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最后他们没挑中,却害哪个表妹喜欢上他们了,不是罪过么?
当然,他们也还有应对之策,偷偷打好商量了。
见他们空手而回,方小福斜睨着他们,但终是什么也没问。因为他们到了,文浩天便唤婢女进来,新上了茶水,又吩咐上菜。
因为五味楼生意太好,在这用餐高峰期间,现点菜很容易出现卖光的情况,因此文浩天在定包厢的时候,便已定下了菜色。
他们大小八个人,也相当于一桌席面了,因此菜色也差不多就是按席面来订的,不过还是有所控制,没有太过铺张浪费。
不过这些菜色里,却有不少是那日方小福喜欢吃的,因此这回方小福也吃得很欢乐,其他人口味竟也差不多,又是大酒楼里的美味,一顿饭便吃得很尽兴。
饭后,他们也没急着走,泡了一壶茶,一边聊天一边慢慢消食。
方家兄弟自是和文先生在聊科举的事情。方家小兄弟和姐妹们却开始一边嗑西瓜籽一边聊天,也不闲着。
方小福一边嗑着奶油西瓜籽,一边关注着对面的聊天情况。
本来考举人是明年秋天的事情,但因今年是当今皇上的五十大寿年,于是某天皇恩浩荡开了一期恩科,因此今年便开秋闱,明年春闱。
因是恩科,并不影响明年本来的秋闱和后年的春闱。也相当于三年两考了。这对等待已久的文先生和吴先生,实是一件大事,令人期待,而且兴奋。
尤其是文先生,少年游学,本来应考就晚些,不如方家少年这般早早赴考,后来在上一期秋闱前夕,又因故未能参加,错过了只能等三年。
没想到会遇上恩科,确是喜事一件。
而这些,也是方小福陆续听到对面的闲聊,这才明白。她心里不由猜测,难道文先生不想娶亲,是为了这场考试,而不想分心么?
可是,距离金榜题名也就一年时间了,到时若上朝堂,以先生之才,只怕会有很多皇亲国戚、文武贵胄想抢回家当女婿呢。
到那时,风头之上固然风光,可会是他想要的吗?他能拒绝吗?
根据先前的交流,她知道先生想法跟她家少年们一样,都想挑自己喜欢的,而不是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误了终身。
婚姻,可是需要两个人携手生活一辈子的哪,如果不喜欢,顶多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人生却会失了色彩,这下半辈子如何煎熬下去?
想到这里,方小福更坚定了要为文先生还有家里兄弟们解决终身大事的决心。
吃饱喝足,他们起身去布行。
胖大婶前些日染了风寒,正神情萎靡地靠在柜台后打盹儿,这时候没什么生意,胖妞也懒洋洋地整理着货架上的布料。
方小福他们走进去,胖妞听见动静回头,顿时一脸喜悦地喊了一声:“天哥哥!”然后才看见方小福他们,快步走过来一一打了招呼。
胖大婶被女儿的大嗓门儿吵醒,见是他们来了,连忙打起精神露出一个有些辛苦的笑脸:“你们来啦,臭小子你带他们去后面挑布料吧,我有些累,就不进去了。”
“大婶,你这是染了风寒,赶紧回去歇着吧,煮些姜茶喝,发发汗会好些。”方小福看了眼胖大婶的情况,便提议道。
“嗯,小丫头说得是,大婶也想着早些回去歇着,反正今儿生意也不好。”胖大婶懒洋洋地笑了笑。
“这阵子不是生意很好吗?”方小福诧异地问。前几回来买布,大婶都说布料卖火了,她还赶着进了不少新布回来呢。
这春天因为总下雨而延迟了许多,眼下就快入夏了,天气还很凉爽,买薄布做春衫的人还是很多。
“最近天晴多,开始回温了,正是春夏交替的时候,这布便不太好卖了。”胖妞见她娘没什么精神,便嘴快地加入进来解释。
“原来如此。”方小福这才明白,原来是换季的时候到了啊。在现代都是用反季清仓甩卖来吸引客源的,这古代怕是没有这种促销手段吧?
