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让她猜中了啊!
虽然王家原来的正室难产这事儿有蹊跷,很多人都有些猜测,甚至有流言从王家传出来过,镇上的人都听说了。
但这毕竟没有证据,主家又没报官,又没调查,自然不能明着说出来哪。就算有人说,也只是妇道人家私下聊天时议论一下罢了。
“看来这事儿也只能这么算了。唉。”方子湛叹气。人家的身份关系摆在这儿了,意图也很明确,反而给了对方理直气壮。
如果王家小姐认为自己的表姐妹受了委屈,是被他方子湛欺负,她要找自己报复,情义上也说得过去。至于是否受指使,或者蓄谋什么,也意义不大了。
这整件事的定性,也就是一个嚣张小姐的任性之举,罚了银两算是最好的判决了。如果那王家大人能够识礼一点,这事儿也可以解决了。
可是,那王老爷夫妇却搬出县城大户来威胁人,将事件再次升级,让人火大。
“爹,人家把钱扔地上,你就拣了么?”方子元虎着一张冷脸,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
“当然没有。”方志义立刻解释,“我跟县丞大人说,咱们上公堂是维护东黎国的律法,维护一方百姓的安宁,咱们家又不差钱。”
“因此,这两百两就请各位官差大哥喝酒,为了维护咱们镇的和平,他们也辛苦了。不过……这钱是王老爷扔地上的,恐怕官差大哥也不好拣哪。”
“于是有位班头就走出来,指着王老爷说,这钱是王家人犯了错赔罚的,你若不好生交上来,就是藐视公堂,轻则打二十大板,重则打二十大板再关牢三天!”
“那王老爷气得脸都黑了,不肯示弱。那班头又说,不交可以,立刻把那犯事闺女拖下去打二十大板,游街示众!”
“那王夫人才急了,劝了半天,王老爷才弯腰拣了两百两银票交上公堂。县丞大人还是有意将钱给我,不过我说过请官差们喝酒,自然不会要了。”
因此这场官司虽然是他们毫无悬念地赢了,却并未获得半点好处。
“不过,我们离开的时候,我有朝那王老头啐了一口,骂他‘在我徐家面前比钱,装大户,是想钱想疯了吧’,气得那王老头脸都扭了,一脸的肥肉抖个不停,看着好恶心。”
方徐氏气愤地说完,想到当时那一幕又觉得大快人心,便又笑了起来。
大家听了也觉得痛快,心情也算好了一点。又觉得三婶娘把那王老爷喊成王老头,很是率真个性,心情又好了一点。
大家笑过之后,不约而同看向了方小福,因为方小福又蹙起了眉头,陷入思索之中。而她的脸色不太好,表情有些严肃,不知道在想啥。
“小七儿,怎么了?”方子湛握住她的手,轻声询问。
“三哥,咱们最近好像总被人骂穷酸呢。”方小福回过神来,撇了撇嘴,有些委屈。
“被商户骂穷酸,你当人家是在妒嫉你好了。”方子湛也撇了撇嘴,却又莞尔一笑,安慰着她。
“可是有件事,咱们不能大意了。”方小福也笑了笑,想起自己刚才想到的事情,不由又蹙起了眉。
“那孙家是早得罪了,现在又得罪了王家。这两家若是联合起来欺负咱们,咱们还能应对。”
☆、266。第266章 论大户的重要性
“可那王家的县城大户,就不得不防了。因为咱们不知人家的底细、势力,而咱们又快搬去县城了,万一遇上,总要知已知彼,才能应对。”
“那县城大户姓周,当家的是……”方志义说到这里,突然眼睛一亮,霍地望向方小福,“小七儿,这人你熟得很哪。”
“姓周?我熟?”方小福歪头,一头雾水,忽然嘀咕,“可是县城里我只认识一个姓周的大叔哪。”
“可不就是他么。”方志义哈哈笑了起来,也觉得这事儿有趣。那王家假借的威风,竟然就是小七儿有生意往来的如意斋掌柜。
这事儿还是他昨晚上悄悄约了县丞大人出来喝酒,才打听到的。这县丞大人本是他的旧同窗,两人都住在镇上,私底下走得还勤。
对于这次官司,两人也很是感慨,然后说起来的。也亏得县丞大人知道,当时方志义没往心里去,刚刚想起,才知道这事儿有多重要。
“周大叔是好人,我得写信去问问,别让他家真的娶了这样的恶媳妇进门,以后搞得家里乌烟瘴气。”
方小福立刻来了精神,只是还有疑惑:“周大叔不是一个分铺掌柜吗,大户不是自己做生意的有钱人家么?”
