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咱们再将那一片全部推倒重建,将所有房地契去衙门换成一张新的、完整的房地契。”
    “之后便可依照原计划施工,也能达到大园子的效果,但是成本应该比直接买大园子便宜,而且这是一整座大园子,而不是由几座拼起来的。”
    “它还有个优势,就是不用在既定园林里改建,而是重新建起一座崭新的、完全符合咱们计划的设施,更有伸展空间。”
    “这个想法不错,只怕比城外买山地还容易操作点。”文浩天率先开口赞同。

  ☆、902。第902章 策略转移的方案

“这个所花成本、人力应该都比城外山地的小,而且在城内也节省了路程,客人想光顾会方便许多。”赵书朗也含笑点头。
    “就是少了出城小住两三天的乐趣了。”赵君睿很中肯地提出问题。虽然他昨晚就支持城内买园子,但城内和城外的优劣势都是很明显的。
    “能去城外住大庄子的多是非富即贵,咱们在城内建这样的园子,虽说少了住两、三天的优势,但在客源上的覆盖面就扩大了。”
    方子元也开口说道。
    昨晚他们三兄弟和小七儿在假设转移到城内投资的前提下,就讨论了很多可行性以及优劣势,今天一早又完善出了方案。
    接着他将这套方案大致说了一遍,算是补充方小福刚才的提议。
    赵书朗和文浩天听了都觉得这个是目前最符合策略转移的方案。
    昨晚他们都只看完了可行性项目书就睡下了,没想到这些少年和小丫头能将新的方案进一步完善到这个地步。
    “京城里要买一片便宜的房屋和地,只有城西南一带合适,那儿都是小宅院和一些菜地,好像还有一片小树林子,算是官方的闲地。”赵书朗说道。
    “说起来,西南城外大约八十里也有一块山地,不过面积不大,没有江河流过,也只有两座小山丘,被官道穿过。”
    “那一片的地有些贫瘠,能耕种的作物太少,大多荒着,被小商贩划了几块建成了茶寮,我曾经想在那边建座作坊,但考虑四周太荒芜而放弃了。”
    他要建的作坊不外乎布料、制衣、手工艺这些,能够提供如意斋生意的货源出产作坊。在繁华而安全保障更大的城内买宅子会更划算。
    此时想来,那块地或许也能考虑考虑?
    “那边的地多年来就没人想去开发么?或者建座庄子什么的?”方小福奇怪地问。地不好不是能更便宜地盘下来么?
    “因为地不合种,原来住的一些人家都搬走了,这些年来算是方圆五十里没有人烟的荒地了,出了五十里才有村庄和小镇。”赵书朗解释。
    “也就是说,那片地离京城有八十里,再过五十里才有人烟,也就是从京城走过大概一百三十里才有人烟。”方小福又有些奇怪了。
    这不是京城吗?京城外八十里应该仍算是京城范围吧,竟然这么荒芜却无人开垦?没人建房?种不了地难道还建不了房么?
    当她把这疑惑说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摇头失笑。赵书朗道:“就算有人想,也不愿意成为第一人,更不愿意全买下来被人笑呆子。”
    除非有人愿意全部买下来打造成城镇,自然就会有人陆续搬过去了。
    可若建好了城镇,却没有人愿意搬呢?京城里又不是没地儿住,买与不买间就存在了风险。若是想搬的人少,住进去也冷清清的跟鬼城似的。
    因此,敢于尝新的、愿意开创的,还真是没有人。大家都在观望,想等别人先动起来,自己再跟上。
    “那咱们就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方小福露出笑容,信心满满地道,“先把那一大块圈起来,没有像样的山丘、没有河流没关系,只要便宜!”
    虽然那块地明显没有之前两块好,但相应的容易搞定,而且成本大大减低了。就算是块废地,她还不能废物利用么?
    “或者稳妥起见,你们先把那一片画下来,我再画一个盛世桃源的规划图给你们,你们再决定是否要圈下它。”
    方小福想了想还是谨慎地提议。虽然她花钱是有些任性的,但现在是大家合作,怎么也要为大家考虑一下不是?
    “那地方我还记得,我先找中介打听一下,若没卖出去,再画出来给你瞧瞧吧。”赵书朗立刻说道。不过他更谨慎。
    若那块地在这期间已经被卖掉了,不是要白画了嘛。
    “那好,西南那块地就先这么说,咱们接着说西南城内的地。”方小福拿了一张画纸递给赵书朗,“京城先生最熟,有劳先生画个简单的平面图即可。”
    “平面图?”赵书朗愣了一下。
    “就是不必将整副景象栩栩如生地画出来,只要展示出哪儿是街道,哪儿是房屋大概多少栋,哪儿是菜地,哪儿是市集。”
    “让咱们能一眼明白它的格局,还有大概面积既可。”方小福解释了一下,作为示范,立刻在纸上刷刷地画起了方府的平面图。
    “原来是这个。”赵书朗了解地点了点头,也学着方小福的样子拿着炭笔画了起来。这对于他也是一种新鲜尝试,很有兴趣但也很辛苦地总算将图画出来。
    主要是这种方位图简单,用线条和框框代替再写上字注明即可。
    方小福看过之后便笑了:“离西门和南门都不算远,离西市也不算远,咱们尽可能地扩大地盘吧,我等下就开始画图,让大家更容易看懂项目计划书。”
    “用画的项目计划书?”
    大家一听来劲儿了,都很好奇想快点看到它是啥样儿的。赵君睿立刻就催促起方小福来,想看着她画。
    方小福见大家都兴致勃勃,也不想耽搁时间,因为“盛世桃源”的框架早就在脑子里准备好了,只是一直没有去画而已。
    她便将昨晚和今天讨论过的内容再复述了一遍,最后总结就变成了四个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要做。
    假设东北和东南两块山地都要买下的预算和问题处理方案。
    假设只买东北或东南一块山地以及在城内买下西南一片居民区推倒重建。
    假设东北和东南的山地都不买,只在城内买下西南一片居民区推倒重建。
    假设买下西南那块贫地和在城内买下西南一片居民区推倒重建。
    综合来看,买下城内西南那一片居民区的计划已经得到大家共识,都认为这是最可行的策略转移的方案,只等方小福画下图后便可去执行了。
    而城外那三块地,各有优劣势,仍在推演中……

