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会听了颜彦的回答,颜彰突然释然了,大姐并没有变,还是那个心胸坦荡做事磊落的大姐,变的那个人是二姐,二姐以小人之下度大姐之腹了,他应该劝说的是二姐,而不是大姐。

    “大公子,您怎么站在这?”青苗的出现打断了颜彰的思考。

    “我是来找大姐告辞的,青苗姐姐去帮我通报一下。”颜彰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不该偷听别人的谈话。

    颜彦听到动静掀了门帘出来,送走颜彰颜彬,这边周婉也几个跟着告辞了,因为老太太打发人来叫颜彦去上房陪客了。

    颜彦带着青禾青苗过去时,上房又多了不少客人,有陆家的亲友,也有族里的老人,毕竟世子成亲是全族的大事,近枝的长辈基本全到了。

    颜彦和这些人不熟,哪有什么共同话题,可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人倒是对颜彦很有兴趣,有的是想知道她死而复生那段时间究竟去了哪里见了谁,有的是想知道她那几家铺子有没有在外地开分店的打算,有的是想知道她这边还想不想雇人。

    原来,有两位外地姑奶奶尝过了颜彦送来的点心后,想拉着她在当地也开一家这样的铺子,独一份的生意,加上太后的金字招牌,生意肯定赔不了。


………………………………

第二百六十六章、叫板

    因着那两位姑奶奶只是试探性地询问颜彦,并没有把话说太透了,颜彦也没有明着拒绝,只说这件事要和六殿下一起商量,因为是合伙的生意,她不能一个人做主。

    对方倒也是一个识趣的,一听这股份牵扯到六殿下和太后还有颜家,便歇了这心思。

    接下来的话题轻松多了,无非是京城的一些人事,谁家升迁谁家外调谁家娶亲谁家嫁女谁家添丁等等。

    颜彦留神听了一会,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正觉得无聊时,晚宴开始了。

    还好,这次颜彦因有了身孕,没再让她做布菜丫鬟,让她去做了同一辈女眷的陪客。

    事实上,颜彦这次怀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免了她去做接亲娘子,还免了她去观礼,说是大喜冲小喜,不吉利,因而也省了朱氏等人为难,因为这个理由也完美地解释了颜彦为何缺席之前的送聘礼和送催妆礼。

    皆大欢喜的事情,这个孩子来的太是时候。

    这不,一时饭毕,颜彦陪客人们再说了一会话,陆老太太主动提出让她回去歇息了,同时也免了她次日的晨省。

    次日,三月二十六日,是陆鸣娶亲的正日子,不光是府里各处装扮得焕然一新,处处张灯结彩的,就连当值的下人们全都换上了统一的新装,丫鬟们全是桃红色的新衣,婆子们则是枣红色的,门外的小厮则是清一色的青衣黑裤,腰间绑了一根红腰带。

    这种好日子,颜彦自然也不能落后了。

    更别说,昨晚陆端打发人来告诉她,要让陆呦今天陪着陆鸣去接亲,说是他现在不怕见人了,也能开口说话,正好借这个机会也露露脸,破破那些谣传。

    陆呦本不想去,颜彦把他的工作做通了,给他穿上了一件宝石蓝的金宝地妆花缎马蹄袖夹袍,虽说颜色不如新郎服饰耀眼,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身衣服普通人家绝对拿不出来,是上用的。

    还有,陆呦今天戴的束发冠也和平时不一样,颜彦在冠的底部正前方缝制了一颗鸽子蛋大小的蓝宝石,很是耀眼,这种宝石据说是锡兰的贡品,是太后赏的。

    这个时代的海外物流很不方便,因而这种舶来品外面一般很少见到,颜彦自己去银楼看过,的确是有钱也没处买的珍品。

    当然了,这顶束发冠陆呦平时也不用,今日是第一次。

    没错,颜彦就是故意的,不但陆呦穿了件妆花缎的锦袍戴上了有宝石的束发冠,她自己也换了件妆花缎的,不过她这件是芙蓉花样的,绿底,也一样抢眼。

    此外,颜彦身上戴的首饰也不是凡品,是太后送的,上面的珍珠都有小拇指大小,还有和衣服颜色相配套的祖母绿和猫眼。

    这不,他们夫妻两个出现在上房时,果然引起了一阵骚动,此时陆鸣已经换上了新郎装,正站在廊下的台阶准备去迎亲呢。

    见到陆呦身上的衣服和头上冠帽,陆鸣的眉头微微拧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换上了笑脸招呼陆呦和颜彦。

