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如意站在沿街的酒楼二楼,俯视街道,耳边全是女子疯狂叫嚷江青云名字的声音,心里自是有些酸味,不过仍然特别高兴,“江哥哥终于如愿以偿!”

    几位奴婢均是一脸喜气的道:“恭喜县主!”

    东宫的人一路狂奔而至,带来殿试的喜讯,李家人得知李福康、李敏寒高中同进士,真是喜上加喜!

    李如意道:“爹,同进士最高能至四品。日后,二哥、四哥有望成为四品官员。”

    七品、六品是低级官员,穿绿袍官服。五品、四品是中级官员,穿红袍官服。三品以上是高级官员,穿紫袍官服。

    文官的实职官员,想要当三品以上的官员必须是一、二甲进士出身。这是朝廷的硬性规定。

    如果没有参加过会试,连同进士都不是的官员,最高升至六品。

    比如长平县的郝县令非会试进士出身,连举人都不是,在长平县任职五年,哪怕政绩不错,官位仍是从七品下,没有升职。

    李英华感慨道:“真羡慕二哥、四弟。”

    李山笑得嘴都合不拢,问道:“你不羡慕青云?”

    李英华摇了摇头,道:“江哥哥是状元,高不可攀,我距离状元太远,不敢羡慕他?”

    李如意微笑道:“三哥,我们李家以后好好培养后代,会有机会出状元。”

    李健安双眼放光,道:“对,我们李家的儿孙只要坚持读书,就有机会出一位状元!”

    “我连学堂都没上过,你们有考上同进士,有考上举人,你们比我强。日后,我的孙子应该比你们强。”李山已经今非昔比,眼光比以前放远了,对未来充满憧憬。

    李如意道:“爹,您和娘好好过日子,长命百岁,看着我们李家子孙考中状元。”

    接下来几天,李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就在这时,东宫传来消息,国都的郊外,没有大的地皮售卖,只有小块的地皮,一个作坊都不够建。

    “国都郊外空地不少,但是主人宁愿空着也不愿意卖给东宫。”

    “这里是国都,寸土寸金,所有的地都有主了,有钱都买不到地。”

    “东宫想要拥有自己的一块地都难。太子为此事气了两天,都不好意思跟您说此事。”

    “要不您看此事先放一放,等年底看有没有人卖地?”

    东宫的官员跟李如意一个劲的陪着不是,闹得李如意也没脾气了。

    等官员走后,李如意跟李家人道:“我看有人故意从中作梗,不让太子如愿。”

    李家四少年道:“太子献出活字印刷术,在民间风头极盛,都压过了各大家族。地皮的事,兴许是各大家族联手而为。”

    “妹妹,你别生气。地肯定能买到,作坊肯定建起来。”

    连李山都忍不住道:“以前太子在燕城时,燕王、世子都支持他开作坊。”

    李如意目光闪烁,欲言又止。

    李石问道:“如意,你的作坊开不了?”

    李如意轻叹一声,“开不了。”

    李石摸了摸脑袋,问道:“你在昆城开作坊很容易,怎么在国都就这么难?”

    “说起来我在义兄的昆城开作坊最容易,比在燕城都容易许多省事很多。”李如意不由得想起在昆城的日子。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昆城周景晨说了算,李如意在那里倍受人们尊敬,干什么事都容易。

    哪像在国都,连块合适的地皮都买不到。堂堂太子连这点能耐都没有。

    她马上离开国都回燕城,既然作坊连地皮都买不到合适的,那就算了。只等以后周莫玄能够硬气起来再说。

    又过了两日,皇帝在皇宫宴请所有进士,包括同进士,李福康、李敏寒再次跟着江青云面圣。

    接着,吏部给所有进士、同进士分配官职。

    江青云、慕容仪的官职不变。

    李福康分到洛城郊外的定县当县令。定县是中等县城,比长平县大。定县县令的官职是从七品上,比长平县令高一级。

    李敏寒被分到燕城往北百里的照县当县令。照县跟长平县平级,县令官职是从七品下。这地方年年靠燕王府发救济粮食,比尚县还穷,根本比不上长平县。

    李家两少年的官职是东宫跟吏部打的招呼。他们只是七品小官,洛城是洪家军的地盘,燕城是燕王府的地盘,哪怕吏部不这么分,回头东宫也可以通过洪家、燕王府把他们调过去,所以吏部就给个顺水人情。

    所有的进士、同进士在任职之前,有探亲假。说白了就是朝廷允许进士、同进士荣归故里探亲。

    探亲假期限有规定,进士、同进士的户籍离国都远,探亲假长,反之就短。

    李家两少年的户籍在燕城,离国都挺远,就有一个半月的探亲假。江青云户籍迁到了国都,只有五天探亲假。新科榜眼家在昆城,竟有两个月的探亲假。

    李山父女、李石、李家两少年归心似箭,准备骑马回燕城。李健安、李英华就不回家了。李健安拜托李如意说服赵氏同意他的妻儿来国都。李英华也拜托李如意说服五狗子同意明年跟他成亲来国都。

    李如意跟江青云洒泪辞别之后,带着哥哥布置的两个任务离开了国都。

    长平县李家。

    李福康、李敏寒高中同进士的事令赵氏、张银芳、吕婷一直沉浸在狂喜之中。

    两个少年只读了五年书就考中同进士,这是婆媳三人压根不敢想的大好事。

    张家、吕家同样十分欢喜。他们家的女婿成了同进士,女儿妻凭夫贵,以后荣华富贵少不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噩耗从天而降。

