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方子健似乎有些惊讶地看了方小福一眼。
“不平等交易是什么?”方子元终于开了口,也放下了书本看向她。
“比如……逼迫二哥娶个不喜欢的媳妇儿?”方小福眼珠一转,突然笑着向后退了一步说道。
“你过来,保证不打你!”方子元黑了脸色瞪着方小福。方小福却还了他一个鬼脸,顿时差点让他七窍生烟。
“为什么是二哥,不是大哥?”方子健也被逗笑了,便问道。
“第一,大哥有主儿了,第二,好像在生气的是二哥啊,又不是大哥。”方小福撇了撇嘴,靠在书桌旁笑嘻嘻地解释。
方子健有些不解地朝二弟看过去,忽然哼了一声道:“他常年冷着一张脸,你还没看习惯吗?”
“噗。”方小福失笑,在方子元瞪过来的时候扭头看向别处,正好看到子维勾唇,便凑了过去,“哇!子维同学,你的字很漂亮啊!”
整齐清秀的蝇头小楷,局面干净整洁。不过因为她的突然乱入,最后一笔歪掉了……
子维一脸无奈地横了她一眼,却也没作声,而是又接着写。
方小福这才想起来,以前家里除了每月例行的费用,多出来的学习用品都是要他们兄弟自己去赚回来的。
子维性子静、年纪小,又是和哥哥们同期考试的,读书要花更多时间,赚到的钱又太少,虽有爹娘、大哥接济,但还是会很珍惜每一张纸,每一点墨。
因此,除了沾水在桌面上练字,到用纸时也不会写大字,而且会认真写每一个字,不要出现融墨、写错的情况。
到如今仍有这样的习惯。不管周围多吵,只要写字就一定全神贯注,不浪费每一张纸的使用和每一个字的练习。
最后一笔歪掉的这个字,算是近两年来首例了吧。
方小福尴尬地嘿嘿了两声,也不计较子维的无视,站开了些朝炕上看戏的两人翻了个白眼,忽然说道:“我去隔壁看看。”
不等有人回话,她立刻转身挑起帘子出去了。
刚出门就看见方子湛背着药箱回来,后面跟着汪郎中,连忙迎上去行礼:“汪先生,这大冷的天还要劳烦您过来。”
“不碍事儿,天冷走一走对身体有益。”汪郎中笑着打了招呼,便朝西厢这边看了看,他知道二房都住西侧,又说道,“我先去堂屋等着。”
“娘,汪先生来了。”方小福连忙朝方迎春屋里喊了一声,“让迎春到堂屋来把把脉吧。”
屋里说话的声音停了,方刘氏应了一声。
汪郎中进了堂屋忍不住又把方小福夸了一通,原因就是方子湛送过去的几个壁炉,比火盆方便、保暖、节省。
他的药庐一直很忙,天冷时却只能冻着,他还好,只可怜了几个小药童。用上壁炉后,整个屋里都暖起来了,虽然不如炕头暖,但做事不冷了。
尤其炉子上还能煎药,不用另外生起药炉。
汪郎中和方小福正在说着话,方刘氏就带着低着头的方迎春进来了。
方迎春见了外人还是很紧张拘谨,还是在方子湛的冷脸提醒下,才给汪郎中行了礼。
见她变得这样,汪郎中也没说什么,只是让她在桌旁坐下,先看了看,才让她伸手。
一翻问诊之后,汪郎中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身子没有大碍,就是有些营养不良,气血有些虚,平日想必思虑太多,时不时有些心慌、头晕、睡不安稳。”
方刘氏听了不由着急,连忙问要如何补。方小福在一旁又差点笑出来。
虽然汪郎中说了这么多好像很吓人,但却都是互证互补的一些情况,生活环境安定一些、营养跟上,心态放宽、开心一些,不用多久就调理回来了。
