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们,请收藏留言好评5星。谢谢哦。

 18弱女心酸

    李英华道:“她跟着五狗子去了山里,说是采草药。”

    许家的许正与马氏生了八个儿女,为了省事,也是不识字不会起名字,就按着排名把儿女叫成大狗子、二狗子、三狗子……

    五狗子是夫妻俩的五女儿,今年九岁,跟李如意年龄一样大。

    李如意的原身跟五狗子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李如意来到礼村之后,五狗子只要一有空就来找她玩。

    之前李如意怕被五狗子发现她的不同,一直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了。

    一个多月前,李如意为了上山采草药就主动找五狗子玩。

    两人的关系恢复如初。

    礼村就在山脚下。村里的人靠山吃山,春天到山里挖野菜,夏天砍柴,秋天摘山楂,冬天打兔子野鸡。

    夏天植物生长周期短,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山里生出许多的蘑菇、地菜。

    两个穿着肥大破旧衣裤的小女孩背着竹篓走在蜿蜒的山路上。

    个子矮皮肤黑的小女孩左额头凸起一个枣大的乌青的包,穿着露出脚趾的破草鞋,边走边四处寻找蘑菇、地菜,抱怨道:“如意,我们来晚了。前面的人把蘑菇、地菜都摘光了。”

    这个小女孩就是许家的五狗子。

    她生着一张长脸,额头短下巴长,鼻大嘴大,容貌非常普通,声音有些粗,乍听以为是个男孩子。

    李如意柔声道:“没有蘑菇、地菜,我们可以摘马齿苋、鱼腥草、苦菜。”

    五狗子问道:“那些能吃吗?”

    “当然能吃,还有药效。”李如意这就将三种野菜的药效细细的说了一遍。

    “原来你真的会给人瞧病。”五狗子非常惊喜的道:“那你能治好我额头上的包,不让我破相吗?”

    李如意一早就瞧过五狗子脑袋上的包,“你额上的包是你晚上走夜路看不清摔跤碰到树杆上生的,等我回到家里给你涂点药,只要你不去挠它,就不会落下伤疤。”

    “太好了。”五狗子喜不自禁,又问道:“那你能让我夜里不眼盲吗?”

    “暂时没有办法。”夜盲症就是缺少营养患的。礼村九成的人患有夜盲症。李家的人也一样。

    五狗子轻叹一声,“我晚上眼盲,心里可害怕了。”

    “我知道。”李如意有些好奇的问道:“你晚上走夜路干什么?”

    五狗子语气一下子变得很委屈,“我四哥砍柴把柴刀丢在山里,我们全家都去找。我在山里迷路了又碰到下雨,天那么黑,把我吓死了,一脚踩空脑袋撞在树杆上晕了,等醒过来已经到了早上。”

    李如意蹙眉问道:“你在山里晕了一夜?”

    五狗子十分悲伤的哭道:“整整一夜。我前天下午出去,昨天早上才回到家里。我家里没有一个人去找我,也没有人问我在哪里过的夜。我看我要是死了,他们都不会管。”

    许家的儿女多,别说是五狗子这个女儿丢了,就是丢了一个儿子,许正、马氏都不见得冒雨进山去找。

    李如意心里一酸,劝道:“雨太大了还打雷闪电,你家人怕进山寻你被雷劈了。”

    “我爹娘兄弟心里根本没有我。我姐姐对我好,可是她去镇里当奴婢不在家里。这个家里没有人疼我管我了。”五狗子双手胡乱的抹着泪,站在原地,定定望着李如意,“要是你丢了,哪怕是下刀子,你家人都肯定满山的找你。”

    李如意轻轻点点头,伸手握住五狗子瘦弱的肩膀,“我们都不要走丢。你以后千万不要在山里呆到黑夜,哪怕有金子等着你捡,黄昏之前也必须下山。走,我们去采野菜,差不多就回家。”

