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也不能因为天气还凉快着就把做春衫的料子拿出来呀,人家会以为过时了。
所以,方小福将几个屋里放着的所有做夏衫的布匹全部抱回自己屋里,堆了一坑,然后仔细挑选。
最近大家都忙着没空缝新衣裳,老爷子又每天不是下地就是做木工,大伯还好点,不过东跑西跑也穿的是去年旧衫,爹算是一头扎进了木头堆里,穿得更旧。
老太太每天在厨房和后院里忙着,也没空穿新衣。而还有一个原因让他们迟迟没有缝制新衫。因为布料都太贵了。
最便宜的是二两银的,贵的则要四两银。上回给方彩云的回礼就全是四两银的。这么好的料子,他们有些舍不得穿。
正好,还剩下了许多,方小福先拿来送礼。回头再让大哥到胖婶布行运几箱回来。
方小福一边听着方子湛在旁边解说大刘村的权力构造和辈份等级,一边仔细挑选着。
好在她买布料的时候是考虑了全家人情况的,而不是只有姐妹们的,因此,这布料适用的范围就广了。
“咱们不能只给二祖爷爷送,其他什么祖爷爷、爷爷辈也要送,宁可多礼,也不能失礼,失礼最容易招惹是非的。”
方小福将布料一匹匹另外堆成了几堆,笑着解释送礼的门道。她记得以前外公曾教过,要么不送,要送就要各方面都考虑好,不要将好事办砸。
挑好了布匹,另外用锦锻一份一份地包好,上面再裹了一层红纸,豪华大气地礼品装就完成了。
两人又清点了一下家里的糕点,发现数量远远不够,方小福又指挥方子维和几个姐妹去摘水果,都用背篓装着。
然后两人手拉着手往村口走去,还没走到就碰见了村长大伯。原来村长大伯已经听汪郎中将刘家的事情说了一遍,正赶过来和他们两个商量一下处理刘杏花的事儿呢。
“大伯,我们下午要去大刘村拜见那边的村长,家里的礼儿不够,准备去镇上采买一些。那母女的事情,我有个想法,你可以参考一下。”
方小福小脸严肃地道:“为了咱们的活儿尽可以做久一点、做多一点,那母女绝对不能坏事!因此,关她们一年半载是目前最安全的办法。”
“关起来?”村长大伯吓了一跳,虽然方山村也不是没关过人,但那都是犯了大错的。那母女犯的是口舌,训斥甚至掌嘴都可以,关起来就有些严重了。
“关起来是一定的,但怎么关法才能让各方面都满意,这个我下午去大刘村说,你赶紧安排个环境不能太差但要利于看守的地方。”
“到时我们请那边的村长和耆老过来看一看,让他们亲自点头就可以关了。到时再给老实叔一笔安抚银子。”
村长大伯想了想,似乎只有这个法子最安全了,便点了点头。他正要问让大刘村参与进来的事儿,就见方子健赶着马车回来了。
“大伯,咱们晚上再细说,或者你下午同我们一起去吧。”方小福见状便说道。
村长大伯想说下午一起去,可又一想,这样是不是显得对小七儿太不相信了?于是摇了摇头说晚上再说,转身就走了。
方子湛已拦下马车,将大哥换下来,他赶着马车调了头,方小福便爬上去坐在他旁边的位置,两人往镇上赶去。
方子健看着马车消失在村口,转身走回家去歇息,等吃了中饭还要再送一趟呢。
本来想赶晚上再跑一趟的,但时间毕竟太紧了,晚上跑太远也不安全,加上文先生也派了马车过来,小七儿说明天再借三叔家的马车一起跑,这样每天跑两趟就够了。
方子湛赶着马车很快来到镇上,他们先去了三叔家,让三婶娘赶紧烤三炉蛋糕出来,然后他们就去了上回那个老板娘的糕点铺子。
