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香人家-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阵子因调令之事谭璇精神太过紧绷,前去围田工地陪着劳作的征夫呆了两日才调整好心态。
  回想三年任期中,一直致力于改善百姓生活,总体算比较勤政爱民的,无论调令结果如何都无愧于心。
  建塘围田工事进展的非常迅速,最费力的塘基打好后往上加垒要容易许多。
  滩涂最上面的盐碱土层已被清理装进编织好的竹蓖笼里,放在海塘外墙根脚以加固塘基,减缓海浪对海塘的冲力。
  截至腊月小年,露出新土的一部分低洼滩涂上被填了厚厚的肥沃淤土,来年六月,夏汛前围田这一块完全可以竣工不耽误秋稻种植。
  从修筑九龙江江堤始至现今已两米高的海塘,耗时两年半,期间征夫们的艰辛谭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于是下令让大家从小年开始休沐大年初六再继续开工。
  考虑到傅裕单身一人无家无口的,便邀其家中和他们一起过年。
  “阿裕这两年辛苦了,刘大人那里我打过了招呼,待江弯的田地围好,你就留在清河看护官田。”
  有关新垦良田分配问题,朝廷户部已下发了公函,除预留出的三千亩作为清河县官田外,剩下的田地全归于百姓所有,入户部籍档严禁土地兼并。
  至于如何分配问题,谭璇三月前奏请知州,提议将清河县现有土地打乱汇总重新分给农户。
  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费时费力不讨巧的建议,是因农户人口呈递增趋势,但有效可耕土地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因诸多原因在逐渐减少。
  许多村落因没有闲置的无主公田,新生儿分不到土地,没有赖以生存的农田迟早要出问题。
  地方县镇重新给百姓分地不需要知州费力动脑筋,而且相比其它法子此对策最合理的,知州自然允诺了谭璇的建议。
  谭璇不知海塘还需多久能修建好,恐工程告竣后还未大赦天下,苦役们去其它地方。
  恰巧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将他留在清河县,万一有什么变数也好有人帮忙应对。
  “好,这两年蒙子瑾处处照拂,哪里有辛苦。”对好友替自己安排的后路,傅裕欣然接受并心存感激。苦役中能留在清河县的人不多,自己有如此际遇全仰仗其打点。
  “大赦后安顿好伯父伯母灰骨,阿裕该要成家立业了。”谭璇笑着打趣道,他多少清楚傅裕一直独身的原因,故从来没劝其娶个姑娘。
  傅裕被其突然的话题弄得很不好意思,忙抓酒盏掩饰不自在。瞥见对方神情便知道他是故意的,神态渐渐恢复自然,回以微笑道:“等我儿子生出来,十六都要下场考童生试了。”
  “那你可得加把劲。”
  ……
  上元节前夕,朝廷的调令公函终于到达,谭璇被调往江城府阳江县担任知县。


第126章 
  江城府俗称千湖之府,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 而阳江县地处江城复地亦是个好地方。
  任职之地非常不错; 最重要的是离老家平江不算太远,走水路三四天便可到达; 这点让即将离开清河县的离别愁绪减轻不少。
  月半大似年节,清河县百姓的日子一年好似一年; 从上元节城中繁华热闹的情形中便可看出。
  由于还要进行县务整理以方便下任知县的公务交接,虽然接到了调令公函,但离出发之期还需小半月。
  想着在今后为官生涯中可能没有机会再来清河县,谭璇异常珍惜接下来的日子。
  上元节这天; 吃罢晚饭,在隆隆的爆竹声中携妻带儿的走出家门同民众一起庆佳节。
  大概城中百姓凭着往年的经验; 猜到他们的父母官大人快要离开清河县这是在此地过的最后一个上元节了。
  大街小巷装扮一新,沿街门面的檐廊下挂起了火红的大灯笼,使整个城池晕染在朦胧喜庆的红光中。
  尽管天色刚暮,可大街小巷已经人流如织。
  居民巷中雉童们手中提着荷花灯、兔儿灯、八角灯相互嬉戏玩闹,一旁闲聊的大人扯着嗓子怪责; 可奔跑中疯玩的孩子们哪会听得到这些。
  出了居民巷; 便是花灯之海; 拉长嗓子叫卖的小贩肩扛的木架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精致小灯笼,随着其步伐在上面有节奏的摆动; 闪的小孩子眼睛都是星星。
  “阿爹; 团团要灯笼,兔子的!”骑坐在谭璇脖子上的团团指着被孩童围一圈卖灯笼的走贩脆生生道。
  “好; 咱去买,十六喜欢哪个?莲花的?还是跟弟弟一样?”谭璇低首灿然而笑,问被明锦牵着的十六。
  转而又问山竹怀中的女儿,“丫丫喜欢哪个?谭伯伯给你买!”
