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她打算这次新款多配一套袋裙,可以让用户换着用,就像买了两只手袋一样。相信不管是哪个时代,哪个阶层的女人,都会很乐意占这种便宜。

  ☆、318。第318章 新款

而相应的,小荷包和囊袋也会取消,只配一只形状大些的放化妆品的小袋。这只袋子会做成两格,外面缝一层轻纱。
    这样设计依然是走取巧路线,不用绣花,而且会用一字针而不是十字针,效率上自然会提高很多。
    等大家做熟了,一天做两只半完全没问题。但她依然不会让那些闺女们提速,到不是怕她们多做多赚钱,而是不想让她们累着。
    相信每个人都有多赚钱的心理,如果不是为了多赚钱,谁会来做活儿?谁愿意远离父母和村子,去陌生的县城里?
    她相信,只要她松口,这些小闺女们就是夜里少睡觉,也会拼命多做的。但她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她是聪明的奸商,却不是黑心的奸商。不会为了赚更多钱,而忽略大家的身体承受能力,无视她们的健康。
    在这天黑要点油灯的时代里,针线活儿又极需要眼力,又多是重复着同一个动作,也是很辛苦的。
    何况她们还只是九岁到十二岁的小女孩,在现代还是不知事、无忧无虑的儿童。
    让她们过早承担家计已是不易,若是因为给她做活儿弄得视力不好,甚至将来眼瞎或者有其它身体隐患,叫她怎么心安?
    这赚钱重要,健康更重要。因此,就算她的新款设计更简便了,也绝对不允许她们提高进度,有时间不如做点别的。
    到时候她会教她们一点乐子的。当然,她们也可以偶尔抽空给自己做新衣裳穿,到时她会让胖婶儿多进些细棉布回来。
    这是方小福心里的打算,而她也要继续琢磨新款,新布料也肯定是要增加的。
    既然叫新款,自然要有变动,有新意才行。她准备下次再改新款,就做子母袋,让客户觉得买一只袋子等于买了两只,绝对划算。
    这个划算,肯定比增加一副袋裙更有优势。是可以实打实地将一只手袋分成两只来用的。套在一起用、只用其一、一分为二,全看用户自己喜好。
    她敢这么变动配件,也是考虑到这手袋是高端商品,消费群体肯定局限在有钱人的圈子,而这个圈子想必很多人已经购买了前面的款式。
    如果新款和前面的款式、配件差不多,除了资源重复,也没新意,勾不起这些有钱人的兴趣,消费力度肯定大不起来。
    而且,如果新旧款样子差不多,也会给人“不过如此,我也会做”的想法。因此,每组新款肯定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论是外观上,还是实用上,都要有改变,让人愿意期待下一组新款,甚至为了买新款而挤破头,这才叫成功。
    方小福叮嘱娘和大伯娘多练习把布样子剪熟之后,就拿了院子的布局图去了堂屋。
    堂屋里,方子湛正陪着村长大伯和方耆老、吴耆老喝茶,说着人手安排的事儿。
    方小福走进去,和他们行了礼,就把布局图递过去给他们看,然后走到方子湛身旁坐下,方子湛递过来一叠写满名单的纸。
    现在的名单,还是按现有入住情况安排的,最后面附着上回挑选出来还没有用上的名单。方小福仔细看了看,尤其注意她们的年龄。
    这总数一百二十人,都是最符合她当初条件的,年龄大部分都是九岁到十二岁,一少部分是村长和耆老们自家的小闺女,年龄最大的就到了十四岁。
    原本方小福还想着,让一院子小闺女们的年龄范围扩大些,让大姐姐带小妹妹,以避免她们换了陌生地儿会认生,会想家。
    但现在想来,这个方法怕是不实用了。因为这年龄大些的毕竟在少数。
    而村里确实还有不少年龄大些的,她却要把她们都留在村子里。说弃子太严重,但观察期肯定要的。
    现有的这一百二十人这段时间表现还不错,她还是很满意的。
    看完名单,方小福一抬头,就看见三个大人正挤在一起挨个看图,低声议论着什么,根本没空关注她这边。
    她莞尔一笑,也拉着方子湛咬起耳朵。
    在看着这些名单的时候,她心里便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不按一家一家的范围搬,而是按一屋一屋的范围,逐步更替。
    比如村长家当初腾了三间屋,加上自家闺女住的一间,不算后来临时腾的客房,也有四间屋。
    这次搬家不会一次腾空四间屋,而是一间或两间,然后腾空的屋立刻添新人手进来。
    在娘她们教了手艺之后,只需稍微陪一下,便可让她们跟还没搬走的熟手一起做活儿,还是熟手带新手的规则。
    这样一拨一拨地更替,可以让熟手传授住宿和做活儿的各种经验,避免意外问题发生。
    而且,新手进来,也可以自己从熟手身上学习,而不必担心全是新手,什么都不懂,无所适从。若是那样,娘她们也会很辛苦。
    方子湛听了连连点头,支持她的决定。
    “小七儿,这院子都很不错,而且从画上看就挺显大的,应该是比咱们村的屋子宽敞许多吧?”村长这边听见了小七儿嘀咕的声音,便抬起头扯开话题。
    “嗯,比咱们家的屋子要宽敞些。”方小福也连忙抬起头回应。
    “那每屋里住五个人也不会挤吧?”
    村长和两位耆老刚才在看画的时候就算了一下,每座院子的正房给照顾小闺女的人家住,还有东、西两厢、倒座,有的还有后罩房呢,能住不少了。
    “嗯,可以的。”方小福说着又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记事本,翻开到某页看了看,这才又道,“按每屋住五人来算,四座院子一共能住进二百七十五人。”
    之前按三人标准算,能住一百六十五人,现在一下飚升了一百一十人啊,这差距可用几千两银子来算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四座院子能住不少人,但方小福将具体数字算出来,他们还是很震惊。心里竟不约而同冒出一个念头,咱们村的小闺女够不够啊?

