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着她声音不小,屏风那边的李穑听了附和道:“我吃过,鱼肉滑滑嫩嫩的,可鲜美了。”
“啊,我还没吃过呢?你什么时候去吃的怎么不叫上我?”颜彬不乐意了。
“这孩子,就知道吃,一说到吃就忘乎所以的。”马氏听了不好意思,解释了一句,可她却忘了另一个问题,是六皇子李穑先提起吃的,而且他对吃的追求比颜彬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不,皇后听了这话淡淡一笑,“我们小六也这样,他还大好几岁呢。”
陆老太太一听这两人把话说拧了,忙陪笑道:“这孙子媳妇我呀是越看越满意,说起来还是太后老人家会调教人,我们大郎能娶到她,可真是祖宗庇佑。”
朱氏见老太太光顾着奉承太后,把皇后这个赐婚的功臣忘了,忙陪笑更正道:“母亲,这门亲事是皇后做的媒,说起来我们还欠皇后一顿谢媒酒呢。”
陆老太太一听忙拍了下自己脸,“哎哟,该打,该打,这人老了就是不中用,糊里糊涂的,还请皇后千万别和臣妇一般见识,改天臣妇一定备上一份谢媒礼,专程进宫给太后皇后送去。”
这时的陆老太太十分后悔自己的多事,她想帮马氏解围没错,但也没想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颜彦见气氛再次微妙起来,忙端起酒壶,依次给众人满上,“回皇后,是民妇的错,托皇后的福,民妇夫妻和顺,却忘了饮水思源,真是该打,改日臣妇再专程去向皇后请罪致谢。不过今日第一杯酒我要敬太后,民妇能有今天,确实和太后多年的提携和教导也分不开。”
说完,颜彦举起酒杯走到太后身边,“太后,今日借乔迁之际,彦儿总算了了一个小心愿,彦儿还有一个大心愿,就是您老人家一定要长命百岁,连带着把祖母的那一份也活下去,好好守着我们长大,看着我们成家立业,彦儿一定连带着把祖母的那份孝心一并尽了,还请太后成全。”
太后本就是暮年之人,方才就因为提到自己妹妹伤感了一次,这会再一听颜彦这话,心下更是百感交集。
于是,没等颜彦把酒干了,她先一饮而尽了,放下酒杯,她拉住颜彦的手摩挲起来,“这孩子,怨不得我疼她,论起孝心来,这些个小一辈里,还真没有比得上她的,三天两头来陪我说话,每次有了什么新鲜吃食也惦记着给我送去,还有,挣钱了也不忘孝敬我一份,你们说说,我这把老骨头哪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可孩子说,花不花是我的事情,给不给是她的心意,还说,就当全了她孝敬我那妹子的心,你们说说,这么可人懂事的孩子,我能不疼她?”
颜彧一听这话,有心也想去太后面前卖一个乖。
………………………………
第二百三十一章、惺惺相惜
颜彧虽有心想去太后面前卖个乖,可一看陆家两位长辈都在那桌子上坐着,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
可颜彧到底不甘心见颜彦一个人抢了所有风头,因而,略一琢磨,对着颜彤耳语两句。
颜彤一开始是摇摇头,继而,见颜彧咬了咬嘴,只得叹了口气,也端着酒杯走到太后面前,“太后,彤儿也敬太后一杯酒,以前彤儿年龄小不懂事,只知道承受长辈们的关爱却从没想过要回报,方才听了太后和大姐的话,彤儿深感惭愧,彤儿愿意跟着大姐学,以后也多孝敬父母和各位长辈。”
太后见颜彤虽开始抽条长个了,但脸上仍是一团稚气,倒也没为难她,笑了笑,也摸了摸她的手,“好,不知我们彤儿要怎么做呢?”
“这个,这个?”颜彤看向了颜彦,没等颜彦开口忽地上前挽着颜彦的胳膊撒娇,“不如我们以后也跟着大姐一起进宫陪太后说话陪太后解闷,既能跟着大姐一起聆听太后的教诲,也能跟着大姐学点大姐的聪明劲。”
太后一听这话,先是转向颜彧的方向,颜彧倒也不傻,知道颜彤过去肯定会引起太后对她的关注,为此,她一直低着头,装作一心品菜。
还别说,这一招颜彧真赌对了,太后虽猜到颜彤此举可能和颜彧有关,但至少颜彧还没有愚蠢到亲自过来邀宠,也没有想借机巴上颜彦令颜彦难做,这说明这孩子也不是无可救药,虚荣心是有的,心地还不是太坏。
这么一想,太后有点心软了,尽管她对马氏方才针对颜彦那番明褒暗贬的言辞很是不满,可不管怎么说,颜彧也是她妹妹的亲孙女,她做不到和颜彦一样一视同仁,但也不能害了这个孩子。
毕竟颜彧也是要嫁进陆家的,如果她因为做的太过偏向了,以后颜彧在陆家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一念至此,太后换了副慈祥的神情,“好好好,我听说你们姐妹三个一向和睦,愿意一起进宫来陪我一个老婆子说笑自然是好的,不过聆听我的教诲就罢了,有空还是多和彦儿学学才是真的。”
马氏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刚要开口,有人抢先一步了。
“回母后,儿媳看这事多半悬,学学别人的为人处事和经营之道还是有可能的,可要学别人的这份聪明劲却是不易。没听镇南侯夫人说,彦儿的这份聪明劲是老天爷对她的补偿,是老天爷赏的,别人即便是想学也学不来的。”皇后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道,说完还特地冲马氏微微笑了笑。
没错,这个抢先的人就是皇后。
她才不相信经过这一场退亲又订亲的风波,这姐妹两个还能相安如旧。
因为不管之前颜彦退亲的理由是什么,可她和陆鸣有过五年婚约是不争的事实,且这五年内陆鸣也没少去颜家,甚至还做过颜彦几个的私塾先生,这种情形下,颜彧嫁过去,太容易引起外人的非议和颜彦的不满了。
为此,原本是站在陆家这边同情陆鸣遭遇的皇后改了立场,开始同情起颜彦来。
