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7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为啥灰头败脸……”
    “因为你没理!你的道理在事实面前站不住脚!”一旁的徐老太爷突然吼了一嗓子,指着老妻,“瞧瞧你都把闺女教成什么样儿了!”
    “她有把自己当成方家媳妇吗?连个本份都做不好,方家没把她休了,你就要烧高香了,竟然还觉得委屈,一定要人家写了休书你们就满意了吗!”
    徐老太爷忍了很久了,觉得闺女弄成这样都是当娘的没教好。
    “你、你这是什么话!”徐老夫人没想到老头子突然发脾气了,气焰顿时低了不少。
    自两年前两人吵过之后,徐老太爷就不常到老妻院子了,不过他也不是风流之人,如今也只有一个为他生了两个闺女的妾室陪伴。
    他明显冷落的行为,还是让徐老夫人有些收敛的,但她对方小福的厌恶却丝毫没有消弥,母女俩到一块儿常说方小福如何如何嚣张,十分不满。
    也因此徐老太爷才有教女不当之说。
    眼看爹娘要吵起来,方徐氏突然觉得好惭愧,都是她不好,她在夫家受了委屈还要连累自己的爹娘生气、吵架。
    “爹、娘,这事儿就算了吧。方家人再不好,只要夫君待我好就行,儿子大了我也管不了什么,只要他们自己好就算了。”
    方徐氏抹了一把眼泪,说道:“我如今也不求什么了,只要夫君不负我,我还有个依靠就知足了。”
    “为人妻你是可以知足了,你这么爱生事儿,既不孝顺公婆、也没同妯娌和睦相处,更没善待子侄。”
    “娶了你这样的刁蛮任性的媳妇,志义却没有负你半点,依旧待你如初。你要还不知足,真不知别人家的妻子该怎么活了。”
    徐守业又板着脸训起方徐氏:“你若不想同他和离,还是拿点诚意出来好好改善与方家人的关系吧。别哪天等你婆婆失了耐心,逼着志义纳妾,就有你受的了。”
    “还有娘,你也别一味跟方家讲狠,就是以前的方家咱们也讲不了狠,何况是现在的方家。”徐守业依旧严肃,表情凌厉。
    “徐家,不是妹子一个人的徐家,也不是娘一个人的,徐家,是我们几房三代人的徐家,希望娘对待方家人时,能多想想徐家。”
    这话可说得算重了,却也是苦口婆心地相劝。徐家不是谁一个人的,不能由着一个人去弄出事儿来。
    家族的荣耀需要所有人努力,也同样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徐老夫人被长子教训,心里火气蹭蹭地,但最后还是忍了下来。不为别的,长子是当家。如果她不维护他当家的颜面,叫他如何去管别人?
    厅上谁也不吭声了,气氛诡异地安静。这时,徐嘉寒就走了进来。
    “爹,小七儿让我带回一些方子,说她进京后抽空攒下来的,让你自行安排,今年赶不及的也没关系,明年可以早些准备。”
    徐嘉寒只一眼就知道这不舒服的气氛是为了什么,他也不想多呆,直接将一只盒子给他爹。
    又说道:“小七儿说这次进京仓促,也没给你道别,作为赔礼,这次免费两个方子,让你别生她的气。”
    徐守业接了盒子,徐嘉寒给爷奶行了礼,又给方徐氏行礼打了招呼,便立刻离开了。
    徐守业拿着盒子平息了一下情绪,才缓缓道:“当年小七儿才十二岁,就已经知书达理、又能干又谦和,待人处事稳重明白。”
    “我走南闯北行商这么多年,却从不敢因为她的年纪而小瞧她,更不敢因她是女子而轻视她。这两年方家发迹,背后都有她的努力。”

  ☆、1387。第1387章 训妹的话

“你们口口声声说她不过是方家拣来的孤女,笑她是童养媳看不起她,怎么不睁大眼睛瞧瞧方家的变化?”
