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8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今天回家之前才来添补一些,准备给小满、玉霜添在嫁妆里。当然,给她们的嫁妆这些年陆续添了不少,不可能再大采购的。
    结帐的时候,周掌柜看了赵安瑶一眼顿时为难了。赵安瑶见状连忙笑道:“我如今是方家媳妇,周大叔就别想着给我免费啦。”
    “哈哈哈……”方小福被逗笑,调侃道,“免费就算了吧,打个折扣还是可以的,不然回头这帐也不好做呀。”
    周大叔也哈哈笑了起来,就让小二算了八折,算是公事公办了。
    不过一转身,又拿了三只彩纸风筝和三个藤球送给小朋友,葛小宝、唐思和唐铭立刻高兴地接了,和周掌柜行礼道谢,十分有模有样。
    王家小姐妹则每人得了一条嵌碎玉银手链,给方小福她们三姐妹和秦火的则是嵌碎玉的金手链。差别只是嵌的碎玉颜色和形状不同罢了。
    方小福很喜欢这种小巧可爱精致活泼的首饰,当即欢喜地道了谢,大家心情都差不多,当场就都道了谢后戴了起来。
    至于秦婆和袁三娘她们是妇人,周掌柜自然不会照顾她们什么,讨的都是小姑娘和小朋友的欢心罢了。
    当然,秦婆和袁三娘跟了方小福这么久,方小福自然也有东西送给她们的。包括林、祝两家的妇人,她都有送过几百两一对的玉镯子或别的首饰。
    秦婆是东方宇身边的老人,方小福待她有如长辈,因此当初大夜明珠还不多的时候,就有送过她一颗了。
    一颗大夜明珠,能抵下无数首饰了。
    结完帐,又说了几句闲话,大家就欢欢喜喜地出了如意斋,上了马车出南门回家去。
    到镇上后,徐嘉熙就和大家道别回自家去了,不过后天小满及笄他是要去观礼的。到了三岔路口,石奕昭也急着回石家坡报告好消息,因此打了个招呼就打马急奔。
    方小福透过车窗看着马背上欢喜的后生,也不禁莞尔,石奕昭虽然入学晚、当年也没跟哥哥们一起应试,但如今却考了头榜第十名,却是石家目前最好的成绩了。
    当然,这两年不用干活又有西席先生教导受益比原来在村塾更多,也是一大优势。
    而上边的哥哥们则要一边干活一边读书,有的甚至放弃了科举之路后来有条件之后才重拾起来。
    “小七儿,我去大刘村,你先回家吧,我很快就回来了。”方子湛不知何时已骑到了马背上,换方子元来赶车了。
    “嗯,等你吃饭。”方小福含笑朝他挥挥手,十分贤良。
    方子湛策马走后,马车没多久也进了方山村,一路和大家打招呼。子拓和子雅从村口就开始大声报院试上榜的名字,一路骑马喊去上村头,就差没有敲锣了。
    但他们的大嗓门依然喊出来许多人,听着考中的名单大家都高兴地笑了起来,于是许多听见的人就自动奔走相告,消息很快传遍全村。
    林书奇今天一直搬个小凳坐在西侧巷口编竹篮,不时朝大门处张望一眼。旁人只道书生累了出来透透气换个心情,不知他在紧张地等待着院试结果。
    听见从门口传来的声音,他立刻扔下手中活儿跑过去,有些焦急地问子拓:“我呢?我呢?我呢?”
    “十六!十六噢!”子雅后一脚走过来,见状立刻主动搭话。
    “我?十六?”林书奇猛地瞪大了眼,不敢置信地望着子雅,“你说我十六名?二榜?”
