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一想,颜彦歇了这个心思,仍是一心一意跟着无尘无相两位小师傅锻炼身体。
紧接着没两天就进入八月份,庵里来人多了起来,不过大部分人是来求签许愿的,也有不少来找了空师太合八字的,因为进入八月,谈婚论嫁的人家多了起来。
颜彦是在八月初十再次见到马氏的,这次马氏是拿着陆家的聘书和礼书来的,说是六礼已经过了五礼,就剩最后一项亲迎了,因而她才来接颜彦下山。
“你放心,你们两个的庚帖我上次来就找了空师傅合了一下,这次陆家也拿着你的庚帖找普济寺的高僧合过了,是再合适不过的,婚期也定了下来,是十月初十。”马氏一边说一边把聘书和礼书交到颜彦手里。
“婶子做主就好。”颜彦想到对方的效率高,但没想到这么高,才刚几天时间,三书过了两书,六礼过了五礼。
而事实上,京城这边的规矩是定亲和成亲最好不在一年,看来颜陆两家显然是等不及了。
马氏看出颜彦有几分不高兴,琢磨了一下,说道:“孩子,你是不是觉得成亲定亲放一年不好?”
顿了一下,没等颜彦回答,马氏又道:“孩子,你放心,陆家找高僧算过了,说是无妨的,这日子也挑得好,十月初十,十十美。”
………………………………
第六十八章、下山(二更)
? 据马氏说,这份礼书是陆家初步拟定的,先送来给颜府过目一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两家再坐下来商讨。
故而,为避免以后被埋怨,马氏便把这份礼书拿来给颜彦看一眼。
谁知颜彦连看都没看,当即就把这婚书和礼书一并拿起来放到马氏手里。
“婶子,我一个姑娘家,哪里懂这些?这些事情还请长辈们做主,不过婶子要是觉得不放心的话,不妨把这礼书拿去给太后瞧一瞧。”
“我倒是也有这个意思,可想着你素日也是个有主意的,莫不如给你看过之后再给太后也不迟。”马氏斟酌着说道。
她不是没考虑过先给太后送去,可一方面怕太后嫌麻烦,认为她托懒躲事怕担责;另一方面也怕给陆家找麻烦,毕竟陆呦是个庶子,就算以嫡子身份迎娶颜彦,可终究和陆鸣会大不一样,她怕太后嫌聘礼寒酸了。
事实上,在马氏看来,陆家也算是拿出了诚意,给颜彦的聘礼除了正常的衣料首饰家具外,还有庄子两个和铺子两间,比一般人家的庶子强多了,至少颜府的庶子就达不到这个标准。
可马氏没想到的是,颜彦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把事情推给了太后,这着实令她有些不喜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确实也没有女孩子自己去过问聘礼一事,这传了出去也是被诟病的,同时被诟病的还有她这个做婶子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颜彦也是为她好。
罢了,左右也是最后一回了,就当她为自己为儿女积点德了。
于是,马氏说起了她来这的第二个目的,把颜彦带回府,因为中秋节快到了。
颜彦本不想回去,可马氏说,这是颜彦在颜府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以后一家子想要团聚就难了,因而颜芃交代她,务必要把颜彦带回家。
此外,距离颜彦成亲也就两个月时间,不管她对这门婚事有多抵触,可这是皇后和太后指定的,陆家也答应了以嫡子之礼迎娶她,因而该准备的东西她还得准备,嫁衣、亵衣、绣品、床上用品,给男方亲友长辈们的见面礼等,这些事情都必须颜彦自己亲力亲为的。
没办法,颜彦只得答应跟马氏下山。
不过她也提了一个条件,要带无尘无相下山,她知道马氏和了空关系好,因此,便央马氏去找了空说情。
“带两个尼姑下山?为什么?”马氏很是不解。
“没什么,这些日子在山上和两位师姐相处比较愉快,再说我也问过她们,她们愿意陪我下山。”颜彦自然不能说实话。
“可她们是比丘尼啊?哪有成亲时带两个比丘尼出嫁的?”马氏拒绝了。
“那这样好不好,婶子去和了空师傅先谈谈,让两位师姐把头发蓄起来,半年后,我来带她们下山。”颜彦退了一步。
马氏见颜彦坚持,沉吟了一下,命人去把无尘和无相带了过来,仔细端详了这两人后,又问这两人的籍贯和家乡以及家中还有什么人等。
得知这两人都是孤儿,是庵里师傅们在山下布施时捡的乞讨儿,刚进庵里时还不足五岁,马氏答应了去说情,且为了让颜彦安心备嫁,她答应把这两人立时带下山,调教调教再跟着颜彦进陆家。
主要是青雨青釉太小,都还一团稚气,担不起大丫鬟之责,因此,她原本也想着给颜彦从家里再挑两个大些的丫鬟当陪嫁,可又怕颜彦怀疑她的用心。如今颜彦自己选中两人再好不过了,只是有一点,两个月的时间有点短,怕是头发还长不长。
不过这就不用她操心了,她相信以颜彦的聪慧想必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果然,次日早饭后,颜彦命青禾找出了两身衣服给无尘无相换上,又用两块花布叠成三角状把她们的脑袋包了起来,还别说,看起来虽十足的乡土气,却也有几分俏皮。
简单地教了她们一点规矩后,颜彦一行便下山了。
马车刚在大门处停下来,门口的小厮便往里传话了,很快,颜芃领着颜彧几个都跑到影壁前来迎接颜彦了。
颜芃乍一看颜彦的脸又黑又瘦,还有点不敢相认,上前几步摸了摸颜彦的脑袋,“孩子,你吃苦了,是叔叔不好,叔叔早该想到你不适应,早该去把你接回来。”
“叔叔,我不苦,这些日子过的可充实了,真的。我还认了两位师姐呢,并把她们带下了山。”颜彦见颜芃眼中似有泪光闪过,忙笑着扯住了他的袖子撒娇,并介绍无尘和无相和他认识。
颜芃早就发现了有两张陌生的面孔,这会见颜彦说这两人是她认的师姐,虽有疑惑,倒也没当面问出来。
“大姐,你,你不是去山上修行了吗?怎么把自己晒成这样?”颜彧颜彤上前了。
“是修行,除了念经和抄写经文,我还帮着师傅们种菜,我会浇水,也认识了好多菜种。”颜彦一边说一边扫了周围一眼,这才发现少了两个人。
“大弟听你的,去书院念书了,要中秋节才能沐休,二弟去了族学,要天黑才能到家。”颜彤知道她在找谁,说道。
“二弟能适应?”颜彦倒不担心颜彰,颜彰毕竟大两岁,又是嫡长子,从小受到的训练也不一样。
“放心吧。要说还是我们彦儿人缘好,你看你这一回来,家里顿时热闹多了,看着你们这些小辈们说说笑笑的,真好。可惜,这样的时日不多了,我们彦儿是有了归宿,就是不知我们彧儿和彤儿将来会去哪里呢?”马氏感慨道。
“娘,你看你说什么呢?”颜彧和颜彤不干了,在马氏面前红着脸扭来扭去的撒娇。
“好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还是先把我们彦儿的事做好,一件一件来。”颜芃也嫌妻子提了一个伤感的话题。
哪有做父母的愿意看着自己精心养大的女儿送给别人?
