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呦知道这个情况后,思索了一会,便命士兵们晚上继续挖壕沟,因着浇过水的地更好挖一些,他便分出十个士兵来,干脆在城外的空地上四处乱挖一通。
果然,次日一看,这些被乱挖的地方也被浇了一遍水,倒是方便了大周的士兵挖壕沟。
三天后,一位契丹将领看出了点意思,察觉到大周的这些壕沟不像是为了埋火药,倒像是为了阻隔他们的战马行军,因而,他们不再浇水了,改填壕沟了。
这下陆呦不干了,这天晚上,他命弓箭手和火药手埋伏在壕沟里,待天亮后,见契丹人拿着铁锹过来时便开始放箭,这些契丹士兵一看中了埋伏急忙往回退,城里的统帅见了忙点了一组骑兵过来支援,而看到这组骑兵靠近壕沟时,早就准备好的火药手开始甩火药了,这种火药就像鞭炮一样可以投掷十几二十丈的距离,手里的火药甩完后,他们也不恋战,急急忙忙往回退到山林里。
契丹人吃了这个大亏自是异常恼火,不过他们见大周士兵撤退了,干脆派人占据了这个壕沟,也准备了不少弓箭手准备袭击一下大周士兵。
谁知连着三个晚上,他们连大周士兵的影子也没有看着,就在他们以为大周这边放弃了时,这天晚上,西边的城门上空突然飘了几十盏孔明灯过来了,正当这些士兵看着头顶的孔明灯发呆时,这些孔明灯摇摇晃晃地进了城里的上空,随后便开始一盏盏地往下落,待这些孔明灯点着了几处房顶后,这些契丹士兵才明白过味来,急急忙忙喊救火。
壕沟里的士兵见此忙一个个爬出来要往西门那边赶去支援,因为孔明灯是从那边升起来的,肯定是大周的士兵在捣乱。
谁知这些士兵们还没赶到西门,便和陆伫带来的骑兵遭遇上了,两边人马打了起来,城门上的士兵看见这一幕,倒是也打开城门放出了一部分骑兵来支援,可陆呦这边的不少士兵都带了适合近距离射杀的十字弩,同时也带了火药,点燃后往对方的人群中一扔,对方的战斗力立马打了个大大的折扣。
见此,契丹人赶紧回城并关了城门。
这天之后,陆呦又开始命人挖壕沟了,可契丹人却不敢再出来抢占壕沟了,不过他们倒是数次提出要和大周这边真刀真枪地打一仗,可惜,陆呦没有接受他们的挑战。
又三天后,契丹这边见大周这边已经挖了三道壕沟了,且还开始往外延展了,于是,他们点了上千的持盾士兵出来,这些士兵组成了一个盾牌阵型,过了三组壕沟,站在了最外延。
紧接着,他们后面是上百的步兵,这些步兵人人手里拿着铲子或铁锹,他们是来填沟的。
步兵之后,又出来一个上千人的骑兵队伍,这些士兵手里都拿着弓箭。
………………………………
第五百六十章、品性
陆呦知道这情况后,命人抬出了两抬投石机,对着那边的骑兵阵营和盾牌阵营投掷了十几枚火药弹过去,对方的两个阵营很快又乱了,连带着这些填壕沟的士兵也跟着被踩伤了不少,契丹人一看形势不对,又跑回了城里。
不过次日上午,契丹人组织了好几千人的骑兵队伍,从另一个城门出来,直奔大周这边的大本营,他们也猜到了大周的人马肯定是在附近的山林或村子里,也想打大周一个措手不及。
只是这一次陆呦倒真在他们出来的路上埋了不少火药,因而,这一战,大周又赢了。
就这样,陆呦带人和契丹拉锯战似的打了十几个回合,每一次契丹这边都有士兵损伤,多的时候好几百甚至上千,少的时候也有好几十,且晚上有风的时候,还时不时飘来几十个孔明灯,让他们如临大敌。
一个月后,契丹见大周这边的壕沟已经围住了真定的三个城门,只剩最后一个北门时,契丹的将领带着他所剩不多的士兵出逃了。
真定回到了大周的手里。
陆呦这边刚带人登上真定的城门,手下人送来了颜彦的手书,他也才知道,颜彦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陆初,陆呦提笔给颜彦回了一封信,送了儿子一个字,定保,定是真定的定,保是保州的保,因为保州是他的下一个目标,希望这个孩子的到来能再给他带来点好运气。
颜彦收到陆呦的回信时,宫里的李琮也先一步收到了前方传来的捷报,知道陆呦连着两战告捷,总算吐了一口浊气。
不过他倒是对陆呦的战法战术很感兴趣,围而不攻,攻而不紧,接到对方的挑战书也不迎战,而是一点点地蚕食对方的兵力,最后逼的对方无路可走,不得不弃城而逃。
最重要的是,陆呦还知道充分利用附近的村民,男的可以帮着挖壕沟,女的可以帮着做孔明灯或者上山找松油枝做箭头,点燃后直接成了火箭。
不得不说,陆呦的这些小战术和小点子很是管用,至少他守住了晋州,也收回了真定。
可巧陆初的满月礼快到了,于是,心情大好的李琮打发人给明园送了不少贺礼过去。
颜彦收到这些贺礼时也正在看陆呦的手书,看着看着,她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那个周禄究竟是不是她的穿越同行。
如果是的话,他为什么不帮着契丹或西夏制作火药,作为一个现代人,就算他大学里学的不是工科,高中化学总该接触过吧?鞭炮的原料是硝石总该知晓吧?
可若说他不是穿越同行,又怎么解释他听到《沧海一声笑》时的反应呢?又怎么解释他非要找上颜彦谈什么合作呢?