  ☆、903。第903章 商谈合股

虽然现在摆在面前的是四份报告书要做,要涉及的数据会很多,不可能是坐在桌前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但是大家心里已经隐隐有个想法,那就是城内的可行性最高,城外的也会是西南的最有可能被买下来。
    因为他们买地不是为了种地,而是度假庄子,是要打造成有山有水有田园风光的庄子。这样,大家才能体验与城里园子不同的特色。
    “小七儿,给城内的添上客栈吧,就算没有城外的庄子那么大气舒适,有客栈就能多个项目弥补住宿问题了。”
    文浩天突然提议。这个提议正好也弥补了之前赵君睿提过的缺憾。
    “嗯,客栈、食楼、茶楼、书局、如意斋、聆听楼、说书阁、戏台,这些都添进去,做成只有咱们经营的商业一条街。”
    方小福自信满满地说着,最后又补了一句:“全部建在一片花海中,再提供大家休憩的长廊、露天长椅、定点定位小吃摊……”
    好吧,她要综合大型商场、文化公园、绿色休闲区、饮食一条街、游乐区、还有动漫里经常会办的文化祭!
    这些元素都会尽量合理地融入画中,再尽力在现实中展示出来。
    若是以后每座县城都能有这么一个综合消费平台是属于她的,多好啊!
    方小福一边做着美梦一边被赵君睿推着去拿画画工具。因为她要画的是彩色大图,两支炭笔和一张这么大的纸是搞不定的。
    而三兄弟则留下来和赵书朗、文浩天商谈合股的问题。
    虽然投资计划已经进行到这这一步了,三方也都付出了不少辛苦和努力,但他们还没有谈定最终的持股份额问题。
    虽然这一路大家都在为这个投资项目而投入了不少精力,但现在才是他们的关键时刻。
    “小七儿说过,不和赵先生合股而选择小睿,是因为赵先生财大气粗,怕你用大把的金山银山抢占最大份额,咱们和文大哥就要变成小跟班了。”
    “何况咱们虽说银子比不过赵先生,但也是有自己的优点和优势的。大家谈拢合股份额和合作章程,以后也能团结一致、共同发财。”
    方子元率先开口,语气直白地表明了他们合作的立场,就算份额不等,也不能出现差距太大的情况。
    “这是自然。”赵书朗尴尬地笑了笑,方家兄弟和小丫头在谈判上的直白锐利,他可是早就领教过的。
    想必小丫头的意思更直接粗暴,方子元还算是表达含蓄的了。
    但他没有反驳的余地,因为小丫头的点子确实让他赚了不少,而现在这盘生意显然又是一笔大赚头,他自然不想放过。
    不想放过,当然就要多听听小丫头的声音,也让些利益的份额给她才是。因此,他一早就做好了三方平分份额的准备。
    “我有个提议,大家先听听看如何?”
    赵书朗的话让三兄弟都认真地点了点头,就是文浩天也放下了茶杯,看向他。
    赵书朗说道:“咱们一划为三,我四份,文先生和你们各三份。这样大家股额相近、差距不大,若有意见相左时也不至受影响。”
    “为何我拿四?这个虽说是小睿和你们合股,但小睿长大前还是我在为他担待吧。而咱们之中,论做生意的资历,还是我最长吧。”
    “而且你们兄弟和文先生都是要入仕为官的,于经商一道想必总有不方便的时候,因此,由我拿四成牵头管事,这个合理吧?”
    赵书朗觉得,为了维系三方关系,他真是作出很大的让步了。若是以前和别的商家打交道,他至少要占个六成的。
    但是面前的两家非比寻常,关系特殊,他只能在平分的基础上为自己争取到四成。
    文浩天听了没有作声,三兄弟迅速交换了个眼色,不约心想,他们以前讨论过的结果,也是这个分配方式。
    只是没想到赵先生根本就没作挣扎,如此爽快地选择了这种分配方式,还真不像他以前的行事作风。
    他们又和文浩天交换了下眼色,便同意了赵书朗的提议。
    “赵先生的提议,确实是周全了三方的情况,也算合理中肯。我们接受。”方子元依然为代表说明自己立场。
    “这样也好,我明年就要大考,确实投入不了太多精力,就劳赵先生多费心了。小睿是好孩子,想必五年后就能独当一面了。”
    文浩天也开口表态,又提醒赵书朗生意到底还是小睿的,要多给他机会参与进来。五年后,小睿可就是十五岁少年了。
    对于从小就培养着的孩子,十五岁都能单独谈生意走南闯北了。
    “睿儿以后也要文先生多费心了。”赵书朗微笑着也提醒了文浩天一句。
    当初在大杂院里,他就想请文浩天收睿儿为徒,但文浩天说与师父有约,要收徒也得先请示师父,得到许可才行。
    因此这次到京城,文浩天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