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眼儿,别再被利用了。”
于是叽叽喳喳的声音再次此起彼伏。
“停!”方小福纤掌一扬,作了一个安静的动作,“我知道大家都是好姑娘,但是你们人太多,一人一句我听着辛苦,不如听我说吧。”
“手袋的事,老方家已和村里达成协议,由谁来做,多少人做,自有安排,不是你们想便能实现,也不是我点头便能决定。”
“但是选人的首要条件,是家境、品德、家风、年龄、身份、心地。你们没选上,不是你们差,而是论综合条件,有人比你们更符合。”
“何况就算不做手袋,也有其它活儿做,你们报了名,听安排上村长家学去。只要手脚利索、做事用心,哪个不是赚呢?”
“做人要懂得感恩,知足常乐。端着碗、惦着锅,能做好什么事情呢?有围着我提要求的空闲,有四处看热闹的空闲,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活儿,为家人分忧。”
看着那些个被自己说得低下了头,露面惭愧的小闺女们,方小福心有不忍,但也只能忍着。
其实以后也不排除会继续增加人手,但这毕竟只是一个预估,不是肯定的事情。因此方小福也不可能就这么说出来的。
说出来的话,是要负责任的!
“小七儿,走了!”方子湛突然喊道。
“来啦。”方小福一扭头,就看见箱子都放上了驴车,村里收来的货装了两只箱子和两只大背篓。自家的是一只箱子和一只小背篓。
她再看一眼那些眼巴巴地望着驴车,又露出羡慕眼神的小闺女们,在心中叹息一声,便跑向驴车。
箱子和背篓都绑在前面,后面还可以坐六个人。兄弟就有四个,加上方小福,还可以坐一个人。
方小福将那只酒坛子抱在手里,扭头看了看,便不好意思地道:“挤一挤还能再坐一个,路上慢些走便是。”
听她这么提议,于是方志忠和村长都上了车。方志诚站在院门口看了一会儿,默默转身回屋去了。
方刘氏见状,叹了口气,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往县城的道,方小福他们已经走熟了,也知道需要多长时间。这期间,他们也没闲着打瞌睡,而是聊起了合作里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像今天出现的问题,远比昨天的难解决。
昨天只是一个冲突,安抚了对方便算解决,随着活儿的熟悉,以后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是今天的是人心问题。
刘杏花在其中固然起了领头的作用,但那些小闺女眼红、渴望的心思,才是根本。今天虽然说退了她们,以后等她们知道手袋的赚头竟是这般大时,还能控制得住理智吗?
今天什么都不知情,仅仅是眼红,就可以跑来老方家提要求了。以后……
“我到不怕她们闹,就怕因为嫉妒失去理智,做出损害我家财产安全的事情来。”方小福叹气,“还有那刘杏花,显然没有吸取教训。”
她家的布料、布样子、布袋,那么多本钱,可不能让那些人弄坏了。
“别担心,我们和大家都提醒过了,让她们在家醒觉些。”方子湛捉住方小福的一只小手放在自己手中,安抚着握了握。
☆、251。第251章 涨价的好时机
“我也和方耆老、吴耆老说了,让他们今天在村里处理这事儿,如果有谁动歪心思,损害了咱们村的利益,不会轻饶。”
村长大伯也立刻说明。
没想到这才第一次送货,就有这么多小闺女找事儿,他觉得是他没处理好,给老方家添麻烦了,小七儿有担忧也很正常。
方小福听了村长的保证,这才放心不少。
对于坏人,就要让有权势的人去处理,他们家光防范是不够的,而且也太累心了。
驴车进了县城,停在如意斋门口。有小二看见,立刻通知了周掌柜。周掌柜从后面赶出来一看,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上来。
“小丫头,这次数量不少吧?”周掌柜笑呵呵地问,目光便扫了扫方志忠和村长,拱手客气地打了招呼。
“这是我大伯,这是我们方山村的村长大伯。”方小福笑行了礼,吟吟地作了介绍。
“原来是家里长辈到了,快里面请。”周掌柜一听态度便更热络了。
方子健和方子元抬了一只箱子进去,方子维背了一只大背篓,方子湛……只被某人递了一只小背篓。
两名小二很识趣地主动过来抬箱子。
周掌柜奇怪地看着方小福手中抱着的一只酒坛子,忽然用力嗅了嗅:“这是什么酒?竟然没有寻常的酒香。”
因为这酒坛是开了封的,因此如果有酒,就会自动散发一些淡淡的酒香。可能一般人不会太在意,有的人可能还闻不到。但对于好酒之人,则特别敏感。
“这是我们路上喝的红枣茶,当然没酒香了。”方小福咯咯一笑,解释道。
“原来如此。”周掌柜恍然,但仍是不解,只是不再问了。
几人进了如意斋后厅,周掌柜立刻让小二点数。
“大叔,这些是新手做的,你们仔细检查清楚了,再给银子。”方小福主动提醒周掌柜。
“……好。”周掌柜收到这句友情提醒,顿时心里一个咯噔,连忙吩咐小二,“你们仔细着。”
其实每次点货都要检查质量的,只是合作次数多了,点的数量多了,难免会有些懈怠。而且方小福她们家的产品,质量一直过关的。
因此时间长了,周掌柜也不那么重视检查了。可是今日方小福主动提起,他不得不多个心眼儿了。
万一出了质量问题,货在如意斋,损失的只是十五两银,若是卖到了客人手中,那损失就大了。
这次一共有三百六十只袋子,村里闺女们做了两百五十只,方家有一百一十只。为了多些时间清点更仔细,来了四个小二负责。
周掌柜上了茶和点心,陪大家说话,便注意到了方小福背的一只小袋,顿时眼睛亮了几亮。这种小巧背袋,背在小姑娘身上很是俏皮可爱啊。
他本来想忍到方小福自己开口,才好还价,可是说了一阵话之后,他不得不认输了。这小丫头的耐心不是一般的好。
“小丫头,这如今同款手袋大量送货了,什么时候出新样子啊?”周掌柜喝了口茶,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过阵子吧,太快出新,对原来的袋子销量会有影响。喜新厌旧是人的通病嘛。”方小福仿佛没听懂周掌柜的意思,一脸无辜地露出笑容。
“……”周掌柜又忍了忍,还是说道,“可你身上这只袋子就够新,你背着到处走,人家问你哪儿买的,你咋说啊?”
