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姐好可怜,亏大姐之前一直对二姐这么好。”颜杉一向对颜彧没什么好感,因而他选择站颜彦这边。
“我,我也喜欢大姐,我们去找大姐认错吧,大姐要是没有娘家了,是不是就没有人给她撑腰了?”颜彬之所以问出这句话是因为素日在家母亲没少说要他们几个给几位姐姐撑腰。
这么着,颜彰才带着颜彬颜杉来给颜彦赔礼认错。
颜彦听完这三个人的叙述,忍不住唏嘘起来,不管怎么说,这三个弟弟没有让她失望,也没有白费原主这么多年的付出。
“好了,大姐说了,这件事和你们没关系,你们想大姐可以随时来看大姐,来,进屋去吧,你们还没有看看你们的小外甥呢。”颜彦一个个摸了摸他们三个头,领着大家进了东边的屋子。
陆衿本来正坐在炕上玩七巧板,见到颜彰几个,先是愣了一下,继而想起他们来,忙站起来伸出了两手,“大舅抱抱。”
颜彰先伸手去抱了陆衿,颜彬颜杉则拿出他们给陆初和陆衿带来的礼物,见陆初只会睡觉,颜彬颜杉很快也凑到了陆衿跟前。
颜彰把陆衿交给了颜彬颜杉,扯了扯颜彦的衣裳,拉着颜彦去了旁边的屋子,低着头,咬着嘴唇,就在颜彦以为他是要找自己求情时,颜彰抬起头来了。
………………………………
第五百七十一章、叫阵
颜彰抬起头来,颇有几分艰涩地问了出来,“大姐,你能不能告诉我个中详情?”
颜彦一听这话笑了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傻不傻,大姐都说了,这不关你的事情,人难免有私心,难免会做错事,大姐不希望由你来背负这些,听话,有这时间不如多念点书。对了,你还不知道吧,你大姐夫也去了前线,他小的时候没有人陪他玩,为了打发时间看了不少书,其中包括不少兵书和军事典籍,因而,纸上谈兵偶尔也会有用武之地的。”
颜彰一听这个倒是有兴趣了,“是吗?大姐夫都读了些什么书?大姐夫这会在哪里?”
颜彦向颜彰推荐了几本书,也把陆呦参与的这两场战事简单说了一遍,而颜彰又问了好些细节,似乎忘了他把颜彦拉过来的初衷了。
而另一间屋子里,颜彬颜杉两个本来正哄着陆衿玩,忽听得颜彦好像提到了李穑的名字,颜彬忙窜了过来,得知李穑也和陆呦一起上前线了,颜彬跌足长叹,恨不得自己立刻长大,也好跟着去战场建一番功业。
“你以为打仗这么容易,才刚大姐说了,大姐夫小的时候读了很多军事典籍,人家还会做各种机括机关,要不,他怎么会把真定收回来?”颜彰趁机教育颜彬几句。
颜彬撇了撇嘴,“二姐夫据说还是誉满京城的大才子呢,也不过尔尔,还是大姐夫好。”
“这还用你说,没看大姐夫到现在仍只有大姐一个人,你看二姐夫那边,庶子庶女一大堆了。”颜杉也跟着撇嘴。
他虽不懂男女之情,但他明白庶子庶女是怎么回事,也明白庶子庶女的地位,因而,这一点他格外佩服陆呦。
“行了,你这个小屁孩,你才多大,乱说什么?”颜彦伸手拍了颜杉一下。
颜杉刚要为自己辩解几句,外面又突然有了动静,原来是太子和太子妃带着李熙上门来看望颜彦了,他们也知道颜彦一个人带着孩子在明园过腊八节,因而,在宫里参加完祭祀活动,也在慈宁宫里喝了腊八粥后,他们向皇上报备一下便出宫了。
这天下午,颜彦留太子一家三口和颜彰几个一块吃了顿热闹的晚饭,饭后,见外面天黑了,颜彦又专程打发几个人送他们回去。
腊八之后,颜彦见外面的施粥活动仍在继续,略一思索,她做了一个决定,捐赠三千石粮食和一千只羊给前线的士兵送去,让他们也过个好年。
事实上,秋收后,颜彦已经捐赠了近十万斤的山薯和上万斤的棉花,这些占了她收成的十之八九,所以她原本不想跟着去凑这个热闹。
可昨日她听说朱氏是因为带头施粥一事被皇上褒奖了,且颜彧还因为这事被朱氏高看一眼,她改主意了。
凭什么这些人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背后算计她污蔑她,她就不能也做点什么回击回击?