他们一走进去就将那一两银子五盒的回味斋的点心一口气买了四十盒,把个胖胖的老板娘笑得脸上能开出花来。
她依然卖的是一两银子四盒,也就是方小福来了,才给她多一盒。没想到方小福一开口就要了四十盒,愣是将她一早进的货全买走了。
全买走了啊!连请客人试吃的样品都没留下。最后,她把自家做的散装点心给方小福包了两斤送给她。
方小福自然也没客气,道了谢就接了。
付了银子将点心盒子都放到马车上,他们又去平安医馆找到小汪郎中,买了一些产妇坐月子能吃的补药,还有适合老人家养生的太子参和野山参。
☆、384。第384章 又好又便宜
时已入夏,自然要补白参而不是红参,因此,他们也没乱挑,太子参每份半斤,拿了八份一共两百两银子,野山参不大不小拿了八支是八百两银子。
这一算帐可就花了不少钱了,小汪郎中很厚道便将那值二十两的产妇补药全免了,还是要付一千两整。
方小福拿出荷包,咬牙数出银票,嘴里还嘀咕着:“没关系,很快就赚回来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方子湛在一旁听她嘀咕不停,也没听太清楚说了什么,只是疑惑地看着她,见她一脸肉痛的表情,心里也猛抽了几下,有些尴尬。
太子参和野山参都是用铺了锦布的木盒装着,虽然盒子形状大小不同,但放在一起还是很高档大气。方小福满意地点点头,觉得物有所值,也就不心疼那一千两了。
从平安医馆出来,他们又去了二姑家的杂货铺子,买了不少充聘礼用的干货、婚礼用品,用红木提盒一一装好,一共装了八个提盒。
方子湛看了看自家马车,顿时为难了。
“要不先放这儿吧,我们反正要去镇口首饰铺的,去看看大堂叔和王胜大叔回来了没有,用他们的车载回去。”
方小福知道有箱马车放不下这些东西,便提议道。方子湛立刻点头,两人又赶着马车往镇口去了。
刚到镇口就看见王胜大叔的驴车穿镇而过,方子湛连忙追在后面大声喊,方小福也用两手作喇叭状猛喊。
他们这一喊好不热闹,不少路人纷纷回头,街边小贩翘首望过去,也帮着喊起来。
镇上离村里近,许多做小买卖的也有村里的人,王胜大叔又是在这条线上跑车的,大家认识的多,喊起来的人也就多了。
王胜大叔刚穿过去,听见有人喊自己,而且声音还不少,连忙停下车疑惑地回头望过来,就看见了老方家的马车,顿时奇怪地嘀咕了一句:“怎么换三郎了?”
方子湛见驴车停了下来,他也停下马车,跳下来朝着刚才帮忙喊的几路人群团团一揖,高声道了谢,这才继续上马车赶过去。
方小福已三言两语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王胜大叔便去林家铺子将那八只提盒装上车运回村去了,同时带走的还有方小福他们转移过来的四十盒糕点。
有厢马车空间小,等会儿还要放蛋糕呢,蛋糕盒子大,更占位置。
等王胜大叔离开,他们两个就去了镇口那家首饰铺子,上回在那儿做了不少生意,又惹了那么大风波,掌柜和小二都认识他们了,看见他们来都热情地迎出了柜台。
“掌柜大叔,我们要买下聘的首饰,您给推荐些又好又便宜的吧。”方小福一走进去就欢乐地笑道。
什么叫又好又便宜?
掌柜的不由莞尔一笑,这小媳妇可是有钱人,让她喜欢的就是好的,既作聘礼,档次是最重要的,她才不会嫌贵呢。
“这个自然,咱们铺子的首饰不用大叔吹牛皮,你上回也看过的,都是好货,成色好、做工精巧,卖得也不贵!”
