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药女:富贵临门-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少年面面相视,等江青云吃完醪糟汤圆,心有灵犀齐声叫道:“江哥哥。”

    江青云应了一声,望向李如意,见她笑眯眯还露出缺一颗门牙的牙齿,道:“小神医,你呢?”

    李如意却是跟家人道:“你们听听,他还叫我小神医呢。”

    “好。我以后叫你如意。”

    “江哥哥。”

    江青云再次笑了,目光深邃,神采奕奕,像只雪天觅到食物的狡猾狐狸。

    福伯、周伯在一旁瞧着,默默数着江青云笑的次数,心里均是暗喜。

    这回江青云在李家呆了一个下午,特意查看了李家四少年的功课,还去瞧看了豆腐房,看到三只被蒙上眼睛只知道拉磨的驴子又乐了。

    不过,豆腐房太忙了,李山兄弟、伍家父子在几口石磨、做豆腐的模具之间来回穿梭,脚不沾地,江青云呆了很短的时间就出来。

    “你们家天天都这么忙?”

    “不。年前忙,以前只是早上、上午忙。”

    “过年还做买卖吗?”

    “不做。我妹妹早就跟外面的人打好招呼,我们家的豆腐只卖到腊月二十七。”

    “过了年再卖豆腐?”

    “我妹妹也早对外说了正月初十后开始卖豆腐。”

    江青云听了李家四少年的话,心里暗道:原来李家的买卖是如意做主。

    李英华问道:“江哥哥,您过年哪日在府里,我们想去给您拜年。”

    “我年初一至初三不在府里,初四就回来了,你们可有不懂的问题,就留在初四来问我。”

    李如意听说江青云要走,“我再给你把把脉。”过了一会儿,“你最近几日心思过重,又没有锻炼,体质下降了,日后不能这样。”

    江青云瞧了福伯、周伯一眼,见二人摇摇头,可见他们没有跟李如意透露半句,定定望着李如意,轻声道:“你可真是厉害,把个脉就知道我这几日的状态。”

    燕王府一下子死了几十人,四位侧妃贵妾受罚。这么大的事的跟江青云有关。江青云怎会不知,又怎会不想的多。

    李如意柔声道:“你不要想太多,还有运动量要加大。”

    江青云见李如意目光关切,这个小姑娘的心意他领了,点了点头,“好。”

    李家人待江青云走后,沉浸在狂喜之中,一是江府、燕王府的礼物很贵重,二是今后江青云与李健安五人以兄妹相称,三是李如意拥有了燕城官府颁布的行医文书。

    “江老爷送了我们家两大箱书,全部是崭新的新书,应该他在派人特意燕城城府的书馆买的。”

    “燕王府赏赐一千两银票、上品玉佩一对、珍珠首饰一盒、绸缎十匹。”

    “妹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行医了。”

    “多谢妹妹。”

    “那么医生都瞧不好县公爷的病,如意去了只用了几个时辰就瞧好了。如意的医术真是厉害,”

    一家人围住李如意表达欢喜之情,也祝贺她一举成为被官方认可的郎中。

    李如意笑靥如花,在一家人的注视之中打开了一个巴掌大的红木木盒,露出里面的行医文书。

    一尺左右正方形上好的宣纸上面用墨字写着几行字:燕城长平县礼村,李如意,大周国XX年生人,通晓医术,可坐馆行医。

    字迹十分工整,只要识字就能认得出。

    落款大周燕城官府,还有官府的公章及负责签署行医文书的官员及太医院分院太医的私章。

    太医院在南北几座大城府设有分院,燕城就是其中之一。

    负责考核郎中的是太医分院的太医及燕城的官员。

    行医文书有了公章、私章,一下子就庄严起来。

    这就是大周国的行医文书。

    李如意在前世有医学方面的资格证若干,今生还是第一次拿到行医文书。

    她在离开燕王府时,猜测会得到金银宝物的赏赐,可没想到会得到行医文书。

    毕竟她是个女子,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子。大周国自建朝以来就没有女郎中。

    她也压根不准备挑战世俗去燕城参加郎中考试。

    燕王府给她的行医文书真是一个出人意料很大的惊喜。她不是傻子,知道这件事肯定是江青云从中撮合。

    “我的儿,快让娘瞧瞧你的行医文书。”

    “我们李家从未出过郎中,你是头一个。”李山决定,

    过年上香时要告诉老祖宗这件大喜事。

    “救死扶伤,行医就是行善。妹妹给患者治病,这是行善积福。”

    李家人包括李石在内都识字,连忙擦净手,轮流拿过行医文书仔细瞧看。

    “妹妹,你可以在金鸡镇药铺坐诊行医了。”

    “金鸡镇的郎中医术没有妹妹高,妹妹就是在燕城药铺也使得。”

    “妹妹,燕王府给了你一千两银子,你可以拿着这笔银子在燕城开药铺,悬壶济世!”

