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转眼便经过了如意斋,看好几个门头的大铺面生意依旧很好,周掌柜正侧头吩咐着一名小二什么事情,到是没见那方总掌柜在铺面上出现。
出了城,城外清新空旷的视野,顿时让方小福心旷神怡,仿佛舒出了久积心中的一口闷气似地,顿时心情飞扬起来。
☆、127。第127章 自制的帐本
雨后彩虹高挂天空,下面是层层云彩,自是一翻美丽风景。
雨后的空气也很清新,虽然清冽,却让人思绪清醒。方小福坐在驴车上一边看风景,一边思考着接下来赚钱的事情。
提价固然是趁势而起,但也确实是一种自保。就算再送一回便没戏了,至少也多赚了一回的钱哪。
多赚一次钱,就少担一次风险。也因此,接下来这批货,要再提升一些数量才行。
这次送了两百只,下回能不能送四百只?可是人力摆在这里,要如何才能解决这个数量问题呢?
可是也不能大量增加人手,人多事儿多,暴露的机会就越多。
回到家时比往日早些,也是王胜大叔怕天晚了风大,会冻着小七儿,便早些赶去了县城接他们回家。
这时候方子湛他们也是刚到家,听见动静立刻跑出来帮着搬东西进屋。方小福这才恍然一拍头:“我忘记买零食回来了,酒和糕点也忘记买了。”
之前还想着今天爷和二爷都去了,带他们去酒铺多买几坛好酒回来,也不枉辛苦一趟呢,结果,心里有事,全抛到脑后了。
“下回再买便是,今天的布料重了,也不好拿。”老爷子到是乐观,笑呵呵地。
方小福尴尬地嘿嘿直笑,然后请大家都去堂屋集合,开始分钱了。这次连二爷也去参加了分钱会议,因为他家有两个媳妇、两个孙女都有做活儿。
不过这次大脸猫和蓝皮鼠没有去卖,所以还没钱分。
堂屋里很热闹,堂婶娘和堂妹也是第一次参加,脸上是掩不住的欣喜。
方小福先回了趟自己屋,拿出一个自制的帐本,这是她之前裁画册大小时想到的,也钉了一本一百张纸的空白小册子,是由一张纸栽成四份再钉起来的。
小册子上是昨晚她和子鸿、子胜一起点数时,她挨个记录下来的帐目。没找方子湛帮忙,自然是不打扰他读书了。
目前要备考的,要做活儿的,他们的时间都是尽量不占用。子鸿和子胜现在时间多,又可以锻炼他们记帐的本事,自然找他们了。
方小福进了屋,直接摊开小册子开始算帐。
对于如意斋的那些事儿,在回家路上时,她就和老爷子、二爷说好了,回家啥也不说,谁也不告诉,免得大家担心,心情也受到影响。
这次的帐目很好算,目前有彩霞、小秋、小满、大伯娘、两位堂婶娘,一共六人,一天做两只,十天就是一百二十只。
不过她们手快,平均一天竟做了两只半,这还是将空闲时间用来做家事和多休息,不然肯定能做三只。
因此以每人二十五只来算,她们六人在这十天里就做了一百五十只。
娘和两位堂妹都是后来才开始加入的,娘一共做了二十只,两位堂妹一共做了三十只。
因此她们九个人一共做了两百只。她自己到是一只没做,就做了那两只样品,是不能算钱的。
算清了数目,大家自己便在心里计算着赚头了。
依照约定,将她们两人一组分成,按一百只抽一次成来算,每组有五十只,方小福抽去四成是两百两。她们还剩下三百两,一人能分到一百五十两。
方刘氏说好是不进行抽成,直接抽一半的,也分给方小福一百两。两位堂妹来得晚,也被抽去一百二十两。
最后方小福在一屋子老少的见证下,挨个算好帐,收到了八百二十两抽成的赚头。
她在本子上按流水帐的方式记下了这次交易的记录。虽然她是很想用现代会计帐的方式来记,更简单清晰,一目了然。
可是她怕别人看到会好奇,到时候她又要如何解释这种属于她“自创”的记帐方法?这可和做针线活儿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
因此她只是改良了一下古代的明细帐法,用横式写法一排排记录下来,上次买布料多少钱,本次做活每人多少件,两人一组挨在一起记录,注明抽成多少钱,两人实分多少钱。
每一页差不多就记下了一次交易,页尾就写明了一个总数,由数量、总收入、收抽成、车资等费用、新购布匹共五部分完成。
页头也标明了日期,以后查帐,只要找到具体页面便可一目了然,也不至于时间长了忘记了。加上是鹅毛笔写的,字小又清晰,不占页面。
她这样仔细的作法,博得一大家人一致称赞。她这种作法在大家心里,也是公正、公平、无私的作法。
然后方杨氏、方刘氏、彩霞、小秋、小满,又按原来的约定将自己所得分两分的、分三份的,开始划帐。
二爷那边的媳妇和孙女见了惊奇,二爷便说,以后他家也要按这种方式来分钱,也让大家辛苦有所得,攒些体已银子。
方小福这才知道,之前大家所赚全部交到公帐去了。不过也能理解,在这时代没分家,都是这么做的。
所有人一起努力干活,赚到银钱就交到当家人手中统一安排。若是有人有多余心思,这个家便难管了,会出现很多矛盾的。
分好了钱,大家都是一片笑容,心情全部愉快得很。
方小福知道这是鼓舞士气的好时机,便说道:“这次我又进了不少布匹回来,也担心雨季来了出门不方便,因此多备些货。”
大家一听都说是这个理儿,多备些,也能多做些,到时不用为材料不够犯愁。
“另外一件事,咱们如今做活儿的人多,货也积攒得多,一定要收好,切不可让外面的人摸了去,手艺一旦外泄,咱们可就没赚头了,甚至可能活儿都没有了。”
这已是老话重谈,大家自是醒得,纷纷点头。方小福又叮嘱大家警醒些,不要让可疑人士靠近之类的话。
大家听了都不由心情紧张起来,便有人问起,是不是怕人来偷啊?他们方山村虽不至于夜不闭户,但风气一向很好。
方小福见吓到了大家,连忙打了个哈哈,解释:“咱们今天一共收款可是两千两哪。”
“分到每人手中也有不少,家里条件好了,难免招眼,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小七儿也是提前想到,居安思危嘛。”
大家一听是这个理儿,纷纷点头。
☆、128。第128章 放手去做
当晚,方小福让大家都不要做活儿了,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再继续。然而,大家赚到大钱本就兴奋,哪里这么容易睡着了?