“如意斋在东黎国可有两百家分铺,又有大铺和小铺。想必咱县城里的是大铺。”方子元在一旁说道。
得知爹娘在公堂上并没有弱了威风,他现在的心情总算好了些。
“最近咱们手袋和如意斋达成合作,周大叔功不可没。想必大老板也有不少奖励给他。”方子健也猜测着。
“说不定他也有红利抽成。”方子维说了一句,又转头去看别处了,漫不经心的态度。
“你们都说对了。”方志义笑着解释,“据我了解,一般大商铺的掌柜、管事,除了固定薪俸、年节红包,都是拿分红的。”
“今年有小七儿供货,如意斋的生意越发红火,相信周掌柜的分红也提升了,他促成了这次合作,想必薪俸也提升了。”
“他再有钱,也只是一个大铺掌柜,又不是老板,仍然不是大户嘛。”方小福仍纠结这个身份,无法相信周大叔变大户的样子。
因为“大户”在她眼中,都是嚣张傲慢的渣货。
“大户,不过是王家人说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狐假虎威,事后县丞大人才发起感慨,说一个掌柜也叫大户,他这个举人也当了大人多年。”
“言下之意,这牡丹和芍药还是有区分的。因此我才知道了这些真相。”
“原来如此。”方小福觉得好笑,点了点头,总算安心了一点。她到不怕谁,只是他们就要搬县城去了,明知有敌人还不提前防范,那不是等着被欺负嘛。
别的到不怕,大不了她不开铺头,人家也不能打到家里去,手袋都是直供如意斋,根本不怕人找麻烦。
她怕的是这些人有了钱,暗中勾结县衙的人,在她家少年们读书、应考的问题上使绊子,这才是防不胜防,也误人前程的。
这种事情别说古代了,现代也不稀奇。
看来,就算这事儿表面平息了,她还是要提前预防。而且……从这次的事情也让她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论大户的重要性。
大户不是官,但是有钱,有钱能结交官,能让官帮你办事儿。她不要走这种黑途,但她同样不想被这样的人欺负,太冤枉!
那么,要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等她家少年们走仕途还早着,而且他们太年轻,就算登上巅峰,也还有得学、有得练。那么在这个过程里,她要如何保护大家,又如何给大家带来实际利益呢?
或许,当大户是个不错的选择。
士、农、工、商,他们家都要有人。而现在,重点要发展的,是商。她要赚钱,要赚大钱,要成为有钱人,不被大户和自以为大户的渣货欺负。
方小福想到这里不禁握了握拳,表情坚定地“哼”了一声。一抬头,就看见所有人都看着她,不禁尴尬。
“我刚才想,咱们家要不被人欺负、看低,就要当大户。可是就靠如今的手袋,还不够条件,要多挖掘商机才行。”
“小七儿可有主意了?”这次先开口的竟然是方徐氏,一脸期待地望着方小福。
要说以前她不会这般好奇,可是自从小七儿教了她蛋糕和饼干的法子,又教了南瓜马车和摇摇床的法子后,她就不得不承认小七儿的聪明,而且很佩服她了。
一个婶娘佩服一个小小年纪的侄媳妇,按理是很让人尴尬的。不过她性子也是个爽利的,到也不介意。
“那王家不是叫嚣他们在县城有人么?咱们也不能安逸镇上的现状,要把生活拓展到县城里去,手袋活儿自有姐妹们做,咱们不用管,咱们想别的招儿。”
“小七儿,你要在县城买铺头?”方志义张大了眼,有些惊讶,“县城的铺头很贵的,要有好机缘,不然买到烂铺头,要做熟很困难。”
搞不好就赔老本了。就是徐家,在县城里也只有六家铺子,有四家在繁华的大街上,两家在靠偏一些的小街上。
“小七儿宅子都有两座了,有座带了两个大铺头。”方子元笑了起来,说起来,他爹娘还不知道这些事儿呢。
昨儿他是回了一趟家,不过他急着让车夫赶马车出门,只和爹娘打了照面,啥也没说呢。结果马车还是没坐成,早知道就乖乖坐牛车了。
看爹娘瞪大了眼睛有些惊吓的模样,方子元起身去拿了那两座宅子的图过来让他们自己看。
方小福则单手撑在桌面,手掌支着下巴,手指又开始敲个不停了。大家已经习惯她这个思考的小动作,也不去打扰她。
方子湛则坐在一旁,也单手支腮,默默看着她。
方子健心情有些失落,最终也只是低叹了一声,起身出屋去了。
方子元指着那两张图解释着他们的宅子会怎么装修,心情也总算恢复了正常,不再因为那场乌龙官司而郁闷。
提到即将入住的宅子,他确实充满了期待。
☆、267。第267章 挖掘新的商机
“小七儿,你要差人手做事,可以考虑三叔。三叔的铺子有你三婶娘帮看着便成,不需要三叔一直呆铺子里的。”
方志义听了儿子的解说,在知道方小福早就有意挖掘新的商机,拓展新的生意,但是人手不够时,不免有些小激动。
他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也从未见谁家能发展这么快的。
可是他们家的这个小媳妇,却有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赚这么多银子,不但还了六千两的债,还买了一座大宅子,而且生意只有增没有减。
他早就知道她是个能干的,现在这么小就很厉害,将来长大了还得了?他已经可以预见将来老方家的辉煌了。
在他心里,并没有因为小七儿是一个小闺女而不好意思,只要这个小闺女是他们方家的媳妇,不会外嫁去别人家里就成了。
何况小七儿点子再多,还是要有人去执行,有人去帮着她做实事儿。而他就愿意成为这样的人,跟着做点大事儿。
没错,现在他觉得小七儿就是个做大事儿的人,绝对不能因为她是个小闺女就轻看。
方小福听见三叔的话,也自思考中回过神来,看着他,忽然开心地笑了:“三叔你也觉得这样可行么?”
“嗯,运筹帷幄,就要先别人之想、先别人之行,三叔觉得小七儿的想法非常好,机会很大。”
方志义乐呵呵地说道。
“小七儿确实是想先备着,等用得着的时候,才不着急。而且小七儿也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
“如果三叔有意,那咱们可以先谈谈这个生意项目,具体怎么实施,中饭之后小七儿可以再详细说明。”
方小福确实在愁执行人手。她是现代来的,就算没有专门学商,也知道运营团队的重要性。
一个再有才的老板,也不可能对任何事都亲力亲为,手底下一定要有得力战将才行。她的思路开阔、想法立于这些古人之上,自然不能浪费这么好的资源。
不过之前也只是秉着留一手机会,总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