    五狗子应了一声,跟在李如意身后朝前走去。

    一个时辰之后,两人背着半篓野菜下山。

    李如意又教五狗子怎么把野菜做成可口的菜肴。五狗子默默记在心里,望向李如意的目光多了两分敬佩感激。

    快要走出大山时,五狗子眼尖,发现一棵柏树的树杈上落着一只大的死喜鹊,三下五除二的爬上树拿到了死喜鹊,下了树非要把它送给李如意。

    “我不要死喜鹊。活的我也不要。”李如意坚决不要死鸟。

    “这么大只喜鹊拔了毛能有半斤肉,可以烤着美美吃一顿。”五狗子神采奕奕,高高扬起尸体僵硬的死喜鹊,“去年我捡了两只死麻雀烤了,咱们俩一人吃了一只,你还说下次我要捡着死鸟一定想着让你吃一口呢。”

    “不。以后这好事你不用想着我。我不吃死鸟。”李如意差点没把早饭给吐出来,再三拒绝,热情似火的五狗子才把死喜鹊收了起来。

    “我把死喜鹊藏起来,等下午溜出来烤了,一个人吃。”五狗子细长的眼睛射出幽怨的目光。

    李如意到了家,立刻取了新制的药给五狗子涂上,嘱咐道:“伤口不要碰水,就算很痒也不要用手挠。”

    五狗子走后,赵氏这才问道:“五狗子的伤是怎么回事?”

    李如意长叹一声,把五狗子迷路昏倒在山里呆了一夜的事说了。

    “马姐真是的,孩子差点死在山里,她的心还这么大,今个又让孩子上山,我得抽空去说说她。”赵氏跟马氏的关系很好。

    当年,许正与马氏带着唯一的长子三岁的大狗子逃难,途中大狗子夭折了,夫妻二人到了礼村时,悲痛的都要上吊。

    李山劝许正。赵氏劝马氏。

    许正夫妻慢慢缓过来,次年生下二狗子,后面陆续又生了六个娃。

    曾经这对夫妻丧子悲痛的都不想活了,现在儿女多了,差点失去一个女儿竟然都无所谓。

    李英华从菜地里回来,听了一耳朵,直摇头道:“五狗子可真皮实,在山里昏了一夜也没发烧,今个就活蹦乱跳的跟你去山里采蘑菇。”

    “她是没发烧,可脑门上那么大的一个包,还有啊,也不知道有没有摔伤脑子。”李如意担忧五狗子脑袋里面有淤血,想着观察几天再说。

    李英华却是笑道:“她猴精猴精的,就算摔伤脑子,也比一般人聪明。”

    李如意板着脸问道:“她怎么猴精了?”

    收藏。好评5星哦。

 19面馆竞争

    李英华摸了摸鼻头,神神秘秘的道:“四狗子说五狗子从小就知道吃独食,有好吃的谁也不给。”

    四狗子今年十一岁,是五狗子的哥哥,跟李英华的关系很好。

    “呸。许家那么穷,五狗子有什么独食可吃。”李如意可不认为吃死鸟就是吃独食,没好气的道:“还说呢,四狗子真是铁石心肠,妹妹丢了,不知道去山里寻,也不知道说句关心的话!”

    李英华眼珠子一转,想了想便道:“四狗子不是那样的人。他家的柴刀丢了,他这会子不在山里砍柴,肯定在家里跪着受罚呢。我这就去问问他!”

    赵氏语气幽幽问道:“如意,你二哥、四哥怎么还没回来?”

    “不急。这还早呢。”李如意心里也有些担心,不过不表现出来。

    说曹操,曹操到。李福康、李敏寒满脸笑容的回来了。

    赵氏瞟见他们提的大竹篮里空荡荡,惊喜问道:“都卖完了?”

    李敏寒笑道:“卖完了。”

    李福康自豪的道:“三十张葱花饼、五十张鸡蛋灌饼都卖完了。”

    赵氏看了同样是笑容满面的宝贝女儿,问道:“今个只卖了八十张饼?”

