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财娘子-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瑜姐。”陈瑶婷不假思索的回答。

    “哈哈,原来如此。”司徒玉的嘴角又玩味的勾起。

    只剩下阿瑜有些尴尬的站在原地,心说,这鬼丫头平常没见她有多听话,现在倒把我以前教她的那些道道记得挺熟。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丫头还不清楚这男人的真正身份,这样没大没小、不分尊卑,若是惹上这种人,可是她们这平常百姓、商户人家能摆平的?

    “你这丫头多大了?应该还未及笄吧?”

    “我快十岁了,再过两年就及笄。”不知道怎么回事,他问自己年龄的时候,陈瑶婷的心扑通扑通的跳起来。

    “小丫头,不懂事,司徒公子别见外!”

    “司徒公子,你姓司徒?”陈瑶婷眨着眼问。

    “正是。既然你未及笄,我刚才就不算太失礼,以后记得不要跟在你阿瑜姐后面,你把我当坏人,我可也把你当成坏人呀。”

    陈瑶婷忍不住手指含在嘴中,看着司徒玉不说话。她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好看的公子,连说话都这样好听?

    “阿瑜姑娘,我该走了,请记得你跟我之间的约定。”司徒玉留下这番话,深情的看阿瑜一眼,人便离开。

    阿瑜心想,你们家的婚事不是说退就能退的,要你一生一世一双人,恐怕比登天还难,自己故意这样说,只是为了给他一个拒绝的理由。

    “阿瑜姐,你跟司徒公子之间有什么约定呀?”陈瑶婷傻呆呆的望着司徒玉的背影问道。

    “鬼丫头,天天打听这些做什么?今天跟踪我,我还没有找你算帐呢,现在又做起包打听来了。”阿瑜愤愤的掐了掐陈瑶婷的小鼻子。

    陈瑶婷知道阿瑜不会说,便向她做了一个鬼脸,撒开两个脚丫子,飞快的跑开了。

    回到家中,她就拿出笔墨,用所学不多的几个字,拿起笔来给哥哥写信。

    “哥哥呀,你可要经常回来,未来的嫂嫂还没有过门,你可要看紧一点,否则煮熟的鸭子都飞了,你到哪里再去找这样好的姑娘去?

    我今天在后花街看到阿瑜姐跟一个好得非常好看的公子在一起,那人竟比你还好看,看上去也比你有钱。你可要好好念书,将来金榜题名,早一点把嫂嫂娶过门。

    算了,要不你们就先成亲,等生米煮成熟饭了,也就不怕嫂嫂看上别的男人了。”

正文 第六十一章又到中秋

    可惜陈瑶婷的一封信到了陈锦鲲的手中,又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几天后,陈锦鲲收到家中妹妹的一封信时,真是有点儿哭笑不得。

    一看那一团墨般的字体,就知道那准是亲妹妹的笔迹。

    自己的亲妹子,天生男孩儿转世,皮猴子一个,喜动不喜静。既不喜欢女红,更不喜欢习字。自己和阿瑜都教过她写字,可这丫头才练了半个时辰不到,就坐不住了,不是吵着要吃东西,就是嚷嚷着要出门,所以至今写的字还呈现在鬼画符的阶段。

    阿瑜起初字也写得不好看,可教她的字,一教就会。而且她天生好学,也肯吃苦,有事没事拿着狼毫来练字。现在她的那一手小楷,已经写得有模有样,写帐本的时候竟有几分老帐房的味道。

    想起自己那聪慧的小媳妇,陈锦鲲心里面又忍不住笑起来。

    自从上次之后,一转眼又数月不见。虽然相思很是煎熬,但两人都已经表明了心意,只等自己将来学业完成,两个人就能正式在一起,真是想想就觉得甜蜜。

    两人约定好,不管婚前婚后,彼此都不干涉。陈锦鲲一门心思念书,准备来年的考试;陈兮瑜则努力经商,争取把生意越做越好。

    书院离着家里也就是几里地的事情,所以平常很少写信,突然收到妹妹的来信,莫不是家里面出了什么事情?