    吉城边防燕军与一股流窜的狼国骑兵交战时,李敏寒的岳父吕道正壮烈牺牲。

    这几年来,狼国人都忙着内战,没有功夫派骑兵骚扰吉城的边防,只因今年狼国新皇帝,也就是之前的太子,得知番邦国家大批的番邦马最终到了世仇大周的燕王府,愤怒之极……

 763如意出征

    再加上狼国内战消耗巨大,狼国新皇帝听说大周国边防的吉城变成非常繁华的大城府,周边村民粮食堆满仓,就起了抢劫的主意。

    以前,狼国就是这么做的,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就去抢大周国,早就抢出甜头抢上瘾来。

    狼国新皇帝派出两万名骑兵作为先锋军,化整为零扫荡通道,禁止番邦大商贩再把番邦马运到大周,随后派出十万骑兵准备攻打吉城、洗劫大周国村庄。

    先锋军当中有一支一千二百人的狼国骑兵为了立军功,胆大包天的纵深至两国边境,被一千五百名的边防燕军围住。

    一千五百名燕军,其中五百骑兵、八百步兵、二百短弩手。

    众所周知,草原上打仗,骑兵能以一敌五,如果是一群骑兵,光是冲势就能把步兵的阵势冲散轻松灭杀。

    如果燕军没有短弩手,这次战斗必败无疑。

    幸亏有这二百名短弩手,几轮射击,一下子射死几十个狼国骑兵、一百多匹马,造成所有的狼国骑兵短暂混乱,给燕军的军队带来战机。

    哪怕如此,这场战斗最终两败俱伤,极为惨烈。

    燕军死亡十之九成,余下的皆是重伤,狼国骑兵只有不到二十人生还逃跑。

    草原开始枯黄的草被两千多人的鲜血染红,如同人间地狱。

    吕道正就在此战中牺牲。

    他的尸体跟战友的尸体一起火化烧成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后放在坛子里被燕军的人送回燕城吕家。

    除去吕道正,还有许多军官军士的骨灰坛子送到了军属的手中。

    同一时间,北地一千多个家庭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

    燕王府的周冰、周景望一边将打探到的消息上报至朝廷,一边向燕军各部下达军令在边防集结迎敌。

    狼国十二万骑兵压境的消息使得北地震动,哪怕是国都的金銮殿也是震动很大。

    内战与南地敌国入侵的事让文武百官已经忘记了一直在北边虎视眈眈的狼国。

    狼国铁骑持冰冷的弯刀,砍下大周国军人、百姓的头颅。

    那可是比南边敌国军队厉害许多倍的狼国铁骑!

    “史上狼国三万铁骑入侵北地,就能一路攻到邢城,要不是洛河拦着,那就过河杀到国都。如今狼国新皇帝派十二万铁骑入侵吉城边防,会不会直接打到国都?”

    “臣请陛下立即下旨令燕王带燕军二十万守住边防。”

    “万万不可让狼国铁骑踏进我国境土!”

    “燕军一定要将狼国军队阻拦在边防!”

    “这才过了多久的平安日子,又有战争。唉,大周可经不起战争。”

    文武百官各抒己见,有几个文官甚至吓得浑身发抖,不知道的还以为狼国军队已经杀到国都城门之下。

    周莫玄站在文武百官的第一排,心道:“本太子正好不想在国都呆着,不如借此机会去北边边防。”

    早朝之后,他立即去找江青云等人商议,正好江青云也有此意,便写了奏折报给皇帝。

    谁知,皇帝、皇后都不同意,说周莫玄是储君,不能去边防,不能有任何闪失。

    周莫玄自幼就想去边防杀狼国骑兵,好不容易狼国骑兵出现了,又因身份去不了,无比郁闷的道:“他们不让我去,怎么办?”

    “你自己提不行,那便让别人帮你提。”江青云笑容诡秘。

    次日,各大家族在朝的官员纷纷上奏折,请皇帝派太子周莫玄去北地边防监军。

    原来,寡妇再嫁、活字印刷术两件事,各大家族认为周莫玄喜欢革新,这样的人要是当了皇帝,对士族很不利,均是心存忌惮,这回巴不得他离开国都,只要他一走,后宫的娘娘们生下龙子,东宫就得易主,皇位哪还有他的事。

    再说,狼国骑兵厉害了无数年,历朝就没有能胜过他们的军队,燕王周冰的燕军肯定也胜不了。

    燕军败了,周莫玄身为监军,自是要承担责任,光是这点也够他喝一壶的。

    “太子武功卓绝,能以一敌千,定会从北地战场安然无恙的返回。请陛下安心便是。”

    “自古英雄出少年。太子去监军,狼国骑兵定会战败!”

    十几位文官的高官为了说服皇帝,一律把周莫玄捧的高高的。

    这么明显的捧杀,傻子也能看出来,何况早朝的这些文武百官。

    这般过了一日,周莫玄再次去求皇帝,还拉着小皇子帮忙说话去求了皇后,终于得到皇帝、皇后的同意,派他去边防监军。

    这回东宫仍跟上次一样,贺南、慕容仪留守,其余人去北地边防。

    怀着六个月身孕的童芸再次离开国都,不过此次随行多了周莫玄的另一个女人万素玲,令她心情抑郁。

    东宫一行人急匆匆前往北地时,李山兄弟已经跟随燕城燕军分部的军队奔走吉城。

    李山得知亲家吕道正壮烈牺牲,悲痛之余心生惭愧。

    同样身为燕军军官,这些年他好吃好玩享福,在军营没有睡过一夜,而吕道正却在边防和狼国铁骑拼杀失去生命。

    他有力气也识字,决定这回无论如何都要去边防杀狼国铁骑,为亲家报仇,也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李石非常倔强的要跟着李山。自从五岁时,李山救了他,他就认准李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