更别说,一送送三个。
这以后,想看一眼也难了。
………………………………
第六十九章、下马威(三更)
? 马氏见丈夫不高兴了,倒也很快换了个话题,说起进宫给太后送节礼一事。
她是想趁着送节礼的机会给太后瞧一眼这礼书,说不定太后一高兴,会把这件事忽略过去或者完全交给她拿主意。
颜芃见妻子进门半天闭口不谈颜彦对这门亲事的看法,有心想问问,可一看旁边还有颜彧和颜彤两个,知道这不是问话的时候,便收了心思问起颜彦这些时日在山上是如何过的,都学了什么,怎么把脸晒这么黑等。
“好了,我们坐了这半日的马车,也该去好好洗漱一下,尤其是彦儿。”马氏打断了丈夫的话。
颜彦正有此意,见此忙告辞,而颜芃也被马氏拉着进屋了,她也有一肚子的话要和丈夫说。
颜彧和颜彤互看了一眼,想了想,跟着颜彦进了慎行居,她们两个也对颜彦为什么带回来两尼姑感兴趣呢。
颜彦见颜彧和颜彤跟来,也不好往外撵,自己进了净房,由着这两人自便,左右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不过洗浴的时候,颜彦倒是想起了一个问题,无尘和无相两人得改个名字,无尘相对来说活泼单纯些,像一块璞玉,不如就叫青玉,无相相对成熟内敛些,叫青云。
巧合的是,颜彦正琢磨无尘无相两人的名字时,外面的颜彧和颜彤也和无尘无相说起这件事。
起因是颜彧问无尘和无相打算以哪种身份留在颜彦身边,无尘无相自是无可奉告。
可不管以哪种身份,这两人的法名都不能叫了,故而颜彧问起她们之前的俗家名字,随后也问起她们的家乡和来历。
得知两人对小时候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印象了,颜彧也提起了改名一事,“不管你们两个以何种身份留在大姐身边,无尘无相这两个名字都不能用了,会给我大姐添麻烦的,还有,该学的规矩你们也得学学。”
这话无尘不爱听了,“施主,师妹说是让我们来替她挡麻烦的,怎么我们还会给她添麻烦?”
“首先,这称呼就不对,要叫我二小姐,这是你们三小姐,不能叫施主,还有。。。”颜彧耐心地纠正对方。
“哎呀,二姐,先别问这个,先问问,大姐为什么要这两人帮她挡麻烦,她们两个有什么本事帮大姐挡麻烦?”颜彤打断了颜彧的话,瞪大眼睛一脸新奇地看着无尘无相。
“三小姐,大小姐说她就要出嫁了,身边缺两个陪嫁丫鬟,这么着才把我们两个带下了山。”无相回道。
颜彤听了这话努了努嘴,“骗人,大姐身边都有四个丫鬟了,怎么还缺?”
倒是颜彧听了这话认真打量起这两人来,继而,她想起了什么,对着颜彤耳语道:“三妹,你说是不是大姐嫌陆家大公子不会说话,所以给他找了两个尼姑做小妾,反正尼姑是可以一天不讲话的。”
“啊?”颜彤再次瞪大了眼睛。
无尘和无相其实也听见颜彧说什么,只是无相按住了无尘的手,向她摇摇头,不让她开口。
颜彦从净房出来看见的便是颜彧、颜彤、无尘、无相四个人相对无语的诡异画面,“你们四个人在做什么呢?”
“大姐,我正和三妹说,无尘无相两位小师傅是不是该改个名字?”颜彧开口了。
“是,无尘,以后你就叫青玉吧,无相,你叫青云,刚进门,我给你们定二等丫鬟的份例,两个月后调一等。”颜彦说道。
事实上,她早和无尘无相,不对,该叫青玉青云两个谈过,这两人明面是做她的丫鬟,但她们两个是自由身,过几年颜彦会放她们出去成亲嫁人并添一笔嫁妆。
因为青玉青云两个当初是乞讨无门被庵里的师傅们带回来的,并不是非要出家不可,因而,可以成亲嫁人还有一笔嫁妆对她们来说自然好过在庵里孤独一辈子,这么着,她们来答应陪颜彦下山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