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五百六十七章、施压

    朝会过后,朱韬直接进了陆家,把今日朝会上那番话一股脑地告诉了朱氏。

    这一次,轮到朱氏瘫倒了。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局会输的这么惨。

    先是在陆老太太和一众丫鬟婆子面前落了面子,被禁足三个月,接着又在朝堂上被公然训斥一顿,这脸真丢大了。

    偏偏这还不是最难堪的,最令她难以接受的是,她的儿子是精心栽培的镇国公世子,文才武略都属上上乘,偏偏至今毫无建树不说还受了一场重伤,白白躺了半年。

    而那个被她踩到脚底下的哑巴居然指挥大家守住了一座城池不说且还替大周收回了一座城池,这让她的脸往哪里放,让陆家的脸往哪里放?

    不过很快朱氏又愤怒了,之前陆端被抓时,她明明求过陆呦和颜彦,让他们去救救陆端,可这两人却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她,说自己不懂战争不懂军事。

    可这算什么?

    居然瞒着她去前线,这两人究竟想做什么?莫非真的是在觊觎世子之位?

    没有正经念过几年书能中秀才,没有上过战场也能指挥士兵打仗,瞒得可真紧啊,看来,大家全都被这个哑巴给骗了,这哑巴一点都不傻,难怪当初叫他去参加颜彦的笄年礼他二话不说就去了,且还真就自己摸到了藏书楼处。

    朱韬倒不是很认可妹妹的话,之前他接触过两次陆呦,甚至包括陆呦成亲时的表现他也看在眼里,那种慌乱无措的局促感是装不出来的。

    况且,真要装,陆呦也没有必要隐瞒他的绘画和书法成就,因而,真相只有一个,是颜彦改变了他且造就了他。

    “你呀你呀,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颜家大小姐是颜老夫人一手带大的,颜老夫人又是太后的亲妹妹,这对姐妹一个很快在宫里站住脚,一个很快在京城有了口碑,你就没想想其中缘由?你可倒好,这么好的珍珠送到你面前,你非不要,倒是便宜了那个哑巴。”朱韬忍不住感慨了几句。

    倘若当初陆鸣娶的是颜彦,哪有现在的这些麻烦和后顾之忧?

    不说别的,至少陆鸣的这个世子之位是稳固的,还有,若是颜彦辅佐的是陆鸣,陆呦的那些军功也该是陆鸣的,陆呦还得苦哈哈地做着他的哑巴。

    “对了,还有一事,这些日子你别再闹出什么事情来,我怕妹夫一回来,你这个镇国公夫人的位置就到头了。”朱韬临走又提醒了朱氏一句。

    这句话相当于在朱氏胸口插了把刀,疼得她整张脸都扭曲了。

    因为这个问题她不止一次担忧过。

    若是丈夫知道儿子因为先和颜彧有了私情才设计逼颜彦退亲,而她这个做母亲的不但不予以制止反而帮着出谋划策,她绝对兜不住这个后果,尤其是颜彦现在的成就和声望更是颜彧难以望其项背的。

    想到颜彦的成就和声望,朱氏命人把周婉和颜彧叫来了,她想让这两人也琢磨琢磨,看看能否有什么好点子可以帮她过了眼前这个难关。

    此外,她也想让这两人分析分析颜彦的优点和缺点,看看有哪些是她们可以学习并超越的。

    颜彧见朱氏脸上满是戾气地问起颜彦,总算明白昨日宫里的申诫是因何而来了,尽管当时她没在现场,可也听丫鬟们学了几句。

    说实在的,这种时候,她并不想凑上前,可没办法,朱氏直接把她喊了来,她不能不来。

    不过现在的颜彧也学精明了,她先是小心翼翼地托着自己的大肚子走到朱氏面前,“母亲还请稍安勿躁,儿媳还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昨儿仿佛听说宫里来人了,可丫鬟们也说不清楚,儿媳斗胆问问,是不是大嫂又把您气着了?”

