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一批少年读书郎都考取了童生,在家备考而不用上学,因此教室还是空出来几间的,这时正好用上。
工匠们专门负责中心的阁楼,外围的内院部份便不好做了。
虽然隔得并不近,还是有采光距离的,可这架子一搭起来,就有些束手束脚了,为了安全,自然是不好同时施工的。
不过有方小福画出来的详细平面图,大家各自打地基到是不影响,然后就先建起后院部份了。只要不影响进材料,外围少数位置也是可以先建起来的。
之前方小福以为日夜赶工,十来天就可以将一座大杂院建起来了,现在实地走了一圈儿,才知道这很难。
虽然他们人很多,但房子要牢固,地基很重要,墙也全是绵墙,不是薄墙,再加上外围必须给阁楼让道,因此整个进度都会慢一些。
建好屋也不能立即入住,还要装门窗、刷墙壁,晾干、清扫、进家俱等物件,再通风、晾干,最后才能住。
若是后面不下雨,下个月中旬应该能搬,若是下雨……还真不好说。
送走周掌柜后,方小福就和方子湛商量了一下就跑去找村长大伯,这时候村长他们正和第二批吃饭的人一起挤在棚子里吃饭呢。
“大伯,这几日先腾几间屋出来吧,咱们慢慢将县城里的闺女们撤回来,尽量不要惊动外面的人。”
他们进县城时没考虑那么多,以致惊动了那些人的注意。虽然他们立刻没动了,但不排除那些人正在城里打探消息呢。
那么多姑娘搬过去,瞒不了多久的。还是早点回来安心。
“嗯,这两天我们也在商议这件事情,这屋子不太好腾,不只是人家不好找,还有一个,夏天了,家里住的人太多,总是有些不方便的。”
村长大伯夹了些菜起身,端着饭碗走到棚子外面安静些的地方,这才和方小福、方子湛两个说起来。
“大伯是说家里住的人多了,天热了又要洗澡、又要洗衣、晾衣会麻烦些?”方小福歪头,有些不解。
这洗澡每天都洗只是多费些水呀,洗衣都是闺女们自己组队去河边,晾衣虽然占地儿,但天气热了,这衣裳也容易干,还是能解决的嘛。
“怕不只这些。”方子湛却说道,“这天热了就会开窗,没以前那么隐密了,家里男子多了,进进出出总是不太方便。”
“是这个意思。”村长大伯连忙点头,看了方子湛一眼,“你们家住的都是自家姐妹和表姐妹,这样的问题自然小些。”
“但咱们这边,虽然大多也是同族,到底没关系的人还不少。别说县城里的要搬回来,就是咱们家里替补的这些……”
“唉,小七儿,你决定建这大杂院是很正确的决定。统一住在这内院里,闺女们方便,咱们也方便。”村长大伯叹了口气,虽然说得含蓄,但方小福还是明白了。
就像她和三哥想谈个恋爱,如今都不方便了。何况这些小闺女住在别人家里,别人家里又多男孩子,而且也不少正是青春期的。
之前都关着门窗还好,如今一敞开,总忍不住多瞄两眼的。加上这每天都要洗澡了、晾衣裳了,只怕还会各种颜色的肚兜满院子飘扬了。
别说少年们,就是家里大人都会觉得尴尬的。
这也是他们之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以前只想着家里可靠,住着安全便可。现在天热起来,一应问题就来了。
果然,方小福要建大杂院的决定非常明智。只是到底起意晚了些,如果上个月就开始建,这时候早就能入住了。
而现在听村长大伯这么说,只怕要赶紧解决的还不是县城里那一批,而是家里这一批。方小福一想便明白了,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因为家里这一批是放宽年龄挑选出来的,这时正是如花美少女的年纪呢。这家里只有小少年还好,有那像大哥、二哥、三哥这样的男生,可不要辗转难眠了?
虽然她很想说,若因此多成就几对如花美眷、美满姻缘,也不失为一桩美谈。可到底还是不敢真的说出来。
虽然她是小媳妇了,可到底还是个十二岁的小丫头呢,这种玩笑话哪能是她说的?
“大伯,你看这样可好?”方小福咬唇蹙眉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一个应急办法,“白天让家里的读书郎们都回村塾去,让那些小娃们挤一挤,腾两间教室出来。”
“不要动用工匠们住的屋,让读书郎们都挤一挤,只要有个安静凉爽些的环境读书,应该能凑和一下的。”
“夜里还是关窗睡觉,可以和以前一样的。不过,让他们卯时后、辰时前出门,在咱们这里吃早饭,然后去村塾读书。”
“三餐都在这儿吃,有夜宵也可以吃,亥时初刻回去洗洗睡觉。而家里闺女们则在亥时前烧水洗澡,错开时辰也不挤了,又避免了困窘。”
“这主意好啊。”村长大伯一听很高兴,这法子解决了很多问题啊。
“咱们这大杂院怎么看都要下个月才能搬了,还有这么久,村里的问题解决了,县城那边……”方子湛蹙眉提醒,“也要越快越好啊。”
“嗯。”方小福低头想了想,歪头看向村长大伯,“不如,在私塾院子里搭个凉棚吧,既透风又遮阳,只要不是下大雨,也能扛一扛。”
“这样就能多腾几家人的屋,也不影响读书郎们了。”草棚读书,也很有意境嘛。等那些读书郎们以后入仕为官,也会记得这人生美好一段的。
“不错。不过这棚子还是给小师弟们用吧,备考不比寻常,要安静些的。毕竟这边可能会有些吵。”方子湛笑了笑,指出问题。
☆、455。第455章 接人
“那也可以呀,不过先生要随身带着戒尺了,谁朝外面看就打手心。”方小福笑吟吟地看了方子湛一眼。
“这个也可以。”村长大伯却点了点头,觉得这法子可行。主要是如今安置那么多小闺女,势在必行,拖不得了。
“那就赶紧吧,先把王胜大叔和我大堂叔送过去的人都接回来,就用他们的车,让那些人知道咱们离开了。”
方小福立刻说道。
“不,不要再用他们的车了,大堂叔不是说了吗,别人问的时候,他们说是送去天一书局的。如果再原车接回,别人会更猜疑的。”
方子湛反对,说出他的看法。方小福一听也对,不由叹了口气,眼巴巴地望着他,等他接着说主意。
“咱们用有厢的马车悄悄运,还是三辆马车,不过一天只跑一趟,一车负责一座院子。只有院子里人数减少,没那么打眼了,自然不会引起别人注意了。”
除非他们的院子已经引起别人注意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人寄信回来,想必还是安全的。
“好,一天接回二十四个人,多接几天也就回来了。”方小福点点头,忽然抓着方子湛的手用力一捏,笑看着他,“可不可以这样?”