关键是,方迎春年轻,又不是长年累积下来的病症,因此这都不算事儿。而汪郎中第一句话说身子没有大碍,大概也就是这意思。
方郎中写了一张调理的方子,方小福偷瞄了一眼,看到上边有几味都是她认识的,像当归、太子参、茯苓这些都有。
汪郎中瞥了方小福一眼,说道:“若是过年不便煎药,可以把年过了再用,此方只在调理身体,这个也急不来。”
“再另外买两斤阿胶磨成粉,每天早晚各用一小勺冲水喝,有效果出来便可以不喝了。过年吃饭也不要太油腻,清淡些为好,也不宜过饱,可以少吃多餐。”
“等年过了再到我那儿问诊。对了……”汪郎中说着突然看向方小福笑道,“小七儿,饮食上你最有心得了,可以安排一下。”
“是,每天早上除了阿胶冲水半碗,还可以吃个蒸蛋,每天三五颗红枣,放在蛋中也可,直接当零嘴吃也可。”
“下午吃块蛋糕或者别的清淡小点心,不宜太甜腻,夜里最好不要吃宵夜了,可以早些睡,睡得好恢复也会快。”
汪郎中听了直点头,方小福想起来又道:“每天早起跑步也好、散步也行,要坚持一刻钟时间,晚饭后也走一百步。身体安康不只在吃,也要活动一下筋骨。”
“是这个理儿,就照小七儿的意思做,说不定明年都不用喝药了。”汪郎中笑呵呵地说道。大家也都笑了起来。
之前方小福有照顾方子湛的经验,又有对孕妇的注意事项,家里人自是知道的,此时见汪郎中都夸,都觉得很自豪。
方子湛陪着汪郎中回去,再磨两斤阿胶回来。一般村子里的郎中是没有这么多阿胶压货的,只有大些的医馆才有。
以汪郎中与平安医馆的关系,三、五斤阿胶还是压得起的。
☆、1093。第1093章 各人是各人的缘分
不过也不会压太久无人问津,阿胶是女子补血滋养的好东西,以前村妇们吃不起,顶多买几两调理一下,如今都有钱了,也会买一斤半斤地回家冲水喝着。
当然,再有钱也不会买燕窝炖,这吃下去的是银子,割的还是自己的心头肉。能将燕窝随便吃的也就是老方家了。
只是之前得了方小福的仔细叮嘱,方刘氏害怕迎春没有真的变好,也不敢太宠着,怕又把她以前的性子宠出来了。
好不容易变得懂事一些,吃了苦头可以补回来,若是又变坏了再送到家庙里,这辈子都接不回来了。
方子湛也是这么跟她说的,又说这次本来是出不来的,人家族长也是看在他们秀才的面儿上才网开一面的。
任何损害家族名誉的事儿,族长都不会姑息。
这么一吓,方刘氏刚才想说“用燕窝补行不行”的话也是到嘴边儿又硬咽了回去。
送汪郎中到院门外,方小福回来就听见方刘氏教女的声音,不由一阵感慨,如果她能早些教,也不至于这般了。
当然,以前她也教不了。
傍晚,方小福进厨房帮方刘氏做晚饭,如今她推掉了一些工作,书稿又剩下不多了,能做家务的时间便多了起来。
如今方迎春回了家,方刘氏心情大好,等汪郎中问诊之后又说了一会儿话便让方迎春回屋睡觉,她把方迎春从家庙穿回来的旧衣裳拿去洗了,又在厨房里这里忙一下、那里忙一下,怎么也停不下来。
因为她的心里静不下来。
等方小福进了厨房,立刻拉着她说起悄悄话。
“小七儿,不能在县城给迎春找一个开铺子的夫家吗?咱们家也可以送一间铺子作陪嫁呀。”
“娘,若是迎春自己想开铺,几年后可以凭着她夫家自己的能力开起来的,一开始咱们也不能摸透别人家的心思不是?”
“万一县城里开铺子的人家是冲着咱们家的钱来的,先哄骗迎春,后面又纳几个小妾进门,或者在外面养个外室,不是反而害了迎春吗?”