    子雅点点头,子拓道:“快回去告诉你爹娘吧。”
    “啊!我考上啦!我考上秀才啦!”林书奇这才接受了这个答案,兴奋地仰头大喊起来。这样情绪外露的少年郎,大家还是第一回见到。
    “啊呜!天啊!咱们林家也出秀才啦!哇呜嗬嗬哈哈哈……”不等林书奇转身去找爹娘,就听见他娘激动的又哭又笑的声音。
    “娘!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林书奇跑过去抱住娘亲笑得直咧嘴,最后母子俩都哭了起来。
    这么激动人心的一幕,赶过来的村邻们都十分动容,有人在抹眼泪、有人要笑着恭贺,也有人在拉着子拓和子雅询问自家的情况。
    没多久,在远一些地方玩耍的林书宝也气喘吁吁跑了回来,知道大哥考上后也是高兴得直跳,又扭头去寻爹。
    “爹在家里喂猪,我去找他。”林书宝想起来这事便大声说了一句,然后一溜烟似地跑了出去。
    林家当年为了还债,本来就不多的田地都卖掉了,除了家附近的半亩种麦子的地和一大块棉花地,几乎是什么也没有了。
    后来跟着老方家做手袋日子逐渐好转,但林大叔身体不好,也就半养身体地做些篾活儿,再养些鸡鸭。后来搬去县城,鸡鸭也没养了。
    之后回来住进大杂院,大家集中干活儿,鸡鸭不好养,就在家修了猪圈养了一栏猪,每天抽空回去煮猪食、喂猪,林书奇都有帮忙清扫猪栏。
    而大杂院里吃饭的人多,一天下来总会攒下不少潲水,十家人有养了猪的就估摸着分了分,再加上路边和山坡上扯来的猪食,养猪还是很容易。
    大杂院这三年下来猪肉的消耗量是十分大的,主要是从村里人家买猪,再加上村口屠案有时也会来买,因此林家除了从大杂院赚钱,养猪也成了主要经济之一。
    当天晚上,大杂院门前聚集了许多人,都在听村长的讲话。村长说,这次有二十来人考上秀才,为村里争光,每人奖励一套笔墨纸砚!
    不论名次,考上全部都有,一时间可把没考上的那些人给馋到了。从院试开始,都是三年一考,每三年都会积攒许多童生等待考试。
    方山村上期有三十多人应考,考中率是六成,今年是四十多人应考,考中率是五成多未达六成。
    同样,上期老方家四兄弟全部考中,而且三人在头榜二、五、十名,十三岁弟弟也在二榜中上名次。

  ☆、1499。第1499章 提议

而本期方家两人应考,一个第二,一个第六,虽然在头榜上,因为人少的原因,就显得有些势单了。
    因此纵观两期院试,还是上期最有声势。不过大家也不觉得这次有多落后,因为整体年纪还是偏轻一些的,前途无量嘛。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村里给的奖励是按人数统一发奖,而不是按名次搞等级之分。反正头榜上的那两位也不差钱。
    而且村长还出了一道奖励制度,上县学成绩好的,将报销参加乡试的盘缠五十两银子,若考中举人,再发五十两奖励,若能上头榜,再奖五十两。
    为了激励少年们读书再发愤一些,村长此举可算出血本了。之前还跟方小福说不想让孩子们觉得这些钱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呢,结果一转眼就放现金奖励了。
    奖励制度一出,围观的少年们不论是考上的还是没考上的,还是小读书郎们,全都欢呼起来。
    虽然家里如今好过了,存款变多了,可那都是爹娘和姐妹赚的,他们自己并没有什么赚头呀。
    如果能通过本来就应该努力的读书而为自己赚到盘缠,还能赚到奖励银子,何乐不为?一个个积极性前所未有地被调动起来了。
    就是一向别扭少话的林书奇,也两眼放光地露出了笑容。这次他考了十六名,乡试时一定要上头榜去!
    方小福他们散步过来的时候知道了奖励的事情,也替大家高兴,自然,对新秀才也是一翻恭喜了。
    然而很快方子湛就被这群新秀才拉住问起乡试的情况,顿时让方小福哭笑不得,这是刚学会走路就想跑了吗?
