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吴家坐了会儿,喝了茶就告辞出来,说还要往小方先生家去呢,谁让他们两个科举在一起、成亲还凑到一块儿呢。
方子彦的亲事晚两天,不过也在收拾屋子、准备酒席了,只是一应桌椅板凳、厨房用物还有帮忙人手,都说好吴家用完就到方家。
方子彦正在家里同爷奶一起封开门红包,闲聊着京城里那些见闻,家中小弟妹也在一旁帮忙,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这时方小福他们便来了,连忙迎进堂屋,一边喊小弟端椅子、一边喊小妹赶紧奉茶。
大家又是一翻道贺、送礼、聊天。不过都知道小方先生成亲在即,家里也忙着,因此并未呆太久就告辞离开了。
方家奶奶还想留他们吃中饭,方小福却笑了起来,初八那天就来喝喜酒了,今天就不多叨扰了。
因为两边的关系,他们是既能作女家兄弟,也能作男家兄弟的,而且还是同村邻里、师生关系,这喜酒是怎么都吃得的。
方家奶奶哪有不明白之理?自是被她给逗笑了,大家说笑了几句便离开了,然后直奔大杂院。
不过昨晚文浩天说好的只跟方小福说京城生意,却变成了跟三兄弟和赵君睿去说了,因为方小福临时想起来小马夹的事儿,该换新款了。
于是撇下兄弟们,她和赵安瑶、梦蕾去找小满、彩云、小秋、玉珑、玉霜、玉雪、月莲、月英。
☆、1191。第1191章 八抬大轿
先把她们教会,再让她们去教其他人,其他人再教更多其他人,这样逐步扩散,总比自己挨个去教轻松多了。
之前都因临时起意,准备并不充分,因此辛苦奔波了几日。如今一切顺利,教新款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中午,文浩天同兄弟们过来找方小福去前面吃饭时,说起慧儿家已经过来安床了,吴家亲戚也到了不少,这会儿正热闹着呢,鞭炮声外面都听得见。
只是他们还是算女家亲戚多一点,不方便过去吴家做客。不过他们如今又坐到一块儿吃饭,仿佛又回到了在京城那会儿,心情都很愉快。
方小福却注意到大家虽在闲谈,却只字未提生意上的事儿,心里不由纳闷了一下。
吃了饭,她让玉霜和小秋都回家去把自己的娘和伯娘喊来,下午她可以趁大家逐步掌握做法的同时再教几个人。
依然是梯次教法。
傍晚,因为秦家宴请而未能与他们一同回来的陆云轩和彩云母子也回来了,陆云逸和小六、小阳则仍是住进大杂院里。
吃了晚饭,大家都去前面土道散步。
如今又到了吃桃子、李子、杨梅、枇杷的季节,虽然他们如今太忙还没有去摘过,但枝头鲜果飘香,此时闻闻也是神清气爽得很。
“小七儿姐,咱们明天下午就来做蜜汁桃李吃吧!”子胜和子旭兴冲冲地跑过来提议。
“下午太晚啦,明儿一早就要赶紧去把桃子、李子摘下来洗干净哦。”方小福笑道,“明儿中午餐前冷盘有这一道呢。”
吴先生可跟他们预约了,冷盘不只有香辣小鱼、凉拌木耳、拍小黄瓜、卤水花生、小葱豆腐,也预备了这道蜜汁桃李。
光开胃冷盘就准备了六道,而且特色和味道就有好几种了,另外再有十二道热菜包括汤,再有四道辅食,算是一共有二十二道大小碗盘,取成双成对的寓意。
小方先生的菜单也是一样,但在一部分菜式准备上略有调整,避免一模一样的菜色。只是这蜜汁桃李都被预订了。
“可是咱们明天还要去石家坡……”子胜担忧地道。
“咱们都去石家坡,吴家会安排人来摘的,到时就在大杂院里清洗,等我们到吴家看了拜堂,我就去大杂院帮忙。”
