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借助她的手艺,后来虽说她嫁给陆鸣了,可因着她那番誓言,颜彦也没好意思把这生意收回来。

    “夫君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颜彦咬牙说道。

    这生意给周婉她没意见,可给朱氏她是绝对不答应的,既然周婉的利益和朱氏绑在了一起,那她只能是放弃她了。

    不过具体怎么做颜彦还需和颜苾商量一下,为了不伤周婉的面子,她暂时不在京城开厂织布,她有了一个新的设想,想专职做袜子和毛巾,这两样若是成了,利润肯定也是可观的,独一份的生意。

    最重要的是,她这两样一开工,自家的棉田,还有几位相熟之家的棉田颜彦都可以收购过来,无形中把原材料分去了一大部分,自然也就摊薄了周婉的收益。

    还有,她打算和颜苾、陈滢合作,在江南和西北各开几家这样的纺织厂,同时也请颜苾帮忙找几个好的织女过来,技术方面,只能靠她们了,她是一窍不通。

    颜彦是个说做就做的人,次日,送陆呦出门后,颜彦提笔给颜苾写了封信,随后她又命周海生从庄子里给她挑几个纺织能手来,她要请她们研究那圈圈绒和袜子的织法。


………………………………

第六百三十三章、朝会(一)

    再说陆呦进宫后,原本是想去南书房觐见皇上的,谁知刚到宫门口,被告知说是皇上还没下朝,于是,陆呦又拐去了工部,正和杨师傅说着颜彦新研发出来的打谷机时,太监突然找来了,说是皇上的意思,让他立刻去一趟朝堂。

    陆呦看了看自己身上的便服,还算齐整,便跟着太监进了朝堂,这是陆呦第一次进朝堂,因为大周的例行朝会文官必须是三品以上的京官,武将除了三品以上的京官还多了一条,这些公侯世家的世子在弱冠之后也必须参加。

    陆呦虽有一个四品宣威将军的封号,可一从战场下来,他自动把自己归为平民一类了,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上战场是权宜之计,不是真的打算一直做下去。

    故而,进了大殿后,陆呦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朝中站了好几个队列,他扫了一眼,黑压压的一片,似乎一个熟人没有,再加上这些人看向他的目光都带了几分审视,因而陆呦不由自主地紧张了。

    台上的李琮见陆呦进门后张望了一眼又低头了,不由得有几分失望,没想到他出去历练了几年,大大小小的战役指挥了这么多场,怎么一进这个大殿又变回之前那个缩头缩尾的傻小子了呢?

    不过失望归失望,李琮倒也没表现出来,怕再吓到这小子,而是温和说道:“陆爱卿,你上前几步,朕有话问你。”

    台下的李穗见此,主动走的陆呦身边,拉着他走到了前面第三排时站住了,陆呦刚要跪下去,李穗拉住了他,低声告诉他,朝会时若不是想向皇上认错赔罪是不用下跪的,直接站出来回答问题就可。

    陆呦点点头,两手握了握拳,深吸一口气,抬头朗声说道:“启禀皇上,小子,不对,草民。。。”

    “什么草民什么小子,真是个傻小子,朕亲自御笔赐封你为四品宣威将军,你当朕的赐封是什么?”李琮忍不住笑了。

    这么严肃这么正式的场合,从皇上嘴里蹦出一句“傻小子”,台下的官员纷纷对视了一眼,有人会心一笑,有人面面相觑,也有人忧心忡忡,不过这时台下大多的目光看向了站在武将之首的那个年轻身影。

    而陆呦听到这声“傻小子”后,倒是放松了不少,因为他从皇上的声音里听出了善意的调侃和维护,故而,他的手不再握拳了,改长揖一礼,“回皇上,臣以为那是一时权宜之计,是战时所需,如今战争结束了,臣理应回归臣的学子本分。”

    “胡闹,你当朕是什么,这官想当就当,不想当就不当?”李琮见陆呦还没开窍,有点不太高兴了。

    “启禀皇上,臣,臣没有这个意思。”陆呦又有点惶恐了。

    “陆将军,今日朝会的主题是西夏和谈,朝中现在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把这个火炮卖给西夏,签下这份和谈协议,一派是不赞成卖火炮,可以继续和西夏打下去,直到西夏自己认输,你曾经亲临西夏前线战场,又参与和西夏的和谈,你的主张是什么?”太子李稷开口扯到正题。

    “启禀皇上,臣赞成卖火炮,但不卖火药方子。”陆呦一听是这个问题,忙回道。

    正好今天早上颜彦和他商议了此事,而他进宫觐见为的也是这件事。

    “哦?此话怎么讲?”李琮身子往前倾了倾。

    方才的朝会,两边的人争论了快一个时辰,却谁也没有提到这个火药方子,众人的关注点都在这个火炮上,同意卖的这派是觉得这个火炮牵扯到不少机括,西夏想造出来不会这么容易。

    再则,西夏的冶炼技术比大周落后很多,铁和铜的产量也远不如大周,换句话说,西夏能造一百门,大周就能造出一千门,这账,傻子也会算吧?

    更别说,用不了多久,兴许大周这边又有能人研究出改良版的火炮和火药来,威力比之前那个还大,大周还怕什么?