看她们说起生意就有些发愁的模样,方小福心里便忍不住转起了心思,不过胖大婶对她不错了,她也不会趁火打劫。
“大婶,今日我们依旧要不少布,您做完这单就回去歇着吧。妞妞姐也不用去搬布,我们人多,可以自己搬。”
方小福笑了笑,和胖大婶母女打了招呼,便带着大家走向后面厢房。胖大婶正要让胖妞跟进去倒茶给他们喝,让文浩天制止了。
文浩天直接带方小福几人进了仓库,方小福便让媛儿和恬儿自己动手,将她们做熟的布料找出来,照旧是每样五匹。
媛儿和恬儿这些日做手袋,每天都和布料打交道,连布样子都自己剪了,自是认识做惯的那些花色的,也包括那些纱纺细绢料子。
方子健和方子元便在一旁帮忙,把同样的布料放在一起,给方小福过目之后才搬出去,给胖大婶确认后便放进大箱子里。
子鸿和子胜也帮忙,做这些事并不含糊。四兄弟搬运几趟,上回买过的布匹很快便都选好了。
方小福也挑好了一大堆布头,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大包袱给裹上。上回买回去的布头都给大哥舅舅家了,这回她再买些,得空时看做些什么东西也方便。
挑好了这些布,方小福正要离开时突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又挑了一些色泽或花式活泼、或素净淡雅的春布,打算给家里的姐妹们做衣裳用。
上回她也买了不少布料回去,一家人都可以做新衣裳,只是娘和大伯娘一直都很忙,只能抽空儿缝得一件是一件,速度有些慢了。
☆、182。第182章 带了礼物回来
彩霞和小秋还不会缝衣裳,小满会缝,但手艺还不熟。她打算趁这次机会,让家里姐妹都学起来,先缝自己的,手艺熟了还可以给家里兄弟们也缝一件。
最后一算帐,抹去零头还有两百二十两银子。
这对于如今的方小福来说不是什么大额,但对于布行来说,却是几天的买卖了。如今每隔十天就能让方小福做一大笔生意,胖大婶自是欣喜的。
当初文浩天带方小福过来的时候,摆明是来占便宜的,结果现在,占便宜的是她们布行了,这小丫头如今是大主顾啊。
付了钱,所有布匹料子都用木箱、背篓、大包袱装好,堆在过道里。
王胜大叔还没有来,估计还得半个多时辰,于是方小福提议,他们一起去逛逛街。
之前大哥和二哥让两个表妹空手回来的事情,她还搁在心里头呢。
结果兄弟俩却是欣然同意,并且说他们之前看中一些小物件,想买些回来送给姐妹们玩儿,可是又不知她们会不会喜欢,让小七儿去拿拿主意。
方小福一听差点笑起来。原来这两个家伙打的是这个主意呀,竟不着痕迹地送了礼,又将一碗水端平了,谁也没得罪啊。
如果她刚才不提这事儿,他们也会自己提的吧。
于是她也没反对,大家便去了他们之前先逛过的街边小摊,看见那些陶制的小玩偶,方小福一见也是惊喜不已。
这些小玩偶有大有小,底部是空的,可以将大的套在小的外面,原理到与俄罗斯套娃相似。而且色泽鲜艳,模样可爱,确实很招小孩子喜欢。
姐妹们年纪都不大,对这类小物件自然是没有抵抗力了。方小福笑看着两兄弟便夸了几句,让他们立刻得意洋洋地直笑。
子鸿和子胜在一旁便可怜兮兮地望着大哥和二哥,最后自是如愿也得到了一套陶制玩偶。
不过他们家的姐妹实在太多了,他们算着头晕,干脆买了二十四套,回去慢慢分。
老板没想到他们买这么多,也是吓着了,他这摊上可没这么多货,不到十套而已。于是干脆收了摊子,带他们回家去搬货。
一共搬了两只木盒子出来,一盒十二套,都有稻草铺垫着,以免损伤。不过方小福还是让大家打开细致地检查了一遍,这才付钱。
方子健立刻按住了她的手,不让她付钱,说是他和老二合送给家里妹妹们的,由他们两个付钱。总共二两银,他们刚好一人出一两。
方小福听了也便不争,男生为女生买单,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文浩天在一旁含笑看着,心里感慨万端。
每次和方家兄弟妹们相处,他就觉得自己像一个站在阴暗里的人,总算沐浴到阳光了。是他们让他体会到家庭的温馨感觉。
回到布行没多久,王胜大叔就赶着驴车来了。大家将货搬上车,方小福又将文浩天拉到一旁说了几句悄悄话。
主要是问布行生意的事情,告诉他,如果胖婶儿的布行生意确实受到春夏交替影响,仓库又积了一些货不好卖的话,可以用促销的方式解决。
而促销方式不外乎降价、买就送、捆绑销售等等。当然,她常买的那些布料要留一些,别都清仓了。
文浩天听了便轻轻笑了起来,为小丫头的热心肠点赞。
或许,正是有这般侠义心肠,才写得出那般精彩的侠义故事吧。
“你别担心,布行最近虽然生意不太好,但也不是一直这么差。何况你每隔十日便来销一大批货,就算剩下的布料一匹不卖,布行也不会垮掉的。”
光做她一人生意便能保本了,有啥好愁的?
方小福听了直眨眼,最后松了一口气。不过在文先生面前她都是有啥说啥,没有什么顾虑,因此也不觉得此刻她是在多管闲事。
她只是觉得松了一口气,可以放心地回家了。
方山村。
如今天气渐暖,日头渐长,回到老方家时,太阳还未落山,按现代时间算,大概是傍晚五点左右。
这时候村里人还在地里干活,正是农忙时,天不擦黑没人回家吃饭的。家里的大小女人也是忙里忙外,闲逛的很少。
因此,除了几个稚童在外面玩耍,没见几个闲人。方小福一路有注意过,方山村的风气确实不错,除了特意出来探八卦,一般不会有人关注你进出如何。
这样也好,瞒得一天是一天。
驴车倒进院子,屋子里的人听见动静都跑了出来。方子维便过来帮忙拿背篓,方子健和方子元将箱子抬下来。
方小福没看见方子湛,便喊了几声,方子维便说,三哥上午和二叔去镇上了。
方小福愣了愣,不明白他跟爹去镇上做什么。今儿送了货,他们有钱还债了,他明天还要去一趟的,今天就跑去做什么?
媛儿和恬儿一人抱了一只木盒,说这是大表哥和二表哥带回来的礼物,姐妹们每人都有。于是一群人欢喜地回屋里分配礼物去了。
所有的布料都搬进了方小福屋里,她喊了子鸿和子胜去二爷家,通知那边的人过来等会要分银子了。
她自己也进屋去记帐,先把帐目理清楚,银子也划分好,等会儿分配起来方便。
等她算好帐走出屋子时,就看见老爷子和方志忠也从地里回来了。她上前打了招呼,就往堂屋走去。
二爷那边只有姐妹们都来了,堂婶娘这次都没来,二爷父子也没来。一屋子姐妹都静静地坐在桌前,笑看着她。
方小福便问起原因,玉玲连忙作了解释。
原来是地里农活儿多,二爷父子还在地里忙呢,两位婶娘今儿也在菜园里忙活,说好小七儿回来分银子的时候,给玉玲她们代领便是。
方小福点了点头,再扫了一圈儿,发现方子湛和爹还没有回来,不由疑惑,难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