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2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饭厅,江青云、周珞炎与童家公子坐一桌。

    高绣脑袋灵光一闪,正想到什么时,周蔚叫着自己是男孩子,要跟男人坐一桌,不跟女人坐一桌,这么打岔便忘记此事。

    童家公子见江青云风度翩翩,谈吐儒雅,比此次在南方所见的俊杰都强,起了交好之心。

    周珞炎与童二公子是燕城书院的校友,只是不在一个年级。两人都认识。

    曾经周珞炎跟几大家族的少年走的很近,做的许多事令童二公子看不习惯。

    这半年,童二公子通过同窗的书信得知周珞炎与几大家族的少年闹翻了,在河边被刺后仍是坚持巡视河道,对他的态度大大改观,甚至心生敬佩。

    四个少年年龄相仿,相谈甚欢。

    周蔚人小插不上嘴,却是非常有礼貌,不闹也不吵,睁着大大的眼睛瞧瞧这个又瞧瞧那个,非常可爱。

    童家公子已经知道周蔚的生母信了道云游四方,对周蔚这么小就失去母亲,心生怜悯。

    不过,周蔚还有疼爱他的爷爷奶奶爹爹叔叔,特别是他爹爹竟然不打算另娶世子妃,对于他来说,真是极幸运的事。

    饭后,李如意告退,江青云便与周珞炎离开。

    高绣心思放在童家人身上,想着王氏将要离开燕城,以后很难见到她,心情恹恹。

    这边童家人还未走,那边秦太妃就从下人嘴里得知江青云不请自到参加高绣、童家人的聚餐。

    秦太妃是何等人物,听完之后,心里明了,道:“这个孩子做的这么明显,连我这个老婆子都瞧出来,何况旁人。”

    大奴婢观察着秦太妃的脸色,细声细语道:“表老爷对小神医的心思,府里许多人都瞧出来了。”

    秦太妃心道:李家的门第太低。小神医年龄小,现在还看不出来以后会如何,会不会长歪了。这繁华世界,会不会把小神医的眼迷花,她嫁给青云之后会不会本分过日子?

    这件事让她想了许久,午休都没睡着,到了下午,还是做了一个决定,派人把李山父女叫过来。

    派去的大奴婢性子温和,嘴巴却很严,什么都不肯泄露,让李如意误以为秦太妃生病了,让她去瞧病,特意让周英背上药箱。

    周双、周英对秦太妃的院子熟悉的很,这次再去竟是有些激动。

    父女二人到了,秦太妃并没摆谱,让他们等候,而是直接宣召,等看到周英背着的药箱,开口道:“我身子骨好着呢。我找你来,不是为了瞧病。”

    “如意见过太妃。”不知怎地,李如意每次见秦太妃,都觉得对方对自己各种审视,竟比见周冰的压力都大。

    “你今年多大了?”

    这个问题上次秦太妃就问过李如意,这次又问。

    “如意今年十一岁。”

    秦太妃上下打量李如意,皮肤白净,头发乌密,眼睛大且有神,容貌非常清秀,看着很有灵气,不算很漂亮,不过,也是中等偏上,个子不高不矮,体型苗条,站在身材魁梧的李山旁边显得十分的娇小玲珑。

    “再过四年就及笄了。”

    “是。”

    “从今日起你就住在我的院子里,谁来找你瞧病,先问过我,得了我同意你才能去。”秦太妃以为这番话会让李如意十分愿意立即谢恩。

 469大方得体

    “太妃,请问如意是一直住在您的院子,还是被王爷、王妃传召到王府时才住过来?”李如意特意说的很慢。

    她一个小小七品官员的女儿能入秦太妃的眼,是十分荣耀的事,只是要她离开爹娘离开自己的家,这份荣耀不要也罢。

    秦太妃微笑道:“你倒是反应快,问得好,我的意思是你要是被我儿子儿媳传到王府给患者瞧病,只要留宿王府,就住到我的院子。”

    秦太妃这样安排,保住了江青云的名声,还能保护李如意,暗中观察李如意能不能当江青云的正妻。

    李如意自是在意江青云与自己的名声,这几次到王府,为了安全,且觉得年龄小,这才住在江青云的院子。

    如今能住到秦太妃的院子,那最好不过。

    李如意又不是傻子,鞠躬行礼感激道:“谢谢太妃。”

    秦太妃问道:“李山,这下你可放心了?”她知道每次李如意到王府,李山都会亲自陪同。这就好像当年她一心保护未成年的周冰一样。

    可怜天下父母心。她很理解李山。

    李山感激道:“放心。下官的女儿在您这里最是安全妥当。多谢太妃。”

    秦太妃一听,心道:这李山当了几天官,也会说话了。

    又道:“你仍是在我外甥的院子住。你若有事,就来我这里找小神医。”当下吩咐奴婢带着李山父女去看给李如意安排的房间。

    “我们太妃最是心善,怕小神医受委屈,特意把小神医安排住进自己的院子。”

    “小神医的卧房就是第三进院子的这一间。太妃知道小神医要制药,特意把第四进院子的两间房拨给小神医当药房。”

    奴婢名叫周锦,今年三十二岁,年龄比周英、周双大,容貌美丽,一双眼睛会说话,只是皮肤微黑,不是那种一眼美女,属于耐看,越看越好看的类型。

    周锦性格开朗,一直面带笑容,比刚才传召李山父女过来的奴婢看着好说话的多。

    不过,李如意却没有过多的跟周锦说话。这位看着和颜悦色,说不定是个面热心冷很有原则的人,不然怎么能当一等奴婢。

    周双、周英等周锦走后,均是眉开眼笑,高声道:“恭喜小姐,贺喜小姐!”