“让王胜大叔和大堂叔在半路上接着,这样他们还能回去再接个二十四人出来。不,他们三辆马车先送二十人出来,再回去接二十四人出来。”
方小福伸出另一只手掌,手指可爱的扳了几下,迅速算了一笔帐。
“这主意好,不过最好只用一两回,不能多用,不然就会和去县城一样,路上照样引人注意了。”方子湛看着她俏皮地数数模样,忍不住抬手轻刮了一下她的鼻头。
方小福抬头,给了他一记白眼,小嘴噘了噘。
“咳咳。”村长大伯忽然咳了两声,头却扭向了别处,大口扒着饭。
方小福和方子湛两人回过神来,顿时红了脸。
“那就用保险的法子吧,只有三辆马车,每天跑一趟。咱们这边今天便开始挑选人家,明天回来的二十四人要有地方住。”
方小福抿了抿唇,恢复了一本正经,仿佛刚才的尴尬不存在似的。
“嗯,我等下就去办这事儿。”村长大伯也回过头来,笑眯眯地说道。
只是那笑容让一对小儿女差点又脸红了,于是以不打扰村长大伯吃饭了为由,赶紧开溜了。回到家见大家都在自己屋里,于是方子湛趁机溜进了方小福屋里,抱着她蹭了好一会儿才回自己屋读书去了。
关上门,方小福哭笑不得地一抚额,心里忍不住吐槽,这都夏天了,怎么她家少年越来越粘人了?
不过她也没多想,现在空闲了,立刻回座位接着画画。
第二天天还未亮,方志忠便赶着马车披星戴月出门了,今天是他去县城接人,接到消息的晨风也很早便赶着马车出发了。
他们出发早,到县城时便也早,可以轻松跑两个来回。不过王胜大叔和方志真慢一脚也赶着车往县城去了。
村长大伯和耆老们将方小福和方子湛的方法都说了。耆老们觉得,既然这接应的法子不能多用,那第一天第一回总可以用吧?
能多接二十个回来也可以啊。同样,第一天让那三辆车也多跑一趟,这样第一天就能接回六十几人了。
第二天再接回四十八人便停下来,歇两天再去。不连续跑也能减小目标。
方小福后来知道后,心里不禁感慨,这要是现代多好啊,租几辆大巴或是直接搭地铁、坐高铁,一百多人算啥啊?
可是在这一辆马车才坐几个人的时代里,多跑了几趟还要招人注意、被人打探甚至招来麻烦。这真是天差地别不可比呀。
村长大伯他们显然是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因此第二天就在三户人家腾了七间屋出来。
因为这些人家都有闺女在做活儿,因此也有限定,便是小闺女们不能住在自己家或直系亲属家,家里妇人们也不能打探消息。
后来,刘老实主动找到村长大伯,说他如今每天都在这里干活,家里都空着,不如全部腾出来,他就在村塾走廊下搭个铺就行。
反正他一个人,刘杏花母女都关着呢,家里灶火都几天没烧过了。他家就三口人,空屋还是有几间的。
不过东厢是客房,西厢是杂屋。要清理一下还是能住些人的。
看着这么好心肠的刘老实,村长大伯心情有些复杂,更加感叹,若那母女能醒事些多好啊。别说不会让这老实汉子难为,小日子也不知多好过了。
果然娶妻要娶贤,妻不贤毁三代。
“你也别去村塾搭铺了,小杂院离这儿近,你去那院子里搭个棚,夜里过去也能陪她们说说话。你去了,我让我兄弟也过去,他也怪想媳妇的。”
村长大伯于是提议。他弟媳妇红林这些天都住在小杂院里看管刘杏花母女,也没出来晃。里面都是女人,男人自然不方便进去。
可如今他让刘老实住进去,自然也要让红林的男人进去。这样才能双方避嫌。但是刘老实也只能在院子里搭个小棚,不能进屋。
刘老实没想到村长会让他去小杂院,顿时红了眼眶,沉默了一会儿,还是点了头。
虽然他已经被那母女气到无力,甚至还搁下过狠话,但到底是他的妻儿,这些天说不牵挂是假的。
虽然他每天都能去看看她们,但白天在忙,夜里又不能一直呆下去,只能每天黄昏时去看看,和她们说几句话才走。
这几天刘杏花已经在她娘一次次哭求劝解声中安静了下来,只是也不太爱说话,不是躺在炕上就是靠墙坐着发呆。
刘翠见她这样,也不知如何去劝了,只是不停地抹泪。她如今每天都觉得煎熬,只有刘老实来看她们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