竟然都在油灯下忙碌着。小姑娘们还好,叽叽喳喳地在一起有伴儿,那些媳妇们就只能在自己屋做活儿了,可苦了她们的男人。
方小福将七百两整数交给方子湛收着,这次连千两都没有,写在三叔那边的欠款凭据,却还有两张一千五的,一张金额不明确的。
因此这钱也不急着送去三叔那儿,三叔那边还没到山穷水尽时,铺子重修没受到影响,抢出来一些货,也放到二姑家铺子去卖了。
这十天抢在下雨前,爷带着大伯、爹,二爷带着两位堂叔,再加上三叔在镇上请的工人,一起将铺子屋墙都搭起来了,青瓦也盖上了。
只是下雨潮湿,也没急着粉墙,之前晒了两天的杉木,在后院另僻了库房出来放着。爷和爹会做木工,自是在那边帮着做货架、家俱什么的。
这十日竟是将基本工程都完成了。今日放晴,明日便可粉墙,只要再晴上三五天,所有活儿都可做好。
有了家里人帮手,重修铺子的成本无疑是降低了不少。再加上方迎春连夜都被送去家庙管着,方徐氏自然毫无怨言了。
就是徐家人也没人出来指责过老方家什么。虽说这是他们家给女儿的陪嫁,但人家夫家已经很有诚意了,大家也不需要闹翻脸。
到是方迎春说定的那个婆家孙家,派了大孙子孙定威和媒婆到三叔家问询过。主要是询问方迎春的恶行是否属实。
这什么意图,大家心里明白。当日正好老爷子父子几个全在铺子里做活儿,当下便说,老方家接受退亲,他会晚两日亲自登门致歉。
后来老爷子便和方志诚一起去了孙家。孙家现在当家的也是孙家老爷子,正是当年和老爷子一起考童生的同窗老友。
可巧的是,两人都是家中老大,忙于家务,最后放弃了应试之路。不过两人都考取了童生,也算不太遗憾。
两人这许多年也常有往来的,后来更是说定了姻亲关系。只是没想到方迎春自己不争气,最后老爷子只好登门谈退亲事宜。
不过最后结果如何,老爷子和方志诚回家后谁也没说,大家问起,只说孙家还在考虑中。这本来就不是什么体面事,后来也便没人提起了。
之后就忙着送货的事情,方小福也没关注过。她现在只关注何时才能攒到钱,搬去县城,挖掘更多商机。
接下来晴了两天,第三天下午又开始下起雨来,这一下又是两天三夜没有停歇。老爷子父子三个也被隔在镇上了。
还好他们这几天都在铺子赶工,做事又不像那些请来的工人,做会还要歇一会儿。他们甚至夜里都在赶活儿,竟是抢在两天之内将所有活儿都做完。
第三天正在做最后检视和修补工作,当天空落下雨来时,都庆幸得很。接下来大家都闲着没活儿了,就坐在一起聊天。
当然只是老方家几个自己人在场,当方志义说等雨停就要去进些货来卖,雨汛期生意只怕会受损时,不由有些叹气。
方志诚见他这样,心里难受。
虽然他家三儿承担了所有损失,小七儿也努力赚钱还债,但总是影响了老三家的生意,何况现在还有三千多两没还上,总是过意不去。
于是他犹豫了一阵,还是说出了可以让小七儿送些货到老三铺子卖的事情。那些货能在县城大铺子卖得红火,在镇上肯定也有销路。
老爷子吓了一跳,没想到老二竟然跟老三提了。虽然都是他的儿子,但他们总是答应过小七儿不能说的啊。
方志义听了疑惑,又想到子湛上回送完货就来还了一千两的事情,心里也是好奇得很,便详细问了起来。
方志诚自是将他知道的都说了。说得方志义很是动心。然而,老爷子却叹了口气,也将上回送货时,如意斋的事情说了一遍。
自是包括对方想弄小七儿的手艺秘密,过河拆桥,以及那个总掌柜和当地掌柜意见不一致的事情。
方志诚听了大惊,他都不知道还有这种事情,还以为这活儿做得稳当又赚大钱呢。方志义听了却是了然。
他也是生意人,做生意这许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爹,二哥,你们不必担心,尽管让小七儿放手去做。到时候不能继续和如意斋合作,送我铺子一样的卖。”
方志义想起一事还有些郁闷。
“那些有趣的小布偶还有叫什么丘的抱枕和坐垫,我都听说过,娃他娘还买了两张坐垫回来呢,一张五十两,花了一百两银子,给了子元和子雅,说他们读书时垫椅子上坐着舒服。”
“什么?一百两!”老爷子和方志诚皆是大惊,继而一脸惭愧。
“兄弟,是我们考虑不周,若是早些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