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街坊就有两位文官的府里请了琴师。上次李山带着儿子去拜访这两位文官,就听到了琴声,其中的一位文官为了显摆自己家的孩子聪慧有才艺,还带李山父子去琴房看他孩子弹琴。

    李如意得知后就有了想法。她这个人五音不全,是不打算学琴。家里人可以学琴,还可以听琴师弹,陶冶情操,反正家里有的是银子,那就在精神上面要求高一些。

    闻言,赵氏竟是比吕婷还要高兴,立即点头同意了。

    李如意带着两个弟弟去洗手。江青云打着帮忙的旗号,跟了过去,微笑道:“你想听琴,以后我弹给你听。”

    “我还对琴一般。”李如意心道:幸亏秦太妃没让我学琴,不然得头痛死。“你会不会弹筝,我觉得筝比琴悦耳。”

    “自是会弹。我还会吹箫。”

    “那笛子也会吹吧?”

    “略会。”

    “你在我面前这么谦虚干什么,你要是说略会,那就是会。”李如意看着俊美无双的江青云细心的给两个小家伙洗手,想想以后想听什么乐器,他就演奏什么,在大周国简直是不要太完美。心里有点甜蜜。

    赵氏特意跟家人道:“几个月前,我无意中跟如意说,我小时候进县城听到举人家的小姐弹琴,十分羡慕。如意就上心了,还怕我不好意思,竟是说给两个弟弟请琴师。”

    王燕夸赞道:“妹妹真孝顺。”

    吕婷慢悠悠道:“我以前学会几日弹琴,没学会。”

    吕族得势的时候,请过琴师教族里的孩子学琴,吕婷姐妹都去学过,不止几日,而是学了一个月,愣是没学会,月考时最后一、二名,回家哭了。

    吕道正心疼女儿,就不让吕婷姐妹学了。

    赵氏道:“傻孩子,你学了以后弹给我孙子听。”

    张银芳一听对哦,学会弹琴,可以给未出世的宝宝听,问道:“娘,我能不能学?”

    王燕是本着技不压身的原则,只要有条件,什么都愿意学,跟着问道:“还有我,我也想学。”

    赵氏有些激动的道:“那太好了,你们都跟我们一起学。”

    李山还想着安慰赵氏,这下子看赵氏高兴的样子仿佛忘记四个儿子没考好的事,那就不提醒了,道:“请琴师得花不少银子,你们都跟着学才合适。”

    赵氏笑道:“你爹啊,一天到晚就想着省钱。”

    李山只是憨笑,而后望向吃果子的李石,问道:“石头,你要不要也跟着学琴?”

    次日,李家人都回了长平县城,李如意却是去了燕城酒楼商业综合楼,将一份计划书交给几个同伙人瞧看。

    原来,李如意打算在乡试放榜之后,燕城酒楼举办几日举人免费吃自助餐大酬宾的活动。

    一名举人可以带两名亲朋好友,全部免费。

    不过,这个活动有是有一个很小的条件,那就是凡是前来免费吃自助餐的举人,需对对联,如果答不下来,那就请写下一首诗或是两句诗。

    说白了这个活动就是变向的请举人留下墨宝。当然了,举人要是答出下联,可是不用留下墨宝。

    郑怀玉道:“如意,我听我爹说燕城有六百多名举人,这还没算上本届的新科举人。”

 693对联与墨宝

    “历界的举人再加上新科举人,那就算八百名举人,再加上他们带来的亲朋好友,总共二千多人,有的人喜欢占便宜,不止来吃一次,若按两次算,也是五千人次,一个人一百个铜钱,便是五百两银子。”童小姐算过之后,有些惊呆了,问道:“如意,你要用这么多两银子白请那些举人吃自助餐?”

    李如意昨日就向江青云打听过总共多少举人参加会试,笑道:“那些举人当中会有会试、殿试的进士,我们只需要花几百两银子,就能获得他们的墨宝,然后可以拍卖赚银子,还能裱起来挂在自助餐的墙壁,吸引读书人来吃饭。你觉得这些银子花的不值吗?”

    郑怀玉仍是第一个支持,道:“值!小童,我们就听如意的。”

    “童姐姐去了一趟吉城边防,都忘记怎么做买卖了。”齐小姐咯咯娇笑。

    周珞炎激动的道:“小神医,我那里有对联,我可以提供对联!”

    “不用。我已有了对联。”李如意笑得有些坏。

    前世上大学时有一阵子与同学迷上了对联,搜出许多好对联。这下来到大周国可以用上。

    周珞炎非常好奇的问道:“能不能给我瞧瞧?”

    “当然可以。”李如意挑了挑细长的柳叶眉,这就拿笔在纸上写字,“上联。”

    “我也瞧瞧。”齐小姐凑了过来,嘀咕道:“我回去考我哥哥。让他一天到晚说我只会舞刀弄剑不会读书。”

    郑怀玉走至,道:“我爹喜欢对对联。我看他能不能对出来。”

    童小姐霸道的把周珞炎拉了出来,然后站在他的位置,跟三女道:“我们家族今年出了一个秀才,他一天到晚在我爷爷面前晃,还笑我二哥没参加科考跑到边防去参军。待我拿了对联去考他,让他得意。哼!”

    童二公子在燕城书院读了几年书,且读得挺好,上届科考因为王氏患病,他在家侍疾,没能参加,这届科考又是在他参军之后才公布时间,他想着既然已经决定从武,那就不参加科考。

    谁知,童族的那个人考中秀才,为了显示自己有本事,跟族里的人说话,话里话外踩着童二公子。

    不但童小姐气不过,王氏也挺生气。

    李如意一口气写了九个上联,几人像得了宝似的,纷纷拿提笔抄下来。

    几人当中周珞炎读书最多,又擅长对联,惊叹道:“小神医,这九个对子的上联出的真是太精妙,我想了半天一个下联都没想出头绪。”

    童小姐问道:“如意,下联是什么?”

