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家人新年的第一顿是饺子。
前世北方大年三十守夜时吃饺子,李如意到了李家把饺子改到正月初一吃。
李如意笑道:“我们家新年穿新衣吃饺子,如意吉祥。”
李家人正在吃饺子,就有人来拜年,第一拨来的人是许家,许家人都来了,连三狗子也来了。
赵氏关切的问道:“三狗子气色不错,看样子病好了吧?”
马氏笑道:“好的差不多了,昨晚她还要守夜,我怕她累着,就没同意,今日一早她就醒来了,进了厨房跟五狗子一起包饺子,没少干活。”
李如意见被二狗子抱在怀里的八狗子从进门就盯着桌上的饺子,柔声道:“你们来尝尝我们家的饺子。”话毕就让伍三去拿了个干净的大碗,捡了一碗饺子给五狗子,让她喂给八狗子吃。
马氏见八狗子狼吞虎咽的吃了饺子,好像八百年没吃过东西一样,嗔怪道:“八狗子嘴真馋。我们家早上吃的是馄饨,跟你家的饺子差不多,也是带馅用水煮熟了吃,馄饨还配着骨头汤。”
五狗子顺手夹了一个饺子塞在自己嘴里吃了,边吃边道:“娘,姨家的饺子比咱们家的馄饨好吃。”
许家的条件好了,马氏仍保持以前的生活习惯,馄饨馅用的猪肉很少,里面还包括猪皮,然后不舍得放调料,煮的骨头汤,一根七两重的猪骨头煮了一锅汤,没有肉味,寡淡的很,当然没有李家薄皮大馅的饺子好吃。
八狗子曾在李家吃过一次饺子,记忆深刻,一直惦记着呢,
这下终于如愿以偿。
马氏道:“我听说王族的人都要来给你们家拜年。你们快吃饺子,再收拾一下。”
许正朝李山拱拱手,“我们就不在你家打扰了,回头再来你家。”
许家人走后,李家赶紧吃饺子。
李如意跟家人道:“都怪我起晚了,明年我一定早起。”
赵氏笑道:“不是你起晚了,是他们起的太早。”
李山自豪的道:“那是。往年过的那叫什么年,能跟今年这个年一样吗?”
礼村的人今年能过好年,都是托李家的福。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李家一家富起来,不如全村的人都富起来。
李家迅速吃完早饭收拾桌子,刚把干果、点心、糖、水果摆上桌,就有人来拜年了。
王海身为族长,已经去了县衙门。丰氏就一瘸一拐的带着儿女过来给亲家拜年。
按理说应该是男方给女主拜年,这不李家没来得及,丰氏也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
丰氏的屁股还没坐下,外面又有人来拜年了,这回是金鸡镇的张屠夫一家,张老汉竟是亲自来了。
张老汉戴着一顶灰色兔毛帽子,穿着深蓝色竖领开襟长袄,黑色长裤,精神奕奕,声音洪亮,“老头子给小神医拜年!”
李如意记得这个胖呼呼的老头,那次他倒在地上人事不醒,可没有今天这么精神,笑道:“我给您老拜年,祝您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张屠夫给李山夫妻介绍妻子刘氏。
刘氏穿着六成新的铁绣红色裙子,显得比平时精神些。家里要供儿子张金海上青松书院,她这个当娘的已经有三年没买新衣服了。
这次张老汉是要来向李家提亲事的,为了堵住刘氏的嘴,特意把刘氏叫过来。
刘氏见李家就连奴仆都穿着新衣,有些后悔没做身新衣穿着过来。
李家人压根不知道张老汉打的是联姻的算盘,跟招待普通客人一样给张家人倒茶水。
张银芳多少知道一点家里长辈的心思,在跟李福康说话时,忍不住羞的脸通红,而李福康心思单纯没往那方面想,没有多留意。
丰氏是李家正经的亲家,自是要多呆,跟赵氏说了好一会儿话,都没有抬屁股走人。
张老汉也不着急就坐着跟李山、李如意聊天,余光观察李福康。
丰氏三人还没走,王夏至一家来了,而后又是王族众人,一拨接一拨,李家的大厅热闹的不得了。
刘氏听着礼村的人对李家说着感激的话,没有一点恭维的意思,就是真心实意的感激,心里暗道:李家在礼村威望可真高。
刘氏曾经小看李家,今天亲眼目睹,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幸亏公公睿智,不然就要害女儿错过好姻缘了。
快到中午,李家还有客人来拜年,张老汉仍是不着急,这会除了李福康,还留意了一下李英华、李敏寒。
张老汉心道:李山憨厚,赵氏贤慧,小神医聪慧善良,李家的四个少年都是好的,孙女能嫁给任何一个少年都是好姻缘。
李如意开口留张家用饭。
张老汉却不肯麻烦李家,便将李山叫到隔壁去,说明来意,把李山惊讶的半天没反应过来。
202好事将至
“你家长子与福康是孪生子,长子已定亲事,福康也可以定亲事。”张老汉都亲热的叫上福康了。
李山一脸真诚的道:“这倒也是。不过,福康的亲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我得和媳妇商量。”
张老汉像对待晚辈一样拍了拍李山的肩膀,“我回家等你们回复。行不行的,都给个话。”
李山答道:“好。”
张家人走后,李山就赶紧把赵氏叫到房里说了此事。
赵氏惊喜道:“我们家条件变好,镇里的小姑娘都想嫁进来。”
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以前的李家穷得叮咚响,人口又多,没有人给李家少年说亲事。如今李家富裕起来,连金鸡镇的小姑娘都要嫁进来。
李山笑呵呵问道:“你觉得这门亲事怎么样?”
