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家再有什么好方子还能教我们家族?”

    王清明的媳妇刘氏站在人堆里听着村人七嘴八舌的议论,先是后怕,后是无比庆幸有个睿智的婆婆、本分的丈夫。

    五狗子穿着洗的看不出本来颜色的衣裤,学着李如意双腿并拢,文静的坐在李家院子的板凳上面,仰着脑袋跟赵氏、李如意道:“王福至得的就是饿病。”又绘声绘色的说了王福至一家大闹王冬至的家。

    赵氏停下手里的绣活,吐出两个字,“活该。”

    王族砌火炕要给李家一成收入,这下可好,砌火炕方子被王福至泄露出去,以后有竞争对手,王族的活少了,李家的收入跟着减少。

    赵氏不恨王立冬、王福至才怪。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如意说的是王族。

    五狗子目光有些期待的道:“丰姨放下话来,让王福至给你们家、王族一个交待。”

    “能交待什么,无非是磕几个头赔罪。”磕头刚才王福至一家已经给李如意磕过。再说,磕头有什么用,该做的错事已经做了,方子泄露出去了。

 109把豆腐卖到尚县

    “我觉得也是。”五狗子眼珠子一转,坏笑道:“王福至家里又没有多少银钱,不过他家倒是有地。”

    “地?章氏是个铁公鸡,王福至要是赔给我们家地,章氏能天天在我们家门口哭。”李如意早就料到砌火炕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方子不是泄露出去就是被人琢磨出来,不过没想到这么快,连一个冬天都没过完。

    五狗子问道:“那就这样了?”

    李如意冷声道:“以后有任何好事都没有王福至家的份。”

    五狗子目光里面带着几分崇拜,“如意,你的心可善良。”

    李如意望着一脸稚气的五狗子,“不是善良,而是我们家无权无势,遇上这种事只能这样。”

    一会儿,刘铁匠的儿子来送大石磨了,这是李家的第三口大石磨,被安置在前面两口大石磨的旁边。

    李如意新买的母驴,就是给这新石磨配的,为了让豆腐增加产量多赚银钱。

    五狗子很懂事的没有跟去后院,在前院陪着赵氏在院子里散步。李如意不让待产的赵氏久坐,每天都让赵氏至少走四里路。赵氏就在院子里来回走动。

    新石磨第一次仍是磨大米、玉米粒。新来的母驴围着新石磨转圈,磨了五斤大米,又磨了五十斤玉米粒。

    李石兴奋的给干完活新来的母驴喂了两把麦麸,另外两头驴看到嘴馋叫唤。

    三头驴你一声我一声的叫唤,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不过对于李如意来说,这简直是烦人的噪音。

    赵氏望着板着脸的爱女,笑问:“石磨好用吗?”

    “好用。明个就用新石磨磨豆腐。”李如意伸手拍拍五狗子的小肩膀,“你不是要我帮你想个法子赚钱吗,我想好了,从明个起,你从我家买豆腐,然后卖到金鸡镇往北去十五里外的尚县。”

    尚县离燕城远,没有长平县富裕,不过比金鸡镇富裕多了,那里有一座进士开的青松书院,还有一支守护县城一千人的军队。

    李如意算了一下从礼村到尚县来回路程约四十里,早上去下午回,一天一个来回没问题。

    五狗子眼睛一亮,满心的欢喜惊讶,问道:“我能卖你家的豆腐?”