方小福“扑哧”一笑,发现周掌柜越来越像个怪大叔了,尽哄她出新样子啊,而且还要便宜卖给他。
“当然说是如意斋出品呀,给大叔作宣传不好嘛?”眨眨大眼睛,继续一脸无辜。
“可是如意斋没得买哪,小丫头,什么时候送货啊?”周掌柜闻言立刻来了精神,露出苦兮兮的表情,“还有以前那种小布袋,好多人问哪,可是没货卖哪。”
“哦?别家还未仿制出来?”方小福露出惊讶的表情。
“没呢。”
“正好,这手袋走高端路线,小布袋也正是涨价的好时机哪。”
“这……之前卖得便宜,突然涨价不太好吧?”周掌柜心里嘀咕,我到是想涨价来着,可是你也会提价的吧?一定会提价的吧。
“没理由手袋这么贵,小布袋这么便宜吧?这都是同系列布艺哪。”方小福开始为自己作铺垫。她到不认为涨价是奸商所为。
没钱的姑娘本来就不需要攀比这种东西,有钱人家则是用不用没所谓,但因着攀比的心思就出来烧钱。而她,不过赚个购物心理。
几个回合的交流,最后,方小福成功将小布袋和这款新样子小布袋都以二两银子的价钱交给了如意斋。
虽然未能达到五两预期,但能谈到二两,也高出她的底数了。
最后方小福声明,这两款小布袋都交给石家亲戚做了,到时候直接给如意斋供货。就以她今天背的这种小布袋为辨认记号,到时候请周掌柜认人,验货、给现银。
然后方小福又谈到最近将那些小玩偶都给村里人家做,到时候各自送货,让周掌柜验货、付现银,不要为难那些穷苦人家。
周掌柜听到这里注意到一件事,小丫头一直在强调验货、现银。
因为这些活计都分散给别人来做,给别人提供了活计,但她不管事儿,也不打算负责吧?想一想,应该是这样子。
周掌柜还是好说话的,因此这交易都没有问题。
看着小七儿像个久经商场的女老板,和人家大掌柜侃侃而谈,而且看那大掌柜的情形,似乎被小七儿吃得死死的呢。
一时间陪坐的两位大人心里都很感慨。
方志忠还好,在家里见得多了,多少有些免疫。可是村长虽然和小七儿谈过几次合作的事情,到底不如此次看得深刻,心里自然震憾不已。
四兄弟则淡定多了,除了方子湛不喝茶,另三人则是老神在在喝茶、吃糕点。
一盏茶时间,三百六十只袋子清点完成,没有出现有问题的袋子。周掌柜松了一口气,连忙去帐房拿钱。
☆、252。第252章 走,看宅子去!
方小福接过一大叠大大小小的银票,按面值不同交给几兄弟去数。人家验了货,她也要偷偷验下银票的真伪不是?
当然,银票自然是真的,一共五千四百两。
一行人收了货款,将空箱、背篓等物搁上等在外面的王胜大叔的驴车上,就去了斜对面的天一书局。
天一书局还在排队卖那两册书,没有排队的则穿梭在货架、书架之间,生意很好。方小福注意到,这里的小二人数比以前多了。
看来生意好,活儿也多,需要的人自然得多了。是好现象哪。
大家熟门熟路地到了竹轩,文浩天自是热情招待。
小坐之后,村长便带着方小福承诺的那些笔墨纸砚、竹纸和笔等捐助村塾的物品,坐着王胜大叔的驴车回方山村去了。
方小福拿了两个帐本出来,当场作了记帐演示,给方志忠详细解释,四兄弟也在一旁听着,文浩天也见识了一下。
然后方小福将另一个新帐本交给方志忠,这是记录那七十个小闺女帐目明细的帐本,让他现场照样子记帐。
方法一样,名单不同,数据不同,公式一样。
当然,这还是总帐,收货、付款的事儿是分给四家去做,自然会有四本分帐出来。就像一个财务部门有四个会计,其中有一个是会计主管。
这个主管,就是方志忠。
算好帐,方小福看了看没有出错,便让方子健和方子元当场将钱按名单分配出来。没有零钱的,就直接在天一书局兑换。
这样,下午他们回家后,就直接唱名派钱了,不必再关屋里算帐。
相信,只要他们进村,就会成为万目瞩目的风向标。他们走到哪里,目光就会跟到哪里。因此要谨慎而行。
大家算好帐、数好钱,将抽成的钱扣出来交给方小福。方小福迅速吃完手中的梅花糕,擦了擦手,开始数钱。
这次自家抽的是三成最后的数目,那七十人虽然做活儿不多,但人数够多,而且她抽的是五成,很占便宜。
最后一数,共有两千四百四十五两。
上帝老天爷!咱又一次发财了!
不过,以前的钱都还了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