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事实证明,姜六娘的假口供在情理上说得通,她是在最后关头死心塌地帮别人办事、拆他的台。
能让她做到这种地步,定然需要威逼利诱。但是当日时间很短,在她拉宁王下水之前,陆开林都没见过她。
那就是唐修衡暗中介入了?——思来想去,梁湛觉得,也只有那个才做得到这一点。
那么,这意味的岂不就是唐修衡与程阁老联手了?毕竟,姜六娘当日有一段时间不知所踪,这需要用障眼法骗过他。
如果这是真的,意味的事情关系重大。
一文一武两权臣联手,朝廷的格局都可能因此发生变化。而这偏生又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军国大事方面,他还是很了解皇帝那些不曾言明的心意的。
要是那样,成年的几个皇子,包括他,迟早要遭殃。依程阁老和唐修衡的性情,是打心底嫌弃他们几个,不会给他们分毫好处。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他们若是真的联手,不知会让多少文官做噩梦,但凡有行差踏错的时候,两人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皇帝要的是文武并重,改掉文官节制武官的现状,若是内忧外患的年月,促成这件事不难,但现在天下太平,最能说最能折腾的是文官。
就算是两个人不犯错,也能引着他们犯错,让他们引发文官的众怒。
到那种时候,连皇帝都不能控制事态。
做官的,越是位高权重,越是长年累月在刀尖上行走。皇室子嗣也一样。
都是在用前程甚至生死做赌注。
想到这里,梁湛的心绪平静下来。都走在险境,只看谁更会应对,更会见机行事,与其担心,不如从容。
至于眼前的事,在姜六娘反口的时候就已料到。姜五娘现在已经形同废人,他们带回去,也问不出什么,拿不到指证他的把柄。
日后顺王、宁王少不得暗地里打压他,不算什么。对他来说,所谓的手足从来不需要忌惮、畏惧,让他们得意一阵子的事情而已。
他如今要重视并着手的,是另外一件事。
·
这日傍晚,梁澋备下厚礼,亲自到程府赔罪。
程阁老刚下衙回府,在书房见了见他,随意挑了一个礼盒,道:“礼品我收这一样,王爷的来意我也明白。我岂敢怪罪王爷,请回吧。”
“阁老,您听我解释几句。”梁澋想委婉地把梁湛从中作梗的事情告诉程阁老,“我与程家之所以生了嫌隙,是……”
程阁老唤小厮:“老太爷不是要见我么?去传话,我得空,送走宁王就去给他请安。”
宁王一听,就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了,深施一礼,颓然离去。
程阁老转去内宅,见程老太爷、程老夫人。
程夫人也在,她是循例来给二老请安的。
行礼落座之后,程阁老说道:“济南廖家的贪墨案已经审理完毕,内阁的意思是流放交趾,折子已经递上去,只等皇上批示。”
程夫人瞬时落泪,“流放交趾……”那么遥远的地方,那样漫长崎岖的路。
程阁老语气平静:“这已经算是格外开恩,有几个人按律当斩。”
程夫人用帕子拭泪,“老爷,我能去看看他们么?”
“自然。”程阁老颔首,“这是人之常情。你为廖家做了那么多,他们临行之前,理应见一见你。”
“……”程夫人哽住了。他就是这样,总能用最平静的态度说出最诛心的话。
没有她,廖家兴许根本就没有如今这一劫。
程夫人对二老行礼,微微踉跄着走了。
程老太爷对济南廖家的事情已经心里有数,毕竟,那是皇帝亲自跟他提过的事情。他现在着急上火的是当下的事:“宁王的事情,你跟我说句实话,是不是你设局,引发皇室子嗣内斗?今日贵妃、顺王去端王府搜查,你二弟都听说了。”
“我设局?”程阁老微笑,“明明我才是被算计的人。”说着,有意无意地瞥了程老夫人一眼。
程老夫人神色木然地坐在临窗的大炕上,脸色颓败,“那女子的事……你倒是言出必行,说过让我当场出丑的话,也真的兑现了。”
“大事小情的,除了不便回答的,我怎么会骗您二老。”
程老太爷只觉得尴尬至极。发妻想给长子纳妾的事情,他在最初就知道,也赞同,却没想到,会变成一出闹剧,还是皇子介入的闹剧。
他咳嗽一声,对程阁老道:“不说那些,你就给我句准话。”
程阁老说道:“这正是我不便相告的事。”
“如果你已打定主意要将前程、家族、性命压上去,我也无话可说。”程老太爷语气有些颤巍巍的,“毕竟,你深得皇上器重;毕竟,你是了无牵挂的人。”
换一个人在面前,他这些话就是淬了剧毒的刀子,能将人瞬间伤到骨子里。
但是,在他面前的是程阁老。
程阁老不会反对,“您这么想也行。”
程老太爷道:“日后,我们父子不需再相见。”
“好。”程阁老温声答道,“要不要我搬出去?”
“不必。”程老太爷苦笑,“阁老是公务缠身的贵人,别说内宅外院相隔,便是同在一屋檐下,我哪次见你,都要三催四请。日后,我要过一段清净的日子,也给你清净。等我临死之际,你再来做做样子就行。”
“您的意思,我明白了。”程阁老不露声色,语气随意地问道,“特别恨我吧?”
