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箱进方小福的屋,再出来拿别的行李。
子雅不知道要干啥,就领着林华和林春去帮四哥拿柴禾烧炕。
晨风和晨明直接赶着马车载小少年们和袁三娘她们去大杂院了,他们知道老宅住不下,早就熟门熟路去大杂院找地方,住到过年前回镇上。
方小福把当初徐家大舅送的那些干货和燕窝、茶叶分了一些给彩云带回山北镇,并且告诉她海产的吃法,彩云听了新奇,一一记下。
剩下的都拿回来了,这是别人送的,不是他们自己采购的,数量到底有限,不好四处送礼,就留在家里自己吃好了。
因此,这些东西直接交给老太太收库房去了。
老太太看见她已是笑不拢嘴,好像有很多话想说可看她正忙着又忍了下来,如今又收了这许多东西进库房,更是眉开眼笑,老脸都笑出花来了。
方小福见老太太心情十分好的样子也不由松了口气,自是明白她高兴的是什么。
上次她回家来提议减少家人的琐事儿,至少不要喂猪了,这样就能减少扯猪食、剁猪食、煮猪食的活儿,家里三个妇人都能清闲不少。
她不想让老太太将光阴都困在后院里一天忙到晚,也享享清福。当时老太太有些心动,却舍不得喂了那么久的老母猪,便有些不愿意。
但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方小福他们回县城之后的不久,方志诚就带了人来把老母猪送到五子丘去了。
当时老太太哭着追了好远,最后让方杨氏和方刘氏给劝了回来,仍是好几天闷闷不乐,有几次都偷偷抹泪。
方小福知道后,正好琢磨了个新款的宝宝棉衣,用来应对今年冬天的宝宝棉衣市场,因此九月下旬寄信让四妯娌到县城里住了一天,教会了她们。
之后小马夹便停了下来,四村开始赶做宝宝棉衣。听说是新款,周掌柜便笑着说正好他们今年赶的是两个旧款,有了这个新款到是更容易打开市场了。
依然是三两银子一件,不过这笔赚头就不归彩云了。
☆、1262。第1262章 不怕闲得慌
彩云的赚头只有小方府里那一百人,后来方小福又琢磨了一款出来,让彩云、玉玲、梦芙的人手都开始赶做这个,能多赚二两银子呢。
而四村这边,仍然按二两银子算,这次她抽了一两出来,不过不是她自己得,而是给了家里老太太。
虽说只有一两,可四村人数可观啊,这一天就是两千多两银子呢,一个月就是几万两了,当时光听听这话还没见着银子,老太太就感觉手软脚软、心跳加速了。
虽说只做了两个月,可她啥也没干坐在屋里歇着就赚了十多万两银子呢,这睡觉做梦都能笑醒了,失去老母猪的心情总算好了不少。
而且十月下旬还卖掉了一批喂大的猪,后来又陆续卖了十几头给大杂院,剩下的十几头要留着做年猪的,这才没有卖光。
空出来的猪栏确实改成了鸡鸭舍,只可惜小七儿说喂太多地方还是太小,容易染病,这鸡鸭染病可不是好玩的,这才没有继续盘出更多小鸡崽来。
而她没有那么多猪喂了,鸡鸭这一波也剩下不多了,家里人都提议今年不盘了,等明年再盘一些出来就好。
因此她的事儿少了,时间一下空出来了,厨房里的活儿一人全包,两个媳妇也有空闲做手袋赚钱了。
慢慢地,她也体会到这种清闲的好处了,也彻底从当初的难过中走出来。如今见了方小福自是想将自己那份开心的心情说一说。
方小福心如明镜儿似的,又哪里愿意花这个时间去听一个老太太喜滋滋的唠叨?她很快就回屋收拾行李去了。
直到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块儿才说起最近家里的这些事儿。老太太这才有机会说到自己的喜悦,自然,一家人都高兴极了。
方小福便提议明年大家一起搬去县城,大人们就在方府里住着,腻了再回家,得空儿又去住住,慢慢适应了县城的生活,以后去京城也不怕闲得慌了。
大家本来认真听着,结果就被她最后一句“不怕闲得慌”给逗笑了。
其实,关于进城后做什么打发日子的问题,他们已经多次讨论过了。最后也只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男人读书、女人做针线。
这种事情他们在家里也能做,但在家里还要种田、喂猪、种菜、砍柴……而在县城里连衣裳都不用自己洗了,又怎会有这些活儿?