  十六羡慕的抬着神气十足的弟弟,本想说谁还要灯笼啊,幼稚。可耐不住心底的渴望,掂起脚透过密密的人流,往街肆边环顾。
  “阿爹,儿子想要大莲花灯,那儿有个老伯在卖呢。”十六抬起胳膊透过人逢斜指街肆的方向
  “阿爹,团团也要大的,不要小的!丫丫姐姐也是!”听见哥哥要买大灯笼,转瞬间团团就变了挂。
  “好,都要大的!走,咱们去买大灯笼喽!”谭璇仰头笑看着撅嘴改主意的小儿子,乐呵呵的,没有丝毫不悦。
  “老爷,人太多,还是我去买吧!”身后跟着的山竹忙把宝贝女儿交给妻子依夏,跨步走到谭璇身前道。
  看着拥挤的人流,谭璇笑着点点头,随后慢慢往街边移动,准备暂停下来等着买东西的山竹否则待会被人群冲散,又得好一会找。
  “三鲜混沌嘞,好吃又便宜的三鲜混沌……”
  “猜灯谜,赢花灯,十文钱一猜……”
  ……
  除了沿街门面大开做生意,连街道两旁也到处是小摊铺子,卖吃食的、做糖人的、卖木簪桃木梳子针头线脑的……
  处处充盈着烟火气息,勾得逛街的百姓眼花缭乱挪不动步子。
  “别抢,一人一个!”没过多久,山竹一手提一个兔灯,腋下又夹了个莲花灯笑呵呵的快步走来。
  两小家伙已迫不及待地伸着小手去要,而十六稍微矜持点,等弟弟妹妹取过,才拿回自己的。
  谭璇不经意中看见明锦噙着笑意正注视手拿花灯雀跃不已的孩子们。
  走近一步悄声道:“娘子喜不喜欢,要不我去为你买一个?”
  曾经没有孩子时两人多浪漫啊,京都的上元节十里华灯,映得夜空如昼,暖得京都仿佛已至阳春三月,那时他是花费心思送明锦工艺精巧的花灯的。
  明锦深眸含笑嗔了丈夫一眼,道:“多大岁数了,还如孩童一般玩花灯!”
