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只剩下赵氏母女,均是一脸欢喜。
李如意内心激动,暗道:老太妃、王妃高高在上,竟能赏赐我一个民女。
赵氏竟是热泪盈眶,“我的女,老太妃、王妃的赏赐都给你做嫁妆,你以后到了婆家,婆家都不敢小瞧。”
李如意笑道:“我这是托爹和二叔的福气,他们去修建城墙,我才做了安全帽,得到老太妃、王妃的赏赐。”
稍后李山兄弟返回,说起赏赐及王府定购混糖月饼,又欢喜了好一阵。
李山很是激动感慨道:“我原是担心四个儿子的束脩费用,这下可好了,咱们家每月卖混糖月饼有稳定的进项。”
赵氏哭笑不得的摇摇头,“你啊,张口就要减去四两银。”
“那可是燕王府,不是我们这些草民能够欺瞒的。”李山在燕城修建城墙时,听到许多关于燕王府的事情,心里充满敬畏,“如意,你说提高混粮月饼的品质,此话当真?”
“爹,当然是真的。”李如意满脸自信,“我们家得跟镇里的粮铺订一份契约,每个月定购新鲜的胡麻油。”
“我这就去金鸡镇。”李山这就穿上蓑衣戴上斗笠出门,雨大怕淋着驴子,也不骑驴,就这么步行前去。
李如意望着雨水中李山魁梧的背影,高声道:“爹,你去张叔那里买三斤猪肉。”
李山这回也不心疼银钱,回答的很痛快,“好。”
赵氏眉飞色舞,“如意,我们家卖给王府混糖月饼,除去成本,每月能挣多少银钱?”
李如意笑答:“至少六两。”
赵氏心花怒放,半晌又问道:“你不是说提高品质吗,怎么还能赚六两银?”
李如意眨了眨眼睛,笑容狡黠,“提高品质就是多放点胡麻油,让混糖月饼的香气更浓郁些而已。”又低声道:“若是卖的便宜,只怕王府的人认为不好呢。”
赵氏轻笑,“我的乖女,你可真聪明。”
“今个没想到王府的人会查我们家的厨房、地窖。”李如意特意跟坐在一旁一直傻乐的李石道:“二叔,多亏你这些天卖力气打扫厨房、地窖。”
赵氏夸赞道:“石头好样的。”
李石喜得咧开大嘴笑,露出两排整齐雪白的牙齿,“如意,今个吃肉啊?”
“对。今晚包猪肉芹菜饺子。”李如意话音一落,李石、赵氏都是高兴的笑出声来。
只有过年才吃饺子,上次吃饺子还是今年过年,用的黑面,里面包的是鸡蛋大葱,馅少的可怜都是饺子皮,就那样还吃得很香。
赵氏想到刚才王海帮自家说话,特意道:“做好了给你王叔家送一碗饺子。”
86山楂酱
厨房的两口灶都烧着柴木,灶上面的大锅里面的水咕嘟咕嘟,一个个金元宝似的饺子翻滚着浮出水面。
李如意跟四个哥哥笑着解释,“头锅饺子二锅面。咱们家人多,一口锅煮饺子不够吃,就用两口锅。”
“好吃不过饺子。”
“今个的饺子看着皮薄馅大肉多菜少肯定好吃。”
李如意高声道:“饺子面是我二叔揉的,筋道的很,皮也是他擀的,大小厚度一致,比我都弄得好,他一个人擀皮,我爹娘三个人包。”
李英华大声道:“二叔在面食上面的天赋是我们全家最好的。”
李如意特意道:“今个二叔还把厨房、地窖打扫了两遍。他在家里一刻都不闲的干活呢。你们放心,有二叔在,我不会累着。”这是真心话。
闻言,院子里逗狗的李石咧开大嘴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笑。
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饺子、凉拌黄瓜丝、炒花生米端上了李家的饭桌,全家人面带幸福笑容。
李健安去王海家送饺子回来,得了一个簸箕大的白面枣馍,“丰姨正在蒸大枣馍,说是试着蒸一次,过几天三妞出嫁再蒸给族人吃。今个蒸好的送给咱们家一个。”