    林书奇被弟弟拉着一脸尴尬地走了过来,方小福见到不由笑了起来。
    “林秀才,恭喜哟!这下能睡个安稳觉了吧?不能大意哦,明年秋天就是乡试了哟!”方小福笑嘻嘻地说道。
    因为这期院试是在春天进行的,因此今年三试连考的学子都过得很苦,不但读书辛苦,精神压力也非常大。
    加上林书奇的心事方小福已经听林书宝说过,因此十分理解他的心情。
    “嗯。”林书奇淡淡地应了一声,看了方小福一眼却又忍不住解释,“当初多亏了三郎哥找我说话,让我心里安定了不少,不然只怕考不出这名次了。”
    “哎,早知道效果这么好,应该再让大哥也找你聊聊的,说不定你就上头榜了。”方小福却撇嘴喟叹。
    方子湛是追随着二哥的脚步,底下又有小三岁的弟弟紧随,压力自然十分大了。可是他们兄弟当中压力最大的,应该是身为大哥的方子健啊。
    不管是责任感还是自己的自尊面子问题,都不容许他落榜,不然在弟弟们面前他怎么抬起头来啊?
    可他到底是考到了第十名。虽然名次不如两个弟弟,也还是在头榜上,总算不太差。
    林书奇怕考不好愧对爹娘和姐妹,但他身为大哥,底下只有一个弟弟,哪方面压力都没有方子健和方子湛的大。
    所以方小福才有这么一说,顿时说得林书奇一阵脸红,嘀咕道:“有了这次经验,下次我就会平常心对待了。”
    “你能这么想是最好了,你们读书的应该读过这样一句话: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想要什么样的成就,是要自己去努力争取的。”
    “……”林书奇张了张嘴,本能地想说他没读过这样的话,只读过尽人事、听天命。可是转念一下,以前没听过,现在也听她说过了呀。
    好像是这个理儿,多想、多怨、多叹都没有用,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去走,想要什么样的成就,就要自己努力去争取。
    “嗯,我记住了。”林书奇回味过来,用力点了点头,又朝方小福作了个躬身揖,十分认真地道,“受教了。”
    “书宝,你记住了没有?现在想不明白没关系,先记在心里就是了。”方小福却笑吟吟地看向了林书宝问道。
    “嗯,小七儿姐说的我都记住了,这个道理我好像也有些明白的。”林书宝笑着说道。
    他虽然也吃过苦到底当初年纪小,又有哥哥姐姐照顾,对家境、生计都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如今生活好,又读书了,小伙伴又多,性子比他大哥要开朗多了。
    “对科举有什么打算没有?是后年参加春闱,还是先进太学读书?”方小福同林书宝说了会儿话突然又转向林书奇。
    “不进太学,也不想太早入仕,毕竟现在读的只是书,世面见得少、经历的事情也太少,若是入仕只会浪费机会。”
    “所以我想像三郎哥他们那样,去春闱看看热闹也见见各地考生才学,之后找份工,等下期春闱。”
    林书奇一直在旁边听着弟弟同方小福说话,这时见问到他立刻说道。吃惯苦的他自是优先考虑实际情况,上太学什么的也不在考虑范围。
    “有这样的想法很好,不急不躁,目光长远。”方小福赞许地点头,忽略他不想上太学的原因,又道,“我给你个提议吧。”
    “愿闻其详!”林书奇欣喜地看向方小福,刚才说话他可是一直垂目或是看向别处,目光并未与方小福对上。
    这时便忍不住两眼放光了,沉闷的脸上表情也变得丰富起来,让方小福大开眼界。
    “秋闱之后、过年之前的那几个月,你想去哪里只要有我家食楼,你就去做工,哪怕只是做个跑堂小二,你能见到形形色色的客人。”
    “听到客人们谈论的许多消息,同样能增加见闻。而你在每个地方呆一阵子,就能了解更多地方的习俗、习惯,增加你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