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她干脆牵了唐铭去拿吃的。方迎春如今也有了三个多月身子,季琛一脸紧张地护着她,也是站得远远地,生怕被看热闹的人群挤着。
看着他们小俩口一副来秀恩爱的模样,方小福不禁莞尔。没多久彩云也抱着麒儿过来了,说反正知道聘礼是什么,她就不凑热闹了。
到是麒儿不舍得热闹,一直在娘亲的腿上扭来扭去有些坐不住。不过很快陆云轩就过来把麒儿抱走了。
马车没有进院子,聘礼被方家兄弟和石家兄弟一起拿进院子放到圆桌上,石家妇人们立刻过来维持秩序,也怕聘礼走失。
那两车布料则直接赶到隔壁大房爷爷家的小侧院里,也就是石奕祥成亲的那座小侧院的库房里收着。
媛儿是二房的孙女,二房里没有那么大库房放这些东西。
而其它聘礼除了糕点被点了数后收进了屋里,剩下的都打开盖子供人围观欣赏,这时子鸿和子胜就在院子里大声读起了聘礼内容。
因为他们是自己决定的亲事,没有另外请媒人,也不好让长辈来念礼单,便交给了这对小兄弟。只因老二、老三、老四、老五都不肯念。
并不知情的小兄弟反而因为得了一件任务而开心不已,念起来也朗朗有声。当然,这份清单他们是早就在家里念过一遍的,上边的字都认识了,不怕出糗。
没多久,随着他们的声音,四周纷纷的议论声和笑声便消停了下来,院里院外都变得安静了。
于是,方小福成功看见刚才脸上还挂着疑惑和失望表情的人,脸上只剩下吃惊和羡慕了。
这么多礼她们是佑不出价值来啦,但也知道那些东西都是很值钱的,一般人家根本买不起。
别的不说,就那珍珠两千颗,就没人买得起了,何况还有一对珍珠塔?这得耗费多少颗珍珠啊?
这大颗的珍珠,寻常人家能从首饰铺里饱饱眼福就不错了,谁买得起一颗?
等清单念完,再也没有谁敢置疑老方家的聘礼太少了。就算没有天一先生的多,但也真的不少了。
于是聘礼在院子里展示着,供人一群群进来观看,然后在宾客到得差不多,而时间也差不多时,石家人就赶紧张罗着把聘礼收起来了。
之后就是及笄的仪式,各流程依次走着。然后方子健就在一群年轻人的起哄声里,走上前拿出一对质地不错的玉镯套上媛儿的手腕。
方小福溜眼一望,顿时囧囧有神。这不是前年她让大哥挑了留着送心上人的么?当时大哥虽然害羞但还是收了。
在知道媛儿就是未来大嫂后,她一直以为大哥早就把这对镯子送出去了。没想到他还留在手中,而且挑在今天来送。
这人还真是……不知怎么说他了。
自然,这对玉镯再次亮瞎太多人的眼。媛儿则一直红着脸低头盯着自己的脚尖,根本没好意思去看方子健。
好在这时候的人可没那么开放,不会起哄“亲一个、抱一个”什么的。
及笄仪式结束后,由媛儿的爹石勇明宣布了闺女出家的日子,大家都高声道了恭喜。
在石家坡吃了晚饭,大家就回了方山村,接下来要忙的,就是去京城的事儿了。关于去赵家下聘的事儿也是早就商量好的。
他们不打算准备太多聘礼,首先他们婚期没有那么近,再一个,赵家是豪富之家,宾客肯定也非富即贵,聘礼就不是以数量压场面的问题了。
就拿今天给石家的聘礼来说,这些东西在农家人眼里都是稀奇之物,是他们打心眼儿里也没拥有过的东西。
但是去京城就完全行不通了。
就算赵书郎不计较这些,他们也有自己的面子,他们会介意。因此当初方小福才画了图出来赶做花冠。
但方小福是不喜欢自己吃亏的。
☆、1294。第1294章 杨家表妹出嫁