    “小姐能够入太妃的眼,今后的人生必定一帆风顺。”

    “奴婢听人说,这么多年来太妃的院子住过外姓的一位小姐,那就是王妃。那时,王妃还没有嫁给王爷。”

    “太妃这般看重小姐,以后定会给小姐寻门好亲事。”

    “别看这是第三进院子,这个位置却是很好,十分安静,不会被人打扰,离第一进的大门不算远。”

    “太妃先是把奴婢二人赐给小姐,如今又把小姐安排住到她的院子,很是看重小姐。”

    李如意点头微笑,倒没瞒着两女,轻声道:“太妃对我好,都是看在江哥哥的面子上。”

    周双激动的道:“奴婢觉得,太妃这么做,也是对小姐的肯定。”

    她与周英离开王府时,压根未想过有朝一日还能住进太妃的院子。

    没想到托了李如意的福,她们又回来了,而且是以李如意跟前一等奴婢的身份,光是这一点就让王府里许多奴婢羡慕了。

    周英俯在李如意耳边低声道:“小姐,奴婢二人好歹在这个院子住过,对院子里的人性格秉性都知道。您想知道什么人什么事,都可以问奴婢二人。”

    李如意点头。心道:我最想了解的是秦太妃。不过,她是江哥哥的亲姨母,我只要把她当成长辈对待,应该可以了。

    此时的她还不知道从今日起,在王府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秦太妃知晓,也不知道,秦太妃把她当成未来的外甥媳妇全方位考察。

    主仆三人待了一会,这就返回搬东西。

    到了黄昏,得知消息的江青云特意来谢过秦太妃,高绣带着小儿子、长孙也在。

    “你表嫂带着两个孩子,又管着府里的庶务,十分繁忙。我就做主,让小神医搬过来。”

    “多谢姨母。”

    高绣打趣道:“表弟,这下你可满意了吧。我娘亲自替你看着小神医。”

    江青云脸颊通红。

    秦太妃笑道:“他脸皮薄。”

    江青云坐了一会儿,就去见李如意。二人说好,每晚同去周景晨的院子。

    李如意换了一件粉红的长裙,发上特意戴着今日秦太妃赐的发饰,明艳照人,大方得体。

    “太妃说不用我陪她。晚饭,我与太妃分开吃的。”

    “我与李叔共用晚饭。”江青云轻声道:“你住在这里,我还能跟以前一样常过来,李叔就不方便了。”

    “太妃这般关照我。下次我来王府,我爹不用陪着。你也是。”李如意声音轻柔,“天气热,你来回跑挺累的。”

    江青云微笑道:“不累。”

    出了太妃的院子,门口停着一辆马车,二人上了马车,半刻钟到达。

    秦太妃的院子距离周景晨的院子二里路。以后李如意来回都得坐马车。

    她倒没那么娇气,只是怕耽误时间。

    不知是李如意开的食谱起了药效,还是周景晨的心情好,总之,今晚周景晨没发脾气。

    治疗非常顺利。

    次日,李山便独自回了李家。秦太妃听说此事,觉得李山父女行事聪明。

    李山跟家人道:“太妃是青云嫡亲的姨母,视青云如己如。太妃人很慈祥。周双、周英就是太妃赐给如意的奴婢。这回太妃又允许如意搬进她的院子。我寻思,有太妃护着如意,我就不好再留在王府,如意也是这个意思。我就提前回家。”

    “如意能入太妃的眼,这可是我们李家前世修来的福气。”

    赵氏等人自是十分欢喜感激。

    “如意让我回到家里还跟以前一样做买卖。天气热,少做豆腐,可以做些下酒菜的豆腐丝,多做松花皮蛋、泡菜。”李山在王府的那些天,天天想着家里的买卖,一进家门,还没呆半个时辰,就准备干活。

    赵氏体贴的道:“山哥,这都快中午了,你吃了饭,午休后再说。”

    “不行。我还得去鸡棚猪圈那里瞧瞧。”

 470死了几十只鸡

    今年李家养了几千只鸡、几百头猪。这将是李家的大进项。

    李山晚上做梦十回有三回能梦到它们。

    赵氏劝道:“那也来得及。”

    李山一本正经的道:“还有几百亩地。今日我都得瞧瞧。”

    再过几天,地里的麦子就熟透该收割了。那可是几万斤麦子,能养活许多人。

    李山提前赶回家,也有收麦子的原因。

    个子不到一米的李飞跃、李腾高坐在李山两条大腿上,不约而同的道:“捡麦粒!”

    李山惊喜道:“你们都知道捡麦粒?”

    赵氏笑道:“燕儿天天在他们面前唠叨麦收的事,还说村里的小孩子都下田地捡麦粒,他们听见了闹着要捡麦粒。”

    “不愧是我的儿。”李山许诺道:“好,过几天就让你们捡麦粒。”

    他稍坐片刻,就去豆腐房,转了一圈,看到李山带着奴仆把活干得挺好,夸奖几句,就骑马准备去鸡棚猪圈。

    张嫂牵着满面激动的李飞跃、李腾高过来,恭敬的道:“大老爷,夫人说两位小公子跟您同去。”

    李飞跃、李腾高最喜欢骑马,虽然小屁股颠的疼,但是坐在马上视线开阔,驰骋时感觉在风里飞行,特别刺激。

    李山不在家,赵氏不放心别人带李飞跃、李腾高骑马。

    两个小家伙一看李山回来了,又要去鸡棚、猪圈,能够看到许多的鸡、猪,立刻要求同去。

    赵氏也希望两个小儿子多跟李山在一起,多些阳刚之气,一口同意。

    父子三人骑一匹马。李山的骑术已经练出来了,带着两个小家伙,就骑得慢一些。

    哪怕李山骑的慢,两个小家伙也开心的不得了,一路咯咯笑。

    到了鸡棚,没想到竟是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