“到时让他们多摘一些,上席面不需要这么多,剩下的咱们就放在大杂院里吃好了。昨天一早咱们再去摘一些做盐津果脯。”
“好耶!到时候记得叫我,别让我睡过头啦!”子旭拍着手掌欢呼着。
“知道了,干活还要人叫。”子胜搭着子旭的肩膀,小兄弟嘀咕着又走远了。
方小福莞尔一笑,想起了一年前兄弟妹们一起忙活摘果子、做果脯的日子。
其实盐津果脯上个月末就开始在做了,不需要果肉太熟,又赶着天气好,就让娘和大伯娘她们在家做了一些。
她因为在县城里不得空,只能这两天参与一下,剩下的还是得交给娘和大伯娘去做,做好了再送到县城,福缘食府也多个小吃食。
去年准备的那些,很受女客和小客人的欢迎。虽然卖不了多少钱,但作为层次消费的一项赠送小吃,还是很不错的。
第二天清早,老方家载蛋糕的马车照例往石家坡而去,而烤房里依然在忙碌着。
不过天已入夏,天亮得早,大家起早干活儿到是方便了许多。
而方小福和兄弟们醒得更早,只是今儿都没有读书写字,而是练了内功又去跑步,跑完回来就忙着洗漱然后去烤房帮忙。
小兄弟们和赵家姐弟要晚一个时辰,这会儿才起来,也去跑了两圈儿,然后在院子里练拳。
大家的早餐直接用小米粥配小蛋糕,吃完由彩云洗碗,方小福和赵安瑶仍在烤房帮忙,石家坡的蛋糕送完,就轮到吴家的了。
虽说蛋糕保持期只算三天,但方小福还是喜欢吃当天新鲜出炉的,也用行动教着大家食物要吃新鲜,过期不要舍不得扔,吃坏了肚子事儿就大了。
吴耆老从大杂院赶着平板马车过来老方家,将一筐筐还热腾腾的小蛋糕运走,大家熄了炉火,开始清理烤房。
这天渐渐热起来,她提议以后不是这样的宴客需要,还是不要一次做这么多蛋糕了,虽然只有两个烤炉,但一次次烤下来,人都快烤熟了。
大家都被她逗笑,也觉得在理儿。现在还是初夏的清早呢,这烤房里就已经热起来了,要是再烤个一天半天的,真得烤熟了。
好在方小福早就教过村里人做蒸蛋糕,因此逢沐休就会被一大群馋嘴家伙挤在门外的现象,就能缓解了。
干脆夏天直接封炉,到中秋节时再来做月饼好了。
大家听了都说好,这小蛋糕吃得多了也就不那么馋了,月饼更贵,到时还能给大家省一笔银子呢。
一家人说笑着收拾好烤房锁了起来,便开始梳洗换衣,准备妥当就往石家坡去。他们到了才半个多时辰,吴飞宇就带着迎亲队伍来了。
方山村距离石家坡比大刘村更近,因为近,连车把式都不跑这条路段,一般人家要往来就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走了。家里有驴子的还好点。
当然,老方家马车来去就更快了。
但今天吴飞宇迎亲却没有准备马车,就算他没有买马车,但大杂院里还有那么多辆老方家的马车闲着呢,可他准备的是大红喜轿。
这喜轿是五子丘新做的,比村里以前的旧轿子更宽敞,好像官轿似的,坐上两个人也不嫌挤,是属于真正的八抬大轿。
轿子是吴飞宇自己的旧同窗们抬的,但这些人并没有考功名,有的是童生、有的连童生都不是,而且早已娶亲生子,成为家庭支柱。
今天,已是进士出身的吴飞宇成亲,他们都愿意为之抬大花轿,作为他们的祝福方式。而敲锣打鼓的人则是吴飞宇教过的学生。
方子湛因为是女家表哥,并未加入队伍,不然也是要参加的。在队伍里派糖的则是一大群村塾里的小少年。
☆、1192。第1192章 京城来的客人
迎亲队伍里所有人都穿上了新衣裳、系着红腰带,连装糖的布袋都是大红布料做的,上边绣了金线的“喜”字。