    “方家从方山村一路都搬到京城了,你们还拿十年前的态度看待方家,还不知方家怎么笑话呢,笑徐家的妇人不过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呢!”
    “而你们,却还在跟一个小闺女过不去,原本就无仇无怨,结果两年了,你们还放不下,还要斤斤计较。”
    “你们当回事儿在这里委屈、生气、不甘,她却忙着赚钱、忙着琢磨下一笔生意了。”徐守业说到这里叹了口气。
    “听到嘉寒刚才说吗,这次他们进京没有跟我打招呼,作为致歉就免费了两个方子,两万两银子呢,换了你们舍得做这样事情吗?”
    “两万两,对徐家不多,对方家也不多,但她一个小闺女却当礼送出来了。这份心胸,就是你们谁也比不上的。”
    “哼,她自己弄出来的东西,高价卖给你,于你是两万两,于她不过是一天的时间。”方徐氏见娘被说得难过了,便帮腔反驳。
    “这两万两能生出多少钱来,你也开过铺子了,心里不清楚吗?”徐守业没想到她还在嘴硬,十分窝火地横了她一眼。
    “两年前,若不是你和娘处处为难她,她又怎会撇开我们徐家,和赵家合作建盛世名园?在那之前她都给我提过话头了!”
    说起这事徐守业就觉得火气憋不住了,大声道:“无知妇人!你知道盛世名园一天盈利是多少吗?那是你开十家蛋糕铺子也赚不到的!”
    “这两年若不是看在我和嘉寒的交情上,你以为小丫头会卖这么多方子给徐家?她不缺钱!方家不缺钱!方家食楼、茶楼都开了那么多家了,她开不了蛋糕铺子吗!”
    “可因为你们的小心眼儿,却害徐家损失了一笔大买卖!你们还拿着架子以为自己了不起吗?告诉你们,方家的财力早就不输徐家了!”
    “若不是你们处处为难小七儿,他方志义如今何止管着这几十家食楼!小七儿的生意可不只食楼!就因为你这个婶娘胡搅蛮缠,让她有所防备知道吗!”
    “而你这无知蠢妇,却还以为自己受尽天下委屈,根本不知小七儿处处回避着你!方家人都在让着你!因为他方志义的心还在你这里!”
    徐守业今天也是气着了,训妹的话便说得狠了许多,最后长吁一声,不理会方徐氏的哭泣和徐老夫人的抹泪,缓了缓语气再次开口。
    “反正夫家公婆的话你不听、夫君的话你也不听、儿子也搞得跟仇人似的,回到娘家父兄的话你也不听。我是不知你到底能听谁的话了。”
    “这也是我当大哥的最后一次教你了,你若不想等志义耐心用尽,要么纳妾回来、要么同你和离,你就好好想想怎么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的问题吧。”
    “实话告诉你,我已经作好你被休回家的准备了,徐家总不会少你一口饭吃,但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徐守业说完看了一眼哭得一脸痛苦的妹子,转身就走了。
    厅上此时到是没有别人,毕竟方徐氏要告状、诉苦,也不能当着其他人的面儿,就是嫂子在也是不好说的。
    因此厅上本来只有她同她爹娘,徐守业是后来被徐老夫人叫过来的。徐大夫人在厅外一听又开始说那些牢骚,连忙转身走了。
    这晚徐老夫人终于开始反省起来,但她的反省,是可惜了失去的生意,而不是自己对方小福的态度。
    最后,她埋怨地嘀咕了一句:“那小丫头做生意是有一套,这点就连我老婆子也不得不承认,但她做人太阴了,竟拿生意给咱们徐家脸子瞧,算她狠!”
