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没想到也是个识货的。来,祖母送了,说到聪明能干,倒是正应了的名气,不过祖母更希望健健康康的,好好替我们陆家开枝散叶,祖母相信,有们两个的底子在,将来的孩子准错不了。”陆老太太笑眯眯递给了颜彦。
这可真是有点不对劲了。
颜彦看了陆呦一眼,陆呦也是满脸疑惑,他还不如颜彦呢,颜彦至少还从老太太手里得过不少赏赐,只是没有这一次珍贵,而他长这么大,几乎没有得到过老太太的正眼相待,更别说什么赏赐了,因而,他也觉得今日的老太太反常。
从上房回到松石居,两人还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罢了,也别多想了,八成是看今天太叔婆送衿娘东西了,她一个做祖母的心里过意不去了,还有就是可能意识到我们的重要性了。”颜彦说道。
可不,一个大过年的,朱氏借口是忙,颜彧是为了照顾陆鸣,只有颜彦带着陆衿在陪老人家说笑,老人家不觉得失落才怪呢!
还有,今天颜彦带着陆衿在族中长辈面前露脸了,老太太肯定也觉得高兴。
所以老太太一高兴,也想补偿补偿他们,或者说,想拉拢拉拢他们。
“晚了。”陆呦回了两个字,显然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
颜彦见此忙收住了这个话题,两人说起了明日去云家赴宴一事。
次日,令颜彦再次不解的是,颜彧居然丢下陆鸣带着陆袓早早回了娘家,颜彦一行赶到时,她已经坐在炕上和颜彤颜彰几个说笑呢。
见到颜彦和陆呦进门,颜彧倒是也下炕规规矩矩问了个好,随后继续上了炕,看着陆袓和陆衿两个玩耍,却不怎么说话了。
因着太后那边没有发话,这次云家之行陈滢主动提出不去,因此,最后是马氏带着她的四个孩子,外加颜彦一家三口,对了,还有一个陆袓。
李琮这次也给足了云家面子,不但带了皇后同行,还带着太子、太子妃以及李穗几个,进门先扶起了跪在地上的云老爷子,“舅舅快请平身,母后说了今日权当走亲戚,不必讲究这些。”
而那边,皇后也扶起了云老太太,待老爷子起身后,李琮执晚辈礼给云老爷子行了个长揖礼拜年,“说起来我这个外甥是第一次给舅舅拜年,据说民间的规矩是要给压岁钱的,不知舅舅准备了没有?”
云老爷子自是激动不已,忙颤巍巍地回道:“应该的,应该的。”
说完,忙命人用荷包装了几个金锞子给上门的晚辈一人送了一个,李琮双手从云老爷子手里接过这份别致的礼物,也学着别人双手抱拳致谢。
“这可是多少年没有过的热闹了。”太后乐呵呵地看着众人。
以前宫里过年或她做寿时来的人虽也多,可大家都放不开,说话也不随意,哪像这样,连她儿子都放下身段找他舅舅要压岁钱了。
最高兴的自然莫过于云老爷子,太后和皇上亲自来给他拜年,这是多大的荣耀?