    而反对派这边的主张倒也不单单是因为火炮,更多的是缘由针对西夏的小人行径,因为大周立国之初,西夏明明是靠着大周,做大周的附属国,结果后来一看辽国的势头上来了,转眼又投奔了辽国,且多次跟着辽国侵犯大周,因而,武将们不想忍下去了,想趁着这次契丹国丧自顾不暇之际,好好把西夏收拾了,或者干脆直接灭了它。

    故而,一上午因为主战还是主和争论不休,为此,李琮才想着把陆呦找来,他知道陆呦昨晚回家了,颜彦肯定跟他说了些对这次和谈的想法,所以他才把陆呦找到了朝堂。

    这不,陆呦果真没有让他失望。

    “回皇上,火药的制作西夏至今仍是一无所知,因此,即便他们研究出来火炮,可想要做成我们的火药弹,只怕也不是一件易事。”陆呦回道。

    “回皇上,臣不敢苟同,辽国已经制作出了火药,且也用到了战场,臣以为,凭辽国和西夏的关系,这火药方子早晚会到西夏手里。”陆鸣站了出来。

    “回皇上,火炮的弹药和我们用来打伏击埋地上的火药或投掷用的火药是不同的,退一步说,即便西夏掌握了这门技术,我们也大可不必慌张,因为这个火炮也不是没有克星的,我们既然能把他研制出来,肯定也有法子克制它。”陆呦躬身回道。

    “什么法子?”问话的是朱晋,他纯粹是好奇。

    “回朱世子,任何战略战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因地制宜。”陆呦淡淡回道。

    “启禀皇上,任何战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机会稍纵即逝。”陆鸣又站了出来。

    “回皇上,臣也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就该一鼓作气拿下西夏。”吴哲站出来帮腔了。

    李琮见这几个小字辈又争执起来,忙往后靠了靠,找了个舒服点的位置,他是想看看这几年陆呦的口才究竟有没有长进,能不能对付了这几个人。


………………………………

第六百三十四章、朝会(二)

    陆呦听了吴世子的质问,忽地想起了一件往事,当年他刚和颜彦成亲没两个月跑去松麓书院听季老先生讲学,最后一个环节是辩论,彼时还没有发生战争,辩题就是大周到底是应该和女真联手灭辽还是和辽联手驱逐女真,或者是两不相帮。

    彼时陆鸣的观点是联合女真灭辽,正好和颜彦的观点背道而驰,本来陆呦也没打算多嘴,可听了陆鸣贬低颜彦,他忍不住开了一句口,结果却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那会他压根还不怎么会讲话,最后还是颜彦站出来替他解围。

    如今五年过去了,他又遭遇到了几乎同样的境况,只是这一次他身边没有妻子,而所站的地方也不是什么书院,而是朝堂。

    见陆呦发呆走神,方才被陆呦轻视过的朱晋以为他被吴哲难住了,便勾了勾嘴角,“陆将军,陆世子和吴世子在问你话呢。”

    回过神的陆呦没有搭理朱晋,而是看向了吴哲,“敢问吴世子,拿下西夏需用时多久,多少人马,多少财力,多少伤亡,这些账你算过没有?再有,拿下之后呢?”

    “我们花不到五年时间打赢了西夏、女真和契丹联手,如今只剩区区一个西夏,你说需要多久?”吴哲回道。

    “那不一样,其一,女真一开始便没有使上全力,后来见到我大周的火炮又果断退出了结盟;其二,契丹是因为国丧,新主需要守丧;其三,四年多的战争,国力消耗太大,不管是大周还是辽国,都难以为继,继续耗下去,最后只会女真和蒙古得利,辽国新主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果断宣布停战。由此可见,女真并不是一个可以值得结交的盟友,也幸好当年我们没有和他们结盟伐辽。”陆呦侃侃说道。

    没错,他是故意提到女真的违约,目的就是想提醒一下当年那些一心想和女真结盟的官员们。

    “可事实证明,和辽结盟也不可取,这场战争就是辽国先挑起的,也是辽国先放弃我们主动选的女真。”陆鸣驳道。

    “是啊,这正说明女真的不可取和不可信,它明明派了使者来和我们谈判,我们也拿出了诚意跑去女真的地界实地勘察,可最后压根没等我们回复,女真就和辽国结盟了。”陆呦回道。

    “打住,现在说的是打不打西夏的问题,你们两个都跑题了。”赵燎站了出来。

    回过味来的吴哲忙道:“对对,还回到正题,之前那几年我们还没有火炮,和辽以及西夏的战事是输多赢少,可自打今年正月火炮派上用场后,我们只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让辽国和西夏同时俯首称臣了。”

    “你上过前线吗?你知道这几年具体的战况吗?你知道边境上的百姓过的是什么生活吗?你知道生活在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们过的又是什么日子吗?”吴哲怼道。

    “吴世子,陆将军在火炮出来之前就收回了晋州、定州、保州三座城池,也攻下了蓟州、幽州两座城池,后来的顺州、南京、檀州等地才是火炮打下来的。”兵部尚书赵平站了出来。

    “对啊,正因为陆将军厉害,才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所以陆将军正该好好一鼓作气,拿下西夏,把我大周的版图拓展拓展。”没眼力见的朱晋又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臣不赞成再打西夏,因为大周若是执意要拿下西夏,辽国势必不会袖手旁观,这场战事不定还得打多少年,极有可能最后受益的成了蒙古和女真。再则,西夏的土地大多是些蛮荒之地,只适合游牧,不适合耕种,极有可能我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最后也守不住,还得拱手让给别人。为此,臣以为,目前大周的重心不是开疆拓土入侵他国,而是趁着这几年休战的时间,好好恢复我们的生产,让百姓的日子切实好过起来,也让我们的国库能充盈起来,开创一个属于我们大周的太平盛世,也学当年的开元盛世,大开国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这些外夷,不比非要打一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要强?再则,还是那句话,留着辽国和西夏,还能作为一道屏障替我们拦住蒙古和女真南下的脚步。”陆呦转向李琮,躬身说道。

    “启禀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