    齐小姐也笑眯眯问道:“好如意,快告诉我们下联。”

    “你们要是知道了下联,很快所有人就都知道了。我还想着靠下联赚未来状元、榜眼、探花的墨宝呢!”李如意这回打听主意,不透露任何风声。

    “你别告诉她们。尤其是小童,你是不知道,她什么事都给我六弟说。”郑怀玉话毕,闪到一边去,让羞红了脸的童小姐拳头扑了个空。

    李如意恍然大悟般道:“我以前以为郡王爷对燕城酒楼的情况那么熟悉,是珞炎给他说的,闹半天不是,而是童姐姐。”

    童小姐反问道:“如意,你不是一样万事都告诉江伯爷吗?”

    李如意言之凿凿的道:“那不一样。我告诉江哥哥,是想让他帮忙解决燕城酒楼的难题。你呢,完全是当了奸细,把我们的商业机密都告诉郡王爷。”

    周珞炎故意嘀咕道:“估计我五哥也把燕城作坊的商业机密告诉了童姐姐。”

    李如意轻抚额头,“好在你们都是自己人,不然,我们还开什么作坊、酒楼。”

    童小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好了,我不打听对联下联。”

    齐小姐跟着表态一切听李如意的。

    用对联吸引才子墨宝的商业活对就这么定下来。

    李如意把总管家叫来,将九个上联交给他,吩咐等到乡试放榜头一晚就把上联都贴到自助餐一楼门口,次日一早放榜再派人去衙门放榜处发活动传单。

    那些举人心气高的很,不会冲着免费自助餐来,但是有了对上联这个事,就会觉得有些雅志,应该会来瞧瞧。

    总管事已经不止一次见识到李如意在商业上面的本事,这回的活动创意真是新颖,想必能让燕城酒楼的买卖更上一层楼,还能拥有好的名声。

    李如意做完这件事,又关注了一下近期的拍卖会,而后就去燕安坊药堂看看七个弟子学的如何。

    等到下午,就带着江青云找来的一个妇人琴师及几把崭新的琴、筝,回了长平县的家。

    夜深人静,燕王府,书房。

    周冰与江青云正在面对面下棋。

    “你向陛下辞去考官,就是为了小神医哥哥。既然你已经做到这般,为何不同意小神医的哥哥乡试中榜?”

    “主考官已判定福康落榜,若是你因为我与如意的缘故破例录取福康,那便是对别的考生不公平。”江青云落下一粒棋子,“北地第一次举行科考,一定要公平公正。”

    “小神医立下许多功劳,楚王为她向陛下请封县主,倒是我得了她那么多的好处,只封了她爹一个六品的武散官。”周冰停顿一下,道:“我是想着这回给她的一个哥哥举人功名,算是对她的补偿。”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家起步太低,步步都需走的稳,富贵才能长久。”江青云微笑道:“我替如意谢过表哥。”

    “你赶紧把小神医娶到手。”周冰缓缓道:“省得我担心小神医被别人娶了离开北地。”

    江青云气定神闲,“我非她莫属,她亦如此。”

    转眼间,乡试放榜,贴红榜的衙门大门前简直是人山人海,比上次院试还要热闹。

    燕城酒楼的几个小二就在这里卖力的一边发放传单一边高声叫喊:“最难对的对联,最好吃的美食,最风流的才子,请去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

    几个小二个个人高马大,穿着同样的青色衣裤戴着同样的黑色软脚幞头,特别精神,排成一列在人群中行走,竟是形成了一景。

 694复发与半夜急救

    “最风流的才子,这分明说的是我家公子!”

    “北地所有的才子都在此。”

    “这里才子如云,竟有人夸下海口说什么最难对的对联?”

    “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不拍卖宝物,怎么跑这里弄起对联了?”

    众人议论纷纷,显然是被小二奇特的叫喊声吸引住了。

    当日就有十几位新中榜的举人去燕城酒楼商业综合城,免费的自助餐吃了,对联却是对不出下联,这辈子都对不出,然后就留下墨宝。

    第一个留下墨宝的举人,因为中举太过欢喜,酒吃多了,糊里糊涂的把其中的一个上联抄了一遍。

    后面的十几位举人,依葫芦画瓢,就把那个上联抄了一遍。

    同样的上联,不同的人书写,风格各异,写的人还都是举人,别具一格。

    总管事特意派人去燕城李家请示李如意,然后把十几位举人写的字贴了出来吸引更多举人来。

    燕城李家。大厅。全家人都在。气氛有些低落。

    童试三次考试,李家四少年回回榜上有名。李家已经习惯了成功。

    然后在第四次乡试,李家四少年全部落榜。哪怕是读的最好,在院试当中考取第十一名的李福康也名落孙山。

    科考再一次显示了它的高不可攀。

    哪怕是出身世家的学子,也需要十年苦读才有可能高中进士,何况是祖上十八代没出过读书人的李家。

    李如意道:“江哥哥早在乡试之前就说过,你们这次参加乡试是去问路,投石问路,这样不至于下一届科考乡试进了考场,两眼一抹黑。你们这次乡试就是为给下一届科考中举打基础。”

    乡试结束后当日把自己关在屋里痛哭的李英华,已经想通了,今日落榜是意料之中,道:“是。江哥哥说的对。妹妹,你放心,我会振作起来读书,争取下一届科考考中举人。”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