因此,她决定还是准备一些海产干货,如果那天有人问起方子元家底,就说他是福缘茶楼的东家,最近和表哥合伙做海产生意,就拿了些自家有的东西来充聘礼。
这话听着卑微无奈,实则傲气十足。就像有人拿着价值连城的宝物却说“粗鄙之物,不足挂齿”一般。
好在他们当初从沧澜州有带回来不少干货,除了送礼就是当样品的,因此这时候可以直接清点出来装箱。
第二天大房一家就去了上村头杨家做客,也为杨红出嫁添些嫁妆和压箱钱。
虽然杨家这两年做皮卡丘也赚了不少,又有四姐妹做手袋,但家底上仍是和老方家差距太大。
杨红是家中大姐,底下还有三个妹妹、五个弟弟,因此,她的出嫁自然也是被大人们看得极重的。
方子健从京城回来的时候不但给自己带回来大量首饰聘礼,也给杨家几个表妹都带了一些回来,另外三个表妹离出嫁还早,但他也都分了下去。
杨家不比石家,石家那是他们三房人共同的亲戚,杨家只是他们大房的,他身为大房长子,在杨家也是大哥,这份责任自然应该担当起来。
方小福也送了一对玉镯,方子湛、方子元和其他小兄弟们则送的金银锞子。
第二天“安床”,由杨红的小叔带着大弟一起送家俱物件去县城周家。县城里睡炕的少,一般是待客小偏厅才会修炕,因此,雕花床是要的。
第三天清早,大家就到了杨家。今儿是杨家表妹出嫁的日子,方小福也是很积极的。
因为在杨红没有嫂子的情况下,杨家大舅娘早就托请方小福作为表嫂负责带队送嫁。
虽然她年纪还小,但她已有送玉玲和方迎春出嫁的经验,这种事情早已做熟,大人们根本不用操心什么。
一同送嫁的除了杨家三个妹妹,自家这边还有彩云、小满、小秋,刚好六个妹妹再加上杨家五兄弟和子胜也是六个弟弟。
这阵容还是不错的了,不会冷清。
周文的迎亲队伍摸黑出城,赶在早上日头刚升起不久时经过了镇口,敲敲打打的声音惊动了镇上出来逛集的百姓。
打听到是县城如意斋周掌柜的儿子今儿娶媳妇,有那略知一二的百姓就议论了起来。
“这不是镇上王家原来攀了亲的那家么?”
“还有这回事儿?王家那恶女不是已经嫁人了么?恶女配屠夫,绝配呀!”
“哈哈哈哈……”
“可不是么,听说那恶女当年就是仗着和县城那周家公子定了亲的关系,在镇上横着呢,还当街行凶!”
“啊!想起来了……有两年了吧?这事儿都闹到县丞衙门了,当街行凶打人,结果打的还是方家四童生,镇上方家!”
“什么四童生,人家如今可出了三举人了,最小那个听说年纪小家里不让他参加乡试,不然就是四举人了!”
“方家都是读书的料啊!”
“那是他们家祖坟冒烟!”
“……”
周文并不知道自己的迎亲能给镇上百姓带来这么多话题,他在鞭炮声里来到杨家门前,看着一涌而入把门关起来的那些熟悉身影,不由好笑。
明明都比他有钱,还要敲他的开门红包啊。
那些熟悉身影,自然都是方家这边的人了。
一阵热闹的开门仪式之后,杨家院子里瞬间人满为患,喜气洋洋地。不过杨家五兄弟没分家,五妯娌为嫁一个闺女而忙碌着。
彩云作为表姐,也将麒儿交给陆云轩抱着,她也帮着忙里忙外。
方杨氏作为唯一的姑母,除了自己掏钱买的六十匹布料,还有一千两银子的压箱钱。这时候也不把自己当客,里里外外地张罗着。
发嫁时间到后,盖上了盖头的新娘子被大弟背出,二弟、三弟也在马车旁扶的扶、拉的拉,然后进了车厢,放了两只红包在她手中。
方小福在旁看着不由一阵心暖,杨红虽然没有哥哥,但胜在弟弟多,感觉也很不错。
在一阵鞭炮声和村邻祝福声里,迎亲队伍出发了!