    陈锦鲲担心的把目光重新放到陈瑶婷写得那张鬼画符一般的纸上,睁大眼睛,努力辨认着上面一坨坨的墨迹。

    “哥,诀(快)回家成轻(亲)。可俞且(阿瑜姐)有好看的公子咅(陪)也(她)走路,可俞且(阿瑜姐)说是也(她)月(朋)友。尔(你)要好好今(念)书,早日夸(考)中,不要让另(别)人抢走可俞且(阿瑜姐)。”

    本来是陈瑶婷叮嘱哥哥快回家成亲,阿瑜姐的身边出现情敌,可是不学无术的陈瑶婷总共学会的字还不到三百个。又加上她学字只学了半边,所以到了最后,那封信就变成这个样子。

    可怜的陈锦鲲,念这么多年的书,也无法参透妹妹的这封来信。但信里面的两个字,他记忆犹新,那就是“回家”。

    人家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以前总以为是古人的夸张,现在天天呆在书院,才发现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

    特别是想自家小媳妇的时候,总觉得书院的日子是那样的漫长,恨不得自己长一双翅膀,马上就能飞到小媳妇的面前,能够远远的看她一眼就好。

    陈锦鲲躺在床上,把傻妹妹的书信丢在一旁,望着天花板发起呆来。

    “锦鲲,又想媳妇了吧?”林大山这个八卦男,又调笑起陈锦鲲来。

    “没……没想。”陈锦鲲言不由衷的脸红起来。

    几个考进来的寒门学子,年纪最大的就是已过不惑之年的白举,平常总是一幅老大哥的口吻。

    “大山,莫要取笑他,一个人出门在外,总会想念家里人的。”

    “哈哈,白大哥,莫不是你也想你家中媳妇了吧?”林大山又调笑起白举来。

    “想,如何不想?可这书院离我家有数百里,我就是不吃不睡也要走七天七夜,就算想也不能回家见她。”白举幽幽的叹一口气。

    “白大哥家里是远了一些,要不然,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到时候就可以回家看嫂子一眼了。”学子丁秋捏着小手绢说。

    “这么就到中秋节,你们可曾会去渝县的花灯大赛?”石鼎言自从王锦升离开之后,一个人也变得老实许多,没事也喜欢凑在这帮穷学子面前聊天。

    “花灯大赛?可是渝县最有名的那个?听说不光有花灯,还有一年一届的猜灯谜大赛,猜中者还可以奖花灯。”丁白一听到花灯大赛,似乎很感兴趣。

    小结巴刘巧仔也好奇的结结巴巴问道:“好……好看不?”

    “每年都搞的,花灯挺好看,可我不爱看。”石鼎言是武术世家,对这些文诌诌的东西可不感兴趣。

    林大山转过脸来,又问陈锦鲲:“锦鲲兄,今年的花灯节你可会带你的小媳妇一块去看?”

    陈锦鲲有些不好意思的说:“看情况吧,不知道她到时候有没有时间。”

    “锦鲲,什么时候能把你那未过门的小媳妇带来给大家看看?我可听说你那小媳妇不简单,是渝县新起的叫花街大东家,如今已成为渝县第五富豪。啧啧啧,我真想看一看这长得漂亮又精明的女子,究竟是什么样?”林大山尖着嗓子说着,语气里面无不带着几分羡慕与嫉妒。

    “呵呵,人家媳妇长什么样,你急着看什么?若是想女人,自己去找一个呀。”丁秋手指弯成个兰花指,挽了挽耳边的长发,轻蔑的说。

    林大山不服气的瞪了他一眼,“想女人怎么了?谁不想女人,谁不是男人,哼!”