“恨。”程老太爷颔首。
程老夫人的眼泪一滴滴掉落。
程老太爷凝视着程阁老,“你也一样,恨了我很多年。生来的冤家。”
“私事上,我恨,我不甘。”程阁老缓声道,“政务上,您与我是道不同。”
的确是生来的冤家,他赞同这一点。
程老太爷长长地叹息一声,“多少官宦子弟都是那样过的,遵循着家族的意思,娶妻生子;父辈的过错,责无旁贷的承担,毫无怨言地被连累。可你天生反骨,你不过寻常人的日子。我有错,你就对?”
“可归根结底,是不是有人在人前道貌岸然,暗地里却做过见不得光的事?是不是有人把脸面看得比天大,为了脸面让子嗣屈服?”程阁老心平气和地望着程老太爷,“这些年,哪怕您有过一次后悔知错,我对您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你失去了那女子,得到的却是一世的功名、荣华,这两者之间,在你心里不可相互抵消,我无话可说。”程老太爷似是忽然苍老了几岁,显得极为疲倦地摆一摆手,“你走吧。”
程阁老起身,毫不犹豫地举步离开。
程老夫人低低地哭了起来。
父子俱在,他们却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在生时便诀别。所谓的名门望族,带给人的,竟是彻骨的寒凉。
·
梁澋回府之后,出于习惯,要去沈婉房里,走出去一段,才想到那些让他懊恼窝火至极的事情。
他转身去了书房。
姜五娘、姜六娘身上的疑点,梁潇都已经跟他细说。
沈婉与她们相识在先,把他弄得五迷三道,更可疑,更脏。
爱之深责之切。
以前有多喜爱那女子,现在就有多厌恶,连带的厌恶自己。
想到自己因为她而有的愚蠢的行径,简直无地自容。
沈婉就在他府里,所以他不用报复,由着性子惩戒便是。
宁王妃来找他,问他何时去护国寺,得知明早就去,又问起沈婉:“沈侧妃——不,沈姑娘如何安置?王爷有没有要叮嘱我的?”
“那个女人,不配做我的侧妃。只是,我不想把她打发走,日后她就交给你了。”梁澋看着妻子,“她害得我到了这个地步,给我埋下诸多隐患,如何行事,你应该明白。”
宁王妃恭敬地称是。
擅长收拾女子的人,往往是女子。宁王妃不知有多妒恨沈婉,眼下得到了这个机会,不想尽法子才怪。
梁澋明白这一点,所以这样安排。等他回来之后,还不解气的话,再另行处置便是。
·
唐修衡的假用完之前,和薇珑一起给沈笑山相看了宅子、地皮,选了一个最适合建造园林的所在。
所谓风水,只是个说辞而已。沈笑山又不是等闲之辈,入手的宅子、地皮,风水都不可能差。更何况,从他本心而言,并不看重这些。
唐修衡与薇珑亦如此。
随后,唐修衡如常上早朝、去五军都督府。
入冬了,女眷们在进腊月之前都很清闲,闲时常相互走动。薇珑减少了留在书房的时间,白日里大部分时间用来陪太夫人料理家事、应承来客、去别家串门。
柔嘉的公主府已经建成。她隔三差五就去一趟,开心得似小鸟一般,有两封信都在讲述自己的喜悦。
薇珑见她这样,去看了一次,觉得还可以,完全可以交差。里里外外查看的时候,对她来说等同于走马观花。
那不是她的宅子,估摸着也不会是柔嘉常住的地方,亭台楼阁、花墙台阶的小问题她都尽量忽略。
整座府邸的格局是按照她的心思落成,意境大致符合她的心意,便已足够。
皇帝见爱女高兴,允诺何时得空了亲自去看看,等柔嘉布置妥当,可以时不时在公主府宴客,之后给这府邸命名静慧园。
柔嘉因此兴致勃勃地忙碌起来,有两次因为布置室内犯了难,邀请薇珑过去给她出出主意。
薇珑欣然应邀。
说起来,没见面的日子也没多久,但可能是因为薇珑已出嫁,偶尔又是想见不方便见,盼着团聚的心就更为迫切,相见时更为亲热。
在静慧园首次团聚的时候,柔嘉说起了姜五娘:“贵妃亲自陪顺王去端王府,带回的那个姜五娘却是毫无用处——也不是痴傻的样子,完全就像是在做梦一样,问什么都是一句不知情。
“我之所以知晓这件事,是因为父皇曾问过贵妃,近来为何肝火旺盛,贵妃说听到了一些消息,意思是端王被歹人利用,收留了姜五娘在身边,她担心姐妹两个居心不良,有意挑拨皇室子嗣的手足情分,这才亲自出面。却没料想,那人是那个情形。
“父皇什么都没说,只劝她心平气和地度日。”
像是梦游一般,反应只有一句不知情,姜五娘应该是被人催眠了。薇珑思忖片刻,确定了这一点,更确定梁湛手里精通催眠术的人道行不高。但她什么都没说。
没必要。
那是顺王的事情,找人确定原由,再寻高人让姜五娘清醒过来。
不管是怎样的情形,皇室子嗣窝里斗的情形都避免不了,外人实在不需做任何事。
况且,依梁湛的性情、城府,一定已经预料到了日后的情形,在姜六娘反过头来指证宁王的时候便能料到。
他没把人打发走,只用了这种手段,不管有没有后招,都是表明了对内斗无所谓的态度。
的确是,任何事都可能有意外,更可能因为意外反遭其害。顺王、宁王会不会被他害死,真是说不准的事儿。
就前世的记忆而言,梁湛从来就没忌惮过手足,因为他了解每一个人的弱点。
今生他不能掌控的皇子,兴许只有前生第一个被他