当然了,这个跟她近期的遭遇多少也有点关联。
说起来她和皇上也是二十多年的夫妻了,这些年皇上身边虽没少缺过新人,但不管怎么样,皇上都给了她一个皇后该有的敬重和尊重,后宫在她的操持下也维持了该有的平衡。
可谁知这一切却突然被一个新人打破了,且还是一个外族女子,皇后这口气实在是难咽下去。
明明是对方抢了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男人,可自己还得强颜欢笑关照对方的起居饮食和生活习俗,心里别提多憋闷多委屈了。
为此,这会见太后示意颜彦多带带这两个妹妹,皇后仿佛也看到了颜彦对着颜彧强颜欢笑的样子。
说起来颜彦还不如她呢,她好歹贵为皇后,可颜彦却是一个庶子的妻子,首先地位上就比颜彧差了一大截,更别说颜彧还有父母撑腰有父母替她谋划,而颜彦能依靠的只有太后和皇上。
可皇家眼里哪有真情?他们需要的是平衡和权衡,如果颜彦的利益会损害到皇家的利益,那么毫无疑问,颜彦肯定是先被放弃的那一个。
这不,还没怎么着呢,太后又玩起了她的平衡术,方才还一门心思替颜彦说话并为了颜彦不惜敲打起马氏,可这会却又因为颜彤几句话改变了立场,压根没顾及到颜彦曾经流过的眼泪和差点失去的性命。
为此,皇后也看不过眼了。
当然了,皇后之所以这么快改变立场倒也不单单是因为和颜彦惺惺相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颜彦成亲了,不会再对她儿子造成隐患,且还出手救过李熙,这份救命之恩她不能不领。
颜彦见皇后特地为她开口说话了,心下虽十分感激,可又担心这话令太后难堪,于是,她忙把自己酒杯满上,端着酒杯走到了皇后面前。
“民妇多谢皇后谬赞,借今儿这杯酒,民妇也算了了三个心愿,其一,谢媒酒,都说饮水思源,这顿酒早该请的;其二,添妆酒,都说礼尚往来,皇后给了民妇一份丰厚的添妆礼,可民妇却未曾回馈皇后一二,一直惭愧于心;其三,暖房酒,说起来民妇和外子能这么快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和皇上皇后的垂怜眷顾是分不开的,民妇一直铭感于心。为此,民妇惟愿皇上皇后日月昌明,松鹤长春,富贵安康,春秋不老,这是天下百姓的福分,更是民妇的福分。”说完,颜彦端起酒杯一干而尽。
“哦,你真是这么想的,不怪我乱点鸳鸯谱?”皇后对颜彦的话持怀疑态度,特地问了出来,就是想小小地刁难一下她。
因为她看出来了,颜彦是在替太后解围,这说明颜彦没领她的情。
不过她倒也不是吃太后的醋,就是觉得颜彦这左右逢源的风头太盛了,想敲打敲打她。
………………………………
第二百三十二章、真正的继承者
颜彦显然没有被皇后难住。
“回皇后,真这么想的,成亲三个多月了,民妇悟出了一个道理,姻缘就像是自己脚下的鞋子,外表光鲜亮丽的未必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脚舒服的鞋子才是最适合的,可能在外人眼里,外子是庶出的,木讷胆小,不善言辞,不懂俗务,没有爵位,将来也不会有家产继承,可在我眼里,这些并不重要,因为这些我会,我懂俗务,我来挣钱养家,他只需做他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事情即可。。。”
大概是颜彦这番说辞太过离经叛道,皇后忍不住打断了她,“那在你眼里重要的是什么?”
“信任和忠诚,也就是说,不管在任何情形下,他都相信我,绝对不会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还有,不管发生任何事情,他都忠于我们的婚姻,绝不背叛。正因为我们夫妻一体,达成共识,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各自分工,我们以十年为期,这十年里,我们做各自最擅长的事情,我挣钱养家,他努力念书,争取考一个功名。”
“那若是背叛了你呢?”皇后追问道。
“若是十年后仍是一事无成呢?”朱氏几乎同时也问了出来。
“合离,我们说好了,若是他背叛了我,我带着我的嫁妆合离。若是十年后仍是一事无成,我们就放弃功名,左右我们也不会为生计发愁,正好可以去游山玩水,做一对神仙眷侣。”颜彦斟酌了一下,说道。
她知道这番话在皇后的心里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可她还是说了出来,
太后见颜彦越说越不像话,旁边还有陆家两位长辈和未成亲的颜彧颜彤呢,忙瞪了颜彦一眼,“这孩子,可真是不害臊。这种话也是你一个闺阁女子可以说出来的?”
“回太后,民妇放肆了,忘了场合,该罚该打,这样吧,我自罚一杯,敬在座的几位长辈,还请大家多多留意今天的菜式,确实是我花了不少心思研究出来的,有什么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颜彦见太后板脸了,再一看旁边的这些人,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来,我陪彦儿一杯,这番话是我问的,要说错,我也有错。”皇后也端起了酒杯。
因着皇后的解围,朱氏也端起了酒杯,这场尴尬也就随之化解了。
接下来,颜彦给大家一一敬过酒,随后便留下来主动布菜,间或回答一声别人对某个菜肴的咨询。
今日颜彦给太后准备两道家乡菜是一道牡蛎煎,说白了就是牡蛎摊鸡蛋,当然了,京城这边不靠海,没有鲜海货,只有干货,因而牡蛎是泡发的,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