掌柜的招呼方子湛和方小福在柜台外一角的桌位坐下,立刻喊一个小厮赶紧泡茶上点心,又喊另一个小厮赶紧将镇店之宝全搬出来。
上回方小福他们来买首饰是坐在柜台外面的小凳上,这次是直接被迎到了招待客人的休息区。这待遇可是杠杠的。
附近挑选首饰的几个夫人小姐也不由扭头看过来,心里妒嫉得很。可谁让她们不是买聘礼首饰呢,人家是下单,她们是零星小单,待遇自然不同了。
很快,一盒盒的首饰在桌面上摆开,掌柜地便介绍起来。
就说这头面吧,以前方小福她们买的银头面已经是上档次的了,一套五两银子,金头面则是十两。
而作聘礼的这些头面的价钱都翻了个倍。不为别的,就为这款式寓意不同、大小做工不同。
做聘礼的头面自然做得更繁复、更精巧、用料也更足。这些不是平日随便戴的,而是在重要场合戴的,真正撑头面的。
方小福也没纠结,立刻挑了四套金头面、四套银头面、两对龙凤金镯子、两对翠玉镯子、两条珍珠项链、两条玛瑙项链,还有两条珊瑚手串和两条珍珠手串。
照价算下来,竟然是五百两整。掌柜的算盘一拨,顿时眉开眼笑。
方小福却撇了撇嘴,开始还价,说她都买了这么多,又不是一件两件,怎么可能一点折扣都没有?这不合理!
掌柜的立刻拿了一套银头面要送给方小福。方小福收是收下了,不过仍然撇了撇嘴,说刚才买糕点,那老板娘在折扣之后也送了两斤点心给她了。
没想到她会将这么贵重的首饰和一两银子就能买不少的糕点比,掌柜地黑了脸色,那几个夫人小姐却扑哧一笑,看起热闹。
虽然已是中午时分,那几位夫人小姐却是早饭吃得晚,约好出来逛街的,因此这会儿也不着急,买好了首饰再去酒楼便是,还错过了用饭最忙的时间。
所以此刻她们也不挑了,全扭头朝这边看过来。
“掌柜大叔,我挑了半天,你也陪了半天,这是这笔生意做不成,咱们都有损失对不对?你看我这也是老顾客了,就不能给个合理的折扣吗?比如七折、八折什么的。”
方小福笑得阳光灿烂,掌柜的却想翻个白眼给她看,小丫头,当这儿是菜市场啊?
“哎呀,你也别生气,我也不是为了今天的这些东西一定要还多少价下来,而是为了以后啊以后。”方小福见状,话锋一转。
“您可别小看我这一桩生意,您不知道,这是帮我家表哥买的,他今年十八岁了,也该定亲了不是?”
“可我家还有两个哥哥十七、八,两个弟弟十三、四,还有几个表哥也到年纪了,这定亲聘礼啥的,还不是一套接一套要买的?”
“家里还有几个姐妹、堂姐妹、表姐妹的这一个个都快及笄了,嫁妆也要备着了不是?可这些东西咱自家地里又种不出来对吧?”
☆、385。第385章 像这样还价的客人
“哈哈,你这小媳妇可真会说话!”这次连掌柜也忍不住被逗笑了。两个小二更是站在柜台后早就笑弯了腰。
他们的铺子也有很久的历史了,可像这样还价的客人,还真是第一回见。
“好吧,为了你以后来买那一套接一套的聘礼和嫁妆首饰,大叔就算你九折,再把那套银头面送给你,不收回来了。可以了吧?”
“啊?口都说干了就算九折?”方小福似乎很失望,这古代的珠宝怎么这么贵?又不是古董,连折扣都这么难。
“要不,九折之后你再把零头抹了?”方小福刚说完就见掌柜的仿佛被她吓到一般,连忙改口,“或者,再送我两套银头面?”
“再送一套吧,小丫头,不能再还价了,再还我就喝西北风去了。”掌柜的连忙再让出一套银头面,又立刻阻止方小福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