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二爷不动了,不过眼睛睁得跟牛眼一样大。
周琼蕊看到洪二爷醒过来说话声很有底气,要是不看肿得跟猪头一样的脸,一点都不像病人。
她十分惊喜,给了李如意一个感激的眼神,问道:“二叔,你要是变成傻子,你说二婶会不会嫌弃你?”
洪二爷的媳妇是个生着鹰钩鼻的大美人,据说祖上有番邦血统。
大美人出身国都顶级大家族,家世好又是嫡女,美若天仙,听说当年追求她的人从国都能排到洛城。
洪二爷家世好,只是生得不好看,又是武将不会诗情画意,能够娶上她,出乎所有的人意料。
大美人生下洪彬兄弟之后,洪二爷仍是自卑,总怕大美人嫌弃他的容貌丑。
周琼蕊用大美人嫌弃洪二爷来拘束他。
这招果然管用,洪二爷不嚷嚷打架了。
410缝接断耳
洪彬兄弟听到洪二爷醒过来,自是十分欢喜,再次过来看洪二爷。
三个活宝在一起哈哈傻乐。
周冰父子威名远播,能把他们打伤,说明洪二爷父子的武功很高强。
洪二爷父子对于今日比武的战绩很满意,等回洛城可有的吹嘘了。
洪二爷父子三人刚到燕城王府半天,身上就都受了伤。
明日的兵器比武打不了,不怕,还有属下。
这次,洪郡公为了向燕王府展示中部军队的一部分实力,让燕王府的人不要小看洪家,不要认为周琼蕊嫁错了人家,特意把军队的几个武功极高的高手及十几个武功上等的高手安置进迎亲队,让他们听从洪二爷的命令行事。
说白了,洪郡公骨子里就是好战分子。洪家人从上到下都是这样。不战就不能够表示真诚,不能够表示强大。
李如意开了药方让两位太医派人去煎,又开了食谱让周琼蕊交给厨房准备饭菜,最后跟洪二爷道:“切记一个月不许喝酒。”
颅内出血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能喝酒。
如果患者在此期间喝酒,血块变大,后果不堪设想。
洪二爷眼睛圆瞪,叫道:“不行。我要喝侄儿、侄媳妇大婚的喜酒!”
周琼蕊哭笑不得的道:“二叔,你想想二婶。”
李如意猛的一拍桌子,倒是把坐在一旁的洪彬兄弟吓一跳,“不行也得行。行也得行!亏你还是军人,懂不懂令行禁止!我是你的郎中,你是患者,就得听我号令。你要不听,你的病我不治了!”
周琼蕊见李如意提着药箱走了,连忙追上去,“如意,你莫生气,我二叔就是性子直些说话快些。我二叔的病,还得劳烦你治。”
江青云给李山使了一个眼神。二人跟着走了。
洪彬一脸崇拜的望着李如意愤怒离开的背影,“小神医,你可真厉害,敢对我爹拍桌子。我就服你。”
洪捷粗声粗气的道:“爹,我看小神医说一不二,你还是别喝酒。嗯,你的酒,我们兄弟帮你喝。”
“不让我喝就不喝。”洪二爷嘀咕道:“她是小女孩,我让着她。哼。”
李如意去周琼蕊的院子看望洪珏。
这时,洪珏已经醒了,自己穿好衣服,坐在椅子上吃点心,两只小手捧着绿豆糕,嘴巴、脸上沾满了绿豆糕渣子,十分可爱。
周琼蕊想到洪家三父子,感慨道:“小珏好乖。”
晚饭,李如意、洪珏就在这里吃了。
周琼蕊让奴婢给洪家父子带话,为了方便李如意给洪珏治疗,这几天洪珏就住在她的院子。
奴婢去了回来禀报,“洪二爷三人在商量明日派谁与我们父王比武的事。”
李如意板着脸跟周琼蕊道:“洪二爷三日内不能激动,不许去比武场观战。”
周琼蕊觉得这事比不让洪二爷喝酒更难,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没把握说服他,便道:“我明日让父王给他说。”
晚上,李如意又让洪珏戴了半个时辰的理疗仪器。
周琼蕊等李如意走后,用手语问洪珏,“你有没有听到声音?”
洪珏摇了摇头。
周琼蕊只能安慰道:“刚开始治疗,你别急。”
洪珏两只小手比划打手语,“我不急。你也别急。”竟然反过来安慰周琼蕊。
周琼蕊感慨道:“老天保佑,让小神医治好小珏的耳疾。”
第二天,燕王府与洪家的比试照常进行,周冰父子鼻青脸肿的来了。
洪二爷无比幽怨的被腰痛得到缓解的周冰劝走。
洪彬兄弟一个胳膊断了,一个腿断了,坐在椅子上观看,又喊又叫,跟没事人似的。
这一天,由于允许使用兵器,受伤的人由六个扩大到十几个,断胳膊断腿的不算最重的。
有个国字脸中年军官当场吐了三大口血昏死过去,他的对手,洪家军的一个红脸青年也好不了哪去,一只耳朵被削了,右胸中了一剑。
“太医快来救人命!”
“先救他,他伤的重!”
“两个太医正好一人救一个。”
“那小子娶媳妇了,没了一只耳朵,没关系,不是还有另一只吗?”
周琼蕊又急又气,“你们不许再使用兵器。”
“上战场了敌人对着我们不用兵器?”