方小福也赶紧吆喝着大家上马车出发了。他们不仅仅是送嫁,还要回县城,要去周家做客,之后就回别苑了。
周掌柜到底多有钱没有人知道,但周家的铺子已经开到两个了,都是周文管着,另外请了掌柜,家境算不错了。
但周家住在城西,是一座三进院子,带着左右两个小侧院,在一般百姓家算是不错的,但仍算不上大户。
镇上人称县城大户,一个原因是他们住在县城里而且有铺子,另一个原因,应该还是如意斋的名头。
周掌柜在县城人缘也是极好的,不然当初也不会结交上天一先生,但后面跟天一先生交情更上层楼,却是因为方小福。
而如今周掌柜长子成亲,县城许多商家朋友都来道贺,就连如意斋那些常客们也都送了贺礼过来。
周家今天定的是福缘食楼的席面,方小福给他算了五折优惠,外送免费。
不过这时候成亲大事还是在家里宴客,不会在家里拜了堂就跑去酒楼吃饭,这样家里就不热闹了,是不吉利的。
因此,福缘食楼的席面是要送到周家去的,连那么多桌椅都提前送过去了,摆席时摆出来就成,这样,所有亲朋就还在家里不是?
成亲当然是越热闹越好。为此周掌柜还请了龙狮队伍,在迎亲队伍回来时还敲锣打鼓吸引了很多街坊邻里的围观。
整个青阳县都知道今儿是如意斋周掌柜的长子成亲的大喜日子。
拜了堂,新娘被送到东厢侧院的新房里。
熟悉的仪式过后,新娘也恢复了在屋里走动的自由。一大群小少年不知道是周家的亲戚还是附近邻家的孩子,早就挤在门口等着分糖了。
看来不管是农家还是县城里,这习俗都是差不多的,不过这些孩子应该都是县城的,在行为举止上没农家孩子那么野,但喜欢热闹的天性却都是一样。
同来的彩云、玉玲、梦芙负责分糖,小姐妹们则去奉茶。杨家小兄弟在小侧院里逛了一圈后立刻回来了,给姐姐守住压箱钱才是他们的任务。
☆、1295。第1295章 不会又有目标了吧?
方小福并没有亲自动手干活,而是衔接各处的活儿,不让任何一处掉链子。
比如烧茶要柴禾、水、用具这些,有那帮忙的后生就故意为难讨赏。结果方小福一大把铜钱分过去,那些后生见给钱的竟是个这样的小姑娘,顿时不好意思了。
后来根本不用催,他们非常主动将一应之物都给送了来,还帮着把小厨房的小炉灶给烧起来,水壶、水桶、水……
方小福见了差点大笑出声。她从那帮后生们的嘀咕中知道,他们不是被她的钱收买,而是她的年纪让他们尴尬了,觉得大欺小了。
谁会想到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不是娘家妹子,却是娘家嫂子?
大喜之日一切顺利,在周家吃了晚饭之后,方小福又叮嘱了杨红一翻,免得大家一走她茫然无措,毕竟这是嫁到了县城,可不是还在农家村子里。
当然,她也先让小姐妹们在小厨房里烧了水放在暖壶里,喝茶有热水,洗脚水也能从小厨房那只瓮缸里舀,小厨房里还搁了一担干净井水,用盖子盖着。
这样,当所有人都走了,客人也撤了,作为新娘子,至少不用自己去正房那边找水,就算周文喝醉了回来不管事儿,她也能自己搞定这些事情。
方小福的安排还算是周到体贴了,虽然是作为表嫂,但杨家大人将杨红交托给她,她就要安排好不让初次进城的小姑娘害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