要,让给徐如蓝。

    可徐如蓝也是一个高傲的人,听了杨伊的话,忙说自己也不是非要跟杨伊抢这奖励,只是想求证一下,因为她曾经跟着家人去过海州,也算是见过大海,并不曾看见海边有芦苇,相反,几乎每条河流的两岸都长有芦苇。

    这话颜彦就不爱听了,徐如蓝没见过并不代表就不一定不存在,况且青玉几个都把这些字画的答案背熟了,也就是说,她已经公布了标准答案,是徐如蓝非要和杨伊较这个真,再加上九公主李稚在一旁帮忙,所以才找到颜彦面前来。

    可即便如此,颜彦看在九公主的面上也不能太跟徐如蓝计较,不过倒是因此对徐如蓝的好感直线下降。

    “不好意思,我当时画这幅画时外子正在前线,我因为思念他,想起了《对月望怀》这首诗,至于这芦苇,是因为我娘家后花园的池子里有一大丛,且我和外子也是因为这芦苇走到一起的,所以我就在旁边加了一片芦苇。不过九公主和徐小姐这么一说,我觉得这幅画的确也切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这样吧,为了感谢你们两位对拙作的喜爱,我送两位一点别的,可巧我近日新做出了一种手巾花样,还请九公主殿下和徐姑娘位帮着指正。”

    颜彦说的手巾花样是指一位织娘用袜子的手艺织出来的一种比较密实些的洗脸方巾,有一天颜彦心血来潮,拿一根竹子针把毛巾上的纱线一行行挑起来,变成了一圈圈的线绒,如此一来就有点接近于颜彦上一世用过的毛巾,比普通的单层手巾触感好,缺点是特别费工夫。

    好在颜彦身边的丫鬟管事妈妈比较多,因而颜彦把这活交给了她们,让她们利用空闲时间做了十来条试用,并不曾投入生产,实在是太费工夫了。

    说实在的,若是平时,颜彦也就不拿出来送人了,可这种场合颜彦就算不顾忌徐如蓝的面子也得顾忌九公主的面子,因而只得忍痛拿出来两条。

    李稚和徐如蓝一听颜彦承认是“对月望怀”,本来也打算就此退出不想令颜彦为难,可一听颜彦要送她们一样新东西,眼睛顿时一亮,她们早就对颜彦的才名十分倾慕了,也知道颜彦总能推陈出新,因而顿时有些期盼起来。

    不独她们,场上的人听见这话,也都停止了玩闹,围到颜彦面前,等着丫鬟们把东西取来想先睹为快。

    少顷,青秀用托盘托着两条毛巾来了,远远一看,就是两条叠得整齐的小蓝毛巾,心下不由得有点失望起来,及至青秀走近,把托盘放到李稚和徐如蓝面前,两人这才发现这毛巾的不同。

    “这是手巾?”李稚先摸着上面的绒圈,问道。

    “喜欢吗?”颜彦先问。

    “嗯,喜欢,好厚实,摸起来好舒服,我只在母后那见过。”李稚使劲地点点头。

    李稚这么一说,别人更感兴趣了,也伸手来摸了摸,上了年岁的人一摸就明白,这种毛巾特别厚实也特别柔软,吸水性也强,洗脸肯定舒服。

    “百惠郡主,有这种好东西怎么没见你拿出来卖?”有人问了。

    “不好意思,这个实在是太费工夫了,我们还在试做阶段,上面的圈绒是用针一针一针挑出来的,一条这样的手巾得花个五六天才能弄好,卖贵了怕大家不满意,便宜了又不合适,所以现在只做了几条给太后和皇后试用。”颜彦笑道。

    的确,目前她就给太后、皇后、太子妃一人送了一条,剩下的就自己家人用,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拿来送人,自然是为以后做准备,先挣下一个口碑再说。

    “这是什么话,莫非是嫌我们出不起银子?”有人不爱听了。

    “不敢,不敢,各位若真想要,那就等过年时再说吧,看能不能拿出一二百条来。”颜彦说道。

    皇后一听便猜到颜彦准是又想卖个高价挣这些命妇们一笔了,因而笑道:“这么费事?怪道你就给我们三个一人送了一条?那天你皇上叔叔来我这看到这东西,还说你偏心没给他送去呢。”

    “回皇后,真不是偏心,确实是费事,我以为皇上叔叔不会在意这种小事的,所以想着先给太后和皇后试试,看喜欢不喜欢,若喜欢的话,我再酌情考虑少量生产些出来,大批量的目前肯定做不到,等以后技艺纯熟了再说。”颜彦躬身回道。

    “百惠郡主,能不能给奴家看看是什么东西?”一旁的杨伊好奇了,她有心想去上手摸摸,可又怕李稚和徐如蓝不答应。

    颜彦看得出来她是纯粹是好奇,不是什么嫉妒,因而便亲自从李稚手里把毛巾送到了杨伊手里,杨伊拿在手里琢磨了好久,随后又拿去给她母亲一起嘀咕了几句,杨夫人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杨夫人有话不妨直讲,还请杨夫人不吝指教。”颜彦看出这对母女似乎见过这种东西,因而特地上前问道。

    “回郡主,奴家以前在老家时,的确见过有人拿竹丝装在一个特制的套筒中做出这种绒圈的东西,只可惜具体怎么弄的奴家也不太清楚,还请郡主见谅。”杨夫人说道。

    颜彦一听大为激动,随即又命人去取了一条毛巾来交给杨夫人,并笑着说:“若果真帮我解决了这个绒圈难题,我请杨夫人入一股,我们正式开一家这样的作坊。”

    “别,不敢当,若果真能为郡主解难,奴家自当尽心尽力,不敢奢求别的。”杨夫人躬身说道。

    她的确对颜彦和陆呦心存感激,因为她丈夫不止一次说过,若不是颜彦和陆呦,压根就出不来这火炮,没有火炮,自然也就没有她的擢升三级,没有她今日的荣耀。


………………………………

第七百零二章、也相中了

    毛巾这个插曲过后很快掀起了一阵猜字画的高潮,众人也想着借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得到颜彦的青目,不指着能和颜彦合股做生意,能得到点别的馈赠也行啊。

    可惜,颜彦后来是真拿不出这种毛巾了,倒是多送出去不少荷包和袜子。

    接下来的这个游戏是两两自由结组猜词,一个比划一个猜,丫鬟们举着字幅站在猜的人后面,比划的那个人站到一丈之外的对面,规则也是不能说出字幅上任何一个字面来,时间约摸是三分钟,颜彦把一炷能烧一刻钟的香分成了五等份,香燃尽了,时间也到了。

    第一个上场的是青釉和青雨,这两人是来做示范的,青釉比划,青雨猜,第一个词很简单,是“帝王赞”这道菜名,青釉说的是“皇上亲自命名的一道菜,很有名的,是我们主子乔迁宴上推出的一个汤品。”

    青雨一听就猜出来了,“帝王赞。”

    接下来的这个词就有点难度了,“五谷丰登”,青釉琢磨了一下,这才开口,“四个字的,形容年景好,庄稼丰收。。。”

    话没说完,青釉自己意识到犯规了,“错了,有‘丰’了,不能过。”

    颜彦见示范了两个词,便让她们下去了,游戏正式开始了,这一轮比赛下来,赢的是又是杨伊和刘欣,杨伊比划,刘欣猜的,这一比划就看出杨伊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确不是一般的强,比如说“风调雨顺”这个词,她的说辞是“四个字,和年景有关,也和你父亲的官职有关,你父亲每年都会跟着皇上去祈年殿祈盼来年会什么?”

    这一提示,刘欣立刻猜出“风调雨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