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别的,单就说这次彧儿的笄年礼,太后只打发人送了四匹衣料和一套纯金头面来,皇上和太子那边可是什么表示都没有。
反观颜彦这边,据说太子生怕她在陆家受气,特地打发人六皇子带了一堆东西去陆家探视,还有,这几次从宫里回来,据说也是大包小包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还有不少正经值钱的古董字画,这些赏赐不单单是太后给的,还有皇上和太子以及别的几位皇子送的。
其实,马氏这么想有失偏颇。
颜彦举办笄年礼时太后也只是送了几匹衣料和一套首饰来,而皇上、太子那边也同样没有什么表示。
所有的不同是在颜彦遭遇退亲后,受这么大委屈还被逼着嫁给陆呦,因而,太后和皇上还有太子看不过眼了,想着补偿她一二,同时也是想替她撑撑门面,让她进了陆家日子好过些,再加上颜彦自己本身也争气,这才有了这些后续的赏赐。
当然了,赏赐不是重点,重点是宫里这三大主子的垂青。
而马氏担心的也是这三大主子的垂青,毫无疑问,彧儿嫁进陆家,陆家的长辈们肯定会拿她和颜彦进行比较。
彼时,在外,颜彧得不到皇家的看重,在内,自己又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本事让长辈们满意,时间长了,陆家难免不会生出悔意来。
………………………………
第一百九十章、说合
颜彦见马氏说完那话之后满是担忧地看了颜彧一眼,不禁弯了弯嘴角。
这才哪到哪啊?
这才刚刚开始呢。
“这是第一个月的分红,我也没想到蛋糕的生意这么好做,所以等年后,我想着去金陵、扬州、杭州那边开几家分店,听说江南一贯是富庶之地,想必生意不会比京城差,目前我正在斟酌合适的人选。”颜彦故意说道。
“啊?你还要把生意做到南边去?”屋子里好几个声音响起来,有惊喜,有惊讶,有崇拜,还有失落和不满。
“这事我和夫君商量好了,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巧夫君这些年也没出过门,所以我想陪他去南边转转,自己也能跟着长长见识。”颜彦说完这话看向了陆呦,陆呦回了他一个宠溺的眼神。
其实,这个主意是颜彦新近想出来的,既然大周决定了和辽国开战,颜彦便想提前去南边挣点银子,同时也为自己提前准备一条退路。
当然了,京城这边的主业她不会丢,她还想一步步把陆家的生意蚕食了呢。
别的她不清楚,但她知道自从她那两家饭庄开业后,生意正经不错,京城的这些高档酒楼或多或少都受到些影响。
此外,颜彦的绣庄生意也不错,尤其是年前这段时日,绣娘们都忙不过来,青碧又去外面雇了好几个,专门做颜彦设计的这些小物件卖,名气一下传了出去,听说还接到了好几件大订单。
不过这些对颜彦来说是小打小闹,她真正的重心是在农庄,是在找寻新式种子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为这对皇上来说至关重要,她若是在这方面做出成绩来了,皇上必然会看重她,而且最关键的是,她也想为这场战事做点什么。
可马氏不清楚这些啊,她一听颜彦还要把生意做到南边等富庶之地去,心下更为忧心了,同时也有不满,吸了一口气,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脱口问道“彦儿,说到这我一直想不通,你一个闺阁女子,为啥这么热衷于开铺子做生意?要知道,你出自侯门,陆家也是公府之家,传了出去,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我们苛待了你们?”
正和颜芃交谈的陆呦听了这话不乐意了,转过头回道“夫妻分工,有何不可?”
“夫妻分工,也该是男主外女主内,哪家女子这么在外面抛头露面的?”话一说完,马氏方才意识到不对劲,“咦,你不结巴了?”
“婶子,我没有抛头露面,我只负责在家研究新东西,这些外场的事情自有别人去做。”颜彦不温不火地把话怼了回去。
“好了,你还是多管管家里的这几个吧,彦儿会有分寸的,这孩子做事什么时候让我们操过心?”颜芃猜到了妻子的这点小心思,止住了她。
“这倒也是,我们彦儿一向聪明,我这也是关心则乱。”马氏一看情势不对,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接下来的话题就轻松多了,马氏问她最近的生活日常,有什么特别想吃的,颜彧颜彤问颜彦这些小公鸡图案的画稿,颜彰颜彬问她最近又看了什么书,饭庄有没有出新菜,等等。
半个时辰后,颜彰颜彬拉着陆呦去了书房,颜彦自己带着青禾青苗去了藏书楼,她想找几本关于农事方面的书,颜彤一听自告奋勇要帮忙。
从上房出来,颜彤挽着颜彦的胳膊,把头蹭到了颜彦的肩膀上,“大姐,你真的不能原谅二姐?”
原来,细心的颜彤方才发现,大姐跟谁都有说有笑的,甚至包括那几个小的庶弟庶妹,可唯独对二姐淡淡的,弄得二姐和母亲没少尴尬。
还有,颜彦方才那句“只要是弟弟妹妹都有”这话也让颜彤过心了,大姐一向对他们相当照拂,若没有特别的含义,干嘛非要在“弟弟妹妹”四个字上加重语气?
因而,颜彤知道大姐还没有原谅二姐。
事实上,这门亲事当初她也不看好,先不说陆鸣的所作所为令人寒心,单就妹妹嫁给姐姐的退亲对象说出去也不好听啊,更别说,大姐早就放出话来,她和陆鸣肯定是势不两立,是仇人,二姐嫁过去不明摆着让大姐为难吗?
还有,颜彰和颜彬两个也一直憋着一口气,说是等长大了一定要向陆鸣讨回这公道,二姐这么做,两个弟弟心里也别扭啊,这口气以后还怎么找补回来?