    丁秋听出林大山暗讽自己像女人,气得小脸一红,马上用食指气愤的一指林大山:“你……”

    “好了好了,你们想见我家的阿瑜,又不是不可以,等花灯大赛的时候大家一起去,就可以见到了。”陈锦鲲打着圆场。

    说句心里话,他还真的很想念自家的小媳妇,要是能跟阿瑜一块去赏花灯,猜灯谜,倒也是一件很值得回味的事情。

    几个学子们都议论着几天后中秋节的事情,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已经走到门口的学监大人。

    司徒旭阳走进门来,一如既往的板着一张脸,瞧着里面这坐着、躺着,一幅懒散形象的众学子。

    “咳咳咳,看看你们,都是什么样子?这离中秋节还有这么多天,你们便天天惦记着回家去玩,哪里还有一点鱼龙书院学子的样子?”司徒旭阳又是胡子一撇,眼睛一瞪,学监大人的架子是端得十足。

    众学子们在鱼龙书院也呆了有一阵子,对学监大人的性格和脾气也有一些了解。学监司徒旭阳是表面上严格,内心还是对学子们很和蔼的,特别是对他们这些穷苦出身的寒门学子。

    司徒旭阳严格,是针对那些通过举荐进来的纨绔子弟,尤其是那些混进书院来又不好好念书,整天厮混的学子,他一向没有好脸色。前一阵子被司徒旭阳赶走的王锦升,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大家也看得出来,只要进了书院好好学习的,学监大人就不会有事没事的找麻烦,他也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一个人,对事不对人,比那个见面喜欢问别人出身的院长大人,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见学监大人又来训导自己,几个学子全都低低的垂下头,忙附和道:“大人教训的是。”

    司徒旭阳还特意站在陈锦鲲的面前,叮嘱他说:“锦鲲呀,你是这帮考进来的学子之中最小的,可千万不要学他们的样子,天天想着玩,耽误学业。还有,你那个什么小媳妇是什么人?是你订的娃娃亲吗?不管你媳妇漂不漂亮,能不能干,反正在书院念书这段时间,你可别想成亲。要成亲也得殿试完之后再成,明白吗?”

    所谓的殿试,是这个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由各大书院成绩优秀者中选拔,皇帝亲自监考,其中成绩最好的前三甲者直接留在京城任职,这也是众学子们削尖脑袋也要钻进这书院来的原因。

    而陈锦鲲才进书院不到一年,就被学监大人亲自开口提到明年殿试,莫不是陈锦鲲已经成为鱼龙书院的钦定人选吗?

    其他学子心里面都泛起嘀咕,眼神都带着一些羡慕嫉妒恨的看向陈锦鲲。

    而陈锦鲲只是恭敬的向学监大人应道:“夫子,学生明白。若不金榜题名,绝不提成亲之事。”

    “好,有志气!”司徒旭阳赞许道。

    然后,听到陈锦鲲的话心情大悦的学监大人朝他点点头,一摇三摆的走了。

正文 第六十二章花灯大赛

    花灯大赛是渝县的一大传统,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由县里的各大商户出资,渝县的每一位百姓都可以参加。再由知县大人和众位评委挑选最漂亮的花灯,优胜者会有奖励。

    同时,猜中花灯下灯谜最多者,也会有奖励。以前大多是奖励一两纹银,这一回知县大人别出心裁,不再奖励银子,而是奖赏优胜者可以到渝县最高的景观渝塔观赏花灯。

    这渝塔也是渝县的一道特色景观,凡是外地人来渝县的人都要看一看。据说在渝塔上看得到渝县一年四季所有的景致,但这渝塔被渝县当作县里面的收入来源。平常登塔观景都要一两银子,花灯大赛那天更是涨到五两银子,所以想要到渝塔上观赏花灯,也只有富人才做得到。

    阿瑜作为叫花街的大东家和后花街的大股东,也参于了渝县商户们参加的花灯大赛。那幅制作花灯的样图,还是她亲手参与设计的,既然花了银子参加,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阿瑜做事做人的原则。

    “阿瑜姑娘,做花灯的车架子已经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