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如意感慨道:“你我的岁月静好,皆因边防将士的负重前行。”看来每年冬季北方的土地跌价,不止是因为卖地的百姓多,还因为敌国造成的战事。
“此话说的好。没有边防将士舍命护国,哪有吾等安稳的日子。”江青云又高看李如意两分。
李福康壮着胆子问道:“江老爷去过边防,见过敌军?”
“我去过边防,不曾见过敌军,但是见过敌军俘虏。”江青云见到的是边防将士虐杀敌军俘虏。
敌国军队血洗大周国村庄,他并不觉得大周国边防将士这样对待敌国俘虏残忍失德。
李家四少年均是十分激动,争先恐后的向江青云提问,江青云一一不但回答,还多说了一些边防的人文民俗。
李家四少年听后十分向往。
福伯很是自豪的跟李山道:“我们家老爷可不是书呆子,他去过的地方很多。”
李如意问道:“那他有没有去过天涯海角?”
江青云一直留意着李如意,立刻望向她反问道“你说的天涯海角可是我大周国的最南端?”
李如意道:“对。我在书上看到描写那里的人土风情,海风徐徐,一片一片绿油油的椰林,椰树上长着金黄、青色圆圆的椰子,海滩的沙粒细如泥,坐在沙滩上喝着清凉香甜的椰汁,吃着鲜美无比的海鲜,很是惬意。”
“那是惬意。”江青云嘴角上翘,“不过,我原先看过讲述天涯海角的书,老鼠比猫大,海风把人吹跑,可没有你说的这么好。”
李如意眼珠一转,“你那本书写的是实情,我看的书说的也是实情。”
“哦?”
“我们看一个地方,不能只看坏的不看好的,比如燕城这个地方,夏季雨水少没有洪灾,可是缺水就有旱灾。”
“你说的不无道理。”江青云心道:小丫头可真是伶牙俐齿。
李福康心里纳闷,问道:“妹妹,咱们家哪本书上写着,我怎么没看到?”
李如意跟憨直的二哥眨了眨眼,“有本杂书上写着,前不久被老鼠咬坏了。你看不到了。”
李福康一脸郁闷,“啊,我想看的书竟是被死老鼠啃了。真倒霉!”
李健安、李英华、李敏寒心里暗笑,妹妹已不是第一次借口说书没了,只有李福康相信家里真有书存在。
李如意见时机差不多了,“哥哥,你们陪着江老爷出去走走。”
小厮已把黑裘衣、黑狐狸毛帽子拿来,见江青云起身,连忙上前给他披上裘衣戴上毛帽子。
李如意朝四个哥哥使了个眼色,哥哥都表情激动的点点头。哥哥以后能不能常来江府向江青云请教学问甚至拜师就看等会的了。
江青云带着李家四少年出了大厅,两个贴身护卫跟了过去。
李山与李如意在大厅里坐着,福伯、刘婆夫妻怕冷落他们,热情的请他们吃水果。
李如意这才有功夫瞧瞧水果,桔、柚子、甘蔗,竟然还有枇杷,忍不住道:“枇杷可是稀罕物,这是南地的冬枇杷吧?”
“对。从蜀地运过来的。”福伯三人心里暗暗称奇。
燕王府的秦太妃爱吃枇杷,枇杷又有去火之药效,每年都要消耗人力物力从蜀地运枇杷至燕城。
江府的枇杷是秦太妃让燕王府管家送来的,不到两斤,刚才江青云去外面时特意吩咐小厮端给李如意父女吃的。
李家的地窖里存的水果都是苹果、梨子,连桔子都没有,更别说枇杷这种稀罕水果。
李如意大大方方的拿了一个枇杷剥了,送给李山吃,又拿一个自己吃了,真是甜啊,只有贵族才可以在冬天吃上这样的水果,自家何时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问道:“你家老爷平时吃水果吗?”
福伯答道:“很少吃。”
李如意道:“我们这里一年四季干燥,你家老爷不吃水果可不好。”
刘婆立即央求道:“劳烦小神医劝劝我家老爷,让他多吃水果。”
168相互受益
“份内之事。我等会就跟他说。”李如意很想再吃一个枇杷,算了,这么稀罕的东西,还是别脸皮厚的吃,留给江府的人吃吧。
福伯把刘婆夫妻留下陪李山父女说话,他自己去找江青云。
江族是蜀地几百年的大家族,福伯在江族任管家时,阅人无数,什么人都见过,李家人这番行事,被他一眼看穿。
心里倒没觉得李家人挟恩图报,也没觉得高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李家想把四个少年培养成材,苦于找不到良师,好不容易发现一个江青云,自是牢牢把握机会。
福伯作为江青云的奴仆,这几个月来天天看江青云苦着脸吃饭跟喂猫一样,都快要愁死了。
李家人的底细早就被福伯派人打听清楚了,李山兄弟十分本分,赵氏贤惠善待小叔子,李家少年勤劳好学,李如意善良聪慧。
李家人不会给江青云带来任何危险,能给江青云带来的是欢乐,能让江青云心情好胃口好。
福伯非常愿意李家人多接触江青云。
江府后院的一片梅林,有两株梅树的红梅正在绽放,花香清雅,李家四少年忍不住嗅了几下。
礼村的山上有几株野梅树,也开花,就是山里更冷,梅花开的晚一些,花期也短。
大雪之后山路上全是冰,爬山很费力气。
李家四少年看到江府的梅花开得这么美,就想着回家去山上摘几枝野梅花送给妹妹,妹妹肯定会很高兴。
“你家饼里的玫瑰是买的还是自己腌制的?”江青云刚才回答了李家四少年提了十几个关于学问上的问题,对于李家的目的心里了然,若是在一年前,他不会有耐心解答这样浅显的问题,现在心境不同,每日不怎么接触的同龄人,就都回答了。
李英华答道:“都不是。玫瑰花酱是一个亦商亦友的伯伯送给我家的。我妹妹用了一些做了几个玫瑰饼给我们家每人尝了尝,都说好吃,这才做了一篮子送来。”
送玫瑰花酱的是马松。
李如意可不敢把没有试吃过的东西拿给身体虚弱的江青云吃,在家人都试吃过没有问题后,才做了送给江青云吃。
江青云问道:“你们是第二次吃玫瑰饼?”
