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门风华-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荆庑┤兆用κ裁茨兀亢眉柑烀焕纯次伊恕!

    “回祖母,我家后花园开始收拾了,还有,去了几趟族里和庄里,选了几个人做管事,祖母也知道,我身边能用的人太少,亏得父亲替我从族里找了几个。”颜彦走到了老太太身边屈膝行礼。

    老太太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更慈祥了,她当然清楚颜彦是在给她儿子面子,是陆端答应了给族里的人找点生计,可经颜彦这么一说,反倒是陆端向颜彦施恩了,而不是颜彦给陆端面子,老太太听了能不开心?

    颜彦见此又趁机说道:“说到收拾后花园,今儿还真给祖母带来两样好东西,一个是这么大的甲鱼,据说有十几二十年的寿命了,还有这么粗的长鱼几条,正好给祖母尝尝鲜,也补补。”

    “长鱼?是不是蛇啊?”朱氏眉头一皱,问道。

    “回母亲,长鱼也叫鳝鱼,不是蛇,南北朝时一位叫鲍照写的《拟古诗》中有‘呼我升上席,陈鳝发瓢壶。’还有前朝的大诗人杜甫,也写过关于长鱼的诗,人家还有做法呢,叫‘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不过具体怎么做我还没有研究出来,我想应该也是切成丝放点黄酒爆炒。我从一本医书看过,说这种长鱼滋补性很强,虚心实腹固根元,祖母和母亲不妨试试。”颜彦笑吟吟地解释说。

    “哦,一个长鱼,还有这么多学问,连杜甫都写诗夸过?”朱氏有点不太相信,看向了自己儿子。

    陆鸣的学问委实也不错,一听颜彦背的这两句诗,很快想起来出处,“是杜甫在《送率府程录事还乡》中的两句。”

    陆老太太一听脸上再次堆满了笑,“听大郎媳妇的没错,还别说,那天那道帝王赞的汤品也是大补的,我回来之后只觉通体舒泰,那两天觉也睡得比往常香。”

    “祖母要这么说的话,以后我每个月打发人给您送两盅来,这种东西不能天天吃,补大发了也不行,得适量。”颜彦生怕老太太说要打发灶房的厨师去学,所以先堵住了对方的路。

    “会不会太麻烦了?”老太太说完看了朱氏一眼。

    “不会,明园食府已经推出了这道汤品,一两银子一盅,我可以叫他们到日子往这边送来,很便利的,我自己想吃了也是打发人去饭庄取,这道菜太费事了。”颜彦把话说到了明处。

    “一两银子一盅?”黄氏在旁边低呼了一句。

    “改天也给二婶送一盅尝尝就知道了,都是名贵的山珍海味做的,也费工夫,不信,二婶问问祖母和母亲,那天连太后和皇后都赞不绝口呢,要不皇上也不能起这么一个霸气的名字。”颜彦解释说。

    “这倒也是,就好比同是做衣服的衣料,你身上的这两块料子没有上百两银子也买不下来吧?”黄氏看着颜彦身上的刺绣花样说道。

    “她这个是云锦里的妆花缎,是贡品,什么眼神?”陆老太太嫌这个儿媳给她丢脸了。

    黄氏见老太太斜了自己一眼,忙陪笑道:“真是对不住了,还请大郎媳妇别笑话你二婶眼拙,你二婶委实没见过什么好东西。”

    颜彦见黄氏半天没吱声,一开口便做了自己助攻,不由得怀疑起她真正的用意来。

    不过颜彦也没浪费黄氏的这份用心,特地走到她面前,和她探讨起云锦、宋锦和蜀锦的区别来。

    一旁坐着的朱氏见自己儿子不耐烦听这些,忙打断两人:“好了,不说这个了。大郎媳妇,今儿叫你来是让你陪二婶去颜家送聘礼,此外还要签一个聘书,这是礼单和聘书,有什么不懂的,多问问你二婶。”