  嘴上虽这样说,可谭璇就是看出妻子心情十分愉悦,浅笑中还隐藏了一抹羞意。
  “管它多大岁数,在为夫心底娘子永远是初嫁那时的年岁!”趁孩子们精力都在玩耍上,谭璇嘴唇涂蜜,和妻子说着情话。
  明锦脸颊一热,抬头扫一眼身旁经过的行人,又见依夏和山竹夫妻俩注意力都在三孩子身上,根本没往这边瞅。羞恼的轻捶不正经的丈夫一下,转身向依夏走去,不再理他。
  “阿爹!阿爹!瞧那是什么?!天上开花啦!”坐得高看得远,隆隆声响后,天空顿时火树银花,团团兴奋的踢腿拍手大叫起来。
  “哎吆,臭小子,给老子老实点!”谭璇被小儿子突然袭击,半真半假喝斥道,“那是烟花,人们高兴便放烟花庆祝。”
  天空燃放的烟花有部分是县衙出银子购置的,其它的乃村落各家各户对银子一起买的。
  今年上元节燃放的烟花格外多格外绚烂,宣扬着清河百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待烟火尽散爆竹声去,街肆人流渐渐稀少,一家人方归。
  ……
  “离江湾较远的土地,假如庄稼不好你们可植桑养蚕,等盐碱轻了再来种稻。”
  临行前两天,谭璇将档案规整好后,想起当初归划的一部分蓝图未来得及实施,连忙将重要的下属们召集到一起进行交代。
  海边滩涂经几百甚至上千年海水侵蚀,土壤盐碱化不是那么轻易改良的,九龙江冲积地带没任何问题,但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可就不一定了。
  见众官吏并未因自己即将卸任态度敷衍,而是非常认真的聆听建议,不由暗自点头,有此领导班子清河县将来也坏不到哪里去。
  于是接着道:“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虽说咱们有田了,可也不可将老天赏的饭碗给丢了。当初修建海塘塘时,外围海水的深浅本官用竹竿量过了,不算太深,让周边村落的有手艺的村户织网在临海养海鱼等,不用再冒着危险出海打鱼……”
  谭璇能将大致模式说出来,但具体如何实施,相信多年来以海为生的渔民应该非常清楚。
  “大人,您放心,我们绝不会让您的心血半途而废。”


第127章 
  一众属官全程沉默的听完谭璇临行交代。
  没入品秩的书吏觉得谭大人是他们为官生涯中最好的上司,不但为官正直; 而且不苛待底层官员。不舍得同时; 心忧下一任知县能否同其一样的好官品。
  马志才刘华等人感触最深,三年来在其带领下为清河县做了不少真真确确的好事; 那些好政绩,不但被清河县的百姓记在心里; 还被知州知府衙门的考核官吏记在了档案中。
  他们不同于六房书吏,有了优等的政绩,为将来升迁增加不少筹码,心底尤为钦佩感激眼前的年轻上司。
  马志才见气氛太过沉闷压抑; 勉强笑着出声接话。
  缄默不语的其它人也连忙接着道:“大人请放心,我们虽没您才智兼备时时能为想出好法子; 但定会勤勉做事的。”
  不光下属们舍不得更换相处融洽的上司,谭璇也不想离开朝夕共处三年的下属,经历了短暂的磨合期后,上下级配合的十分和洽,制定的各项政策都很好的上令下达。
  希望下个任期中阳江县的下属们也如他们一样表里如一; 一心为民。
  “有诸位这些话; 本官就放心了。”为了活跃气氛; 随后谭璇又聊了些轻松的话题方散去。
  从衙门出来,回到后衙家中; 谭璇发现院中的檐廊下摆放放不少箱笼。
  情不自禁的回想起从京都来闽府明锦和仆从忙碌收拾行装的情景。
  唉; 难道是年岁大的缘故吗?临到分别反而总是回想过去的种种,实在要不得。
  “团团别乱跑; 小心别摔着,你娘呢?”
  见小儿子同山竹的女儿丫丫绕着院中你追我赶,丫丫瞧见谭璇回来忙急刹车站住,身形不稳踉跄了下,差点摔倒,谭璇忙扶住,转身习惯性的问儿子。
  “娘和依夏姨母在整东西呢,不让儿子呆在身边捣乱。”跑得满头大汗的团团察觉阿爹的心情不是那么的高兴,怕自己淘气挨鞭子,乖巧应答。
  “你也知道捣乱呀,这两日阿爹阿娘有许多重要的事要做,你俩老老实实地跟十六哥哥呆在一起,不准顽劣闹人。”谭璇拿出巾帕一边帮儿子擦额头上汗水,一面嘱咐。
  “谭伯伯,十六哥哥今儿去学堂了。”年岁大团团两个月的丫丫话语要利索的多,听谭璇让他们跟着十六,脆生生地回话。
  “十六哥哥不在,丫丫就带着弟弟玩,别让他淘气,若弟弟不听话你就告诉谭伯伯好不好?”
  谭璇笑吟吟的揉揉一本正经的小丫头软发,瞥见儿子不服气的小眼神,假装面色肃道:“团团数你最小,要听哥哥姐姐的话!”
  “万一哥哥姐姐说得不对呢?”团团扬着脖子辩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