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7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哭,真不疼。”李明恒边说边给她揩泪,深吸口气,道,“萦儿,其实刚才……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该自责伯父,更不能戳他的心窝子。”
  “我没有。”
  “你说了七家屯的事儿,忘了?”
  “我……”卢玉萦语塞,懊恼不已。
  李明恒在她脸颊亲了一下,继续说着:
  “其实伯父应该生气你跟我私定终身。站在父亲的立场上,日后我们有女儿,估计我只会比伯父更恼火。”
  卢玉萦脸红,随后害羞的把脸儿埋在他的脖颈处,喃喃的道:
  “反正我不觉得喜欢你是错的。”
  “是,这个没错,但是你刚才说话过激,得跟伯父道歉。”李明恒好声哄着。
  卢玉萦长叹口气,明白的点点头,还想再靠会儿,没想到李明恒起身,她也不得不站起来。
  低头刚整理好衣服,门推开,卢长东两口子进来了。
  卢玉萦不禁对李明恒都崇拜了。
  居然这么厉害,她可啥都没有听见。
  侧身行礼,恭顺的说:
  “爹爹,娘亲。爹爹对不起,刚才女儿不该浑说的,请爹爹原谅。”
  说完,双膝跪地,磕头认错。
  卢长东本来是挺生气,可看到闺女这般,顿时什么脾气都没有了。
  重重叹口气,看着左脸肿起来的李明恒,无奈的说:
  “注意点儿影响。即便赐婚了,也不能深夜过来。把这儿当什么了?”
  “是,伯父教训的是。”李明恒态度良好,任你根本发不出脾气。
  梁桂芳拽了拽丈夫,轻声地说:
  “好了,差不多行了。孩子跟你认错了,这事儿就翻篇儿吧。”
  卢长东虽然不愿意,但妻子都发话了,他也没再纠结,瞅着李明恒,严肃的道:
  “什么时候动身?”
  “三天之后。明儿会让媒婆过来小定。”李明恒清楚地说着。
  卢长东看着没出息的闺女,又看了看不守规矩的准女婿,再次叹口气,道:
  “行吧,你回去吧。成亲也得两年后,急也没有用。”
  梁桂芳见丈夫说话这般,不禁怼了他一下,说:
  “那个……明儿小定完,让萦姐儿过去帮你收拾东西吧。”
  “真的?谢谢娘亲。”卢玉萦毫不掩饰的欢喜。
  李明恒虽然没吱声,但是心里也很高兴。卢长东无语,瞅着自家媳妇儿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门亲事打从他告诉她那天起,媳妇儿就高兴。
  虽然他也明白李明恒是良配,可就是不舒服,打心底里不舒服。
  李明恒是个聪明的,抱拳拱手,谢过梁桂芳之后,便找辙先离开。
  不走不行,万一卢长东一会儿反悔,不让萦儿过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
  转天,卢长东休沐在家。
  媒婆如约而至,带来了小定礼。跟媒婆一起过来的,是护国公夫人阎纤舞。
  因为是奉旨成婚,所以一切都很简单,就走个过场。
  卢玉萦从阎纤舞手里接过玉佩,等她成亲的时候,把打好络子的玉佩带回去,这就算是成了。
  摸着手里温润的玉,她知道,这是小舅舅一直宝贝的东西。
  送走了阎纤舞跟媒婆,卢玉萦直接从后门溜走,都没打招呼,也没带丫头。
  卢长东知道的时候,这人都已经走半天了,除了跺脚,没有别的法子。
  卢玉萦下了马车,直接上二楼。
  婆子、管家互看一眼之后,都赶紧退出了主屋。
  主卧内,李明恒正在收拾衣物。此去青阳县五年,他没打算带太多的东西,必要的衣物也就是了。
