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易家-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现小家伙身上的热度回暖,她又吃饱喝足,直接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余珂觉得手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昨晚上的小家伙在添她手上的血污,似是感到余珂的注视,
  “嗷呜,”小黑狗眨巴眨巴眼,冲她叫了一声。余珂一笑,同是天崖沦落,她与这狗也算有缘分。
  可能也是刚出生,又加上因为喜欢余珂身上的气息,它到是与余珂相处愉快。看到还剩的一些的肉块,还有小狗饥饿的样子,余珂嚼烂肉块,喂给小狗。只希望它稚嫩的胃可以受得住。
  ……………………
  而余老爷在这里停下车队,找了三天后,终于准备起程了。
  “老爷,再找一天吧,小珂她说不定只是贪玩,在山中某处迷路了,”九姨娘声泪聚下,她是更喜欢儿子,这些年对余珂也不上心,但人心都是肉长的,怎么会对女儿没有感情。
  看着余大老爷,似有些游移。大夫人在旁边眼神焦急,嘴张了几张,还是什么也没有多说。
  “大人,不能多待了,属下听附近的猎户说,深山中一个王兽突然发了狂,惊的各路凶兽满山遍野的跑,已有几户人家招了难。”更重要的是这些村里的猎人们,怀疑是他们这些人,惊扰了山神,才导致王兽暴怒,对他们已经有了敌意。
  余老爷叹了一口气,拿出一个小型的罗盘,拔动一会,却发现自己能力有限,只可以算出余珂就在这里,人也没死,可惜,具体地点他却算不出来。“通知所有人,即刻出发。”
  “老爷……”九姨娘不敢置信的惊在当场。
  “把九姨娘扶回房中。”                    
作者有话要说:  

  ☆、跋山涉水寻出路

  …………
  余珂想过在这里能待多长时间,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九个日夜。
  食物早已吃完,她已经又饿了三天,余珂浑身没有力气的倒在地上。模模糊糊中发现似有个灰衣大汉,从上面下来。然后,把爬在石头边的小黑狗重新装到篮子里。
  “他奶奶的,这回都怪王二那个瘪三,竟然趁那只裂山獠出门觅食时,偷走它的幼崽,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是啊,队里死了好几个弟兄不说,也不知这只幼崽活是死是活。”上面趴在洞口的另一个长得尖嘴猴腮的同伙吸着气,想起这些天的事,还心有余悸。那裂山獠,得知自己的幼崽丢失后,狂性大发,惊得百兽奔逃。
  并且闻着气味,一路追击他们这些人。幸好他们两人走着水路,才活了下来。
  不过裂山獠却像是有感应似的一直在附近寻找,好在耐心到头,裂山獠罢手了,他们这才过来找这只幼崽。
  “嘿嘿,还活着,嘶……”灰衣大汉疼的直裂嘴,原来是幼崽一口咬在他的手上。
  “怎么了,大哥”
  “日它奶奶的,这小东西凶得很,趁我不注意,咬伤了我。”大汉边说,也渐渐适应了这地窖里的光线,猛的看到旁边隐蔽处竟然有一双眼睛直盯着他,
  “谁!”大汉暴喝。
  ……………………
  余珂被救了上去,但是发现这两个大人不对劲的很。甚至有种感觉,他们是知道她的身份的,难不成自己被扔在这里,这些人也参与过,但是,是谁和这两个人接上头的?
