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别说,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马氏和颜彤不是先来找她商定主意,事后也没有告知她,显然人家现在也没拿她当姐妹了,她又何必在多管闲事呢?
陈宸听了颜彦的话再次苦笑了一下,似乎不是很想回答这个问题,“那又如何?”
“我想知道那些人去了晋阳府没有,说了些什么,还有,他们是不是每年都会来给你祖母送年礼?”颜彦问道。
陈宸点点头,可她只知道周家每年会给她祖母送年礼,但并不清楚这次周家人上门说了什么。
不是她不想打听,而是即便她打听,家里的长辈也不会再告诉她了。
“你有他的消息?”陈宸反问。
“有,就是不知真假,说他就在家里待着,可那两位管事不承认旧年冬天来的那位晋州女子是他未过门的妻子,这就令我想不明白了,好好的姑娘家,怎么可能会冒充他未过门的妻子?还有,莫非他的身世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否则何以这个年岁还不成亲?”颜彦抛出了好几个问题。
其实,有的问题她问过陈宸了,陈宸也没有答案。
好在颜彦求的并不是答案,她只是想暗示陈宸,这人太过复杂,不是她能宵想也不是她能驾驭的。
可陈宸也不傻,成亲前她想孤注一掷地找周禄时颜彦就拦住了她,非但如此,还把她的秘密告诉了长辈,因而她才会被家里人关了起来,最后被逼的嫁给了徐钰。
没想到半年后,颜彦又问出了几乎一样的问题,可见这个问题肯定在颜彦心里横亘了很久,也说明颜彦被这个问题困扰了。
“彦儿姐姐,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你能不能跟我说句实话,我真的很惦记他。”陈宸伸出手来握住颜彦的手,求道。
“我不是发现了什么,我只是在怀疑一件事,但我的怀疑没有依据,所以才来向你求证。你既然叫我一声彦儿姐姐,我就给你一个忠告吧,回去之后好好过你自己的日子。其实,能随遇而安也是一种智慧,就看你自己怎么取舍了。不用羡慕我,你可知你羡慕我的同时京城也有多少女孩子在羡慕你?”颜彦说完起身了。
一半是被陈宸的冥顽不灵,另一半是担心时间长了陆呦会不放心她。
事实也是如此,颜彦刚从茶馆出来,陆呦便站在门口候着,手里抱了五六本书,还有两幅字画,见到颜彦,他忙笑着迎了上前,“娘子,我又找到了一本关于机括的书,是一本手抄本,好像是一位方外之人写的。对了,还有这两幅字画,是你一直念叨的唐初四杰之一王勃的真迹。”
“哦,是吗?没想到这一趟收获还不小。”颜彦上前接过了陆呦的卷轴,迫不及待地打开来了。
陈宸被眼前的这两个人打动了。
这两人的眼睛里都只有对方,尤其是陆呦,看向颜彦的目光里满是爱意,眼睛里流出的喜悦令他整个人都发出了一种柔和的光辉,周遭的一切在这光辉的映衬下似乎都黯然失色了。
这个时候,陈宸脑子里闪过一句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
联想起这两个人的开始,一个是被逼上吊自尽的侯府嫡出千金,也是未过门的国公府世子夫人,一个是国公府的庶子,哑巴加傻子,当时京城有多少人等着看热闹看笑话,可人家两口子硬生生地把日子过成了人人称羡的神仙眷侣,两人好得蜜里调油不说,别的方面也没耽误,念书,挣钱,挣名气,挣爵位。
如今的颜彦不但贵为郡主,且还被两次写进史志,而原本的傻子加哑巴如今也成了一位陌上人如玉的翩翩公子,更难得的是,这位公子也被皇上看中了,直接招进工部重用了。
可她呢?
她做了什么?
要说她和丈夫的起点不知比眼前这两人高多少倍,可成亲以来,她除了自怨自艾,似乎并没有为这个家为他们两个的将来做过任何努力。
难怪颜彦提醒她,能随遇而安也是一种智慧。
这时的陈宸突然悟了一件事,人最重要的是认清现实,一味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梦里最后的结果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得不到。
一念至此,陈宸也想回家了,她也想为他们的婚姻做一点改变了。
“彦儿姐姐,彦儿姐夫,多谢二位的点拨,妹妹告辞了,改日有空,我和夫君二人专程前去拜会二位。”陈宸正式向两人行了个屈膝礼,随即带着丫鬟婆子离开了。
一旁的陆呦糊里糊涂的,“我什么时候点拨过她了,还有,他们夫妻来拜会咱们是什么意思?”
颜彦笑颜如花地上前挽住了丈夫的胳膊,“兴许是她见了我们两个的相处模式受了什么启发。好了,不说她了,夫君,天还早,不如我们两个去一趟相国寺吧?虽说这个季节有点晚了,闻不到满山的桂花香了,可我们去感受一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也不错。”
陆呦本来就是带颜彦出来散心的,听了这话哪有不依的,忙把手里的东西给了青玉几个,他牵着颜彦的手亲自扶她上了马车。
相国寺其实不远,就在城里,可因为它保留了两座山,站在山顶,能俯瞰到整个京城,故而颜彦才会说出什么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来。
事实上,颜彦也是第一次登上相国寺的山顶,尽管有点冷,可颜彦仍是有点小兴奋,登高的最大好处就是站得高看得远,这人一看得远了就容易忘却眼前的那些苟且,专注于远方的风景来。
………………………………
第四百八十二章、做对了一件事
还别说,这天从相国寺回来,颜彦的心情确实好很多,至少这天晚上没有再被噩梦惊醒。
接下来的时日,因连着下了好几场大雪,颜彦便没再出门,每天就在家里陪着陆衿玩,间或自己也看看书,她在研读那位传教士的笔记,看看能否找到点有用的东西。
腊月初一这天,颜彦原本想带着陆衿一起进宫看望一下太后,因为上次颜彦给太后送人参时太后念叨了几句陆衿,说是有些日子没见到她,应该会走路会说话了吧?