枣馍的直径有一尺半大,馍面上镶嵌着十几颗红红的大干枣,看着十分喜庆。
这东西好看味道跟馒头一样,只是多了甜甜的干枣,就变得吉祥精贵起来,是燕城一带喜宴上的面食。
李如意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枣馍,伸手捏了一小块尝尝,馍是甜的,有些惊喜道:“面里放了糖。”
“原来是甜枣馍。”赵氏也捏了一块吃,“放的糖不少。你们丰姨做事大气,以前大妞、二妞出嫁她都蒸了甜枣馍。”
丰氏是继奶奶,几个孙女出嫁,都蒸了甜枣馍,给足王海面子。
李英华挑眉道:“是。我看别人家嫁女没做枣馍,更别说这么大的甜枣馍。”
甜枣馍好吃,也比不过饺子。李家人只尝了一口甜枣馍,就专吃饺子。
这个时代没有酱油、醋,吃面食就是就着蒜。
李如意一边吃着饺子一边想着以后把酱油、醋做出来。
李福康忍不住夸赞,“妹妹拌的馅可真香。”
赵氏好奇的问道:“馅里面放了什么?”
李如意微笑道:“我在肉馅里放了芝麻油、鸡蛋,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再把芹菜放进去,最后放盐。”要是有十三香就好了,放进去馅就更香了。
继酱油、醋之后又多了一个十三香。吃顿饺子就吃出三样要做的调料。
人多吃饭香,又是吃饺子,胃口更好了,下午李如意、赵氏、李山、李石花了近一个时辰包的五百多个饺子全部吃光。
李山望着赵氏体贴的问道:“原汤化原食。你喝不喝面汤?”
赵氏揉着鼓的有些吓人的肚子,直摇头,“我都要撑死了。不喝。”
李山扶着赵氏在院子里散步消食,四个儿子收拾碗筷锅灶,李如意瞧瞧天色,雨后彩虹,看来明个是个大晴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燕城渐渐变冷,山里的树叶变黄,漫山遍野的山里红(下文称山楂)红了,闲来无事的村人成群结队的上山摘山楂。
山楂产量多,又是山里野生无主的东西,价钱便宜的很,村人把山楂背到集市去卖,往年三斤一个铜板,今年山楂大丰收,价钱降低至四斤一个铜板。
一家人全体出动,摘一天山楂,也就一百多斤,挑出坏的、个头小的,剩下百斤山楂能卖二十五个铜板,对于村里的人家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
山楂是有数量的,这样的好事也就两、三天,若是懒人,去的晚了,一天的钱都挣不了。
李家忙着做生意,没有功夫摘山楂,许家、王海家把自己摘的山楂送来好些。
山楂又叫山里红、红果,有助消化、降血脂、软化血管等药效。
李如意把几十斤山楂分成两堆,一堆晒干切片泡水喝,一堆熬成泥状放入糖蜂蜜做成酱吃。
做好的山楂酱成了李家人人爱吃的美食,连李山都喜欢,见状,李如意又让哥哥从村里收购了二百斤山楂,做好的山楂酱放进地窖保存不怕坏。
且说那日,赵义等人出了礼村,见雨不小,就去长平县城避雨,郝通从赵义嘴里得知出身蜀地名门的少年俊杰江青云在县城外隐居,便道:“请总管为下官引见江举人。”
“好说。”赵义是特意吐露这个消息,好让郝通这个县令关照江青云。
燕王府权大势大,但是离此处几十里,哪有长平县离的近,再者,郝通最了解长平县的情况。
长平县城城门外西去三里,离官道不远处有一片银杏树林,雨后,遍地金黄色的银杏树叶。
江府就在银杏树林的后面,占地两亩,内有两座四进、两座三进、三座两进的院子。
