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砀缡鞘撇涣搅⒌模宜淙灰哺屑に隙ú换岷退黄鹄春δ慊蚴呛湍阕鞫缘模獾隳惴判摹!
“好吧,你明白就好,说实在的,我也是不想失去你这个朋友才和你说这些的,我和颜彧之间想必你也清楚的。”
多余的话颜彦没有再说,倒不是她信了周婉的话,而是她觉得有些话只能点到为止。
不过她倒也不是不相信周婉,只是人是会变的,万一陆家开出来的条件正好是周家没法拒绝的,在周父周母的双重压力下,颜彦不相信周婉还能保持她的初心。
就像是当初的她,她原本也不想这么被逼着嫁给陆呦,可最后不还是妥协了?
当然了,颜彦的妥协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她绝不和别人共享一个丈夫,而周婉的底线在哪里,颜彦就无从得知了。
………………………………
第四百四十六章、双赢
好在接下来的日子颜彦又忙了起来,她不但要盯着山薯的育苗,还要看着棉花的育苗。
尽管她知道上一世老家那边棉花种植的大致季节,可古代和现代的气候是不一样的,南方和北方也是有差异的,还有,她也不清楚自己留种的方式究竟对不对,正如她一开始也不知道那些山薯豆能不能育出苗来一样。
因而这些时日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后花园里盯着这点山薯豆和棉花种子,她没敢一次就把种子全都种下去,和司农司的几个官员沟通了一下,又请教了几位庄稼能手,颜彦把种子分成了四份。
一份她用温水浸泡过,另一份是太阳晒制的,第三份是用草木灰的浆液包裹着一起种下去,还有一份是什么也没有处理直接种下去。
不知是天气冷气温低的缘故还是她处理不得当,半个月后也没见一棵棉花的牙苗长出来,倒是那些山薯豆发出了点小细芽。
没办法,最后她只好把去年从西洋传教士拿来的那点棉花种子种了下去,这部分种子可能被处理过,颜彦记得很清楚,旧年她什么也没做直接种下去就发芽了。
幸运的是,半个月后,天气回暖了,这些种子总算是陆陆续续发芽了,颜彦也有心思开始育种红米稻了。
这期间,颜彦进过两次宫,打听到渭州落到了西夏人手里,也知道大周和女真结盟了,女真出兵南下了,大周这边也在边境上和契丹打了起来,可惜的是保州仍是没有夺回来。
不过陆家倒是陆陆续续有好消息传来,陆鸣又有三个小妾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就是说,陆鸣现在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这三个孙子的到来多少冲淡了些陆老太太和朱氏没有嫡孙的遗憾,也冲淡了些她们对前线亲人的忧心,不管怎么说,陆家有后了。
而颜彦自从颜彧生产后便没再见过她,不过她倒是从颜彤的嘴里听到一二,说是颜彧没少看着孩子垂泪什么的,倒不是说陆家长辈们不看重她的女儿,而是她自己钻进了牛角尖,埋怨自己为什么没有生个男丁。
“大姐,你也没有生男孩,大姐夫也没有纳妾,为什么你不担心生不出男孩来呢?”颜彤问颜彦。
同样是生女儿,颜彦天天抱着自己的女儿乐呵呵的,且颜彦还亲自给孩子喂奶亲自给孩子换尿布等,凡是孩子的事情她都喜欢事必躬亲。
可反观颜彧呢,颜彤很少见她抱孩子,孩子基本是奶娘带着,就这样颜彧还整天没个好心情,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对着孩子抱怨,说她为什么不是一个男孩。
其实,严格说起来,颜彧也算是有三个儿子了,就算她生不出儿子来,可那三个儿子也得管她叫母亲,也是在她的名下的。
因此,要说愁也该是颜彦愁,颜彦这边非但没有儿子,且颜彦还是难产的,女医也说了,估计短期内想要怀孕很难,且得好好调养一阵子呢。
偏陆呦又不打算纳妾,因此,陆家长辈们背后没少议论这事,就连她母亲也没少拿大姐这事去开解二姐,可二姐就是听不进去。
颜彦见颜彤居然问出这种话来,先是扑哧一声笑了,“你说你好好一个姑娘家问这些,当心二婶听见训你。”
说完,见颜彤真脸红了,颜彦倒是没再逗她,“好了,逗你玩呢,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孩子是上天送我们的礼物,男孩也好女孩也罢,都是我们血脉的延续。”
“可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样的。”颜彤着急了。
别的她不清楚,但她知道一点,倘若颜彦是个男孩的话,颜家的爵位和家业就该是颜彦来继承,哪怕颜彦有一个庶弟在,这份家业也得是那个庶弟的。
当然,这话颜彤没有说出来,她只是想间接地提醒颜彦一下,别再犯她父母犯过的错。
“好了,我也清楚男孩女孩不一样,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就别跟着掺和了。对了,你的亲事最近有没有眉目?”颜彦换了一个话题。
颜彤摇摇头。
颜彦也没再问下去,因为她同样清楚,这种事情她也别跟着掺和了。
只是颜彦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她和陆呦回颜家送端阳节礼,这才知道颜彤到底还是和王实修的孙子王峥在议亲,王峥在这次春闱中进了二甲的前三,赐进士出身,经过选馆,留在翰林院做编修,相当于后来的庶吉士,这样一个有才华又有背景的年轻人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为此,马氏也就不计较王峥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傻子弟弟了。
“三妹妹怎么想?”颜彦看向了颜彤。
“我,我,我听我娘的。”颜彤低下了头,继而,大概是怕颜彦误会马氏,颜彤又抬起头来:“太后也说王家不错,这门亲事是太后牵头的。”
话说到这,颜彦只好保持了沉默。
想必马氏已经把这门亲事的利害关系细细向颜彤掰扯清楚了,否则颜彤应该不会答应。
可是话又说回来,刨去王家曾经威胁过周婉这一点,王峥的条件委实不错,二甲的进士出身,祖父又是当朝右相,说不定这个王峥将来还是陆鸣的一个助力呢。
或者说,陆鸣也会是王峥的一个助力,陆家本来就和徐家走得近,徐良兴是当朝左相,如今又来一个右相,陆家以后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大,相应的,王家和徐家也会借上光的。
因此,这门亲事算得上是双赢。
只是如此一来,皇上的位置就不是那么好坐了。
不过颜彤有一句话说的对,这门亲事是太后牵头的,太后在后宫浸淫了几十年,这些朝堂争斗方面的经验肯定比颜彦要丰富得多,想必这些都在她的考量范围之内,因而也就不用颜彦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和马氏颜彤说不通,颜彦问起了颜彰,得知颜彰带着颜彬去马氏的娘家送节礼了,颜彦也没有心思留在颜家了。
………………………………
第四百四十七章、也编了一个梦
从颜家出来,颜彦心里仍是有些不舒服,一旁的陆呦见此忙拉住了她的手,“娘子,用你自己的话说,她们也算是求仁得仁,王家的条件不错,王峥自己有才华又有背景,是京城多少夫婿的人选?若不是太后开口,你当这门亲事能轮到颜彤?”