颜彦见她言辞间似乎很是惦念,加上太子妃也说了几次,想要颜彦进宫陪李然玩,两个孩子年龄相仿,太子妃有意让她们多接触接触,小孩子嘛,就该多有几个同龄的玩伴,可宫里像李然这么大的女孩子几乎没有,宫外的孩子太子妃也不放心,因而陆衿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谁知颜彦刚要出门时,青云和大河回来了,这两人是颜芃出事时颜彦打发去渭州那边找颜芃的,这一走五个月,颜彦自然想知道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据青云说,这一趟他们见到了颜芃,当日绥州失陷时,颜芃的确身负重伤被当成死人背了出来,现在的颜芃身子也没有完全恢复好,一来是北地条件有限,二来是心情郁闷。
颜艾倒是没少劝他,可这种事情言语上的劝慰只能是隔靴搔痒,一点用也没有。
再说颜艾也挺忙的,西夏人有一段时日也把庆州围住了,幸好颜艾长期和这些西夏兵打交道,知道怎么来回击这些西夏兵,待这些西夏兵在城下聚集时,他就命人用滚烫的热水泼下去,或者把点燃的火药扔到城下的士兵堆里,火药的爆炸声会让士兵受伤或者士兵的马受到惊吓,造成踩踏或坠马事件。
若是离得远了,颜艾还会命人在箭头上沾上松油,点燃后直接射向城下的士兵队伍中。
西夏人不懂火药的制作,但他们会有样学样,也会把烧着的箭头射到城墙上来,箭头密集时,也会造成火灾。
因此,颜艾每天都要带着士兵在城墙上巡视。
颜芃倒是也没闲着,他也会跟着出来在城墙上走走,尽管帮不上多大的忙,但对稳定军心和民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更别说,颜芃手里还有颜彦给他的新改良的火药方子,威力更大,因而见到颜艾第一件事他就是献方子做火药。
因着颜艾准备充足,不但用火药逼退了这些西夏兵,还误打误撞射死了对方的一个二品大将军,对方只好彦偃旗息鼓,灰溜溜地撤了。
而这边,颜艾一面命人把颜芃提供的火药方子送去别的同僚手里,一面又命人加紧生产火药,他是怕这些西夏兵会卷土重来。
有了这次的守城经历,颜芃更不想离开边境了,非但如此,他还带着他的那几个侍卫去了别的城镇巡视,想把颜艾的守城经验推广开来。
见此,青云和大河没再劝他,护送他完成这个巡视之后又跟着他回到庆州,两人这才提出要回京。
这一次,颜芃主动提出请他们帮忙一件事,那就是把颜艾的妻小护送回京。
“你是说,我三婶他们都回来了?”颜彦一听这个消息倒是高兴起来了。
其实,青云和大河走后,她就想起了这件事,可惜她没法再通知到这两人,只能寄希望于颜艾或陈滢会主动想要回来,毕竟他们留在那边不但帮不上什么,反而会拖累颜艾。
真好,这一次颜芃总算做对了一件事。
就是有一点,颜芃不在家,颜彦担心陈滢会不会受到冷落什么的,可如今进了腊月,颜彦也没有把人接到明园的道理,马氏为了她自己的名声也不会答应的。
“这样吧,你们两个回去好好歇息两天,我去一趟颜家。”颜彦很快改了主意。
因为从礼节上来讲,颜彦也是该先去拜会陈滢的,毕竟陈滢是远道而来的,且还是从前线那边来的,又是颜彦的至亲,于情于理,颜彦都该第一时间去看望她。
想着快过年了,颜彦命青苗去取了一千贯钱票,她自己带着青雨进了库房,挑了几块衣料和几样首饰,随后又找出四个金项圈,算是她给颜彩几个的见面礼。
从家里出来,又绕道糕点铺子去取了几样点心,然后急急忙忙往颜家赶去了。
颜彦进门时,马氏和陈滢两个眼圈都红着,听颜彤说,两人从陈滢进门对着哭到现在,是听到颜彦来了才收的眼泪。
颜彦上前和大家厮见完毕,陈滢一手拉着颜彦一手拉着马氏,忍不住又哭道:“天可怜见,我还能活着见到你们,就是不知你这两个叔叔。。。”
后面的话她哽咽着没有说下去。
她这一哽咽,马氏联想起近期的不顺心事,眼泪也是止不住地往下落。
“二婶三婶放心吧,二叔三叔吉人天相,都会没事的,兴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回来了。”颜彦只得抱着两人劝道。
“可不是这话,娘,您和三婶都哭了快一个时辰,也该让三婶歇歇了,三婶和几位弟弟妹妹长途跋涉而来,是不是该洗洗吃点东西了?”颜彤上前劝道。
“可不是这话,我也是糊涂了,弟妹,这半天我光顾着打听前线的事情了,居然忘了你们刚进门肯定还饿着肚子呢,我这就命人去安排,还请弟妹多担待些,嫂子我真不是存心的。”马氏松开了陈滢,擦了擦眼泪,很快吩咐下去了。
好在她身边的管事婆子极有眼色,早就命人准备好热汤饭了,同时也打发人去收拾陈滢住的地方了,不说别的,炕肯定是要先烧上的,沐浴的热水也是要备上的。
马氏见这些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忙命人去打水先给陈滢几个简单洗漱一下,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