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悄孟铝耍醯と司透贸坊厮堑睦霞伊耍嘣剖莼氐酱笾苁掷铮绞乱哺媒崾恕!毖昭逄粢恍┖玫南⑺档馈

    “二郎那边呢?”老太太问。

    “皇上命他们退回晋阳城里,说是等这边的火炮出来了再攻打雁门关,祖母放心吧,皇上心里有数呢,雁门关地势险要,哪是这么轻易能夺回来的?其实这样也好,正好颜彧在,可以伺候二弟好生休养一段时日。”

    老太太一听暂时不用陆鸣出征,心下倒是宽慰了些许,不过很快她又想起颜彧的孕事来,这边朱氏死活不肯再接纳颜彧,偏颜彧又怀孕了,这个结可如何解?

    想到这,老太太又烦闷起来,拉着颜彦的手求她想个法子。


………………………………

第六百一十六章、变化

    颜彦本想一口拒绝,奈何这个任务是皇上交给她的,再加上她也想给朱氏一点难堪,因而略一斟酌,开口说道:“祖母,这事呀,说好办也好办,等战事结束了,父亲和陆鸣都回来了,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一下,问问陆鸣自己的意思,毕竟是和他过一辈子的人,他愿意如何安置就听他的呗。”

    其实,这件事的关键就看颜彧能不能生个男孩,若是运气好,生了个男孩,颜彦相信陆端和陆鸣看在子嗣的份上应该会留下她。

    至于留下来之后的日子,那就得看颜彧的本事了,不过颜彦并不看好颜彧,颜彧有的只是一点小聪明,朱氏做了这么多年的当家主母,手段和心机还有人脉颜彧再练个十年也是望尘莫及。

    陆老太太见颜彦提到儿子孙子回来,脸上一喜,“孩子,你的意思是战争快要结束了?”

    “祖母,都打了三年多,也该差不多了,再打下去,不但我们耗不起,辽国也耗不起啊,我听说这次研制出来的火炮威力很大,真要把南京城拿下了,辽国还不得主动找我们和谈?”

    说完,颜彦忽地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又道:“祖母,其实太太心里的症结是颜彧下手害她,可颜彧又死活不认,我觉得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会不会另外有人动了太太的药包嫁祸到颜彧头上?”

    可惜,老太太听了这话只是愣怔了一下,并没有别的特别反应,不过她倒是问了一句颜彦是否有怀疑的对象。

    “我能有什么可怀疑的人?我和颜彧从小一起长大,她是个什么人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去害太太,再则,若果真是她做的,她没有必要再跑去找陆鸣。”

    可惜,这话老太太并不认同,“这世上啊,最看不透看不懂的只怕就是人心了,我且问你,在这之前,你能想到她背着你去勾引二郎?”

    颜彦被问住了,不过很快她回击了,“祖母这么说也不对,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们两个谁勾引谁可说不好,再说了,陆鸣比颜彧大五岁呢。”

    没办法,尽管她不想为颜彧开脱,可颜家的声誉她还是要维护的。

    可这话老太太同样不爱听,她自己的孙子她自然也要维护,只是颜彦好容易才上门来看看她,她委实不想因为这点口舌之争再去得罪颜彦。

    可这话不说出来,心里又委实堵着慌,正尴尬时,门外有丫鬟通报,说是周姨娘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周婉一手牵着陆衿一手拉着陆初笑吟吟地进来了。

    原来青釉见自家主子和老人家说起颜彧,怕小孩子听了过心传话,便带着他们两个去院子里扔毽子玩,可巧周婉听说颜彦来了,忙过来打个招呼,在院子里看到两个孩子出了不少汗,领着进来了。

    “百惠郡主来了?可吃了早饭?”

    “不劳周姨娘操心,我已经命人去准备了。”颜彦见周婉这么正式地称呼她,也跟着换了称呼。

    “郡主客气了,哪有让客人自己去准备的道理,我这就命人给郡主送来。”

    周婉说完又走到了炕沿前,“老夫人今日感觉如何,药吃了没有?早饭想吃点什么?”

