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除了等着上太学的后生们,吴飞宇家和方子彦家还有胖婶儿家,刘泽磊和梦芙也留下来了。
因为梦芙这个月可能要生了。虽然自家大人都不在身边了,但梦蕾、慧儿、梦萱三姐妹都在,梦蕾又已出了月子,到是方便许多。
还有胖婶儿她们在,到也不让人担心。甚至这次从公主府回来,梦蕾还把梦芙和刘泽磊接到文府去住,免得半夜发作时没人帮手。
有了万全安排,方小福又叮嘱了管家李全一翻,便放心地离开了,文浩天和赵君睿送他们出东门,直到日头高起才策马返回。
☆、1459。第1459章 皇上已经表明立场了
方小福他们的队伍没有先走的队伍庞大,只带了唐、林、祝三家人以及秦婆和秦火在内的十名燕字军成员,剩下的燕字军和方府其他护卫是随大队走的。
如今他们出门多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为了减少人员,他们直接用护卫替代小厮和车夫,至少能减少好几十人了。
而且方家、石家、刘家多的是会赶马车的人手,大家轮流赶车都轻松得很。护卫们也能及时替换下来在随行的空马车里休息。
虽然队伍精减了许多,但是老弱妇孺加起来也还是很多人,长长的车马队伍在官道上依然很壮观。
不过他们还是插了天一书局的小旗,若有人相问只说是天一先生的亲戚回乡。这样就避免让公主现身了。
而方小福同方子湛晚一天出发,用的还是以前改装过的马车,只有几辆马车,队伍更加不招人注意。
按照计划,他们当天穿过新长县没有停留,入夜才在一座小镇上投宿。第二天又起早赶路,入夜时便追上了大队,大家一阵欢腾热闹。
当晚小伙伴、小兄弟、小姐妹各自呼朋唤友,好像好久不见似的。
方小福也跟大人们汇报了一下回门的情况,方子湛则约了大哥、二哥和老四到一边儿说起悄悄话。
大家这才知道小丫头竟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一时间都傻住了,半天没吭声儿。
“其实小七儿也没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是皇上借了这个机会把当年的案子打开了一条缺口,做了改判一般的恩赦。”方子湛小声解释。
“也说明皇上心里清楚着。”方子元这才咕哝了一句。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兄弟们哪会不明白的?大家相视一笑,便各自散开了。
有些事情他们心里有数,别人自然也有数。只希望通过这件事情,那些人别只顾着记恨谁,也要收敛一些才好,因为皇上已经表明立场了。
因为他们赶到,包下了整家客栈的大队重新调整了房间,让他们也安顿下来。如今正是浓春时节,是有利出门的,不过也要防治感冒和花粉症。
随行有汪郎中在,虽然他不懂感冒和花粉症是什么,但相应的病症他还是早有预防的,一路都有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连吃饭哪些人不合适吃什么菜都早早叮嘱过了。
几天后到了徐新县,他们竟在官道赶上了徐家人的队伍,这让方徐氏十分激动,当晚跟方志义说她想跟着爹娘一起去文昌县看三哥。
“去看看也好。”方志义本来想说二郎成了亲也该带媳妇儿去拜见三舅的,但见这婆娘兴奋欢喜的模样,却完全不记得这一茬儿,只好作罢。
虽然这也是他们母子修好的机会,但当娘的完全不给机会,还是别强求了,免得到了文昌县也不开心,反而让三舅哥作难。
尤其他注意到,这婆娘还是不喜欢小媳妇,虽然没有立规矩,但反应一直淡淡的,可是二郎又护小媳妇护得紧,让他们离开方家去相处,只怕还要生出新的事端。
不过方志义没提这事儿,过了两天徐守业却提了,说难得的机会,不如让子元带新媳妇一起过去看看三舅。
但是方子元看了一眼他娘没什么反应的样子,便说道:“大舅,三舅看到多年未见的爹娘和子侄肯定会很高兴,我家瑶儿就不急着往前凑了。”
“待嘉熙成了亲,我带他和小满还有子雅一起去专程拜见,可不更好?”方子元说得也有道理,就连徐老爷子都点头说子元想法周到。
徐守业只好作罢。其实他也看出来了这母子俩个仍然在别扭着,想要借着这次机会让他们和好,但显然机会还没到。
而方子元的意思也很明白,这次去文昌县是徐家的主场,他虽然带了小媳妇过去,但在人家亲情团聚面前,小媳妇也刷不了存在感,不如晚一些再去。
而赵安瑶也松了一口气,相比之下,她更愿意只和二哥、小满、嘉熙、子雅他们一起去,路上也轻松自在得多。
她虽然单纯,到底是在高门大户人家的后院里长大,这点察颜观色的能力还是有的。
大家到了泰昌县便分道而行,徐家转去文昌县的路,方家大队继续北上朝着泰昌县出发。
而在他们身后,徐新县、许霍县、新长县乃至京城,都开始了为期半月左右的雨汛期。他们也是怕赶上这场雨汛,才急急出发。
路上虽然没有走得太快,却也不敢多作停留,严格按照不多过十八天的计划在赶路。
虽然带着老小,可大家毕竟不是刚出门的生手了,有了年后进京的经验,加上归心似箭的心情,就算路上颠簸了些,他们都表示习惯了就好。
大家一路赶到了泰昌县境内时才开始下雨,气温也降了不少,让他们大呼终于有家的气息了。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差异在这里就开始体现出来。