要知道,上次她明明已经警告了这些人,可这些人还是依然故我,既如此,她还客气什么?
于是,她命庄里人把一千只羊宰杀好了,左右这些日子冰天雪地的,在外面放一个月也不会坏,三日后,一千只羊连同三千石粮食,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宫门外,颜彦命周海生带人向兵部的人当场交割。
这个举动可比施粥来的震撼,实打实的三千石粮食和一千只羊,而且颜彦言明是捐赠给前线士兵的,为此,皇上在朝堂上也高度褒奖了颜彦的义举,期间还特地提到她之前捐赠的那些山薯和棉花。
此外,腊八之后,颜彦命周海生带人把街上的乞丐收留了,把这些人先统一送到庄子里去学点规矩,然后再登记造册,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分派工种。
因为颜彦把朱氏送她的庄子附近两座大荒山也买了下来了,打算扩大棉花和山薯的种植,同时,她还想扩大鸡鸭鹅和马牛羊的养殖,这些都是需要用人的。
颜彦相信,这些乞丐即便做不了重体力的种植,做点简单的养殖总该可以的,年龄小活泛些的还可以跟着师傅们学做点手艺什么的,真有岁数大的什么也做不了的,颜彦就当赡养一位老人了。
城里的乞丐一日之间几乎被颜彦全收留了,这个动静可不小,再加上颜彦捐赠的那些东西,因而,很快颜彦的风头就盖过了陆家。
这才是真正的做善事,这才是真正的义举,相比陆家之流的世家大族施点粥送几件旧衣物这样的小恩小惠来说,颜彦才是真正解决了这些乞丐的后顾之忧。
消息传到朱氏的耳朵里,朱氏气得差点把牙咬碎了,因为颜彦此举明显就是在跟她叫阵,在跟她过不去,不早不晚的,她刚为自己挽回点声誉来又被颜彦毁了。
思索了一个晚上,朱氏总算找到了一个回击的办法。
两天后,坊间有了一种传闻,说颜彦不花一文钱白捡了这么多劳动力,也是挺合算的一件事。
不过这种言论刚一出来就被人怼回去了,既然是合算,为何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人捡?
再则,现在的粮食多精贵,大冬天的什么也做不了,要白养这些人好几个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
因而,朱氏的那点小心思很快被消弭于无形了。
事实上,对颜彦来说,白捡的这三四百个乞丐确实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倒不是别的,而是她的粮食委实不是太富裕,因为这两年大部分的山地和沙地都被她用来种植山薯和棉花了,而这些东西大多被她无偿捐了出去,因而,她的粮食要拿出来养这些农民。
好在她还剩了一部分山薯留着应急,而粮食也预留了一年的储备粮。
至于住的地方倒好解决,因为之前颜彦打算在明庄弄几个接待名流雅士的客栈,这些房子陆陆续续盖出来了,可因着果树还没有开花,这些房子便闲置下来了,倒是正好可以安置这些乞丐。
………………………………
第五百七十二章、成器
小年这天,颜彦正打点送往宫里和云家孟家各处的年礼时,颜彰三个也给颜彦送了不少东西来,颜彦本不想要,可他们给了颜彦一封信,说是这些东西是颜彤送来的,特地点明给她。
颜彦接过信,才知道颜彤也有了半年多的身孕,不过信上并没有言及他们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倒是说了不少那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不过说的最多是她们姐妹三个成亲之前的一些趣事和细节,信上还提到陆呦,说陆呦路过大名城的时候去查看过大名城的防守情况,王峥认出了陆呦,只不过彼时有兵部侍郎陪着,王峥没有想到陆呦会是主角,还以为他是陪同兵部侍郎来的。
直到后来,晋州保住了,又收回了真定,如今又和保州对峙上了,陆呦的名气传了出来,颜彤才知道陆呦居然也懂战事,因而,信的末尾她恭喜颜彦找到了一块璞玉,略一雕琢便成器了。
颜彦见信里没有提及她和颜陆两家的决裂,也没有为马氏和颜彧两人求情,颜彦猜想她可能还不清楚实情。
不过转而一想,即便马氏不说,颜彧不说,可王家肯定会说的,王峥知道了,颜彤能不清楚?