    李如意一本正经的道:“能。我给你十斤三十五个铜钱的价格,你在尚县一斤卖五个铜钱。十斤就能赚十五个铜钱左右。”

    在卖豆腐的时候,称要给的高,这样才有更多的回头客,十斤豆腐零售,一斤一斤的卖,最后收不了十斤的钱,最多九斤六、七两。

    五狗子感觉一下子被天上掉的大肉饼砸中了,竟然有这么好的事,要知道李家的豆腐天下独一无二,在金鸡镇、长平县售卖回回都被主顾一抢而空,她亲眼目睹那场面热闹的,当时还无比的羡慕。

    这样不用动脑子还没有风险的买卖,五狗子一百个愿意做,当场满口答应,话里话外感激不尽。

    李如意亲昵的推了五狗子肩膀一把,“你以为做卖豆腐就容易啊,才不是呢,你们每天要推着几百斤的豆腐走二十里路到尚县,卖豆腐的时候还要好好称重量点铜钱,卖完豆腐疲惫不堪还要走二十里路回来。”

    李家有驴子拉几百斤的豆腐、豆腐脑去镇县,要是人用板车推着,每天这么几十里的走着,一个月下来就得累死。

    五狗子小脸笑成一朵花,激动的声音比平常更加高了,“能赚到钱就行了,我和我哥都不怕累。我这就跟我哥说去。”

    李如意问道:“你就不问我每天卖给你多少斤豆腐?”

    “你卖多少斤就多少斤。”五狗子对李如意心存感激,不会在斤数上面提要求。

    李如意早就想好了,“明天你们是第一天去尚县卖豆腐,先试试行情,我就卖给你们一百斤豆腐。”

    赵氏待五狗子走后,问道:“如意,你买新石磨只是为了多磨豆腐卖给五狗子?”

    “当然不是。”李如意在五狗子坐过的还有着温热的小板凳坐下,一脸自信的道:“您忘记了,我之前说过冬天太冷,到时就不让爹去外面卖豆腐,我们家就在家里卖豆腐,不止是卖给五狗子,还有别的商贩。”

    “原来你是打着这样的主意。”赵氏心里对爱女服气的很,“这个主意好。”

    “我爹赶驴车去县城镇里声音豆腐一斤豆腐卖四个铜钱,十斤四十个铜钱。我在家里批量卖豆腐十斤三十五个铜钱,十斤只是少赚五个铜钱。”

    李家的豆腐买卖实则是垄断买卖,价钱由李家定,多少钱都李家说了算,所以李如意敢把批发价标到十斤三十五个铜钱这么高。

    很快,不但四狗子、五狗子,连马氏也来了。

    马氏喜极而泣,握着赵氏的双手道:“妹妹,大恩不言谢。你们家对我们家的恩情,我们全家都记在心里。”

    赵氏有些动容的道:“你和许哥以前对我们家没少帮忙,四狗子、五狗子都是好的,特别是五狗子,聪明伶俐还懂事知恩图报。如意让五狗子做豆腐买卖,我也赞成。”

    四狗子摸摸脑袋,感激的话娘跟五妹都说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干脆给赵氏、李如意及端着一盆梨子过来的李石鞠躬行礼。

    马氏指着四狗子笑道:“这孩子与五狗子做了一阵子买卖,比以前机灵也懂事了,回家都知道帮我看弟弟。”

    李如意打趣道:“你哥这么乖了。”

    五狗子俯在李如意耳边小声道:“我跟他说你不带弟弟就扣你钱,他就带了。”

    四狗子羞得脸通红,好在李石递过来一个黄澄澄的梨子给他解了围,他拿着梨子到一旁啃去了,耳朵却是竖着听家人与李家人说话。

    卖豆腐这样的好事,四狗子之前想都不敢想,如今真的能卖上豆腐,心情这个激动,要是好友李英华在场,他肯定抱着李英华狂笑几声。

    李如意先教四狗子、五狗子怎么吆喝,又说了说吃豆腐的好处,最后道“你家得去借一辆板车,还得洗出一块干净的白布用来盖豆腐,还有称什么的,都得去准备一下。”

    五狗子回到家里,都觉得是场梦,扭头用力拧了四狗子胳膊一把,听着他叫的那个惨,这才知道是真。

    没有去金鸡镇、长平县亲眼目睹李山卖豆腐现场的马氏听五狗子说一斤豆腐卖五个铜钱之高,有些担忧的问道:“尚县的人爱不爱吃豆腐,一百斤豆腐能不能卖出去?”