    “对啊。妹妹的医术完全可以自己开一家药铺。”

    李家四个少年激动无比,为李如意憧憬未来。

    赵氏心道:这是男子的天下,什么行当都没有女子出头。从未听说过女子开药铺的。

    她见四个儿子这么高兴,不忍心让他们难过,便没有打断他们。

    “开药铺?”李如意微笑轻轻摇了摇头,“开药铺可不是简单的事,不是我一个人就能行的。我听五狗子说,金鸡镇的药铺有两个坐堂郎中,有一个药师,还有两个药徒。两个郎中、一个药师都是出自行医世家。”

    金鸡镇只是一个镇子,药铺就有五个郎中药师药徒。燕城的药铺至少得有十几个郎中药师药徒。

    这个行业的人大都是子承父业,医术一代传一代,积攒了许多的人气,背景自是深厚。

    李如意要是开药铺就得从别的药铺挖人,还得大量的进药材,跟别的药铺抢资源。

 186决定买房

    她医术高明,用不了多久就会把同行的患者抢过来。到时树敌太多,腹背受敌,说不定哪天就被同行联手坑了。

    再说李家无权无势,她是个女子,要是患者让她出诊,她没有拒绝的能力,也没有自保能力。

    在大周国的封建统治下,她想要活得长久,想让李家得到富贵,必须低调。

    别说开药铺,就连拥有行医文书这件事,她都不会公开。

    李英华冷静下来,跟三个兄弟道:“开药铺不是件简单的事。”

    李福康问道:“我们家可以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行?”

    李如意便将心里所想全部说了。

    李家四少年均是一脸感慨,心道:妹妹要是个男子就好了。要是我现在是高官能给妹妹撑腰就好了。

    “我的儿想得可全面。”赵氏没想到爱女想得这么深远,思想这么成熟,“那就我们都听你的,不要将此事宣扬出去。”

    “闺女,你快把这些财宝都收好,以后当你的嫁妆。”李山的性格非常倔强,也非常保守,甚至有很强的小农意识,但是他不会像别人家的爹把女儿得到的好东西都扒拉给儿子。

    李家四兄弟直接把银票塞在李如意的手里,然后把礼物全部拿到她的卧房。

    李如意笑道:“两箱书就放在你们房里,方便你们瞧看。”

    “多谢妹妹。”李家四兄弟喜滋滋把两大箱重重的书抬回自己的房,然后这就拿起书看。

    这边李如意跟李山夫妻道:“爹、娘,我之前有一个想法,之前银子不够不能实施,如今有了银子,我想跟您们商量,我们家在长平县城买房吧,这样我们家离江哥哥府里就近了,我哥哥可以每日去找江哥哥。”

    李山忍不住道:“闺女,咱们家有房子住,你怎么不买地?”

    赵氏已经听呆了。

    十几年前,赵氏还是当姑娘的时候,赵家在镇里住,她的爹娘不止一次说,镇里的开销比村里多,但是好处也比村里多的多。

    赵氏的爹娘生前最自豪的事就是把家从村里迁到镇里。

    这次李如意说要把家搬到县城,长平县城比金鸡镇繁华多了。

    赵氏自是一百个同意李如意的想法,可是家里的买卖怎么办,去县城了还能做买卖吗?

    李如意反问道:“地?”

    李山苦口婆心的劝道:“闺女,你买地可以租给佃农,每年都能收粮,买了房我们自家住,可收不了房租。”

    “爹,您对买地可真执着。”

    李山很是激动的道:“那是。我们家人口这么多,至少得有百亩地才行。”

    赵氏觉得快要跟不上女儿的思维了,便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我的儿,娘听你的在县城买房,只是家里的豆腐房怎么办?”

    “在县城也可以开豆腐房。”李如意早就想过了,她们家认识县城的郝县令,又跟江青云关系亲近,现在又跟燕王府打过交道,完全可以把豆腐房开进长平县城。

    李山问道:“豆腐房那么大,在县城怎么开?”

    李如意早就打听过了,道:“县城有四、五进院子的宅子,我们可以买那样的房子。”

    李山目瞪口呆,显然被李如意超前的想法吓住了,“那得要多少钱?”

    李如意答道:“二、三百两银子吧。”

    李山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了,头摇得像拨浪鼓,“这怎么使得。太贵了。贵得太离谱了。前些天三百两银子能买一百亩地。”

    别说李山,就连赵氏都觉得太贵了,要知道当年赵家在镇里买的有两进院子十间房的宅子才五十两银子。

    “那我们家可以买离县城城门不远的房子一百两银子就够了。这样我们家可以跟江哥哥做邻居。”

    江府距离长平县城城门三里路。

    李如意上次去江府之后就打听了,要是在江府旁边买一座四、五进的宅院,需要一百多两银子,要是买地皮自己建,也就八十两银子。

    李如意就知道爹娘不会同意,这就是她的策略,先说贵的,然后再说便宜的,这样爹娘就会觉得便宜的好便宜啊。

    果然,赵氏听到一百两银子,就很心动的点点头,立刻跟李山道:“只是隔着县城城门,城门里的房三百两,城门外的房只要一百两,一下子少了二百两,我们家就买县城城门外的房。”

    李山喃喃道:“一百两能买三十三亩地,良田,那可是良田。”

    李如意喝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缓缓道:“对了,县城与燕城之间有三家书院,我哥哥以后还能去书院读书。”

    尚县的青松书院在金鸡镇一带很出名,但是比起长平县与燕城之间的官方办的燕城书院及民间的北山书院、北华书院就差多了。

    青松书院离燕城远,请的师长在科考排名比较低,在几座书院当中学费最便宜。

    燕城书院是燕城方圆几百里官员子弟读书的地方,师资力量甩青松书院几条街。那里有进士当师长,最次的都是举人。

    北山书院、北华书院的院长是进士出身,师长都是举人。师资也比青松书院强许多。学生都是当地的富贵人家、书香门第的子弟。

    李家四少年的师长张秀才就是北山书院的学生。

    以前李家人别说燕城书院、北山书院、北华书院,就连青松书院都不敢想象。

    赵氏眼睛一下子亮了,激动的高声道:“如意,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