恐怕这也是颜彤没有提及他们夫妻相处之道的缘故,且字里行间,大多是对往昔的追忆和现实的微词,因而颜彦揣测,这门亲事,未必是良配。
“你娘有没有说,你三姐在那边还好吗?你三姐夫对她好不好?”颜彦问颜彰。
颜彰摇摇头,倒是颜彬听了这话反问道:“大姐,三姐夫这人是不是很坏?”
“二弟,大姐跟三姐夫也不认识,她怎么会清楚三姐夫坏不坏?”颜彰瞪了颜彬一眼。
他已经从颜府下人嘴里打探到大姐前些日子又被周禄的传言困扰了,正因为此,陆夫人才借题发挥,想离间颜彦和皇上的关系,结果却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皇上申诫一通并禁足三个月。
而这次颜彦和陆夫人的斗法说白了也是归结于陆夫人的离间,尽管最后这场斗法颜彦赢了,可颜彰知道颜彦肯定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说别的,那几百个乞丐的吃穿就不是一件小事。
为此,颜彰才对颜彬的话格外敏感,他是怕万一颜彬颜杉不懂事再闹出点别的传言出来又害了大姐。
“对了,大姐,这是我们三个这一年攒的零花钱,其中大部分是大姐给我们的分红。”颜彰说完想到了什么,从自己袖袋里掏出了一堆钱票。
“干嘛?不想要大姐的钱了?”颜彦没有伸手去接。
“不是的,大姐,你不是收留了很多乞丐吗?大哥说这些人的吃穿用度不是一笔小钱,我们帮不了大姐大忙,帮点小忙还是可以的,大姐就收下吧,这也是我们三个的一点心意,等明年大姐有了收成,我们就不给大姐钱了。”颜杉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好吧,大姐收下你们的心意了,大姐用你们给的钱票去买点布,就说是你们送他们的过年新衣。”颜彦略一斟酌,接过了这些钱票。
她倒是不缺这点,而是不想辜负对方的这份心意,自从知道颜彧嫁给陆鸣的真相后,颜彰三个一直有种负罪心理,这些时日也没少来明园,不是陪她说话就是哄着陆衿玩,每次来都会给陆衿带一两样外面的小玩意。
颜彦知道,他们是在补偿她。
果然,见颜彦收下了这些钱票,颜彰的眼睛顿时明亮起来,颜彬则直接扑到了颜彦身上,颜杉是略带羞涩地笑了笑。
小年过后,令颜彦不适应的是,很多素日不怎么和她走动的官员眷属打发人来给她送帖子,不是邀请她去吃年酒就是邀请她去参加各种集会的,这可是以往从没有过的现象。
不过略一思索,颜彦也猜到了其中缘由,多半是朱氏被皇上申诫并禁足了,再加上之前皇上又在朝堂上说了颜彦一大堆的优点,因而这些女眷多半是想结交她,毕竟颜彦现在的名头比朱氏响亮多了,且在皇上心里的分量也重多了。
再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