不过大家坐在车厢里又有被子捂着,到是没觉得多冷,只有赶车的人和骑马的人淋到了雨,当晚进了县城投宿就烧了大锅姜汤先喝起来,又泡了热水澡,添了夹袄。
吃了晚饭方小福同方子湛就回了自己的屋子,在窗边座榻上依偎着看了会儿屋檐下滴落的雨帘,便关上了窗子。
他们还是新婚燕尔期,连二哥和安瑶都知道早早回屋,他们自然也不愿意被大家耗去他们的时间。
只有可怜的大哥和媛儿大嫂要忙前忙后照顾那么多老小,自己的时间是有限的。
当然,想抱孙子的方杨氏拖着方志忠去帮手,给儿子儿媳尽量多腾些休息时间。所以走到后面,琐事都由大人接了过去,好让三兄弟都能多陪陪小媳妇。
第二天清早,他们准备了蓑衣、蓑裤和斗笠继续赶路。一直到青阳县才看见明媚阳光,原来早几天青阳县已经下过雨了,这会儿天气正好着。
时间已是四月初二。
因为后面一路下雨的原因,到底还是超过了十八天时间,不过千难万难,总算是回来了。农家人身子骨没这么弱,一路又有汪郎中悉心照应,算是安全到家。
☆、1460。第1460章 不愧是他们方山村的
不过除了护卫和燕字军、四大丫环等人,还有周大叔家、葛长兴家,大家都没有进县城,而是在七里坡茶寮买了些大馒头给老人和孩子吃,大人都饿着继续赶路。
到不是只买这么多,而是茶寮只有这么多了。
到了镇口,林春翔和林方氏就脱离队伍回家去,月莲和陆云逸定了四月初八下聘、初十迎娶,因此日子挺赶的,要忙的事情很多。
不过陆家兄弟和彩云并没有急着回山北镇去,因为大家约好了明天去北季村方迎春家吃饭。
本来昊儿是要办百日宴的,但京城来信让他们改变了主意,在正月十二摆了满月酒,之后就带着孩子上京城去了。
在京城里大家早在一起吃过许多饭了,给昊儿的各种小礼也都送了,但方家还是希望回家后再去趟季家,别让北季村的人觉得,方家怠慢了小外孙。
马车到了三岔路口,石家人回石家坡,刘家、季家人的马车也各自驶入通往大刘村的村道。苏家人也是一同回来的,方家马车将他们送回家。
经过这么久的相处,又知道了方小福的真实身份,苏老太太后来可老实得很,对于苏锦的娘结交方家、石家妇人也就不再嘀咕埋怨了。
相比一个皇家公主,他们家苏靖那点品级实在不够看。
方山村的人听见了动静,立刻奔走相告,于是许多人纷纷搁下手中的活儿跑向村口,就连村塾也赶紧下了课。
除了迎接村长、耆老、方家人他们,当然也是来看公主的。
他们村居然出了个公主,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当初消息传回来时,他们个个傻眼了,接着就激动了好多天的。
后来村长带着许多人去京城,留下来的人就天天盼着他们回来的这一天了。
子拓、子雅他们几个也得到了消息,扔下书就往外跑。
村口,长长的车马队伍驶进来,村邻夹道相迎,大家也钻出车厢纷纷打起了招呼,更有人直接下了马车和自家人团聚。
但马车依然会挨家把大家从京城带回来的物品和行李送到他们家里。
“小七儿!”
“公主!”
“三郎驸马!”
“……”
方小福他们在最后进村,大家看见方子湛赶车,立刻欢呼起来,只是那称呼还真是……不愧是他们方山村的!
方小福推开车门钻出去,蹲在方子湛身后朝大家挥手,热情洋溢地喊着:“我们回来啦!想你们哟!大家都好吗!”
大家都被热情的小七儿给逗得哈哈大笑,见到公主的紧张感一下就给笑没了。小七儿不还是那个小七儿嘛!
于是大家的招呼声便和从前一样欢喜自在了,而在前面,老爷子已经大声发出了邀请,他们老方家二郎、三郎在京城里成了亲,后天就在村里宴客,补办喜酒。
于是前面在欢腾,后面的热闹。
“你们终于回来啦!”子雅趁着子拓挤开人群时从他身侧钻了出来,朝着马车一边喊一边寻找。
看见二哥、二嫂骑在马上,后面三哥赶着马车小七儿蹲在后面,开心地跟他们挥手打招呼。终于都回来了!
他和子拓、石奕昭、徐嘉熙是一起回的青阳县,先住在别苑里,继续到方府接受先生指导,收到消息后这两天就回了方山村。
徐嘉熙也没回镇上,反正家人都不在,住大杂院热闹多了。不过他是去年的童生,今年只需要参加这个月的院试。
因此这时候也跑了出来迎接大家。
马车缓缓往前,然后一部分往上村头去,一部分继续往老方家去。迎接的村邻和少年们、小闺女们也跟着分了道,有的回上村头,有的跟着往老方家去。
到了老方家门口,老太太早已打开了院门,又去开了堂屋的门,方杨氏和方刘氏也各去开了自己的屋门,搬着自己的行李。
小姐妹直接回了大杂院,她们当初是从那边离开的,如今也要回那边去安顿。
兄弟几个同唐默、林宏钰开始往屋里搬行李。他们行李到是不多,衣物什么的反正回家了继续做新的便是,主要是各种礼物、嫁妆。
如今方小福同方子湛已经圆房了,自然要住一屋,因此她的屋暂时就被大大小小的箱子给堆满了,她站在门口看得一脸惆怅。
方子湛在忙着抬箱也无暇理她,只说了一声让她自己开他的屋门先进去歇歇,看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方小福一路坐着马车可不想再进屋坐了,就想四处走走看看,可是身后两个小尾巴却拉着她衣袖说渴了。
还有个大尾巴在问她要不要一起搬后院里去。
这个大尾巴自然是新媳妇赵安瑶了,她和方子元在京城拜堂,回到老方家还没有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