尤其是像他这个岁数的暮年之人,说实在的,若不是为了儿子前程不是为了云家前程,他也不会大老远从老家跑来,因而,云老爷子数次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过他倒是不停地给太后拿这个拿那个吃,说都是她小时候爱吃的。
太后见此,眼圈也是红了,兄妹两个很快回忆起小时候去串亲戚拜年的趣事来。
李琮等人也坐在一旁听着,颜彦因着有原主的记忆,脑子里也有不少颜老夫人曾经念叨过的往事,因而她还能插上几句嘴,就当替祖母一起回味了。
颜彦不知道的是,她这一举动,无形中倒是为她自己辟了个谣,因为李琮近来越来越质疑她的身份了。
………………………………
第五百零四章、借光
原来,陆呦已经做出了在竹子喷筒尾部加三脚架底座的火炮雏形,这种火炮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做大做长一些,如此一来,里面的机括也可以相对复杂些,能带动火药喷出更远更高,只是距离战争的要求还差得远。
可不管怎么说,这次的进展是突破性的,因为已经有明白人看懂了,提出了新的设想,说是可以把竹筒改成铁筒,火炮不用架在人的肩膀上,可以直接放地上,方便操作,且也不必担心火药失灵或发生别的意外时会伤及到人命。
因此,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机括的力度不够,发射出来的火药飞不了多远,为此,李琮又把主意打到了颜彦身上。
因为他已经问明白了,这个三脚架就是陆呦想出来的,联想到这个喷筒也是陆呦第一个想出来的,李琮把目光放到了颜彦身上。
李琮不是没有考校过陆呦,陆呦的确看过不少书,也会自己动手做一些机括机关类的东西,改良还行,发明创造似乎还欠缺了点。
可颜彦就不同了,颜彦发明的新东西真不少,先是蛋糕、火锅等吃的方面,接着又转到了舆图模型,再然后就是山薯和棉花等的种植,这些东西在颜彦捣鼓出来之前都是别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因此,李琮更愿意相信这个喷筒和三脚架的构思也是出自颜彦,只不过颜彦不想出名了,这才把陆呦推出来,也算是给自己丈夫铺一条路。
当然了,李琮也不否认,陆呦的悟性确实还不错,肚子里也有点货,所以颜彦稍微一点拨,他能很快听懂颜彦的暗示,只是这个傻小子恐怕至今还蒙在鼓里,不清楚自己是借了多大的光,还以为是误打误撞才有的这点突破。
为了不惊动颜彦,李琮自然不会去点醒陆呦,不过他对颜彦的来历倒是真有几分好奇起来。
可是这会李琮见颜彦言笑晏晏地陪着两位老人家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一些云家往事,他又有些怀疑起自己之前的判断来。
要说她不是之前的那个颜彦吧,她对颜家的事情一清二楚,甚至还知道不少云家的往事,这些事情也只能是颜老夫人告诉她孙女的。
要说她就是之前那个颜彦吧,李琮心里也犯嘀咕,一个人的性格在死过一回肯定会发生变化,这点他不怀疑,还有颜彦在那些诗词和琴棋书画方面的才华他也不怀疑。
可自从颜彦种出那什么棉花和苦瓜、胡萝卜之后,他就有些不太相信这个女子还是之前那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了,因为这三样东西都是大周没有的,是从西洋传教士手里要来的种子,可颜彦根本不懂西洋话,那两位传教士也只会几句简单的闽南话,可颜彦不但知晓这些东西的用途,还知晓苦瓜和胡萝卜的吃法,这就令李琮怀疑了。
他知道是陆呦陪着颜彦去见的西洋传教士,也知道颜彦和西洋人沟通是靠画画和比划,可画画和比划能说清这些东西是怎么种植和怎么吃吗?
李琮是不相信的。
可若说颜彦换了个人吧,李琮也不相信,因为这也没法解释颜彦和他们的亲近,在和颜彦的这两年的来往中,他似乎又找回了颜老夫人去世之前那个颜彦对他的孺慕之情,这种感觉是骗不了人的。
因而最好的解释就是颜彦有了什么奇遇,多半和她那次死而复生有关,可这丫头为什么就不肯对他倾囊相授呢?
难道他给她的恩典还不够大?
