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她不能和一个傻子一般见识。

    于是,朱氏咬咬牙,笑着说道:“好好,我赔就我赔,你放心,我不逼你了。以后,你的事情我不管了,你愿意如何就如何。”

    “母亲,儿媳代夫君向母亲认个错,儿媳这些日子光顾着教夫君说话了,忘了他不太懂这些规矩礼仪。”颜彦上前向朱氏福了福身子。

    “大嫂这话未免有点太言不由衷了吧?大哥也是饱读过诗书的人,怎么可能不懂规矩礼仪?”陆鸣看不过眼了,觉得这口子就是在装神弄鬼,故意戏弄他母亲。

    “咦,二弟难道不觉得我方才的话耳熟,当初不是你和母亲口口声声强调说夫君不懂规矩礼仪,他一向不与外人交结的,所以才会在别人家不经主人允许随意走动,这会你们怎么又否认了?”颜彦总算找到机会把这番话还了回去。

    说完,颜彦又上前拉起了陆呦的手,“夫君,你跟我说实话,那天你是怎么去的藏书楼,是不是二弟让你去的?否则你怎么可能明知不可为偏要为之?”

    “好了,好了,这件事不是说掀过去不提了么,怎么又提了?二郎,今天的事又是你挑起的,你向你大嫂认个错。”陆端不满地瞪了眼陆鸣。

    这是较真的时候么?

    看来,方才的那番话白点拨了,到现在这个儿子还没开窍,一点也不懂审时度势,也看不清形势。

    这颜彦摆明了就是故意挑事的,目的就是挑起陆家对颜彧的不满,从而把这件事闹大了,偏她自己不想做这个恶人,就想借陆家的手收拾颜彧。

    当然了,她也想看陆家的热闹,想看陆家颜面扫地,以报当日的退亲之仇。

    这孩子,哪哪都好,就是爱记仇,实在是让陆端头疼。

    颜彦见陆端开口让陆鸣向她认错,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本来,陆端逼朱氏向陆呦赔礼就不正常,即便是朱氏有错,可子不言母过,陆端没道理这么做啊。

    更别说,陆呦只是一个不足挂齿的庶子,而朱氏却是他的嫡母,同时也是整个镇国公府的当家主母。

    可这还没完,这才多一会,陆端居然又让陆鸣向她认错,这委实不像是陆端的处事风格啊。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难不成是陆端有求于自己?

    颜彦正掂掇时,大门口的丫鬟通报,说是宫里来人了,颜彦等人听了忙出去迎接,来的是皇上身边的刘公公,说是奉皇上口谕宣颜彦进宫。

    见此,颜彦只得放下心头的猜忌,再好生安抚了陆呦几句,并留下青釉照看,随即带着青禾进宫了。

    李琮是在南书房见的颜彦,详细问了问蒸馏酒的一些制作过程和用途,接着又问了些山薯的发现经过和种植情况,最后,他命两名太医当场跟颜彦学着怎么收集蒸馏酒。

    从南书房出来,颜彦又去了一趟慈宁宫,陪太后说了一会话,太后并不清楚颜彦这两天闹出的动静,倒是清楚颜彦和陆鸣颜彧斗诗斗画一事,因而她很关心陆家长辈们有没有就此对颜彧产生什么看法。

    得知颜彦在颜彧三朝回门之际便搬离了陆家,太后沉默了。

    她倒是有心问问颜彦那些年颜彧的诗作是不是也抄袭她的,可又不想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因为她没法给颜彦一个交代。

    与其这样,还不如就这么糊涂着。

    可另一方面,太后又担心长此下去,颜彧早晚有露馅的一天,陆家能包容一个骗子?

    就算短期内陆家看在她的面上也看在陆家自己的声誉上会把这枚苦果咽下去,可时间长了呢?谁知道陆家会不会找个别的什么由头把颜彧休了或者害了。

    她在后宫多年,对后院女人的手段太清楚不过了。

    不说别的,就冲陆家只有陆鸣一个嫡子和一个差点被养残的庶子来看,朱氏绝非什么良善之辈。

    颜彦见太后低头不语,想了想,只得说道:“回太后,方才我回陆家,我婆母曾当众说女子成亲后应该以女红针黹和打理中馈为第一要务,那些诗啊画啊的不能填饱肚子,也该收收心了,所以她让彧儿跟着她学学打理中馈,这番话明显是为了护着彧儿说的。”

    “孩子,你不懂,这只是暂时的。”太后摇摇头。

    这话一说,颜彦也沉默了。

    她倒是也猜到这有可能是暂时的,只是她对颜彧一点也同情不起来,谁叫她当初枉顾原主的性命抢了原主的名气不说还抢了她的未婚夫呢?

    这仇不报,她如何对得起原主?

    “彦儿,你恨彧儿吗?”太后见颜彦低头了,琢磨了一下,问道。

    “回太后,我不是圣人,没有那么大的心胸去包容一个背叛自己的人,更何况,圣人也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但我答应过二叔,只要她不来惹我,我不会去针对她,但我绝不可能还像过去那样善待她,我们的姐妹情分早在她答应嫁给陆鸣之际便了断了。”颜彦虽没猜透太后的用意,可仍是说了实话,因为她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而太后的本意的确是想托颜彦看顾颜彧一二,可听了颜彦这番话,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事实上,事情发展到今天,她也猜到了多半颜彧就是和陆鸣有了私情才搞出了后面的这一系列问题,这路是颜彧自己选的,也是陆鸣自己选的,怪不得旁人,他们已经逼死过颜彦一回了,难不成她还要逼第二回?