  她们车队才刚出原始森林,谁有这么大本事,短短半个时辰就想出这么周密的计划。
  余珂想不清楚,听着两个汉子对她的各种慌言,一路都表现得十分信认他们,可以帮她找到余老爷他们。
  这日趁着其中那个领头的灰衣男子外出办事,独留那獐头鼠目的同伙。
  而这个同伙可能觉得余珂无害,竟然靠在墙边睡得鼾声如雷。
  余珂觉得机不可失,看向旁边一个木棍,想了想并没有动,以她的力气,要是一击之下,这同伙晕不过去,这些天的乖就白装了。
  而这个同伙到也有些心眼,在余珂手上栓上一根绳子,系到自己的手上,余珂悄悄把手移向旁边还在燃着的火堆上,把系着蝇子的手腕伸向火堆,在被烧灼的巨痛中,余珂咬着牙,挣开了系牢的绳子。
  然后站起身,看了看毫无所觉的男子就想走。
  “嗷……”边上传来小声的嚎叫,余珂吓得一咯噔,看到男人睡得依然死,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又要提步时。
  “嗷……”小黑狗继续叫。
  余珂想着她与这个小狗的‘患难真情’,跑过去,把小狗栓在脖子上的绳子解开,发现这个小狗竟然没有再叫。余珂心里惊奇,也不知这狗是不是真的知道她在干什么。
  余珂从这个半山腰上的茅草屋子里出去,又悄悄的关上门,这才抱着小兽慌张的跑向山下。
  发现下面竟然有条官道,正好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官从这里路过,作珂不要命的拦到路中间:“停下。”
  年轻的军官拉马急停,开口严厉道:“大胆,而是何人?”
  “求您带上我一程吧,我娘在前方的镇子上,我走不动了,路很远,军爷带我一程吧。”
  “你一个小孩子,也不怕在城里走丢了。”这个军官也算为人正直,到是没有多想余珂话的真实性,想着顺路,看着下面的小女孩,长得可爱,到是有些心思带上她。
  “您带我一程就行,就把我带到前面的镇子上就行,我真的认得路。”
  “好吧。”这个军士看着这么小的孩子挺有孝心,一个人独自在路上走着,到有几分动容。而且孩子这么小,他觉得没有威胁。
  ………………
  前方的小镇也不过十几里就到了,也不知是不是第一次骑马的关系,余珂下马后腿都软了,慌忙道了谢,就涌入了镇子上的人群中。
  余珂边走,边打听,哪里有载客的马车。听着好心人的指路,到了那处。
  用自己这一两个月来,看书所学的相术,发现这里有个拉车的少年人,眉浓不乱,眼神清明,到是相术中少见的心地纯善,襟怀坦白之人。
  “我要去蓝城,”余珂边说,边看着少年人的惊异之色,把手腕上的金镯子拿下来,递给他,“快点,我这就要走。”
  少年惊讶不已,他在这里守了几天了,但是来往去外地的人,看他年轻,都感觉不踏实,所以没有人坐他的车。
  二则是因为这小女孩有些特殊,虽然衣服质地不错,但真的脏得可以,也不知这小女孩到底经历了什么。
  不过既然别人付了筹金,少年也不推辞,“小姐身上没有碎银子吗,你家父母呢?去蓝城不需要这么多,若是小姐身上没有,在下可以带你去镇上的当铺换成现银。”
  “不用,你快点走,就我一人去。”余珂心里不踏实,就怕后面的那两个狐鼠兄弟追过来。
  “真的只有小姐一人?!”这可了不得,才多大的孩子家里就让她独自出门。莫不是哪家贪玩的小姐跑了出来,可是既是富家小姐,又怎么会落魄如此呢。
  “快点走,难不成你们这些拉车的只是看别人的父母,不是看的真金白银。”
  若是旁人听了这话,可能一个就是担心,不敢送;另一类,可能就要起怠意;可惜少年也不过十七、八,本也是个半大孩子,想了想也是这个理。别人给钱雇佣他,哪有不走的理。
  …………
  而直等着少年带着余珂出了城,那两个大汉,也追了过来。