赵氏坐下来,微笑道:“张家人口简单,张叔、张大哥性子好,刘氏看上去是个会过日子的,张金海在青松书院读书有前途。这家人不错。”
李山补充道:“张家对这门亲事很有诚意。”
“是。我知道。”赵氏笑容更胜,终于说到了正主,“我瞧着张银芳性子活泼开朗,是个好相处的。”
李山忍不住问道:“你同意了?”
赵氏轻声道:“还是要打听一下的好。”
“我们打听张家,这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我就不信张家没有打听我们家!”
“那让谁去打听?”
赵氏低声道:“我跟丰姐说一声,让王哥找人打听。”
王海在金鸡镇有几个朋友,打听起来很方便。
“那得快些,我可是跟张叔说过,很快给他回话。”
“我晓得了。我们用过午饭就去给丰姐拜年,顺便说此事。”
午饭李山一时高兴,多喝了两杯酒,饭后拍拍李福康的肩膀,欲言又止。
李福康性子憨直,没有多想。
李英华跟李如意小声道:“刚才吃饭爹娘瞧了二哥好几眼。”
“爹娘还瞧你了呢。”
“不一样。爹娘瞧二哥的眼神里有内容。”
李如意眼珠子一转,就去卧房问赵氏,“娘,我二哥怎么了,你和爹午饭老瞧看他?”
“你二哥的好事将至。”赵氏语气带着一分骄傲,“金鸡镇的张屠夫要把女儿许配给你二哥。”
李如意恍然大悟,“哦。我说今个张爷爷怎么亲自登门,张伯的妻子也来了。原来是为了二哥而来。”
赵氏知道爱女聪慧有主意,问道:“你觉得这门亲事如何?”
“我没什么意见。您和爹都同意了?”
“差不多,等打听清楚张家的情况就能定下来。”
李如意提醒道:“不知二哥愿不愿意?”
“你二哥能娶到金鸡镇里的女子,有什么不愿意的?”
“那倒是。不过,我觉得您还是问下二哥。”李如意停顿一下,“当初您和爹给大哥定亲事,也是问过大哥的。”
赵氏想了想,万一二儿子不同意,李家还派人去打听张家,这样对张家的女孩子名声不好,这就让爱女把二儿子叫了过来。
“今个来的客人当中,你觉得张金海的妹妹如何?”
李福康摸摸脑袋,直言道:“儿子没注意她。”
赵氏心里暗道二狗子单纯,问道:“她来我们家两回,你都没注意到她?”
李福康摇了摇头,“没有。”
李如意憋着笑,问道:“张银芳当我二嫂可行?”
“啊?这个,我跟她,这个。”李福康俊秀的脸颊通红,都不敢看娘与妹妹的眼睛。
李如意轻声道:“二哥,你别说这个那个的,要是同意,你就点点头。”
赵氏微笑道:“就是。你别让我们猜了。”
李福康脑海闪过一个女孩子的倩影,低头用极低的声音道:“我的性子活泼,她也是如此,不合适。”
李如意便道:“娘,你瞧,我二哥不同意。”
赵氏收了笑容,缓缓道:“她是金鸡镇的女孩子见识比村里的女孩子强多了,她哥哥又在书院读书。”
李福康沉默。
李如意问道:“二哥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赵氏心里一沉,问道:“你瞧上村里的谁?”
李家现在是礼村最富裕的人家,李家少年成了香饽饽,村里的女孩子都想嫁进来。
赵氏担心李福康心思单纯被女孩子骗了。
“没有。”李福康暗道:我喜欢的人也在镇里,只是我连个功名都没有,配不上她。
李如意便道:“娘,我二哥还没开窍。要不,过些天再议。”
赵氏倒是不隐瞒,直言道:“张家那边等着回话。你爹也想赶紧把事情定下来。”
李福康难以置信,抬头问道:“娘,张家跟咱们家提亲事了?”
赵氏正容道“是。张爷爷亲口跟你爹提的。张家很有诚意。”
李如意见李福康目光闪烁有些犹豫,怕他做出错误决定,
慎重道:“二哥,这是你的人生大事,你可要想好了。”
李福康想了想,仍是不想顺其自然娶了张银芳,可是不能拖着,这样会耽误张银芳,低头道:“娘,妹妹,我心里有个人。只是我未考中功名,配不上她。”
母女面面相觑,没想到老实直爽的李福康竟然已有心上人。
“我的二哥,你有心上人了,她是谁?”
“我的儿,你看上谁家的女儿了?说来给娘听听。”
李福康低头道:“她是老师的女儿。”
李如意轻声道:“原来是张芸。”
赵氏用探究的目光打量二儿子,半晌方道:“你倒是好眼光。”
张芸是秀才之女,就是秀才、举人家的儿子都能嫁的。
赵氏在少女时定的亲事对方就是举人的儿子。若不是疫灾,怎么会嫁给庄稼汉李山。
李如意对张芸的印象不错,这样的少女要是能成为二嫂那是极好的,笑道:“那是。我二哥的眼光自是好的。”
李福康羞的耳朵都红了,小声道:“这只是我的奢想。”
赵氏心里轻叹一声,如果家里现在就有个秀才,二儿子与张芸的亲事不是不可能,只是现在还没有,门第太低了。女要高嫁,张秀才夫妻又不缺银钱,怎么会把张芸嫁到门槛低的李家呢?
李如意道:“那倒未必。”
203出谋划策
赵氏问道:“怎么说?”
李如意道:“娘,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