    “早饭不应该是用药之前吃吗?”颜彦问道。

    “论理该是如此,可老夫人说太早了用不下,而汤药又不能过午时再吃,因而老夫人一般是在吃药前简单吃点面条稀粥什么的垫补一下。”周婉说道。

    颜彦听她熟稔的口气和笃定的语气,不知怎么心里有点不舒服。

    细细一想,好像方才周婉话中提到颜彦是个“客人”,“哪有让客人自己去准备的道理”,原来,她是这么定义她和颜彦的关系了。

    若颜彦是客人,她是什么?陆家临时的当家奶奶还是别的什么?

    想到当家奶奶,颜彦扫了周婉一眼,穿着打扮什么的似乎变化不大,一件六七成新的浅蓝色绣花襦衣,下身同色长裙,只在裙摆上绣了点花,领口、袖口和衣襟裙摆处均是滚了一条深蓝色的宽边,中间的腰带也是深蓝同色,均绣上了点花边。

    头上的发型也不复杂,堕马髻,头饰也简单,只插了根步摇,不过细看之下,这根步摇倒不简单,赤金点翠不说,还用了几粒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珍珠做流苏,这样的一根簪子,没有上百两银子是买不下来的。

    再细看一下,周婉身上襦衣的绣花也不简单,做工很是繁复,尤其是中间的腰带,还用了不少金线和银线穿插其中,而这只是一件家常的襦衣而已,不是外出见客的褙子或鹤氅以及半臂什么的。

    联想到之前周婉的窘困以及去年冬至时她送给陆衿和陆初的那老套做工和用料都属上乘的衣物,再一看今日她这一身低调的奢华,颜彦揣测准是朱氏为了笼络她又许了她不少好处,只怕还有临时管家给她带来的一些益处,这样的她还会甘心去做一个小小的贵妾?

    见颜彦用一种探究的目光打量自己,周婉也细思起来,仔细回味了自己刚才说的那几句话,她也意识到问题在哪里了,刚要解释时,只见老太太发话了,“大郎媳妇,我还是喜欢你的手艺,你吃什么,也给我带出来一点。”

    “好的,祖母放心吧,我们自己带了菜蔬过来,都是些你爱吃的。”颜彦对老太太的喜好还是了解一二的。

    果然,她这么一说,老太太有几分被感动了,她是想起颜彦刚成亲时会经常给她送一些点心,出门也会给她带一点小物件,后来搬出去住了每次回来也往给她带点礼物,有吃的也有玩的,虽不怎么值钱,可一看就是用心了,都是她喜欢的。

    这点不但比颜彧强多了,也比朱氏这个做儿媳妇的强多了,更难得的是,颜彦对她的这种好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只是单纯地把她当成了一位老人。

    可惜,她明白得太晚了。


………………………………

第六百一十七章、症结

    周婉见自己被无视了,想了想,屈膝对颜彦说道:“还是大奶奶有法子,既如此,就劳烦大奶奶暂时照看老夫人一二,缺什么,麻烦大奶奶打发人来吱一声,婢妾那边还有不少事情,就不耽误大奶奶和老夫人说笑了。”

    颜彦见这一会周婉的称呼由“百惠郡主”变成了“大奶奶”,倒也猜到她准是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不妥了,点点头,也没点破对方。

    不过目送她离开时,透过掀开的门帘,颜彦注意到院子里似乎站了不少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陆家的管事婆子什么的。

    因为之前朱氏就有这个习惯,走到哪里,都有一堆的管事婆子跟着,前呼后拥的,没想到周婉一个小小的姨娘居然也有这个派头了。

    看来,这当家主母的权限的确不小,哪怕是临时的,可该有的阵势一点也不差。

    “夫人的病还没好利索?”颜彦问一旁的春眠。

    春眠摇摇头,“说是精神不济,人也老是恍惚着,仍在吃药调理,不过偶尔会起来在院子里走走。”

    见颜彦看着周婉的背影发了好一会呆又问起了朱氏的病,陆老太太命人把陆衿几个带出去,同时也命屋子里的人都离开,随后她拉着颜彦的手问道:“孩子,你该不是怀疑这个周姨娘吧?”

