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将军抬眼瞧了瞧李如意,眼神比较正常,不再是昨天让人惊悚的古怪眼神。

    众人以为李如意要跟许将军谈话问问病情,谁知她一句话都没问,给许将军把过脉之后留下十天的药及十天的食谱就提出离开。

    许老太爷心里忐忑不安,跟了众人出去,走出院子才问道:“小神医,我儿的病情如何?”

    “患者的情绪暂时平静下来,需要静养,等精神恢复些,也就是七日后,我再来复诊。”

    周莫玄好奇的问道:“小神医,你今天怎么没有问许伯伯话?”

    “患者受不得刺激,我现在要是问他,一句话说不对,他就会受刺激犯病。我得等十天后看看他的恢复情况再进行下一步治疗。”

    “原来是这样。”

    李如意见许家人一脸急切,挑眉道:“昨个我已说过,患者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恢复,从昨个到今个刚过了一天,你们不要着急,特别是在患者面前不要表现出来心急担忧。”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莫玄、江青云等人都连连点头,认为李如意说得很有道理,许家太心急了。

    许老太爷感慨道:“是我心急,是我贪心了。”

    许胜诺喃喃道:“我希望爷爷赶快病愈,跟我一起骑马打猎。”

    李如意再次嘱咐道:“精神病患者不同于别的病患者,他们需要家人的加倍的呵斥,你们一定要有耐心。”

    周莫玄环视众人,朗声道:“你们把小神医说的话都铭记于心并做好,相信两年后许伯伯会恢复如初。”

    李如意道:“患者自幼习武,只要精神上恢复,身体会跟着恢复,两年后仍能驰骋草原。”

    闻言,许家人均是对两年后的许将军充满期待。

    “昨个你们就匆匆走了,连饭都没吃,今个一定要用过晚饭再走。

    “县公爷、江公子、小神医是我们府的大恩人,我们府没有金山银山,一桌饭菜还是有的。”

    许家人热情挽留,周莫玄一行人便顺其自然留下用了晚饭。

    饭桌上,许老太爷跟李山聊了几句,得知李家就在长平县居住,心里做了一个决定。

    饭后,周莫玄仍跟昨晚一样骑马回了燕城,江青云派人把李家三人送回礼村。

    月上梢头,江青云刚回来江府,周伯就笑眯眯过来禀报,说是五位将军府都给江府送来礼物,当然给李如意也送了一份,麻烦江府转给李家。

    江青云随手拿起礼单瞧看,估计合起来有五百多两银子,“他们倒是聪明,知道李家不愿太张扬,就把礼物都送到我这里。”

    周伯从怀里取出一个信封,缓缓道:“许家还给小神医送了五十亩良田,良田就在县城不远处。”

    江青云微微点头,许家老太爷是个有本事还会做事的,不然家族不会上下一团和气,这是他要学习的,吩咐道:“福伯,明日你把礼物给李家送过去。”

    福伯应了下来,待江青云离开大厅,跟周伯、刘婆解释道:“许将军的病需要小神医看两年,比另外四位将军棘手的多,许家就多送了良田。”

    刘婆想到李家六个儿子,有些担忧的道:“这些良田能不能变成小神医的嫁妆?”

    周伯摇了摇头,“现在是肯定行的,以后李家几个儿子成了亲有了媳妇,就难说。”

    福伯便道:“明个我悄悄把地契交给小神医。”

    江青云进了书房,喝了一杯姜茶,等心渐渐静下来,这才打开书籍。

    大过年的,他只有在别人家才感受过过年的气氛。

    他有时会觉得孤单,不过想想还有三个老仆,就觉得也是有伴的。

    看了近半个时辰,站起来按照李如意的叮嘱活动一下脖颈、腰、腿。

    他回想两日去过的五府,看到的五个将军都被病痛折磨得生不如死,若没有李如意,等待他们的是死亡,而他们的家人则陷入深深的悲痛。

    “有什么不能有病。”

    “你看我干什么,我脸上又没有花?”

    “你太瘦了,这可不行。”

    “你的活动量太小,要多活动,跑不动就走,走总可以吧?”

    “这回做的新鲜的吃食,合不合你的胃口?”

    “谢谢你陪着我去将军府给患者瞧病。”

    李如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好像大都是出自对他的关心,这回若不是他,李如意不会出诊将军府。

    李如意做了这么多,江青云能够做的只有教导李健安四兄弟。

    江青云又想到李家两对孪生少年,容貌不同,性格各异,却都是勤奋好学,心道:那我就把这件事做好,先让健安他们考入书院。

    烛光下,江青云伏案写字,如果走近看的话,就会发现他写的是一道道的试题。

    正月初十,一顶红色的花轿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抬进了礼村。

 218迎新娘办喜宴

    “新娘子来了。”

    “快去瞧瞧,二狗子的媳妇进村了!”

    “噢,二狗子娶媳妇了。”