那么闲下来的大把时间,就剩下男人读书、女人做针线了。虽然问题又绕回来了,可是……这下半辈子就剩下这点事情,叫他们怎不闲得慌?
因此方小福一挑明这个问题,就把他们都给逗笑了。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要适应清闲的生活到是需要的。就像上回方小福说的,难道赚了很多钱,却还着过着以前的生活,都没机会花么。
从关于进城的问题,于是就说到了这次方子健和方子元去京城的话题,知道他们又新拓了十二家茶楼,已经遍布京城附近各县,都是既吃惊又激动。
自然,轰动天下的捐款赈灾话题,也是最近常被大家提起的。
虽然大家都想多捐些为君分忧、为受灾百姓做点善事,但方小福一早就寄信给村长大伯,由他和各村商量过的。
不能太高调,反而引人怀疑他们银子的来路,到时都跑来要钱要活儿,就搞复杂了,也给小七儿添麻烦了。
自然,方小福也给他们支了招,算是打开一条缺口,那就是县学到镇上募捐的日子,让他们派代表去捐钱,不要超过十两就不必留名。
这才出现了各村的村长和耆老们每逢县学来募捐就在镇上闲晃一天的情况。自然,方家老两房也都去了。
现在从方子健和方子元的口中知道朝堂之上,太子殿下成功募集到几百万两银子并且顺利安置灾民的事情,大家都是很欣慰的。
虽然几百万两听着有些吓人,但这里边也有他们一份力量不是?
第二天开始,方小福就在家中帮着晾晒腊鱼、腊肉、腊鸡,或者在厨房里研究新的小吃,顺便做几个好吃的菜出来。
小兄弟们难得回来,天天往外跑找村里小伙伴们玩耍,哥哥们依然在屋里读书,或者出来晒晒书籍。
一晃几天过去,转眼到了小年。
先回到娘家的是方迎春同夫婿季琛,这次他们带来辞年的礼物有些多,也是装了大半驴车的。
如今季琛家已算得上北季村最富裕的人家了,但他们并没有拿银子去镇上买多少大礼,因为他们知道,方家不稀罕这点银钱。
可是他们也不能理所当然只接受馈赠而不回报。加上又是方迎春第一次回娘家辞年,因此很久之前就犯愁了。
最后还是大嫂季刘氏出了主意,说为人闺女最好的礼物,就是自己亲手为家中爷奶爹娘疑制的新衣。
这眼下过年在即,缝冬衣、春衣都是最合时宜的心意。
因此从上个月起,方迎春就在家中姑嫂的帮忙下,腾出了许多时间来赶制新衣。
季琛的病娘如今有了银子买药治病,已经好转了不少,后来方小福又教了她每隔一天用半钱燕窝炖冰糖,或是炖红枣、枸杞,或是放一小把细米炖成粥。
搭的都是温补之物,但燕窝以少量慢慢吃下来,也不担心虚不受补,慢慢吃着滋补身子。
一开始的燕窝是方家送的,后来季琛就去镇上买,虽然花了一些银子,可看着娘亲的气色好了许多,他心里也高兴。
大家都明白,没有方家就没有他们的如今,因此心里都是感激的。于是在方迎春辞年的问题上,都给予积极的帮助。
今天方迎春备的辞年礼,除了家里的几块腊肉意思一下,自家腌制的干菜,季琛和二叔趁雪上山猎的山鸡、野兔,就是方迎春做的衣裳了。
爷奶爹娘各有两身,都是一身厚棉袄、一身薄棉袄,算是年前、年后都方便穿的,还绣了些吉祥的花纹。