  原来这两几天和余珂在一起的灰衣大汉孙海,与大夫人身边的一个姓江的管事,年轻时,一起做奸犯科过。他们在那个猎户小村偶然碰见,这个灰衣男子,在得知那管事要找机会帮主子处理一个女童时。
  两人一合计,看着天时地利俱在,孙海又因早来这里多天,对环境熟悉,就弄出这个注意来。
  没想到这个女童竟然大难不死。
  孙海先是想杀了了事,后来看着余珂长得水灵,起了别的心识。于是先哄住余珂后,就去这本地一个认识的丫子那里谈余珂和那裂山獠幼崽的事,但回来领人时,却发现赵狗子睡得昏天黑地,屋里的准备卖的‘货’全没了。
  大怒之下差点没一刀砍了这掉以轻心的赵狗子。
  本以为那小女孩跑不了多远,但是搜遍附近山林都没有见到逃跑的痕迹。
  孙海心里一想,这女童,可以虚与委蛇的和他们装这么久,感叹这富家女太过攻于心计的同时,暗想着女童逃跑的方向,乔装后,快马加鞭的追到附近的镇上。
  先打听了一下这里的人,发现大多数都不知道。只有一个长相老实巴交的车夫,耳朵尖。
  “我看到了,不过……”
  孙海看着这个虽然长得踏实,但是眼神贼溜的中年男人,手中递上一块碎银子。
  “她坐着这里新来的一个年轻车夫的车,说是要去蓝城。”
  孙海听了微微点头,“快带我追过去。”去蓝城是往京里的方向,那女娃去找她爹合情合理。
  …………
  而半道上的余珂心里不安,出了城,看着前面的几条岔道,想着从地窑杂书中看到的地理知识,突然对着少年道:“我突然想起,我要走的地方不是蓝城,我要去天云城。”
  “小姐,什么天云城,小姐是要去云城吗。”
  余珂听着,时世变迁,看来是这城改了名子,“对。”
  就见中间道上走着的马车,慢慢改换到了右边的道路上。
  直到走了近半日,余珂看着后面始终没有追过来的可疑车辆,一颗心才终于放进肚子里,她赌对了。
  而那个样子老实的中年车夫狂追半日,始终没有追到余珂所在的车。孙海兄弟二人心中怒火起,两人本就是亡命之徒。把贪小便宜的车夫直接杀害加抛尸荒野……
  ………………
  余珂没到云城,而是半道上,再次换路,向另一个地方瓷州走去,一直走了几日,这才彻底放下心,
  “姑娘小小年纪,看着又不是本土人士,对这里到是比在下还熟悉。”车夫宋良本也只在本地周边跑跑马车,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余珂的要求下,他竟然跟着跑上了瓷州这片地界。
  不过也见识到这个小姑娘的厉害,哪里有近道,哪里山林猛兽较多,哪里山贼高发区,她竟然张口就来,实在让他好奇这女娃什么出身。
  要知道古人在学堂没有地理这门课,除了某些当地最高官员,一般家庭,是根本不能拥有地图这种东西的。余老爷做为从四品的一方郡首,家里到也有当地地图,但是也只限清兰郡周边。
  至于金朝国家地图,这种东西,那是只有皇上才能有的。
  余珂之所以知道这么多,乃是因为,余家鼎盛时,祖辈里有位特别爱好旅游的祖宗,一生跑遍了大江南北,连婚都没顾上结。年纪大了,才还乡故里。又根据年轻时,在各地写下的一些异闻和拿回来的资料,总结写出了这本,《神夏山川人物志》的书。
  可惜,没等后人瞻仰、膜拜,大夏皇朝灭国了,余家隐退了,所以这本耗尽这个有志青年一辈子心血,堪比咱们天朝《水经注》,能让当朝统治者都大吃一惊的的圣典埋没了,成了余有独有的一本放在老房子积灰的著作。
  后来余老爷上任时,又把这些书带到了清兰郡那个密室中,一放就是很多年。
  书是很不错嘀,不论是严谨性,还是可考据性,都非常靠谱。由其在风水地势的判断上,余家人辈辈都有两把刷子。就说那处山贼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