大门门前各立着一只笨重沉稳的石狮,守护大门的是两个穿着青衣身材魁梧的青年门卫。
身材略高的青年门卫见到老熟人赵义,迎上前鞠躬行礼,微笑道:“二总管,您来看望我家老爷,快里面请。”
赵义特意指着郝通朝门卫道:“这是长平县城的郝县令。”
两个青年门卫皆向赵义行礼,口称:“小人见过郝县令。”
赵义看似随意的跟郝通道:“江府的门卫都是出自我们府亲兵队。”
闻言,郝通心里一紧,更加不敢小瞧了江青云。
按理说郝通是一县之主七品官员,身份比江青云这个举人高的多,然而后者大有来头。
大周国是封建社会,等级分明,处在权力巅峰的皇室,其次是权贵、官宦,然后是小官大富,再然后是小富平民百姓,最后是下奴仆。
江青云出自蜀地权贵家族江族,又是太妃的亲戚,比只是小官没有背景的郝通强太多了。
江府的管家出去办事不在,奴仆把赵义等人请至大厅,而后去书房向江青云禀报。
不多时,白衣翩翩异常俊美的江青云出现在众人面前,跟赵义打过招呼,目光落在郝通身上,这位长平县的县令名声很好,语气不由得带着两分尊敬,“郝大人,我身上有孝,不便去贵府打扰,还请体谅。”
87直言打击
郝通见过的少年俊才很多,像江青云这样俊逸绝伦气度不凡的却是不多,得了这番话,心里很是受用,对江青云又高看一眼。
一番寒暄之后,江青云留众人用饭,赵义哪敢打扰,正要婉拒,却见奴仆进来禀报,“老爷,县公爷来了,还带来了两马车礼物。”
江青云温声道:“快请他进来。”身为长辈,倒是不用去迎接。
赵义大喜,起身朝江青云道:“表少爷,我去迎县公。”
郝通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提携他的贵人,喜上眉梢,“县公爷来了,下官随您去迎接。”
很快,一袭紫衣脸上稚气未脱的周莫玄昂首阔步走至,身后跟着面色恭敬的赵义等人,“表叔,我奶奶派我来瞧瞧你在这里住的可习惯。”
江青云起身迎过来,“我住的习惯。”
周莫玄不是头一次来,仍是环视四周,特意抬头瞧了房顶,“今个大雨,这宅子可曾漏雨?”
“不曾漏雨。”这雨还叫大,比起江族所在的蜀地下的雨可小多了呢,且只下了半天,这要是在蜀地,倾盆大雨一下就是几天几夜,一场雨就能让河水泛滥变成洪灾。
周莫玄邪笑道:“我奶奶怕你被淋着,还怕你冷着,这不让我赶紧送来一车的银丝炭、一车的棉被冬衣。”
“多谢姨母惦记。我一切都好。”江青云瞟了周莫玄一眼,“你今个怎么没去军队?”
周莫玄挑了挑浓黑的眉毛,低声道:“昨个校场比武我胜了,今个我休息。”
赵义朗声夸赞道:“县公爷威武!”
郝通高声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县公爷还未成年就如此厉害。”
江青云好奇的问道:“你都胜了谁?”
周莫玄有些得意的道:“我父王手下的几个将军。”
江青云知道周莫玄小小年纪武艺高超,就不知他在兵法方面如何,问道:“都比了什么?”
“箭术、枪术、骑术。”
若换了别的长辈,肯定先是夸赞然后是鼓励,只是到了江青云这里,却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是不是都让着你了?”
周莫玄想到昨日父王的夸赞、庶兄一脸的阴郁、将士发自内心的敬佩欢呼,忍不住笑道:“比骑术他们是让着我,都输了被我父王一骂就急眼了再不让了,结果还是都输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