“有这么严重?”方刘氏愣住,她想了一个下午,就这么希望破灭了,心里很难受。
“娘,你看徐家人好不好?有不有钱?”方小福见状,只得耐心劝解,“可是徐大舅有几个妾你知道吗?嘉熙就是第一个妾室所生。”
“好像是有三个妾,还有两个通房。”方刘氏去徐家做过客,也听说过身为家主的徐大舅的情况。
“徐二舅、徐三舅甚至徐四舅,都有妾室和通房。再说陆家,县城大户,妹夫的外婆家。”方小福说了徐家情况立刻又转到陆家身上。
“虽然我没见过陆家舅舅,但听说陆家也是妻妾成群的,就是陆家表弟还未娶亲,早两年就有通房的。”
“娘觉得能在县城开铺的人,都会像周大叔家那么敦厚本份么。虽然咱们也不能保证找个农夫以后有了钱会不变心,但至少,咱们尽量去找本份人不是?”
“哎,周文那孩子不错的,可惜……”方刘氏突然感慨了一句,表情有些沮丧。
“娘,各人是各人的缘分,就像迎春和孙家无缘,定了亲也成不了,却说不定在哪里就有她的真命夫郎等着呢。”
“说得也是,呵呵。”方刘氏苦笑了一下,便不再说话了。
菜炒得差不多了,方刘氏便去喊方迎春起来。方迎春终于回到了家睡得正香,忽然听见喊却忽然惊叫了一声,差点从炕上滚下来。
方刘氏听见动静连忙掀帘进屋,见状不由一阵心酸,连忙过去抱住闺女安抚,方迎春回过神来才知道已不是家庙了。
方迎春重新梳妆,方刘氏去拧了条热毛巾过来给她擦脸,母女俩这才去堂屋,弟妹们已经在摆桌上菜了。
看着热热闹闹的场面,方迎春却恍如隔世,仍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迎春你也别多想,吃了饭让妹妹们陪你在院子里走走,外面就别去了,这天晚风儿冷,今晚也早些休息。”
方小福进来看到方迎春失落的表情,便开口安慰了一句。一个强势泼悍的姑娘变成如今这般失魂落魄的,也不容易。
“知道了。”方迎春连忙朝方小福行了半礼,低了低头。
晚饭只摆了两桌,大家吃了饭方刘氏连忙说她来洗碗,让方小福忙自己的。
家里孩子们如今都有早起跑步、晚饭后散步的习惯,小媳妇已经干很多活儿了,总不能连这点时间都不给她。
于是方小福和兄弟几个站在屋檐下看着四姐妹散步朝侧院里走过去,也便朝院门外走。然而刚走到院外就见小秋跑了过来。
“小七儿姐,是去林子那边散步,还是要去大杂院啊?”小秋以手遮嘴压低了声音问。
“去大杂院那边。”方小福也小声道,“是不是觉得院子太小想去外边儿?”
小秋用力点头,又征询地道:“我们可不可以去林子那边走一圈儿?”
“这么黑的道儿,你敢走吗?”方小福反问。
“……”小秋顿时哑口了。
因为夏天时大家都走,那时天边星月明亮,又有哥哥们在,他们每晚都走得很欢乐。
但现在是冬天,夜里黑得早,天上又不见星月,北风还在刮着,路上都很少有人走动,围着果树林的那一圈儿土道,这时候根本没人走的。
她就是提着灯笼也不敢走啊……
“再说了,你二姐现在怕也不好意思见人,先让她缓缓心情吧,等过惯了家里生活,再出门走动一下也好。”方小福见小秋瞬间垮下去的小脸,不由笑道。
“好吧……”小秋只得点了点头,转身往侧院里去了。虽然家里院子不大,远不如大杂院来得宽敞,但好歹也有正院和侧院,多走几遍也可以的。
方小福他们往大杂院去其实也没什么事儿,明儿一早手袋收掉之后内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