“我知道,她们也是在防着我们呢,过几年你也要科考,因而,她们先给颜彤找一个有背景的文官夫婿,日后自然可以压着你一头。”颜彦苦笑道。
她和颜家,到底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娘子多想了。”陆呦拍了下颜彦的头。
他倒还没想这么远,其一,他现在连秀才都不是,想要出仕还远着呢;其二;颜彦有皇上和太子做靠山,若真的出现颜彦所说的这种派别之争,皇上为了平衡,肯定会扶持几个文官来和徐相王相抗衡的,说不定他还能借上点力呢。
陆呦这么一解释,颜彦也豁然开朗了,因而她回了陆呦一个笑颜,“也是,我们有皇上和太子,怕什么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颜彦反对这门亲事倒真不是为她自己考量,而是为颜彤。
颜彤为人单纯,也善良,尽管每次需要站队时她都会站到颜彧那边去,可那是血缘天性,并不是她的私心私利,毕竟这么多年她自己并没有做过任何伤害颜彦的事情。
因此,颜彦真心希望她能幸福,只是她对幸福的定义和马氏太不一样了。
马氏满京城扒拉了一遍,合适的人选只有王峥,就像当初颜彧的亲事一样,错过陆鸣,颜彧想要嫁这些世家大族的世子就难了,估计当初也是这个缘故促使这对母女联手来陷害原主。
因此,这次马氏又搬出了同一套说辞来说服颜彤,这么年轻的春闱二甲少年郎可不好找,更别说这少年郎背后靠着的还是屹立大周朝堂三十年不倒的右相王实修。
还有一点,颜彤嫁过去就是七品官家夫人,不比那些没有爵位的世家子弟强?
最重要的,文官还不用上战场,这点比武将世家的子弟要安全多了,马氏已经把自己丈夫和一个女婿送上战场了,她可不希望另一个女婿的身份仍是武将。
更别说,这个人还是太后给牵的线,马氏更是没有理由拒绝了。
当然了,颜彦就更没有理由和立场去插手这件事了。
端午这天,颜彦和陆呦并没有搬回陆家住,只是在陆家吃了一顿晚饭便回来了,陆老太太和朱氏如今忙着这五个小孙子小孙女也没有多少心思来管颜彦和陆呦了,颜彦也乐得轻松自在。
不过这次在陆家,颜彦倒是见到了五个月不曾谋面的颜彧,尽管颜彧脸上擦了厚厚一层粉,可依旧遮盖不住她脸上的憔悴和大黑眼圈,人也瘦了很多。
大概也是猜到自己气色不好看,怕长辈们见了晦气,因而颜彧主动解释了一句,说是昨晚做了一个很不好的梦,梦里哭了好久,半夜醒来后便再也难以入眠。
尽管颜彧没有说出什么梦,可陆端陆鸣父子两个都在战场,外加一个陆伫,因而不用问长辈们也把这个梦和他们联系在一起了,心下对她更是嫌恶了。
好在颜彧也不傻,很快又主动解释说是做梦梦见去世的娘家祖母,陆老太太一听这个倒是感兴趣了,问她梦中具体是什么情形。
颜彧只得再编了一套说辞,说是梦见娘家祖母咽气,一大堆人站着给发丧。
“这是好梦啊,这是吉兆,说不定是你家翁他们有好消息传来呢。”陆老太太激动了。
“真的?阿弥陀佛,果真如此的话,过几天我一定去庙里还个愿。”朱氏也顿时换上了一脸喜笑。
“那就借祖母和母亲的吉言吧。”颜彦笑着附和了一句,随后和陆呦对视了一眼。
她不是一个偏执的人,更不是一个狭隘的人,因而她也希望前方能有好消息传来,希望战争可以早点结束,希望百姓们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说起来,这场战事目前影响最大的是她的蛋糕店,战争爆发之前,她每个月的进账基本在一千贯钱左右,如今却连五百贯也费劲了。
还有一个受影响的是饭庄,以前这些官员们愿意去饭庄会个同僚什么的,而那些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也愿意时不时招呼三两知己去品尝一下新菜什么的。
可战事一起,大家似乎没了这闲心,也没有这闲钱了,家家忙着屯粮屯药屯布什么的。
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