给七个兄弟和方小福也每人有一身,都是薄款棉袄,看来是准备年后好穿的。更难得的是,她还给麒儿做了两身。
☆、1263。第1263章 榨汁机
方小福对此很满意,没想到她连麒儿都没落下,如果这是她自己想到的,就证明她是真的长大了。
给妹妹们的则是一只绣工精致的小荷包,大家接了都很开心。如今谁也不缺钱,因此心意十分重要。尤其这份心意还来自方迎春,更让大家觉得珍贵。
之后彩云也回来了。
这次陆云逸和小六、小阳都没有跟来,陆云轩亲自赶的马车,是准备在娘家住两天再回去过年的。至于为何,大家都知道原因。
尽管陆秦氏如今常住县城,也不再那么闹来闹去的了,但母子关系并没有真正改善,只是停战了而已。
比如陆秦氏想和小儿子说说话,陆云逸都防着她,并没有小时候的亲昵,这让陆秦氏觉得很难过。可是她同样也没有什么话要和大儿子说,对儿媳妇更是直接无视。
麒儿如今都一岁了,她从来没抱过。彩云想让麒儿去她面前叫奶奶,被陆云轩阻止了。
如今他们一家三代人唯一能聚在一起和和气气吃个饭的日子,就只有陆行智的忌日、祭祖、过年。
即便是这样,陆家兄弟也很满足了,不闹就行,不使坏心眼儿就行。
如今陆家私塾仍然交给陆家二伯管着,自陆云轩考了解元,陆云逸也中举之后,这私塾的生源一下增了一倍。
不过陆云轩自己并不执教了,那四个秀才也走了两个,考上举人后要为明年的会试做准备,因此他通过县学师长的推荐又找来四个秀才。
这次可是能安稳两、三年了。之后身为童生的陆二伯也是可以教启蒙班的。
后来陆家庄准备自己凑钱办族学,免得子弟们占用陆家私塾资源太多,影响人家正常的招生。于是陆云轩便捐了五千两给族学,也捐了五千两给族里。
不过他用的理由是彩云在县城跟着娘家三嫂办了个小作坊,做点小手艺活儿赚钱,比私塾收入高,给娘买铺就用的这个钱,不过不能让娘知道,免得又找他闹腾。
族长爷爷听了一声叹息,只说委屈他那贤惠媳妇了。
今儿小年,陆秦氏自是在县城娘家辞年了之后再回山北镇,陆云逸带着小六和小阳在家清扫屋子、采办年货。
陆云轩不想年前几日还要让彩云母子去面对那样的娘,干脆在娘家住两天再回去。
回去就去族里祭祖、办年菜、吃团圆饭、扫墓,再回娘家,然后去秦家吃顿饭,就回别苑住到元宵节,之后就带着妻儿一起出发去京城赶考。
如今方家在京城有宅子,梦蕾、慧儿和梦萱都在,彩云过去也不怕没人照应。
这是陆云轩早就计划好的安排,别苑里大家都知道。
因为陆云轩他们在娘家小住,这次方迎春也同夫婿住了一晚,第二天吃了中饭才带着一车回礼回家去。
这次老方家准备的回礼有一筐腊鱼腊肉、一筐盐水腌过的猪肉、一筐苹果、一篓红枣,再有一些茶叶和燕窝、鲍鱼、干鱼、干虾、鱿鱼。
方小福又把方迎春叫到一边教她那些东西的吃法,毕竟海产这东西杂货铺虽有,也不是人人吃得起的,就是吃得起也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方法。
方小福同方刘氏又收拾了一些东西,他们二房也要去大刘村辞年了。到了二十六,老方家也把最后几头猪杀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