  一个大男人,没有那么多讲究,更何况等成亲之后,自然有人打理。
  一阵幽香传来,李明恒上扬嘴角,随后眼睛被蒙上,耳畔传来甜糯的声音——
  “猜猜我是谁。”
  李明恒没说话,直接大手一捞,把人抓住压在床上。
  卢玉萦惊呼都来不及,就被他堵住了唇,狠狠地亲着。
  好一会儿,李明恒松开她,抵着她的额头,说:
  “两年,等我两年。两年后我来接你。”
  “好。”卢玉萦点头,反手搂着她的腰,又说,“我会给你写信,每天都写。”
  “真乖。”李明恒说完起身。
  血气方刚的年纪,身下又是自己钟情的女孩儿。在趴会儿,他可难保自己会不会动她。
  卢玉萦慢悠悠的起身,看着床上的衣服,笑眯眯的道:
  “小舅舅,我帮你。”
  “好。”李明恒说完又想到什么一般,刮了她鼻梁一下,说,“别喊‘小舅舅’,听着的确不舒服。喊‘恒哥’。”
  卢玉萦乖顺的点头,主动凑到跟前,甜腻的开口:
  “恒哥哥。”
  哎哟,这一声“恒哥哥”,足以让李明恒的心都化了。
  再次扣着她的腰,迫切的吻住朱唇。
  整个主屋就他们俩,没有人来打扰,更不用顾忌……


第916章 恒萦恋(三)
  青阳县靠海,县里所有的百姓,全都以海为生。
  男人们出海打鱼,女人们在家织网、照顾孩子。
  祖祖辈辈,皆是如此。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会,大家过得马马虎虎。
  不能说过得不好,但不如以前那般富裕。
  解决温饱面前度日,手里再想留上一些余钱,根本就不可能了。
  青阳县原来的县令,最近奔走、活动,只想再留任一次。
  可惜,新来的县令到了,他所有的努力也全部白费。
  这地方离京城远,什么消息都接的不快,所以原县令也没把李明恒当回事儿。
  交接、警告、威胁。
  全部弄好,他自认没问题的走了。
  李明恒接手,就在他上任的第二个月,把青州府府尹拉下马。
  拔出萝卜带出泥,临近几个县的县令,都被抓了。
  没想到,山高皇帝远,这帮蛀虫居然拉帮结派,贪了那么多银钱。
  这笔钱里,有朝廷给渔民们的贴补,还有给军队的补贴。
  直到尘埃落定那一刻之后,大家才终于知道,这县令是带着密旨过来办案的,而且还是皇上的亲小舅子。
  查抄得的赃银,按照原来的账册,一一补发给渔民、军队里的士兵。
  这件事儿,轰动一时,就连京城方向都传的沸沸扬扬。
  一年后,青阳县城北面郊区,盖起了工厂。
  老百姓都以为跟其他县城一眼,是做药的工厂。
  没想到等招工那天才知道,居然是专门收渔民们打回来的海物。
  进行风干、加工,然后运送东陵各个地方。
  小干鱼、卤虾酱,咸海鱼,嘎啦肉干……
  这些,北方很少能吃到。
  当工厂招工结束,开始进行加工的时候,老百姓才真正明白这个县令是给大家办实事儿的。
  半年后,如同其他地方一样,朝廷下来批文,拨款盖房子。
  短短两年时间,李明恒把青阳县治理的井井有条。
  百姓安宁,上缴国库的税银,也在新的一年排名中,上升了二十个名次,再也不是以前后置位。
  对于李明恒所做的这些,远在京城的卢长东,全部知道。
  就在御前做事,每天面对折子,想要知道准女婿的一切情况,轻松易得。
  不过,却一句都不跟女儿说。
  自从圣旨赐婚之后,他们卢家算是“火”了一把。
  热度持续不下,卢长东都担心自己的闺女能不能抗住。
  有几次后宅办事,实在推脱不掉,梁桂芳母女出去应酬,现在想想都仿佛做梦一般。
  那时夫人们说的话、表现出来的态度,着实煎熬。
  卢长东疼爱姑娘,最后都想把女儿送去辽东府梁汉松那边,散散心。
  不过卢玉萦拒绝了,说什么都没走,而且就在京城,谁家有事儿她都到场。