就算颜彰颜彬两个还小,可以忽略不计,可太子的态度不能忽略吧?太子把陆家兄弟杖责后又招摇过街地命人送回去,且颜彦出阁那天四个皇子亲自送嫁,这阵势足以说明问题吧?
因此,颜彤也搞不懂母亲和二姐为什么要去蹚陆家这趟浑水。
可再搞不懂,颜彤也明白一个事实,大姐和二姐因为这件事闹掰了,父母为此没少发愁和争吵,因此,她才想着借这个机会说合一下。
因为在她心里,大姐二姐一样重要,她们两个闹掰了,最后为难的是他们这些做弟弟妹妹的。
颜彦听了颜彤的话,低头看了她一眼,见小姑娘眉宇间一团郁结之色,不禁伸手在她前额弹了一下,“我们彤儿也长大了,居然也操起这些闲心来了?来,告诉大姐,若这门亲事落在你头上,你会如何做?”
“我?”颜彤嘟了嘟嘴,随后摇了摇头,“我肯定不嫁。说实在的,我也搞不懂二姐怎么想的,我问过她,她说是皇上的意思,皇上为了平衡陆家同意了这门亲事,她也没得选。所以,大姐,你就别跟二姐置气了,就像你当初嫁大姐夫,也是皇后金口玉言定的,二姐说她和你一样,同样是圣命难违。”
“好一个圣命难违,你信吗?”颜彦扯了扯嘴角,笑了笑。
颜彤一看颜彦这表情,低下头,咬了咬嘴,没说信也没说不信,过了好一会,方抬起头,“大姐,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不能。”颜彦很干脆地拒绝了,也无视了颜彤眼里的挣扎和渴盼。
。
………………………………
第一百九十一章、反差(三更,月票一百五十加更)
因着颜彦的拒绝,颜彤在藏书楼陪着颜彦找书时情绪一直很低落,颜彦看在眼里什么也没说,因为这件事上,她是绝对不会退让的。
花了小半个时辰颜彦找到了传说中的《齐民要术》,这是唯一的一本关于农业方面的书,此外,颜彦还找到了几卷《水经注》,这是一套关于水利地理方面的书,原主之前倒是也翻阅过,只不过彼时她更注重的是书中的碑刻、传闻、掌故等,而颜彦想要了解的是书中的地理和水利知识,同时也想了解些风土人情、真物异事以及书中记载的大小战役和胜负情况等。
从藏书楼出来,颜彦见颜彤仍是满脸的纠结,暗自叹了口气,站住了,“三妹,听大姐话,这件事和你无关,你也不小了,好好在家念你的书练你的字,有空再跟着二婶好好学学打理中馈,这些以后都是能用得上的,一个人只有自己有本事,别人才会尊重你看重你。”
“我懂,道理我懂,我也知道是二姐对不住你,可我,可我就是不想看着你们两个分崩离析,曾经我们是多要好的姐妹。”颜彤见颜彦主动开口,忙不迭地说道。
颜彦听了这话没有立刻回答她,而是看向了冰面上的残荷,正午的阳光落在冰面上,连带着这些枯萎萧瑟的残荷也有几分金色的光芒,抬眼望去,亭台楼阁、冰上石桥、岸边垂柳,往日熟悉的一切,这一刻突然变得陌生起来。
家,到底是什么?
她之于颜家,论理只是一个过客,颜家于她,原本也不是家,只是一个暂时的寄身地,可偏偏短短的几个月,她收获了一份至真至纯的亲情,遗憾的是,她也遭遇了至虚至伪的背叛。
亲情是什么,为什么在有的人眼里重于泰山,为此甘愿舍弃自己来成全对方,可在有的人眼里却轻于鸿毛,为了一己私利无视对方的利益、名声甚至于性命。
颜彦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接下来该怎么做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这一刻面对颜彤渴盼的眼眸时,她竟然有一刹那的迷茫。
“大姐,你是不是还在怀疑什么?”颜彤随着颜彦的目光也落在冰面的残荷上,不由得想起半年前的那场变故。
这时颜彤脑子里也闪出了“物是人非”四个字,短短的半年时间,原本不分彼此的一对好姐妹,竟然为一个男人分道扬镳了。
值得吗?
这样的婚姻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吗?
颜彤叹了口气,她是不看好这段姻缘的,怎奈人微言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生米煮成熟饭,她还能做点什么呢?
颜彦听了她的话又笑了笑,刚要开口,只见颜彰颜彬几个带着陆呦过来了。
陆呦老远就看见颜彦站住岸边凝视发呆,他也担心颜彦想起旧事,因而紧走几步,到颜彦面前先牵起了她的手,“不开心?”
“没有。夫君,找到我想要的书了。”颜彦回了对方一个微笑。
“大姐,你要找什么书?”颜彰说完从青苗手里抽了一册书,见是《齐民要术》,顿时瞪大了眼睛,“大姐,你居然看起农书来了?”
“大姐想做点事情,大周很快就要和辽国开战了,粮食肯定短缺,大姐想买点荒地收拾收拾,尽一份绵薄之力。”
说完,颜彦挥了挥手,换了个话题,“我们去凿冰钓鱼吧,晚上我们吃鱼锅。”
她只是上一世从电视里看过东北那边的冬捕,并没有自己亲身实践过,因而对此有点好奇。
再说她骨子里毕竟是一个现代人,上一世的她也是贪玩好玩的,只不过来这古代天性被束缚了,成天装一个淑女装一个大家闺秀,这会好容易没人管束着,她也想痛痛快快地玩闹一场。
颜彦一提,颜彰几个自然响应,尤其是颜彬,一听颜彦说鱼也可以用来吃火锅,更有兴致了,可巧方才他们的工具还扔在冰面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