    村里闲着无事的男女老少站在村路两旁看着花轿往许家行去。

    抬花轿的是两个壮汉,花轿是租来的。当地村民举办喜事,都花钱租花轿。

    走在花轿前面的许正、四狗子、李山、李健安被几个敲锣打鼓吹唢呐的汉子簇拥着。

    本来许正为了显摆,打算牵骡子去迎亲,谁知骡子听到鞭炮声吓坏了,不停的叫唤,还一个劲的拉屎拉尿,弄得臭气冲天,让人哭笑不得,就让人把骡子提前送回来。

    按照当地风俗,新郎官本人不能去迎亲,迎亲的是新郎官的亲朋好友。

    许家没有亲戚,就请了李山父子来撑门面。

    李家四少年当中李健安的容貌最为普通,就让他去了。若另外三位去了,怕抢了新郎官二狗子的风头。

    跟在花轿后面走的不急不慢的是新娘子的生父邓老头、唯一哥哥邓大及邓家的族人。

    邓族的村子以前就远不如礼村富裕,去年礼村家家户户卖豆腐,还有许多汉子去砌火炕,就更加富裕了,在十里八乡出了名的。

    邓族人为了给新娘子壮门面,都穿着最好的衣服,有两人还戴上了帽子,就这样与礼村的人一比,还是差了好多。

    礼村的人就连瞧热闹的都穿着九成新的衣服,比邓族人穿的打着补丁的衣服强太多了。

    鞭炮声里夹杂着大牲口的叫声,这是王族几家人的驴子在叫。

    邓族没有一家有大牲口的,只是这一点就让他们把礼村的人羡慕的死去活来。

    喜轿停在了许家大门前,老女老少都闹着要看新娘子。

    新娘子在众人扯着嗓子的恭喜声中被笑得有点傻气的二狗子扶着下了喜轿。

    许正喜滋滋的高声道:“各位亲朋好友,请里面进。”

    大厅早就布置好了,众人跟着一对新人走进去,偌大的厅人满为患。

    新娘子头上蒙着红色的喜帕,十分神秘,引得众人联想翩翩。

    乡下人成亲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不过应有的仪式必须要举行。

    作为被许家请来的司仪王海,也是在场身份最高的人,大声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结束之后,众目睽睽之下,二狗子拿着尺子掀起了新娘子邓银花的喜帕。

    一张涂了香粉点了胭脂少女的脸出现在众人面前。

    邓银花的容貌十分普通,皮肤微黑,只是描眉涂了胭脂,被红艳似火的喜服衬托,显得好看起来。

    八狗子拍手叫道:“新娘子好漂亮。”

    王海朝小家伙笑道:“哈哈,新娘子是你大嫂!”

    赵氏看邓银花身材微胖屁股大,跟已经升级当了婆婆的马氏道:“你长媳看着是个有福的,以后你就等着抱大胖孙子吧。”

    闻言,马氏心里对邓家给的嫁妆很少的那点怨气也少了些。

    李如意跟五狗子夸赞道:“你嫂子一看就是个能干贤慧的。”

    这下子众人都纷纷夸赞新娘子生得好看,邓银花羞的低下头,二狗子不错眼珠的望着她,笑得嘴都合不拢。

    邓家见许家人满意邓银花,心里自是高兴,这是个好兆头

    ,这门亲事不会差,邓银花以后会幸福的。

    新人入洞房,众人跟着过去起了会哄,就回到大厅入席吃酒宴。

    天气太冷,当然不能在院子里摆宴,许家就在大厅、两个卧房里设了酒宴,一共摆了五桌,把关系交好的几家请来,好好热闹一下。

    赵氏、李如意都早早过来帮忙。赵氏帮着许氏招待宾客,特别是娘家的女客,不能怠慢了。李如意自是去了厨房,帮三狗子、五狗子弄饭菜。

    当然,李如意把李石带来了。李石负责切菜及白案。

    炸豆腐丸子、蒸枣馍、炖鸡块、卤猪肉这些菜是昨天就准备出来的,不然今个做来不及。

    大过年的家家油水都重,不像平日油水缺的看到生猪肉,眼睛都能绿了。

    不过今个许家的酒宴还是让众人一饱口福,也让邓家开了眼界。

    四凉八热一汤两主食,每样都是又实惠又好吃,其中还有几道从未吃过的。

    就拿豆腐丸子来说,别说邓家,连礼村的人都没吃过。

    邓家人看着一道道的菜肴端上来,震惊之中还有两分惭愧,许家这般重视亲事,更显得邓家给邓银花的陪嫁寒酸了。

    酒也是好酒,女儿红,一斤得十八个铜钱,对于喜喝的客人来说,只是这么好的酒,就没白来一趟。

    喜宴结束,宾客陆续离开,许家对于给喜钱多的宾客都送了枣馍。

    这个枣馍比喜宴上吃的要大,且放的枣子要多,看着就诱人食欲。

    邓家人每人除了得了一个直径半尺大的枣馍,还有一把麦芽糖。

    邓老头喜滋滋的道:“亲家太客气了。”

    许正已喝醉去睡了,马氏送邓家人,特意跟邓老头道:“三天后我让二狗子带着他媳妇回门。”

    邓老头浑身酒气,满口答应,由邓大扶着离开。邓族人在路上就议论起来。

    “许家真有钱,银芳是个有福的。”

    “许家的孩子多,男娃就有五个,可银芳嫁的是长子。”邓族人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许家的家财多半要落在二狗子与邓银芳手里。

    “我刚才听邻桌的礼村人说,礼村最有钱的是李家,银芳的公公婆婆与李家是过命的关系。李家做的豆腐买卖都卖到燕城去了,连燕王都吃李家豆腐。我们族现在跟许家是亲戚,许家能不能跟李家说说,让李家把豆腐卖给我们族?”

    邓老头醉酒被冬风一吹就醒过来了,一点都不糊涂,扭头看到最后说话的人是侄子,没好气道:“银芳刚嫁过去才一天,在婆家脚都没站稳,可不好开这个口。”

    邓大对于给妹妹的嫁妆太少一直心怀愧疚,不想让妹妹刚嫁进婆家后难做人,便道:“李家能把豆腐卖给我妹妹婆家已是破例,怎么会卖给我们?”

    那人眼珠子一转,连忙笑道:“叔、大哥,我就是说说而已。”

    邓老头嘱咐道:“这事你回到族里莫再提。”

    那人笑而不语,心里想着鸟为食亡,人为财死,这件事又不是让邓银芳去死,只是让她用许家长儿媳的身份向李家开口求一求而已。

    从李家的大厅里传来男女的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