    朱氏说完从旁边的高几上拿出两本大红本本来,颜彦并没有上前去接,而是笑眯眯地说道:“母亲,这种事情有二婶一个人去就好,我毕竟是从颜家出来的,哪有做姐姐的给自己妹妹送聘礼的?我怕一时激动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传出去有失礼之处。还有,不管怎么说我和二弟也曾经有过五年婚约,我去替他送聘礼,我怕外面的人会嘲笑我是天下第一大笨蛋。”

    “这是什么话?当初失德的是你,提出退亲的是你,说要嫁大哥的也是你,你现在说这些,到底居心何在?”陆鸣一激动站了起来,若不是顾忌到屋子里的这些长辈,他真想拂袖离去。

    “二弟这个样子倒是应了一句话,恼羞成怒,该不是心虚了吧?我不过是就事论事说我不合适去当这个送聘礼的傧相,二弟至于如此急头白脸的?”颜彦依旧慢条斯理的问道。

    “怎么又说起这些,不是说不许再提了吗?”陆老太太喝住了颜彦。

    “祖母,您也听见了,不是我先提的,是二弟翻旧账,既然翻到这了,我还真得好好跟他掰扯掰扯。”颜彦岂肯放弃这好的机会?


………………………………

第二百五十章、翻脸(二)

    由于事关自己的清白,颜彦无视了陆老太太的话,转向陆鸣,“请问,我在自己家里换衣服,你带一个从没有参加过聚会也不懂规矩礼仪的人上门却又放任不管,究竟是谁的错?还有,彼时你连事情经过都没问清楚就迫不及待地提出退亲,居然也好意思往我身上推卸责任,你也未免太不磊落了,若说你没有居心,只怕连路边的。。。”

    “闭嘴,这件事不是当着太后的面揭过了吗?我们有错,你们颜家也有错,为这,我还当着那么多朝廷命妇向你当众赔礼了呢。”朱氏打断了颜彦的话。

    “是揭过了,可二弟非要给我泼脏水,我还能不给自己辩白几句?不过话说回来,二弟,大嫂还真得感谢你的不娶之恩,否则,我哪能遇到大郎这么专一又忠诚的夫君,还是老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颜彦算是看出来了,这对婆媳压根就是拉偏架,她可不能让她们如愿了。

    大概是颜彦最后两句话刺激到了陆鸣,也可能是陆鸣心里也堆积了很多不满,因而,颜彦刚一说完,陆鸣几步上前,指着颜彦怒道:“如此说来,我也得感谢你的不嫁之恩,如此无德无良无礼无才的女子,我若娶进门,只怕也是家门不幸。”

    为了配合自己的气愤,陆鸣说完甩了下衣袖,想要来一个拂袖而去,可惜,颜彦是不会让他如愿的。

    “也不知是谁眼瞎心也瞎,我若是无德无良无礼无才,岂不是说太后、皇上、皇后还有祖母等一干人也跟着眼瞎心瞎了?哦,对了,还有父亲,据吴夫人说,父亲没少在这些世家面前夸我,敢情二弟的意思是他们这一干人都是被我一个人蒙蔽了呗?我倒是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还有这等蛊惑人的手段?”颜彦反唇相讥。

    这番话她说的倒比较急切,也是被对方那句“无德无良无礼无才”气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还别说,颜彦真把陆鸣难住了。

    他敢说皇上太后等人眼瞎,敢说自己祖母父亲眼瞎?

    关键时候,又是朱氏开口了,“你们两个都给我闭嘴,像话吗?一个是名满京城的大家闺秀,一个是誉满京城的世家公子,你们不要脸面,我们还要脸面呢。”

    “可不是,这是怎么说的呢,方才还好好的,怎么这一会就吵起来了?你们是家人啊,不是仇人,就算之前有什么过节,可如今也是各自婚嫁,还有什么丢不下的?”陆老太太也颤巍巍地开口了,只一会便老泪纵横了。