 110用的仙人跳

    李山还没有回到家里,在村里的小路上就听几个村人说了王福至被骗差点丢命的事,还不止一人让他去找泄露砌火炕方子的王福至索赔。

    说实话,李山根本就没有参与砌火炕,当时跟王族签契约的是五个儿女。

    李山把驴车赶进院子,弟弟、儿女蜂拥而上,搬东西,牵驴的,递茶碗的,问候的,把他围在中间,再看妻子腆着吓人的肚子站在大厅门边盈盈朝他微笑,一切都让他感到家的温暖,嗅到浓郁的肉香味,笑问:“如意做了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红烧鸡。”家里养了几个月的鸡大了,一只两斤多,家里人多,李如意杀了两只,鸡肉红烧,鸡杂蒜炒,除了两道菜,还有一个冬瓜丝汤,主食是白面发面饼。

    李石激动的脸通红,语气带着几分亢奋,“哥,吃鸡肉。”

    李山到嘴的不年不节的吃什么鸡这话咽了回去,买卖这么好,前些天托燕王府的福又赚了一大笔钱,吃两只鸡算什么。

    一家人热闹的把晚饭吃完,李山跟往日一样把下午在县城小集市赚的铜钱全部上缴给李如意。

    “爹,下午家里添了一口石磨,从明个起我们家每天早上卖给五狗子一、二百斤豆腐。”

    李山心里咯噔一下,都没有耐心听爱女说完,急道:“五狗子卖豆腐,我到哪里去卖豆腐?”

    李如意柔声道:“我让五狗子去尚县。你仍是在金鸡镇、长平县。”

    李英华似笑非笑的道:“爹,你放心,我妹脑子比我们四兄弟合起来都好使,她不会那么傻富了别人穷了咱们家。”

    李山瞟了三儿子一眼,不咸不淡的道:“你跟四狗子关系好。”

    “冤枉啊,今个我是从学堂回来才知道这事。”李英华连忙向赵氏、李如意求助。

    “爹,这事跟我三哥没关系,是我跟五狗子玩得好。”李如意接着道:“虽然五狗子跟我同龄,我和她在您眼里只是小女娃,但是我们都有赚钱的能力本事。我个人看好五狗子。”

    “我赞同如意的说法。”赵氏已经知道五狗子身怀三两银子的事。

    五狗子有这么多的钱,没有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没有在外面偷吃好的,却能大方的给李家买肉报恩,还几次给马氏钱,给许家买东西,把大部分钱攒起来做更大的买卖。

    赵氏对五狗子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好。

    李山一听不影响自家买卖赚钱,那一切好说话,想了想便道:“金鸡镇是去尚县的必经之路,明个早上我赶驴车帮四狗子、五狗子把豆腐运到金鸡镇。”

    许家跟李家关系很好。现在燕城修建城墙的许正跟李山是异姓好兄弟,在礼村有事互相帮忙。

    李山愿意帮助许山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也就不心疼累着驴子了。

    “爹,我还要跟您说件事。”李如意要说的就是扩大生产力,再过几天,李家不出村零售卖豆腐,改为在家批量卖给商贩。

    李如意用的是“说”,而不是商量。这就是她的态度,要李山按她说的来做。

    李山恍然大悟般道:“原来你买第三头驴子买第三口石磨是为了增加豆腐的产量。”

    “我早给您说了,您都没往心里去。”

    李山摊开双手,有些无奈的解释道:“我以为你要增加豆腐产量是让我每天在金鸡镇、长平县多卖。”

    李家四兄弟得知再过几天,爹不用去每天两趟的赶驴车去外面卖豆腐,而是在家里就能把豆腐卖了,还不少赚钱,都非常高兴,很是赞同妹妹的主意。

    一家人对零售改批发的买卖很是期待,不知是谁提了一句,说起了王福至,李如意心里也是憋着火,把王福至、王立冬夫妻都骂了一通。

    赵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