    徐老太爷在一旁听了什么话也没说,两手一背默默走了出去,直接去偏厢妾室的屋里呆着了。
    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此时争宠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何况闺女也早就嫁人了,对于妾室来说,夫君的偶尔关怀和衣食无忧就够了,也懒得去说谁的闲话,只是默默陪伴。
    方徐氏最后一脸羞惭地回了家,第一次有些反思的情绪松动。方志义去周边巡铺去了,她的心事也只能同林大娘说了。
    毕竟林大娘是乳娘,还有长辈的身份在。同原本就是她陪嫁丫环的林大婶儿和林二婶儿自是不好说的。
    林大娘知道大爷说了那些话,虽然有些狠了,但也知道趁热打铁的意义。便缓着些劝了起来,让方徐氏能接受大哥的道理。
    十二月十六的傍晚,天空终于下起了雨来,刘泽飞赶着马车带着妻儿就在这时候进了京城。
    好在这雨不是夏天突然而来的瓢泼大雨,他们算是安全到达。因为没给信儿直接来的,门上来传消息时,他们的马车也进了方府,直接顺着车马道赶了进来。
    刘泽飞春天就来过了,门上自是认识他的,一边搬门墩迎他们进门,一边派人禀报三公子。于是方子湛立刻撑了伞迎出来。
    “你们可算来了,路上没淋着雨吧?”方小福亲自撑着伞把苏锦母子迎到正厅上,方子湛同刘泽飞把行李放回他们的住处。
    刘泽飞以前也是住小楼的,现在还住小楼,他的屋里还有以前留下的书籍、笔墨,用起来也方便。
    没多久刘家小兄弟们就得了信儿,撑着伞赶过来了,兄弟叔侄一见面,气氛一下就热闹起来。当晚大家都在“悠然居”吃饭,也算是人员到齐了。
    大家一边吃饭就一边讨论起过年的话题来。自然不是年菜怎么安排这样的问题,这问题四妯娌很早就同媛儿一起讨论过了。
    大年三十,中午会在方府吃年饭,晚上会在文府吃年饭,正月初一,大家会到“悠然居”参加方家祭祖。
    自然只有姑婆这一脉子孙参加,二爷爷、三爷爷是不用的。
    现在大家讨论的是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半个月里如何度过。如果去看花灯,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如果不去看花灯,在府里得挂多少花灯才有气氛。
    而这些话题自然都是小兄弟们起劲儿,大人在一旁随口附和,却只觉得好笑。

  ☆、1388。第1388章 立规矩

十二月十八,妇人们和姐妹们都在忙着赶做新衣过年,方小福也把画扔到一边,开始做新衣了,惹得小家伙们每天都要问几遍,何时有新衣裳穿。
    小兄弟们却要忙着读书了,因为早几天方子湛专门来管教他们了。
    不过方子湛把过完年就要应考的几人分开,交给方子元专门教导,传授应考经验和可能会考到的课题。
    其余的分成两个班,方子湛每天上午给一个班上一个时辰的课,下午给一个班上一个时辰的课。其余时间他们就要自行默书、写字。
    方小福还给他们增加了一个课题,作文课。每天吃了中饭之后会给他们上半个时辰,前半段是她讲,后面半段让他们讲或者写。
    有了作文基础,他们以后写书赚零花钱会容易许多。其余时间,就看他们自己学习的努力自觉了,反正不懂随时来问,也可以问其他哥哥。
    方府一片忙碌,文浩天更忙,而且前些日子又出京了昨天才回来,回来又去大理寺忙碌着。方家大人知道后都偷瞄了方小福一眼,猜测文浩天在忙着什么。
    这些天他们也特别去市井听别人议论了,对发生在京里的许多事有了大致了解。而现在随着年关到来,市井里的话题又在转变。
    案子在结案尾声,有的已经下判,有的还在牢中,但总会全部处理完的不是?
    可是随着年关到来,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公主却在那次去相国寺途中遇袭后就没露过面了。有郡主、王妃们办聚会下过帖子到安宁侯府,却如石投水、一去不返。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这位公主遇袭受伤不便出府,后来时间长了、次数多了,难免没有闲话。于是有眼尖的人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