颜彦是无意中发现李琮在走神的,不过她倒是没联想到问题出在她自己身上,以为他又是在为前线的战事发愁,因为颜彦听到他问了颜彧几句陆鸣的伤势。
想到大过年的大家好容易聚在一起,尤其是对太后和云老爷子两位暮年之人来说,这种机会尤为珍贵,于是,颜彦冲李琮笑道:“皇上叔叔,方才听太后和舅祖父说了半日闽南的吃食,我有点动心了,等外子考完了,皇上叔叔放我们几个月假,我们去一趟闽南,给太后和舅祖父多带一点南边的水果和海货来,如何?说不定我们运气好,还能再碰上什么西洋人要一点别的什么新式种子呢。”
可惜,这时美洲大陆还没有被发现,颜彦想要的辣椒和番薯、花生、玉米等还是遥遥无期。
李琮因为走神,并没有听清颜彦之前说的是什么,倒是听到了最后一句话,“哦,你还想要什么种子?”
“回皇上叔叔,您这么一问,我哪里知道还有什么种子,总得见过之后才知道吧?”颜彦回道,忽地想到了什么,“皇上叔叔,您这是同意我去闽南了?”
“去闽南?”李琮这才反应过来,“你想去闽南?”
这话一问,不但太后和云老爷子知道李琮走神了,在场其他人也觉得不对劲了。
好在李稷反应快,他知道陆呦现在做的事情很重要,因而,他也就清楚父皇不可能会在这个时候放陆呦离开,所以笑着说道:“好容易六弟不馋吃了,怎么彦儿妹妹又馋了起来,该不是六弟把彦儿妹妹也拐带坏了吧?”
“太子哥哥这话我不爱听了,我如今也不只惦记着吃了,我也跟着彦儿姐夫做事呢,连父皇都夸我有长进了呢。”李穑不干了。
“啊,六殿下,你和我大姐夫在一起做事呢?你们做什么呢?”颜彬好奇了。
“打住,这个话题还不如吃呢,今儿过年,只准谈和吃有关的东西,皇上叔叔,明日我们去宫里走亲戚,不知能给安排几道什么大菜?我能不能单点两道?”颜彦把话题又扯回来了。
“你想吃什么?但说无妨。”李琮这点面子还是给了颜彦。
颜彦一听忙点了一个菊花熊掌一个鸭舌羹,主要是这两道菜用料比较麻烦,前者是稀少,做起来也费事,后者是数量多,她总不能为了吃一顿鸭舌羹去杀上百只鸭子吧?
而皇宫就不一样了,宫女太监一大堆,消耗上百只鸭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
第五百零五章、又一个毛遂自荐的
别人还犹可,太后一听什么鸭舌羹,笑着戳了下颜彦的头,“偏你会吃,这道菜宫里也不常做,都嫌费事呢。”
“回太后,正因为费事才想吃呢,平时哪里有机会去宫里走亲戚?好容易太后恩典了,还不得好好让皇上叔叔破费破费。不过说到破费,我倒是又想起了一道菜,叫太极两仪羹,这道汤味道也不是一般的鲜美。”颜彦说道。
这道太极两仪羹有两个地方比较难,一是刀工,里面的豆腐细如发丝,一般人绝对做不到,二是底汤好,是用多种名贵的山珍和海鲜一起蒸出来的,只取其清汤,最后和发菜豆腐烹制而成。
“什么意思?真当我这宫里是下馆子了,可以随意点菜?”李琮见颜彦又报出了一道菜名,用眼皮子夹了她一眼。
“哪能呢?皇上叔叔的御膳房可比馆子里阔气多了,大家想吃什么都可以随意点,要不,过了这村再等这个店可就还要一年呢。”颜彦说完冲李琮讨好一笑。
“这孩子,你倒是会慷他人之慨。”马氏既羡慕颜彦能和太后云老爷子插上话,又羡慕她和皇上之间的随意熟稔,这一点上,她的几个孩子都差得远呢。
谁知马氏刚想到这,颜彬开口问道:“大姐,宫里都有什么菜,能比你家的厨子做得还好吃?”
他没有在宫里吃过饭,倒是也走过不少亲戚家下过不少次馆子,可对他来说,最好吃的莫过于颜彦家的厨子做出来的菜。
“笨蛋,这还用问,天下最好的厨子就是御膳房的御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