作为新郎官,吴飞宇自然是穿着大红喜袍、披着大红绸花,骑在马上喜气洋洋地朝沿路道贺的人拱手还礼致谢。
石二爷爷家,今天方小福不但把唐思、唐铭和林森带来了,连唐默他们也过来看热闹,感受一下农家娶亲的气氛,自然,也都拿到了开门红包。
等石奕昭将妹妹背上花轿,把红包放在她手中,放下轿帘,迎亲队伍也吆喝着回程了。
四个压轿童子昂首挺身走在轿子两边,终于真正体会到了压轿的心情。如今都是车马进出,现在却要用走的才想起,这条路好远啊。
还好大人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派出来的四个小兄弟是八岁多的奕安、奕昀,六岁多的奕顺、奕盛。
五岁的奕凯被十岁的奕昌带着和姐妹们一块儿坐在方家的马车上,远远跟在拖嫁妆的马车后面。因为迎亲队伍的速度慢,后面的马车也慢悠悠地走着。
到了吴家,看了拜堂,方小福就将唐思和唐铭交给唐默,自己拉着赵安瑶去大杂院里帮忙做蜜汁桃李,方子湛和方子元很自觉地跟上。
这是他们自己的村子,到不用像之前几次那样防备着、关照着,何况慧儿在大杂院住了这么久,这些人也都认识的。
因此婚房里到是并没有多紧张戒备,而且吴家也没准备侧院,吴先生就算是进士出身,住的也只有一间屋而已。
因此和梦芙嫁入刘家一样,领喜糖的队伍在院子里就排起来了。
但和大刘村又有个大不同,今天的新郎是村塾先生,这里的大小少年和小闺女、妇人们心里还是有顾忌的,不敢太闹。
加上在方小福的训练下,那帮领惯小蛋糕的人也非常熟练自觉,队伍也是最整齐有序的。
派糖的是梦蕾和梦芙,作为已嫁姐姐,她们不便去奉茶,但婚房里为嫂子分担责任还是可以的。
而这次也是玉玲这个新嫂子带队,梦萱、媛儿为主力,领着几个姐妹忙着烧水奉茶。有了之前的经验,同来的小兄弟们也帮着烧茶、准备泡茶物品。
这次忙而不乱,兄弟姐妹也在不断吸取着经验,这些事儿做得越发顺手了。
大杂院厨房外面,有两个吴家妇人还在忙碌地清洗着桃子和李子,清洗干净的都装在一旁的大木盆里,都堆出几盆了。
方小福一边让方子湛将洗好的桃子、李子切出几块,一边进小厨房将蜂蜜、冰糖、红薯糖、芝麻烧水在锅里稀释调匀。
这次的蜜汁作法与一年前的简单随意又有不同,是参照了冰糖葫芦的做法改善的。
等调出来的蜜汁半冷却后,再将切出来的桃子肉、李子肉用漏瓢舀入锅中打个半滚再直接装盘。
裹着一层糖衣的果肉吃起来外酥内脆、酸酸甜甜,不似拔丝,也不是糖葫芦。它在福缘食府的美食招牌上,叫“甜蜜蜜”,正好与歌同名,都赢得了客人一致好评。
它既是美味小吃,也是餐前开胃凉盘,因此今儿才会让方小福做出来送到吴家婚宴席面上。
只要方小福来大杂院厨房做吃的,那些妇人们就特别激动,都想过来给她打下手。方小福能在这里做的东西,也就不会藏着掖着,都会教给她们。
自然,最近都快成她小跟班的赵安瑶也学了不少。只有方子湛和方子元两个拿着刀觉得有些虎口发酸,都没人过来帮他们。
做好的“甜蜜蜜”都装了盘,直接放入木屉食盒中搁在一旁桌上。方小福见流程差不多了,就赶这些妇人忙自己的去。
据她所知,今儿席面上的四道辅食也要在这边的厨房完成,因为吴家的厨房就算外面又搭了两口锅,也是忙不过来的。
奶油玉米小馒头、鸡蛋肉馅锅贴、香葱芝麻千层饼、胡萝卜丝肉酱糯米团子。都是她教给这边厨房里人的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