  一来二去,别人还没说够呢,卢玉萦已经习惯了。
  而且,谁要是当面说点啥,她直接开口反怼,根本不给任何面子。
  宛如当年的齐妙。
  这二年时间,卢玉萦是看着长大、成熟、稳重了。
  再不似以前那般风风火火。
  掌管家里中馈、教育弟弟,她全都一手抓。
  梁桂芳放心闺女,一切都交给她来做,自己在家乐的轻松。
  二年期限眼瞅就要到了,卢玉萦在家备嫁妆,准备随时李明恒回来迎娶。
  嫁衣已经绣好了,剩下的田产、房产,依着她自己是不想弄的。
  不过梁桂芳、卢长东都不同意,吩咐管家出去给她置办。
  小喜从外面急匆匆的跑进来,把手里的信封放在桌上,说:
  “小姐,准姑爷来信了。”
  卢玉萦听了微微颔首,不在意的道:
  “算算时间也该差不多了。”
  小喜把信双手奉上,卢玉萦慢悠悠的拆开,把空了的茶杯推出去,说:
  “续上。”
  “是。”小喜屈膝行礼,端着茶杯离开。
  卢玉萦拿出信纸,看着苍劲有力的字,嘴角微微上扬。
  她最喜欢的人,亲笔写的东西,怎么看怎么喜欢。
  这二年,他们俩的书信不断,李明恒所有的事情,她全都知道。
  虽然爹爹不曾告诉她,但是她心里清楚,爹爹是疼她,不想她知道了之后加倍思念。
  信读到一半,梁桂芳气呼呼的声音,从远往近传过来——
  “不行,什么玩意儿啊!迎亲他不来,派个随从过来算什么?我闺女是亲生的,我不同意这样。”
  “孩子他娘,你该知道咱们东陵的规矩,这不是……”
  梁桂芳没等丈夫把话说完,就站在闺房门外,掐腰指着卢长东的鼻子,说:
  “我不管什么规矩,哪有迎亲新郎官不来的道理?我告诉你,他要是不来,我闺女就不嫁,什么东西!”
  卢玉萦见状,继续往下读信。
  当看到内容后面,也明白了母亲为什么会如此生气。
  确实提及了,没法回来迎亲,让她谅解。
  虽然失落,但能明白他的苦衷。
  当年,三舅舅外派,大舅舅出征受伤,生死未卜。
  二姨母特意出宫去了辽东,三舅舅也很想过去,但却不能擅离职守。
  这是规矩,也是律法。
  卢玉萦起身,把气呼呼的母亲扶进屋,冲着父亲眨了下眼睛,说:
  “娘,您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生气啊!”
  梁桂芳闻言咬牙,吸了吸鼻子,不舍的说:
  “我能不生气吗?你爹刚才跟我说,让你这几日准备好东西,就去那边。这算什么?夹包走啊。就算是皇上说的,也不能这么委屈你啊!”
  她身上掉下来的肉,第一个孩子,那种感情根本不一样。
  卢玉萦明白母亲的心疼,拉着她的手坐下,正好小喜端茶回来,直接把自己的茶杯放在母亲的手上,说:
  “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年三舅舅想去看大舅舅,不也没去成吗?女儿一个人过去吧,至于拜堂、回门,三年以后回来再说。”
  “三年回来?根本回不来。”梁桂芳说到这儿,又怨怼的白了丈夫一眼,道,“你爹说了,最起码明恒要在那边连任两回。哪有这样的,你说说,哪有这样的!”
  卢玉萦耸肩,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母亲,不过她真的对这些不在意。
  不能来迎娶无所谓,只要他们能成亲、能在一起就行。
  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故作无碍的摇摇头,说:
  “娘,小舅……恒哥哥是您眼瞧着长大的。我们在一起那么久,真的不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