    因着院子里人不少,廊下也有不少孩童在玩花炮或彩纸彩带等,颜彦忙着和别人打招呼,陆呦倒是微微点点头,算是回应了他。

    因着陆鸣提了一句屋子里都是女眷,陆呦没跟着颜彦进去,而是也站在了廊下。

    屋子里确实是坐满了人,除了陆家的亲友,还有不少世家的女眷都来了,颜彦还没把人认全呢,只见陆含走到她面前,上前两步拉着她的手打量,“胖了,也变漂亮了,如何?听说你借我的光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颜彦愣了一下神,这才想起陆含指的是颜彦怀孕一事,可不,她就是去给陆含送完催妆礼后才有的孩子,不管是不是真借她的光,但这个巧合却是事实。

    为此,颜彦莞尔一笑,“是,改天专程给三妹妹送一份谢礼,同时我还得好好多谢祖母,也借祖母的吉言了。”

    陆老太太见颜彦提到她,追问了一句,听了颜彦的解释,老太太笑眯眯地打量了下颜彦的肚子,“嗯,最好是跟着三丫头,也一举得男。”

    “那是一定的,你这孙子媳妇能耐大着呢。”一旁的吴夫人陪笑道。

    可不是能耐大着呢。

    上能通天,连注生娘娘都得给她几分面子,下能和阎王攀交情,中就更不用说了,待遇都赶上郡主了,衣食住行,皇上哪样不操心?就这样,皇上想要她的一个承诺还得花点心思呢。

    为此,吴夫人没少叮嘱陆含,千万小瞧了颜彦,因为一个人的际遇是很难说的,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甚至有时候还用不上三年,没看皇后现在对颜彦都改变了态度吗?

    颜彦自然不清楚这些内幕,不过她现在对陆含也是面子情,自然不会去操心吴家的事情。

    “吴夫人说笑了,真是愧煞晚辈了,晚辈无德无良无礼无才,怎敢当得起吴夫人的谬赞?”

    颜彦这话一说,门外站着的陆鸣脸上不好看了,只不过这种场合他没法吱声,因为一开口,矛头肯定得引到他身上去,他可丢不起这脸。

    只是这口气堵在心里不好受,毕竟今天是他成亲的大喜日子,这两人都穿了一身妆花缎衣裳来抢他的风头不够,居然还趁他不能开口辩驳之际为难他,委实不是什么君子行径,因而,他恨恨地瞪了陆呦一眼。

    陆呦琢磨了一下,才回道:“是你错在先。”

    陆鸣见陆呦居然反驳了他,心下更是恼怒,刚要开口,只见吴哲几个进来了,他忙迎了上去。

    而屋子里的吴夫人自是不知这几个字的出处,见颜彦如此自贬,笑着开了句玩笑,“哟,谁不知道你现今是名满京城的大才女,是皇上金口玉言封的,你如此自贬,岂不是和皇上过不去?”

    “回夫人,晚辈不是自贬,是他人对晚辈的评价,晚辈自当虚心接受。”颜彦说完,淡淡一笑,声音可不小。

    这话吴夫人就没法接下去了。
………………………………

第二百六十七章、八卦

    吴夫人自是一个人精,见颜彦说“无德无良无礼无才”八个字时心里就闪过一丝疑惑,这会见颜彦说是什么“他人对晚辈的评价”时又见陆老太太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于是,她猜到这话准是和陆家人有关。

    而陆家能说出这番话来的除了陆鸣,只怕也找不到第二人,这话让她如何接下去?