    朱氏斜了颜彧一眼,她才不信颜彧会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是颜彧不提,她自然也不想提,“听说你大姐不仅精通农业水利,还懂军事和器械,你和她从小一起长大,她学了这么多,你又会些什么?”

    “回母亲,大姐会的农业水利军事器械都是成亲后学的,大姐和我们在一起时每天都是一样的听先生讲课,顶不济她悟性高,领悟的比我们多一些,可那也是些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类的东西。对了,我还见大姐看过科考书和律法类的书,农书和水利题材的书是她成亲后回颜家藏书楼借过。可那会儿媳已经和她关系不近了。对了,周妹妹有段时间和大姐走得近,母亲还是问问周妹妹吧。”颜彧把周婉推出来。

    周婉先是一愣,刚要回绝,可一看到朱氏带了几分期待的目光,她只得把话吞拉回去,斟酌了片刻,说道:“回夫人,小的一开始和大奶奶接触,谈的大部分是吃,倒是也聊过诗词字画什么的,后来小的家里发生变故,有一段时间日子难以为继,小的便求上了大奶奶,她才给小的匀出了点棉花和山薯种子教小的如何打理荒山,别的小的也不清楚,若说大奶奶的优缺点,小的倒是能总结几点,优点是热心、真诚、善良、不踩低捧高、对人没有功利心,也不在背后说人长短,至于缺点,应该就是记仇、没有家族大观念,别的小的也说不好。”

    这番话显然不是朱氏想听到的,于是,她的眉头拧了拧,“我问的是她究竟有什么本事,你们能不能也像她这样做出一点口碑来,我实话告诉你们吧,才刚你们舅舅来了,说皇上今儿在朝堂上说了,大郎也去前线了,而且还把真定收复回来了,我担心的是,若是大郎的军功盖过了二郎,而大郎媳妇的声望和贡献又远超你们两个,只怕到时这个镇国公世子就不一定是谁坐了。”

    朱氏也想给这两人施加点压力了,她日子不好过,这两人也别想清闲。

    “不会吧,母亲,世子之位有祖训,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颜彧弱弱地问了一句,明显没什么底气。

    朱氏一听这话,刚要怼她两句,颜彧倒是忽地想到了什么。


………………………………

第五百六十八章、竞争

    朱氏见颜彧的眼睛一亮,倒是也把要说的话吞回去了,看向颜彧的眼神也柔和些许。

    “母亲,再过半个月就冬至了,不如这样吧,今年祭祖之前我们去看望下族里的鳏寡孤独,还有,腊八的时候,我们以陆府的名义在城里施几天粥,也算是做点善事。”颜彧摸着自己的大肚子说道。

    她原本是想说以她肚子里的孩子为名做点善事,可又怕万一生出来的不是男孩反而会引起朱氏更大的失落和怨恨,因而改成了以陆府的名义。

    朱氏听了这话倒是点点头,“这样吧,这两件事都交给你去办,既然要做,声势弄大点,还有,带几个人去给城里的养生堂捐点粮食和衣物。”

    “是,母亲放心吧。”颜彧见朱氏总算认可她的主意,心下一喜,又提出了一个捐资办义学的举措,说是可以让养生堂里的大孩子们去念书,将来也可以为陆家挑选更多有用的人才。

    朱氏默算了一下也答应了,随后又看向周婉,“这样吧,彧儿过几天就要生了,你帮着她核计核计,争取把这几件事做好来。还有,明年开春了,婉儿琢磨琢磨庄子里的农作物,那个棉花的纺织机据说是你带人研究出来的,你再好好往这边努努力,看看能否有什么突破,最好也能一举成名,呈报到御前。”

    “是,小的知晓。”周婉点点头。

    颜彦是两天后才从大舅娘田氏嘴里知晓那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也才知道朱氏因为她被皇上禁足三个月一事。