    “祖母,这种事情我怎么敢轻易怀疑别人,搞不好就是一条人命呢,我只是觉得现在的她和之前的她变化不小,想必是成亲生子也安心了。”颜彦说的是实话。

    之前她还觉得周婉不甘心屈尊做一个妾室,可几个月没见,着实变化不小,而这种变化,应该是这几个月的临时当家奶奶带给她的。

    这个正月,颜彦听到不少陆家的传言,说陆家真是没落了,老的病了,中的也病了,年轻的还跑了,只剩一个小妾当家,一应迎来送往都是一个小妾在撑着。

    事实上,朱氏倒是也把陆含和陆靖请回来帮着去走了几家重要亲戚,只是她们两个也忙,而朱氏又的确身子不适,有些不重要的场合便交由管事出面了,并没有真让周婉代替陆府出面,饶是如此,这些话也传了出去,因为这段时日的确是周婉在当家。

    陆老太太听颜彦提到周婉的变化,撇了撇嘴,摇摇头,颇是有几分不屑和不喜。

    在她看来,当初若不是朱氏一意孤行非要把周婉纳进门,颜彧和陆鸣也不会离心,更不会和朱氏吵闹,也就没有后来的这些烦心事。

    说来说去,老太太认为就是朱氏的贪心导致了陆家的分崩离析,分家的分家,离家的离家,如今又闹出了休妻合离的戏码,白白让人看了多少笑话?

    颜彦见陆老太太言辞中对朱氏诸多不满,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之前的那个推测,犹豫了一下,她忍不住开口问道:“祖母,我听说父亲之前也想过休了太太,为何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呢?”

    “还能因为什么?他们父子三个丢下这个家去了前线,家里总得有一个顶事的,这些年我也荒废了,什么也不管,身子骨也不太好,总不能让我这个老婆子再来操这些心吧?”陆老太太说完幽幽地叹了口气。

    事实上,陆老太太心里明镜似的,儿子不休妻最大的考量就是为了陆鸣,因为休妻将会直接影响到陆鸣的前程,这话她自然不能跟颜彦说。

    不过还有一个缘由她倒是告诉了颜彦,朱氏是一品诰命夫人,不是说休就能休的,得先通过皇上褫夺了朱氏的诰命身份才可以休,否则,置皇家的颜面于何处?

    而褫夺朱氏的诰命,里面又牵扯到陆家、朱家、吴家、赵家、钱家等一系列的世家,因为他们之间的姻亲关系是盘根复杂的,就算是太平年代李琮也不好轻易动朱氏,更别说如今这个战乱年代。

    颜彦见这个话题太沉重,也敏感,忙又换了一个话题,和老太太说起陆衿和陆初的这些趣事来,说陆衿的淘气和古灵精怪,也说陆初这一年的变化,什么时候长的第一颗牙什么时候学会的走路什么时候开口说的话等。

    正说中,青碧几个端着托盘进门了,因着陆老太太不能下炕,颜彦命人在炕上摆了一个炕桌,拣了几样老太太爱吃的菜端了上来,亲自喂她吃了点饭菜喝了点汤。

    饭后,颜彦以两个孩子需要午休为由让青玉和青秀送回明园了,她自己留了下来,拿了本《金刚经》来念给老太太听,念着念着老太太睡着了,颜彦自己歪在炕上看了会书,期间也打了个盹。

    也就半个时辰不到,老太太醒来了,颜彦见这会阳光挺足,便命一个婆子在廊下背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