还有,那枚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和那株五百年的人参又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他不是看在同行的份上暗示她,而是真看中了她的这些才华?
正百思不得其解时,孟老夫人领着陆衿进来了。
孟老夫人是在颜彦生下陆初的次日搬来的,因着彼时宫里得知颜彦产子的消息纷纷送来了贺礼,孟老夫人也才知道颜彦居然没有搬回陆家待产。
为此,孟老夫人急急忙忙带着两个儿媳妇进门了,见陆呦不在身边,颜彦身边没有一个正经长辈,老太太当即留了下来,说是要陪颜彦坐完月子。
颜彦也不好拒绝,好在老太太是个通透的,问明白陆呦的去处和那场官司的经过,反倒劝颜彦看开些,说皇上也有皇上的难处,目前战事这么紧,皇上不可能会处置他们,消息传了出去,颜芃和陆鸣还有心思打仗?
谁知孟老太太刚在明园住下,朱氏带着陆老太太也上门了。
原来,颜彦没有搬回陆家产子,已经引起外界的质疑了,而颜彦产子后朱氏和马氏也没有第一时间现身,外界敏感地把这件事和之前颜彦状告颜府刁奴一事联系在一起,于是,外面又有了不利于陆鸣和颜彧的传闻。
朱氏没有办法,为了平息外界的传言,不得已拉着陆老太太来了一趟明园,原本她是想把老太太留在明园的,可孟老夫人并没有走的意思,俨然以明园的长辈自居了,陆老太太也不好强留下来,再加上陆老太太的身子骨还没有大好,因为,这对婆媳留下点东西便离开了。
而孟老夫人则一直陪颜彦住到现在,每天除了照看颜彦的饮食和和陆初的睡眠,大部分时间都是带着陆衿玩,据老太太自己说,陆衿有几分像颜彦母亲小的时候,因而看到这个孩子,老夫人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像是回到了女儿小的时候。
这不,老太太刚领着陆衿进来,见颜彦手里拿着一叠信笺沉思,便关切地问了一句,是不是陆呦来信了。
“回外祖母,夫君说他帮着陆家二叔守住了晋州,又把真定收复了,下一个目标就是保州,外祖母,他还不错吧?”颜彦笑着回道。
事实上,她也没想到陆呦的运气会这么好,一到前线就立下两个大功,不过单说运气好似乎对陆呦不太公平,颜彦知道他还是有点实力的,读了不少军事方面的书籍,只是之前没有融会贯通,也没有实战的机会。
再加上颜彦没少跟他讲解上一世看过的一些经典战争场面和战略战术,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和持久战等,这些都适合用来对付契丹的骑兵,而陆呦的领悟能力还是很强的,这不,很快就用上了。
孟老太太见颜彦一脸笑颜地夸自己男人,忍不住上前摩挲着外孙女的脸,也笑意满满地说:“可不是正经不错,我这外孙女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老太太对陆呦最满意的倒不是他的能干,而是他对颜彦的专一,成亲三年多居然身边连一个侍妾也没有,这一点,委实很难做到。
若是说之前他是个哑巴也是个傻子,没有人愿意跟他,可后来他会说话了,也进了书院,又考中了秀才,就这样,他还是守着颜彦一个人,可见他的品性了。
祖孙两个正腻味时,青麦在外面说,陆家来人了。
………………………………
第五百六十一章、反客为主
陆家这次来的仍是陆老太太和朱氏。
两人是来商量孩子的满月宴的,论理,这场满月宴应该由陆家出面办,可朱氏猜到颜彦肯定不会回陆家,因而求了老太太来帮着说情,说是满月宴这天她们婆媳都过来帮着张罗,酒宴的一应费用由她们出,收的礼金全归颜彦。
“亲家老夫人,你也是这么大岁数的人了,经历的也多,我不多说别的,我只问你,若是你,你会答应吗?”孟老夫人把话接过去了。
她是见自己的外孙女好容易摆脱了陆家的桎梏,万一不知轻重再答应下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麻烦。
“亲家老夫人,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之前的事情不提,是我们陆家对不住大郎媳妇,可人不能总拘泥于过去的错误里,还得往前看是不是?人这一辈子很长,谁敢保证不做错点什么事情?再则,陆家是一个整体,陆家的颜面和声誉若是扫地了,对她也没什么好处,亲家嫂子,我们是拿出了诚意来补偿大郎媳妇的。”
尽管陆老太太有些恼孟老太太的不识抬举和强势,可没办法,这会还得求着人家,因而只能压制住性子耐心地和对方掰扯起来。
“是啊,亲家婶子,之前我们是有不对的地方,可彦儿进门后,我们是真存了补偿她的心思,不信,你问问彦儿,自打她进门后,是不是家里什么事情都可着她的心意来?不然,谁家新妇进门刚四个月就搬出去单过了,家里还有这么多长辈呢。”朱氏也补充道。
“陆夫人,您要这么说的话我就该好好跟你掰扯掰扯,首先,搬家不是您的意思,是皇上的意思,而皇上为何让我们搬家,想必您心里也是有数的,别以为就你一个聪明的;其次,我真没觉得你拿出了什么诚意来补偿我,那点聘礼是太后开口为我争取的,就这样,你还把两间铺子抽空了,乡下的地租也提前收完了,给我留一个空壳子;再有,之前的事情我已经宽恕你们了,也答应太后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各过各的,可你们贪心啊,又想趁着这次机会抹黑我算计我,我不是三岁小孩,记吃不记打,因而,我不可能一而再地宽恕你们,再宽恕下去,指不定我和夫君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颜彦说完,没等朱氏开口,又对陆老太太说道:“祖母,我说过,您来看我,我很高兴,也欢迎,至于陆夫人就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