    说实在的,最近颜彦很少和外界联系,而身边的人见她在坐月子也不会拿这些传闻来干扰她,因而她也就不太清楚外界对于她和周禄的传闻又火了起来,而且也愈演愈烈。

    不过经过皇上这么一辟谣,这些世家大族之间倒是不怎么谈论她和周禄,改谈她和陆呦了,主要是陆呦能上战场,且还能收复城池,这也颠覆了大家对这个哑巴加傻子的看法,毕竟大多数人对陆呦的印象还停留在他成亲那天。

    记忆太深刻了。

    谁也想不到,短短的三年时间,这个哑巴加傻子居然让全城的百姓刮目相看了,不得不说,这傻子命也太好了,遇到了颜彦。

    颜彦对这些传闻倒是不太过心,她想知道的是,朱氏到底和皇上说了什么,以致于皇上会罚她禁足三个月,且还是当众申诫。

    论理,这个女人执掌陆家二十年,手段和心机不是一般的深,否则,陆家也不会只有陆呦一个庶子,且还是养残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轻易把皇上得罪了?

    颜彦思索了许久也没有答案,不过她倒是确定了一件事,皇上对她的信任和维护一如从前,或者说,甚于从前。

    有这个打底,颜彦还怕什么?

    因而,她很快放下了这件事,一心一意地侍弄起孩子来,丈夫不在身边,尽管家里有这么多丫鬟婆子,可带两个孩子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主要是她还得顾忌到陆衿的感受,不能让女儿以为她有了儿子就不疼她了,因而,她每天还得花一部分时间给陆衿讲故事,陪她玩。

    颜彦是在冬至的前一天才知道颜彧生了个女儿的,这一年的祭祖因着陆老太太病倒,朱氏被禁足,颜彧产女,镇国公府里没有正经的女主人出面,为此,族长特地上门找到了颜彦。

    陆呦虽也是庶出的,可陆呦现在是一名秀才,又是一名前线的将领,且颜彦又是一名郡主,因而族长的意思是让她代表镇国公府出面主祭。

    总不能偌大的一个国公府就派周婉一个贵妾出面吧?

    颜彦本想推辞,可一听颜彧前些日子挺着个大肚子去看望族里的鳏寡孤独,也给他们送去了一点粮食和衣物,同时还说要把族学扩大。

    颜彦一听不对劲了,颜彧这是在收买人心呢,有必要这么急切,挺着个大肚子去探视这些她素日并不曾放在眼里的穷人?

    因而,略一犹豫,颜彦答应出面了。

    她虽不承认朱氏是她婆母,但陆呦总归还是姓陆的。

    因而,冬至这天,颜彦带着青玉青云两个去了陆家的祠堂,祭祖结束后,族里的这些老人们把她围住了,他们大都听闻颜彦现在不进镇国公府了,不管是中秋节还是她生孩子,她都没有回陆家,为此,他们想知道她和朱氏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一个做晚辈的为何连嫡母都不敬也不认。

    因着颜彦答应过此事不再提,所以她也就没有说实话,正为难时,黄氏走了过来,颜彦对她还是比较尊重的,主要是没有过任何利益冲突,自然也就没有矛盾。

    黄氏看到颜彦倒是很亲热,拉着她的手问她累不累,孩子胖不胖,一天睡多少个时辰,夜里要醒来几次等,也问颜彦最近有没有收到陆呦的来信。

    一旁的族人见她们相谈甚欢,倒是没有再追着问她和朱氏的事情,颜彦也趁势和黄氏一起出了祠堂。

    随后,黄氏又告诉颜彦,陆家有腊八施粥的打算,还有去给养生堂里的弃婴送钱粮的打算,说完,黄氏抿嘴一笑,也不多解释,转身走了。

    上了马车的颜彦开始思索起黄氏的这番话来,陆家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无非就是想留给外界留一个善名,而陆家要这个善名,多半是冲她来的吧?

    而黄氏告诉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