  ☆、319。第319章 人员安排

“这数目是往高里数的,如果这么多人搬走,而村里的屋子住不满,就留一部分下来。如果村里的够住,这些人就都搬县城去。”
    “如果四座院子实际不够住,多出来的人数就住到我们家去。这院子里也不是所有屋子都一样大的,若是哪些屋子小了住不下五个人,肯定有人多出来的。”
    方小福看着一脸震惊的大人们,笑吟吟地分析着她的想法。
    “这些院子都集中在城西,除了我哥哥的这座一进小院远一点,另外三座都很集中,距离我们自家住的院子也近着。”
    “我们自家住的院子明天也要安排人去修炕,前面的倒座房和后面的后罩房都能住不少人了。而且院子都近,能互相照应着。”
    “那敢情好。”听了方小福的分析,村长高兴地笑了起来,嘴角都快咧到后耳根去了。这人员安排得当,可都是大把的银钱哪。
    就算赚大头的是老方家,村里大家也能跟着赚不老少了,说不准还能成为文家集镇下的第一富村呢。
    虽然在珍珠山这一块儿,方山村确实是人口最多、整体最富有的大村。但和朗山附近的几个村子比起来,也就人口能算第一,富裕程度就差一截了。
    正是因为方山村人口多,拉低了平均值,又多供着读书人,这开支消耗太大,就算田地肥沃,能攒下的积蓄也不多了。
    也因此,方山村的耕读世家也是在整个青阳县都有名儿的。若是能多赚些钱,读书人也能在科举道路上走远一些,为村子里多挣些荣耀了。
    这是这位正当中年的村长一直以来的梦想。所以此刻知道能多安排人手做活儿赚钱,他满心都是兴奋的喜悦情绪。
    等方小福将她新决定的抽人方法说了一遍后,这位村长便笑容满面地点头。
    “好,就按小七儿说的,今儿就把这些人都抽出来,分类记录好,再分拨儿搬过去,搬走一拨儿就安排一拨儿新手住进来。”
    “嗯,那大伯先把名单按这个计划归类出来,你自己留一份总名录,再让跟过去照顾的人家抄下他们自己那份,以后他们不但要照顾这些闺女们的生活,也要照顾她们的安全,不能出事儿的。”
    方小福又翻了翻手中一摞纸张,这毛笔小楷仍是占了不少面积,三百多人竟是写了百多张纸。因为每个名字后面都带了家庭情况,所以挺占面积的。
    “还有,把这些要搬去县城的小闺女安排出来后,就召集她们家的家长开个会,跟他们说清楚,不要有所疑虑和担忧。”
    “但是咱们的地址绝对保密,不允许想闺女了就去探望的事情出现。能去传递物件的,只有村长大伯和六大耆老。”
    “活儿做完,就让她们回来,或者中秋节时安排她们回来。中途也不允许因为想家或者不想做活儿这样的原因而吵着回家。违约十倍赔偿。”
    “还有负责照顾的人家,在人员确定之后,也不要更改,再跟他们说清楚,他们的主要职责,不能在县城里再打零工、做生意或者贩卖活计,若是招来麻烦,咱们也承担不起。”
    方小福慎重地一一叮嘱着,村长和两个耆老听了连连点头,是这个理儿。这可是大事情,容不得一丝疏忽的。
    若是以前,他们一定会奇怪,为何小七儿能有这般成熟缜密的思维能力,而今,在一路合作走来,他们早已习惯,反而不觉得奇怪了。
    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已经给这个小媳妇烙上了聪明能干的标签。
    确定了人员安排计划之后,就说到县城里那几座院子修炕的问题。因为不能让村里人知道院子的地址,所以方小福打算去石家坡找人。
    不过村长和耆老们却担心石家坡和方山村有往来,一样很容易暴露地方所在,还不如就让村里挑出来跟着进城的那几家人来完成。
    反正那几家人都是要住过去的,他们当然要知道院子所在,既是如此,派他们去不是更合适么?
    方小福一想也对,当初原本也计划着,让姑婆家派人修新买的那两座院子里的炕,自家院子里的就交给自己村里人来做。
    这样错开,就能达到保密的效果。可是村长他们一席话,也让方小福和方子湛恍然大悟,顿时有些尴尬。
    他们一心只想着防备,却忘了合理运用。
    于是修炕的事情就由村长他们安排了。
    “这两座院子都是有炕的,打扫干净就能住了。这座院子是我哥哥借给我的,里面家俱都有,若是还差什么可以再添。这座要添家俱。”
    方小福指着那些图一一讲解。
    “行,明天正好送货,我先去看看,再让王胜回来再跑一趟,送人过去做事。”村长随着方小福的手指看了看那几张图,作出安排。
    “好。”方小福自是同意。
    其实她可以建议先将做事的人送过去,这样他们过去得早,能多做半天活儿,而手袋只要在当天送,差别不大。
    可是话到嘴边她又咽了回去,她到底是晚辈,这意见太多了让村长大伯面子往哪儿搁啊?只要不是原则性的事情,不用太较真儿的。
    谈好各方面的人员安排之后,村长和两位耆老也不多耽搁,立刻就起身离开了。
    他们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确定了小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