李福康笑答:“是。上次只吃了一个,这次也是只吃了两个。”
玫瑰花酱在市面上买不到,一般是富贵人家自己园子里种了大量的玫瑰,然后采摘玫瑰花腌制成酱。这是稀罕物。
马松送的玫瑰花酱就一小坛,李如意为了做的饼能出彩能讨江青云欢心,只给自家人做了一点玫瑰糖饼品尝,余下的全部做了送给江青云。
“你妹妹有心了。”江青云想到那个为了哥哥能够读书费尽心思的很是聪慧又有本事的小女孩,都有些羡慕李家四少年有这么好的妹妹。
李健安壮着胆子问道:“江老爷,我们兄弟还能来向您请教学问吗?”
江青云环视四人,见他们均是一脸真诚目光十分期盼,而自己守大孝天天修身养性,江府在蛰伏期无大事可做,不如成全了他们,让那个小女孩的脸上笑容更多些,便道:“学问,先是学习,后是不懂而问之。你们光是学不问自是不行。”
李健安激动的问道:“您这是答应我们了?”
“我听说你们已在金鸡镇上了学堂,现下学堂休学,你们在学问上不懂的问题可以来问我。”江青云暂时没有收弟子的想法。不过给李家四少年指点一下学问这是没问题的。
闻言,李家四少年大喜,站成一排深深鞠躬,齐声道:“多谢江老爷。”
别说指点两个月的学问,就是两天也是极好的事。这要在以前,李家四少年想都不敢想。
江青云一行人返回大厅,李如意见四个哥哥均是面带喜色,心里自是高兴,没想到江青云看着高高在上不好说话,其实不讲究门第热心肠。
李福康兴冲冲道:“爹、妹妹,江老爷同意我们兄弟休学期间来江府向他请教学问难题。”
“多谢江老爷。”李山连忙起来向江青云鞠躬行礼。
江青云让福伯扶起李山,微笑道:“小神医治好了我的人,现在又要给我治病。叔叔不用客气。”
李如意跟江青云说话的语气立马温柔起来,“您喝杯热水,缓一缓让身子暖和些,吃两个枇杷润润喉咙,我给你复诊。”
刘婆一脸关切的跟江青云道:“小神医刚才给老奴说您得多吃水果。”
江青云依言行事。
李家人在江府呆了近一个时辰,江青云要留他们吃晚饭被李如意婉拒,“您赠了那么多的书,还愿意教导我哥哥,我们全家已是很感激,岂能再在您府里用饭打扰。”
江青云微笑道:“我们上次不也在你家用晚饭了吗?”
“您的心意领了。告辞。”李如意与家人道谢之后离开。
这次是刘婆夫妻送李家人出大门。
李家人走后,大厅里面一下子安静下来,恢复了往日的寂静。
福伯见江青云面色红润,想到今日李家人来了他笑了好几回,心里欣慰,道:“老爷,您累不累,用不用睡会觉?”
“不用。今日我觉得精神还好。”江青云刚才在外面走了近半个时辰的路,还说了许多话,奇怪的是竟然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困,看来这些天按照李如意说的方法去做,身体状况比以前好些了。
福伯见江青云仍有兴致,问道:“李家人的哥哥在读书上面天赋如何?”
“还行。他们生母是秀才之女,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给他们启蒙,识字,背了《三字经》《诗经》什么的,不过上学堂还是晚了。”
李家四少年家境不好,比起江族子弟差远了。
江青云像李健安这样的年龄已经考取秀才马上考举人了。家族其余的少年有几位考中秀才,最次的也是童生。
“他们可有希望考取功名”福伯知道赵氏那个女子跟一般的妇人不同,原来是开明的秀才之女,要知道本朝一些中了进士的官员都不让家中女儿读书识字。
169县公求援
江族就有好几位夫人出身名门却不识字。这事要不是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几位夫人的长辈那么固执死板甚至是愚昧。
江青云凤目目光温和,“一直努力下去,自是有希望。”
福伯道:“小神医为了他们能跟着老爷您读书,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希望老天能让小神医如愿,让他们能考中功名。”
“嗯。刚才我问了,他们都说家里能有今日多亏了妹妹。”
福伯好奇的问道:“小神医为家里做了什么?”
“以前他们家一直十分贫穷,直到今年他们妹妹趁着他们爹不在家做吃食买卖。一开始连本钱都没有,还是靠着患者送来的猪下水赚到的本钱。”江青云语气带着些许敬佩。
之前打听李家,知道李家兄妹做买卖的事,但不知道细节,今日听到李家四少年亲口说出,才知道是小小的李如意在爹娘都不支持的情况下想尽办法赚银子改变家境。
这让江青云内心震动不小。
福伯感慨道:“老奴瞧出来了,李山是个憨直的种田汉子,李石心智如同幼儿,赵氏忙着带两个小婴孩,李家四个少年整日读书,家里的买卖都是小神医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