    见此,颜彦上前几步解释说:“还请祖母体谅,孙媳不是丢不下,而是不想活得这么卑微,试想一下,今日二弟的聘礼从大街经过,只怕满京城的人又会谈论起去年的退亲事件,这个时候我还巴巴地上赶着去送聘礼,外面的人会怎么想我怎么说我?还请祖母给孙媳留一点颜面,孙媳已经被你们陆家逼的低在尘埃里了,再逼,孙媳只能钻地缝了。”

    “大郎媳妇,你不想去送聘礼直说好了,我们不会勉强你的,之所以叫你出面,也是规矩使然,我们怕你挑理,哪知道你还没放下这些过往。罢了,我记住了,以后关于二郎的事情,我再不会找你的,你别挑我理就成。”朱氏不爱听了,说道。

    这一刻,她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总觉得内心很不安宁,这丫头的势头太强了,心眼也太多了,不打算去还穿一身盛装来,而且一来就讨好老太太,可翻脸比翻书还快,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只怕将来有一天,能把颜彧吃的连渣都不剩。

    为此,朱氏第一次审视起这门婚姻来,也是第一次后悔把颜彦娶进门,当时真不该听丈夫的话,若是她不去求皇后赐婚,说不定颜彦真就出家了,以后爱嫁谁嫁谁,哪有今日的这些麻烦?

    这可真成了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怕往后还有更大的麻烦呢。

    想到这,朱氏不由得对自己的儿子也有了几分怨恨,倘若当初不搞出这么多事情来,颜彦成了他的妻子,她得省多少心?

    颜彦倒是没有留意到朱氏脸上的悔意,她的目的达到了就成了,于是,她恭恭敬敬地回道:“母亲放心,儿媳不会挑理的,儿媳也不是哪种不知好歹的人。既这样,儿媳就回去了。还有,为免相看两相厌,这些时日我们就不搬回来讨人嫌了。哦,还有一件事,二弟成亲这么大的喜事我们就不打算送礼了,我怕二弟看到我送的东西更心窄,我可不敢影响了二弟的好心情。”

    她是真心不想搬回来住,在自己家,睡觉可以睡到自然醒,不必看别人脸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哪像在陆家,还得做布菜丫鬟,别提多郁闷了。

    “多谢大嫂体谅,彼此,彼此。”陆鸣向颜彦胡乱拱了拱手,算是行礼了。

    “好,那大嫂祝你如愿以偿,祝你们白头到老。”颜彦弯了弯嘴角,她倒是要看看,如果有一天,陆鸣知道他娶的大才女是个西贝货时会是什么心情。

    “这是什么话?只怕如愿以偿的是另有其人吧?”陆鸣本不想再和颜彦计较,可听到“如愿以偿”四个字,不得不回应。

    事实上,方才听颜彦那几句关于活得卑微和低到尘埃里的话,他心里的确闪过一丝愧意。

    不管怎么说,以颜彦侯府嫡女的身份被逼嫁给一个庶子,且还是一个患有隐疾的傻子,确实是委屈她了。

    偏这一切又是拜他所赐,尽管他从没有承认过,但内心里偶尔也会小小的自责,没办法,他一向自认为是君子,行事坦荡,敢作敢为,偏偏在这件事他逃不过自己良心的裁决。

    否则,他也不会一听到“如愿以偿”四个字就明显心虚了,不得不开口反驳。

    “错,我这个不叫如愿以偿,叫求仁得仁,也叫善有善报。”说完,颜彦不再和他纠缠,而是直接提出了告辞。


………………………………

第二百五十一章、公道自在人心

    从陆家出来,心情大好的颜彦去街里转了一圈,随后在陆家通往颜家的路上找了一家茶楼,要了一间二楼靠窗的雅间,一边品茶,一边等着陆家的聘礼过来。

    同时,她把青釉和青雨两个放了出去,看看能搜集些什么市井传闻来,同时也为了放出点消息去。

    约摸半个时辰后,颜彦听到了有人在窗户下说话。

    “咦,这是谁家要成亲了?”路人甲问。

    “什么呀,这哪是成亲,没有花轿也没有迎亲的新郎。应该是送聘礼或嫁妆吧?”路人乙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