    


………………………………

第二百九十八章、有所保留

    从慈宁宫出来,颜彦又去了趟坤宁宫,皇后没在,据说去了东宫,颜彦又拐去了东宫。

    原来太子妃昨儿晚上得知太子要跟着陆端去北地,一着急,动了胎气,有五六个御医在忙着把脉保胎呢,皇后也在一旁亲自照料着。

    听到门口太监的通传,太子妃脸上有了丝笑意,即命颜彦进殿。

    “彦儿妹妹,你来了,快来陪我说说话。我正想打发人去接你呢。”太子妃见到颜彦,扯了扯嘴角,想要露出一丝笑容,没想到眼泪却喷薄而出,压根就控制不住。

    颜彦见此也顾不得别的,忙几步上前坐到了炕头,拿出丝帕来替对方拭泪,“太子妃嫂嫂,别哭,咱不哭,没事的,你要相信一句话,吉人自有天相,太子哥哥肩负着江山社稷的使命,怎么可能会轻易涉险,他这次去北地,只不过是想视察一下军情而已,有这么多人跟着,决计不会有事的。倒是你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想开些,放轻松些,只有你好了,你肚子里的孩子才能好,你们母子都好,太子哥哥才能安心地出发。”

    皇后见颜彦提到了太子出行,显然是和太子谈过这件事,于是,她挥了挥手,命屋子里的人都下去了。

    “太子昨日和你说了什么?他这次出行究竟是他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皇后问道。

    “回皇后,应该是太子的意思,具体他没说,他只是问我,这一趟出门,需要留意的有哪些,民女也不懂这些,帮不上他什么忙。”颜彦斟酌着回道。

    “可我听他说你替他出了一条妙计,只是他不肯告诉我是什么,还说你答应他会尽力照看我的,好妹妹,你和我说说,你究竟替他出了一条什么妙计,他这一去当真没有风险?”太子妃拉着颜彦的手急切地问道。

    这下颜彦着实为难了。

    这太子也是的,哪能说话留半截,要不就干脆别说,这万一他要真有个好歹,皇家能饶了她?

    啊呸,有口无心有口无心,怎么能咒太子呢?

    颜彦拍了下自己嘴巴,讪讪说道:“回太子妃,不是什么妙计,只是帮了他一个小忙,我把上次给皇长孙治病用的那蒸馏酒的提取方法和用处告诉了他,这蒸馏酒不仅可以帮助病人退热,还能清洗伤口,可以使伤口愈合得更快。大概是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皇上,皇上这才打发刘公公接我进来。”

    情急之下,颜彦把这件事扯出来做了由头。

    “说到这事,本宫一直想问问你,你究竟是从何处得知这个法子的?”皇后问道。

    这个问题在她心里憋了很久,可皇上和太子一直拦着,不许她追问,这会也是见颜彦主动提及,她才问了出来。

    颜彦只得再次搬出了那位传教士的笔记。

    说来也是巧合,颜彦也是才从皇上口中知道,京城前些日子真进来了两个金发碧眼的传教士,好像是从泉州一带过来的,是跟着做生意的商船下来的。

    颜彦还打算这一两天找时间去拜会一下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带什么新式的东西过来。

    显然,皇后也是听说过传教士一事的,因而便没有怀疑颜彦什么,倒是对颜彦的博学多才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对了,彦儿,本宫听说你一直不赞成大周和女真结盟,这件事你怎么没有说动你皇上叔叔?还有,你现在还坚持这一点吗?”皇后问道。

    她也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那位宸妃别看宠冠后宫,可至今没有身孕,这件事她一直觉得很蹊跷,暗中查了一下,居然是皇上动的手脚,因而她委实困惑了。

    可她又不能直接去找皇上要一个答案,而她之所以问颜彦,是因为她知道颜彦不止一次就这个问题向皇上进言过,而皇上也不止一次在朝堂上夸过颜彦,所以她想从侧面打听一二。

    “回皇后,民女不过是就着自己所知的这点书本知识和皇上探讨了两次,也不一定就对,皇上叔叔做了这么多年的帝王,考虑问题肯定比我一个闺阁女子要全面。”颜彦可不敢承认自己比皇上高明。

    虽说这段历史是相似的,但大周毕竟不是北宋,将来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测,颜彦可不想背负这么大的责任。

    皇后见颜彦否认,倒也没再追问什么,她看出来,颜彦对她肯定有所保留。

    太子妃见皇后沉默了,也猜到准是颜彦的回答令皇后不满了,忙帮着把话题岔过去,说起她这次的动胎气来,问会不会影响肚子里的孩子健康。

    可颜彦哪里懂这些?

    好在关于胎教这方面,颜彦多少也了解一二,因而她把自己所知一股脑告诉了太子妃,比如说,孕妇开心,宝宝也开心,孕妇若成天生气,就容易生出不健康的孩子,还有,孕妇在孕期多动动脑,看的书多,生下的孩子肯定就聪明。

    “这孩子,看你说的这么头头是道,不知情的还以为你生过几个孩子呢。”皇后打趣道。

    “回皇后,这是我祖母说的,我祖母说我娘怀我的时候就是因为忧虑太过,无以排遣,因而那段时期她看了不少书写了不少思念我父亲的诗和文章,可惜就是忧虑太过导致后来的难产,所以我刚生下来又瘦又小,还时常肯病,我祖母为此没少操心,倒是也有一样好处,我有一副还算差强人意的聪明头脑。可惜我祖母也走得早,没能让我回报她一二。”颜彦编出了一段说辞。

    可能是颜彦最后两句话太过伤感,太子妃强笑着说道:“妹妹太谦虚了,你这副头脑若是差强人意,那我们这些蠢笨蠢笨的还怎么活?”

    “不过彦儿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有几分道理,我怀太子那会,因是第一胎,心情好,太子生下来也健康聪明,后来怀三公主那会,因为一些事情没少生闲气,三公主生下来后也是时常肯病,说话也晚,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