“真刀实枪的比才能有效果。”
“我们洪家军比武都是用兵器。”
“实战练兵!”周冰对比武用兵器不以为然,对洪家的练兵方式很赞同,嘱咐道:“不许将此事透露给太妃。”
李如意望着一群狂热的男人,无奈的道:“把患者的耳朵捡回来,我试着给缝上。”
将断耳接回去,这在大周国是前所未有的事。
哪怕李如意在没有先进治疗仪器的条件下,只是用针及特殊的线把患者的耳朵缝上去,这已经让两个太医震撼无比。
上午比武场的所有人亲眼目睹红脸青年的右耳被剑削掉,血溅了一地,然后在下午看到这个红脸青年的右耳被白色棉布包裹着,然后右耳又长回去了。
这件事一下子成了王府的奇闻。
人人都去迎亲队住的院子瞧看这个红脸青年。
半日之间,红脸青年成了比洪家三父子还要红的人。王府上至秦太妃,下至杂役,都在议论他。
有人还为红脸青年担心,“他晚上要睡觉,睡着了翻身,明天起来一瞧,那只耳朵会不会掉在枕边?”
“这几日风大,他要是骑马,耳朵会不会被风吹掉?”
次日,红脸青年的接上的耳朵仍在脑袋上,又过了一天,换过好几回的白色棉布拆下来,露出整只耳朵,上面用线缝合的痕迹清晰还有些吓人,不过,比没有耳朵强多了。
人人瞧看红脸青年的耳朵,都想摸一摸。
“结不结实,会不会掉?”
“血肉都长在一起。不会掉。”红脸青年不厌其烦的对人们解释,“小神医嘱咐我,眼下不能用水擦洗,不能用力扯,七天之后就跟会恢复的跟以前差不多。”
“七天就能恢复。真是神医!”
“真是开眼了。断掉的耳朵也能接上。”
“你遇上了小神医,这可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红脸青年甚至被秦太妃等人召见,得到赏赐。他的同伴对此十分羡慕,恨不得断耳朵的是自己。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北地的春天姗姗来迟。
远郊离官道有一段距离的荒地,在建了一大片的作坊后,又建起一大片的石头屋子。
411激烈暗战
几千个灾民,男女老少,都参与建设石头屋子。这里将是他们日后在燕城的家。
就在此时,十几道弹劾周莫玄强抢灾民地契、逼迫灾民签不平等契约的奏折从北地几大家族的家族报到了燕王府及朝廷。
这是周莫玄在当上督查司的司长后第一次被各大家族联手弹劾,并且惊动了满朝文武。
“请燕王奇免去周莫玄的督查司长,念在他年龄尚小,请燕王、王妃对他严加管教。”
“请朝廷剥夺周莫玄的县公爵位!”
“燕王纵儿欺压百姓,吾等请求朝廷降旨收回燕王的军权。”
所有的奏折看似针对周莫玄,其实对付的是燕王。
北地几大家族给朝廷送上收回燕王军权的借口。
除去奏折,还在民间制造舆论,煽动燕城的百姓对周莫玄、对燕王府不满,从而大大降低燕王周冰的威信。
就在北地几大家族认为阴谋得逞,准备向燕王府提出种种要求时,燕城衙门张贴了一份公告。
这份公告内容是灾民感激燕王府活命及安置之恩,主动捐献地契,燕王府已将地契转赠送给各城府县镇的烈士家眷,并让当地的衙门安排家眷抓紧时间春耕,不浪费一亩田地。
公告附有灾民的姓名、籍贯、捐献的地契亩数及赠予的烈士家眷姓名。
白字黑纸,灾民、烈士家眷都有名有姓有籍贯,容不得半点做假。
“听说县公爷自掏腰包花了几千两银子救了所有的灾民,还要把灾民都安置好了。”
“原来是灾民为了表达忠诚,把地契捐献出来。”
“我的天,近千亩地,县公爷竟是地全部送给烈士家眷。”
“县公爷默默做了这么多的好事,出银子出力,听说被几大家族弹劾了。”
“呸,去他娘的几大家族!当初燕城衙门让那些家族安置灾民,那些家族全部都拒绝,县公爷为替王爷、世子爷分忧,接收所有的灾民。现在几大家族又告县公爷!”
“是啊。那可是好几千人,吃喝拉撒住样样都得花银子。”
“听说几大家族不但给燕王上了奏折,还给朝廷上了奏折。”
“自己办不到的事,看到别人办到,就恶心的揣测,把别人往坏里想。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灾民活下来。燕城增加人口。烈士家眷多了地契。良田不会荒芜。好一个一举四得。县公爷默默无闻做了这么多事。”
“这次要不是几大家族弹劾县公爷,我们老百姓还不知道县公爷做的这些好事。”
“县公爷未成年就做下这么多的好事,燕王、王妃教导有方。”
围观公告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燕王府的人把几大家族弹劾周莫玄的事泄露出去,顿时引起所有百姓愤怒。
他们为周莫玄打报不平,痛骂几大家族。
不到半日,燕城的人都在谈论此事,哪怕是几大家族公子哥常惠顾的青楼里的姑娘都在骂几大家族。
几大家族想往周莫玄身上泼污水,想要毁掉燕王府的名声,这下反了过来。
到了这个时候,几大家族的家主仍不相信,特意派出族里的嫡子带着管家去各个城府查,看看地契是不是真的赠出去,是不是赠给了烈士家眷?
夜色深沉。几个白发暮色沉沉的老头在大厅里坐立不安。
不到黄河不死心。他们一定要等调查结果。
两个青年与两个管家陆续赶到,都是风尘仆仆,“一切属实。”
“公告上面的人名、籍贯、亩数都毫无差错。”
“孙儿特意去看了地契上面的地,已经翻好了,马上要播种。”
“当地的百姓对周莫玄与燕王府感恩戴德。”
调查出来的结果是几个老头最不愿意听到的,但却是真相。
“这个小兔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