    好在这时门口又进来了几位相熟女眷,吴夫人冲颜彦笑笑,又忙着去招呼别人了。

    见此,陆老太太也给颜彦派了点活,命她带着家里的这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和新媳妇们去后花园转转,她是嫌屋子里人太多太乱了,同时也怕出现方才那种尴尬局面。

    谁知颜彦刚开口招呼人,周婉上前拉住了她,“大表嫂,我们去二表哥的新房看看吧。”

    尽管颜彦也想去看看颜彧的嫁妆,可她委实不想跨进陆鸣的院子,更别说,她还有一个身份,孕妇。

    “这个不行,我现在不能进人家的新房,万一冲撞了什么对谁都不好。”

    “也对,那我们不如就去你屋子里待一会吧,你这样,也不能走太多了路。”周婉挽住了颜彦的胳膊,冲颜彦讨好一笑。

    颜彦摇摇头,倒是也认可了她的话,再加上有几个原主相熟的女孩子也跟着起哄,颜彦只得把人带到了自己住的地方,她也想听听这些女孩子们的八卦。

    回到松石居,颜彦一看人数比较多,依旧带着众人进了书房上了炕,因人数实在是太多,有十五六个呢,颜彦只得命青禾青苗在炕上摆了四张炕几,一溜长排,人分两边对坐着,每张炕几上都摆了不少茶点干果,有青雨去铺子里取的,也有青禾青苗现做的,而那些干果什么的则是太后得知她怀孕后送她的。

    这么多女孩子坐在一起,一开始,大家还有点拘束,因为这些人里除了那几大世家的女孩子,还有不少是朱氏的娘家亲戚和陆家的亲戚族人等,也不都是出自顶尖的富贵家庭,也有一般的官宦家族。

    不过话题一打开,大家也就逐渐放松了,尤其是有周婉这么一个自来熟会找话题且又不捧高踩低的女孩子,因而,很快颜彦就插不上话了。

    女孩子在一起的话题,无非也就是些同龄人的八卦,谁家女孩子订亲了,谁家女孩子的嫁妆丰厚,谁家女孩子弹得一手好琴写的一首好诗绣得一手好花等。

    说着说着话题就说到了今天的新嫁娘颜彧,这些女孩子对颜彧还是蛮倾佩的,说是她去年在太后晒衣节上写的那首诗很是清丽隽永,还有她绣的团扇也不错,也难怪她会夺得花魁并嫁给陆鸣这位誉满京城的大才子。

    这话说完,有人嘘了一声,这时大家才意识到这个话题不对,均看向了颜彦。

    “没关系,我和陆世子那一篇已经翻过去了,你们说你们的。”颜彦回应了一句。

    机灵的周婉忙把话接过去,说颜彦的刺绣和画工更好,她举的例子是明园绣庄,明园绣庄年前推出了这么多别致的小东西,京城的女孩子几乎无人不知,因而,这个话题很快热络起来,甚至有人还解下了自己的荷包,拿着上面的锦鸡图向颜彦讨教怎么画。

    颜彦命青禾取了一支炭笔和几张纸过来,当着大家的面很快就画好了一只活灵活现的锦鸡,有点像简笔画,又不完全是,也有素描的底子。

    紧接着,颜彦又应大家的要求画了一条锦鲤,因为也有人拿出了一只锦鲤的香囊。

    周婉见了,要求颜彦替她画一张蝴蝶的,她想绣在手帕上,颜彦随手就画两只正在展翅飞翔的蝴蝶。

    这时,有人开始问了,问她为什么对这些动物如此熟识,问她为什么用炭笔作画,问她画的锦鲤为何和颜彧送给太后的如此相像,等等。

    颜彦一一解释了,炭笔作画最好解释,一来是这么多人用毛笔不方便,怕一不小心把墨汁甩出来把大家的衣服弄脏了;二来她刺绣时描画都是用炭笔,久而久之,画这种小动物图案时她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