    “镇里卖馄饨的老爷爷跟我们抢买卖,也卖葱花饼,我怕做多了饼卖不完,就比往日少做了二十张。不过,鸡蛋灌饼抛去本钱,赚的比葱花饼多。”李如意为了证明说法是正确的,这就把堂屋的门关上开始算帐。

    李福康、李敏寒在路上已经反复算过了。

    鸡蛋灌饼用了两斤鸡蛋、半斤菜籽油、四斤白面。

    一斤鸡蛋六个铜钱,两斤十二个铜钱。半斤菜籽油十五个铜钱。四斤白面十二个铜钱。

    一张鸡蛋灌饼卖三个铜钱,两张鸡蛋灌饼五个铜钱。金鸡镇的主顾为了省出一个铜钱,大都一次买两张。

    五十张鸡蛋灌饼成本三十九个铜钱,卖出一百一十九个铜钱。

    三十张葱花饼成本是十二个铜钱,卖出三十个铜钱。

    “如果不算人工、木柴、灶具磨损费,我们赚了九十七个铜钱。”李福康细细的把帐说了一遍。

    “竟然赚了这么多银钱。”赵氏喜上眉梢,心里一下子踏实了。

    李敏寒笑道:“妹,主顾吃了咱们家的鸡蛋灌饼,个个都说好吃。”

    李健安从村外的菜地回来,听到堂屋里传来家人的笑声,有些急迫的推门进去,问道:“咱们的买卖如何?”

    李福康见长兄满头大汗,看样子刚才在菜地没少卖力气,起身道:“自是很好。妹妹做的鸡蛋灌饼,镇里的人都没有吃过,吃了之后都夸赞。”

    李健安心里松了一口气,又问道:“卖馄饨的老爷爷会不会跟着咱们家卖鸡蛋灌饼?”

    “他啊。”李敏寒笑得有些幸灾乐祸,“今个都没出馄饨摊子。”

    李健安噗嗤笑出声来,“昨天下大雨,他出摊子,今个天晴却不出了。这个老爷爷真是有些奇怪。”

    “估计是昨个淋着雨,身子不舒服,今个就没能出摊。”李如意想了想,问道:“二哥、四哥,老爷爷没有出摊子,你们的饼怎么卖了这么久?”

    李福康、李敏寒相视对望,还是前者开口道:“妹妹,我们听说镇里的面馆从昨个下午开始卖葱花饼了。”

    赵氏的心又提了起来,镇里的面馆开的年头比老头的馄饨摊还要久,没想到他们看到葱花饼好卖赚银钱,竟是也跟着卖起来。

    李健安的眉头紧蹙,“怎么都来学咱们家。”

    李如意云淡风轻的道:“无妨。有竞争才有进步。今个我们家弄出了鸡蛋灌饼,看看面馆多久能弄出来。”

    赵氏望着小小的宝贝女儿,担忧的问道:“万一明个面馆就弄出鸡蛋灌饼了呢?”

    李如意自信的笑道:“鸡蛋灌饼的做法比葱花饼的难,还有想烙出鸡蛋灌饼得有一定的技巧,面馆的人不可能那么快偷师。没事,我会的面食多着呢。不怕。”

    李福康安慰道:“娘,你不要操心了。我们兄妹的买卖肯定不会被面馆挤掉。”

    “下午的白面还没有着落呢。”李如意数出九十个铜钱,环视三个哥哥,“你们去里正家买白面,顺便问问有没有鸡蛋,要是有的话,十一个铜钱两斤就买,破蛋三个算一个铜钱。”

    赵氏眼睛一亮,“王海家养了许多鸡,肯定有鸡蛋。如意说的这个价钱比镇里收鸡蛋的高,王海家肯定愿意卖给我们家。”

    这是李家第一次去王海家买白面。李健安干脆带着两个弟弟一起去,路过许家,还把听四狗子诉苦的李英华也叫上。

    四兄弟一起去了王海家。

    丰氏一直在留意李家的动静,刚才听亲生的女儿王燕说李福康、李敏寒从镇里回来了,就等着李家来人买白面呢。

    李家倒是麻利,这么快就来了,一来还是四个少年。

    李健安是长子,就由他出面跟丰氏说话。

    双方迫切希望交易成功,都十分的有诚意。

    丰氏想着跟李家长久的做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